「十三五」期間,楊浦區全面推進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國家創新型城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成為全國唯一連續四年被國務院表彰的雙創示範基地,成功入選中國科協「科創中國」22個首批試點城區之一。
楊浦從一個老工業基地轉型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沒有經驗可循,沒有先例可搬,靠的是什麼?
老舊廠房華麗轉身,成功轉型升級為雙創街區
在老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楊浦區域內遺存了大量老廠房,這些曾經輝煌的老舊廠房成功轉型升級為雙創街區,成為創新創業者競相爭逐的「香餑餑」。
2019年9月,一家名為「尖叫實驗室」的家居展廳,在長陽創谷揭開了神秘面紗。色彩鮮豔的沙發,線條極簡的書架,搭配暖黃色燈光和巨大明亮的落地窗……走進這裡,仿佛來到一位北歐青年的家。
尖叫實驗室,是聯創設計公司旗下品牌「尖叫設計」的線下展廳,主打北歐風格。聯創設計成立於2001年,是一家全方位、多元化、國際化的設計集團。乍聽之下,這家偏年輕時尚的家居展廳,似乎與長陽創谷這座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主導的產業園區有些「不搭調」。
然而,看似「不搭調」的長陽創谷,實則最貼合尖叫設計的心意。尖叫設計品牌創意總監傅秋昱表示,創谷的經營理念與尖叫實驗室非常契合。
長陽創谷的建築前身是建於1920年的日商「東華紗廠」,後逐步改為中國紡織機械廠。而尖叫設計的「北歐範」是從19世紀60年代的功能主義,發展到現在的人文關懷和新北歐主義,同樣都體現了「從老到新」的過程。「長陽創谷始終保留著舊廠房的工業化設計,巨大的空間和水泥牆壁激發出設計師們無限的靈感。這裡也很尊重我們的設計師,希望大家能創造出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們提出設計想法時,長陽創谷給予了我們很大的自由。」
在老工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楊浦區域內遺存了大量老廠房。這些曾經輝煌的老舊廠房成功轉型升級為雙創街區,成為創新創業者競相爭逐的香餑餑。
以華麗轉身後的長陽創谷為例,2019年長陽創谷成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慧試點應用場景之一,園區內處處可見人工智慧服務設施,一家家無人奶茶店、無人便利店等商店組成「無人部落區」,AI+園區初見規模。
高校資源豐富,獨特優勢提升雙創核心競爭力
楊浦坐擁百年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成為了楊浦雙創的核心競爭力。楊浦正全力支持大學科技園在強化創新策源上發揮尖兵作用,營造「上下樓就是上下遊,不出園就有產業鏈」的「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環境。
2015年,聯創設計離開黃浦江邊高樓林立的黃金地段,在楊浦籤下了為期18年的合約。彼時,那片土地仍歸屬於一棟賓館,如果改建為辦公區,將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但他們終究決定把這裡作為公司總部,究其原因,是楊浦濃厚的創業氛圍留住了這群「設計狂人」。
「這裡幾乎包攬了設計行業的上下遊,同行之間地理位置都很近,共生共存,互相交流,也許什麼時候就能達成一個合作,氛圍很融洽。」 聯創設計集團副總裁、集團市場推廣中心總經理李若谷說。原來,聯創設計正處於楊浦環同濟知識經濟圈之內。這個以同濟大學為核心、建築與環境設計和產品設計為主導的產業集群,為聯創設計搭建了一座溝通交流的橋梁。五年來,聯創設計已與同濟大學合作多次,並與上海市政總院籤訂合作備忘錄,成為了戰略合作夥伴。
環同濟知識經濟圈從上世紀誕生的赤峰路「設計一條街」起步,無數同濟大學師生在這裡創業,開辦設計小店,逐步催生出一片以創意與設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區。目前,環同濟正全力發展為上海「設計之都」的核心功能區。
楊浦坐擁百年大學。不止是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同樣成為了楊浦雙創的核心競爭力。區科委副主任馬慶表示,「大學科技園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一種有效途徑,從孵化器,加速器,到培育形成一個產業,在這種全鏈條服務中,科技園發揮了重要作用。」楊浦正全力支持大學科技園在強化創新策源上發揮尖兵作用,營造「上下樓就是上下遊,不出園就有產業鏈」的「熱帶雨林」式創新創業環境。
創新創業,需要合作,也需要良性競爭
楊浦雙創領域人才輩出,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激發了市場活力,激活了新鮮血液,鼓勵更多有想法、有創意的人來到楊浦。
以選拔優秀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宗旨的楊浦區大學生「男神女神」創業能力訓練營,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年輕選手們創意無限,誕生了不少實操性和創意性兼備的項目,諸如寵物社交空間、無接觸尿檢儀、「城中漫步」等。
男神女神」創業訓練營執行負責人朱妍瑋表示:「大學生在創業想法中的天馬行空,我們希望能通過訓練營,把其中好的創業想法實際落地。」尚未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們,通過一輪輪路演、答辯車輪戰,適應創新創業環節,掌握創新創業技巧,最終通向創新創業的成功之路。
大學生創業賽吸引了大學生群體,而已經踏入社會的創客們也有可去之處。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上海賽區、2020「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選拔賽等國家級、市級比賽在楊浦舉辦。各產業園區、孵化器、街道也爭相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廣納有才之士。
今年,四平路街道緊抓設計產業集聚這一優勢,舉辦了「眾創贏造,築夢四平」環同濟創新創業創意大賽,號召社會各界人士為街道內的老式居民樓量身定製改造方案,並挑選其中的優秀項目落地實踐。這不僅令四平老社區舊貌換新顏,還為參賽者提供了寶貴的「試驗田」來檢驗自己的設計才能。
楊浦雙創領域人才輩出,各類創新創業大賽激發了市場活力,激活了新鮮血液,鼓勵更多有想法、有創意的人來到楊浦。
營商環境優質,政府扶持「添磚加瓦」
楊浦已經形成龐大的政策扶持體系,捨得拿出最好的資源、最多的資金、最優的土地助力企業發展,並始終站在全局的高度,來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初創科技型企業需要政府更精準的扶持。為助推區塊鏈產業跨越式發展,在2020長三角上海區塊鏈應用創新大賽活動上,楊浦區發布了《楊浦區推進區塊鏈產業升級發展政策》,新政策包括產業生態構建、企業集聚引領、應用場景拓展、人才招引培養和政企投資聯動五大板塊,共20條政策。
政策對前期創業企業和重大龍頭企業採用不同的支持方向,對入駐集聚基地的企業實施房租和開辦費雙補貼,對重點引進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採用「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專項扶持。
例如,楊浦將支持建設區塊鏈實驗室、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中心,對經認定的平臺單位,分別按建設費用的50%,給予最高600萬的專項扶持。馬慶說:「楊浦已經形成龐大的政策扶持體系,捨得拿出最好的資源、最多的資金、最優的土地助力企業發展,並始終站在全局的高度,來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讓企業走得更快、更穩、更遠?楊浦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
今年,區行政服務中心推出三個「秒辦」便捷政務服務模式:「秒辦」「秒批」「秒發證」。市民辦事時,只需通過一網通辦平臺提交材料,「秒辦」政務服務系統後臺就會自動完成申請信息的核驗預審,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受理決定,並同步將申請材料打包,推送至相關部門審批,最後由工作人員進行審查與決定。如果材料無誤,申請當即生效。目前,「秒辦」政務服務系統主要服務於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醫療機構執業登記、醫師執業註冊等18個事項77個業務辦理情形。
除三個「秒辦」外,區行政服務中心今年還落實了「兩個免於提交」,廳內的240個事項均能通過事項清單調用電子證照庫,實現線下辦事零材料。
創新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不竭動力。2019年,楊浦區被推選為長三角雙創示範基地聯盟理事長單位和秘書處所在地,圍繞跨區域融通創新的目標,積極發揮牽頭協調作用,擴大雙創「朋友圈」,畫好雙創「同心圓」。
在雙創券通用通兌聯動項目中,長三角多地已於2019年定製完成整體方案設計,發出了首張雙創券,在國內率先打通雙創服務跨省「消費」瓶頸。今年11月,在楊浦舉行的2020長三角雙創生態峰會上,由楊浦牽頭,正式發布實施「雙創券」通用通兌實施細則,上線「一券通」綜合服務平臺,長三角「雙創券」通用通兌的試點範圍不斷擴大。對創業者來說,長三角一體化被賦予了全新意義。
十三五」期間,楊浦始終堅持「三區聯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科技創新方面結出累累碩果。一家家科創企業紛至沓來,創新創業的熱情在此迸發,依靠知識與人才的優勢,楊浦正在成為世界級科創高地。
(來源:上海楊浦)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