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演員的限薪令、電視劇的限集令等政策,都是針對臺播劇及其演員所推出的。但是,現在這些政策又一股腦地朝網絡影視劇蔓延過來了。其實,大家都知道,自從網大盛行之後,網絡劇也如同雨後春筍般地遍地開花了。我們只要看一下三大視頻平臺就知道了,在平臺「推薦」頁或「電視劇」頁面上,除了五大一線衛視的臺播劇之外,就是數量較多的網劇了。這種情況下,審核部門自然會對他們加以注意了。
這些網絡劇的構成格局應該是:二分優質八分爛。二分優質的網絡劇,一般都是一線頭部的實力演員或老戲骨來擔當主演。並且故事情節也相當不錯,同時它們的體量也不太大,最近一年來所推出的優質網劇一般都在30集以內,比如《十日遊戲》、《非常目擊》、《唐人街探案》等等體量都不太大,都是在20集以內。這樣的劇開始時,會一下子就更新6~8集,然後就以每天2集的速度更新了。但是,這種劇在更新的後期會經常推出吸錢利器——超前點播。辦理超前點播就得在會員基礎上再花錢。
《龍嶺迷窟》海報
但是,這樣值得大家花錢的優質網劇並不太多,10部、8部網劇裡也就那麼1、2部劇會推出這樣的吸錢政策。而餘下的那些八成爛劇,就不怎麼招人待見了,這些爛劇好像都是由那些不出名、沒演技的腰部演員來擔當主角和配角的。而觀眾也不認識這些演員,所以他們的劇自然也就不會看了。作為分母,這些爛劇佔據著平臺網絡劇的大部分,而這些劇及其演員,跟廣電政策關係不大。我們可以直接忽略掉。
《唐探》網劇海報
而跟廣電政策關聯比較大的,是佔據二成以上比重的優質網絡劇,因為這些劇的演員都是著名的實力演員,所以他們的片酬自然不會少。同時,網播平臺也靠這些優質劇來向觀眾們大量吸金呢,比如,《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龍嶺迷窟》等等,都是吸金大戶。當然,優質劇裡也有蘿蔔快了不洗泥的情況,注水行為自然不會少。這是最坑人了。本來,觀眾已經花錢買超前點播了,所以,你製片人就不要再偷偷注水了吧?
因此,小編覺得製片方在向審核部門公示演員片酬的同時,更應該向會員觀眾公示製片成本及演員片酬。也就是說把優質網劇的成本公示在陽光下,以接受花錢觀眾的檢驗與核實,讓他們看看自己購買的超前點播值不值?看看演員們的演技值不值那麼多片酬?而小編想出了一個比較奇葩的方法,那就是把演員的片酬數目,直接以括號的形式寫在演員表裡,比如說,角色XXX——演員XXX(片酬數字),總結起來就是:演員表+演員薪酬表,這個方法是最直接的了。
相反,如果演員的片酬只有審核部門知道,那就檢驗不全面了。因為一個審核部門,根本無法代替廣大觀眾的審美取向及追劇需求。再說,演員的片酬除了由行業市場定價之外,更應該由觀眾市場來定價,而後者的市場定價應該更加準確才對。其實,演員值不值那麼多片酬,觀眾在彈幕上就可以給出答案了。所以,把網劇演員的片酬公示給會員觀眾,他們能夠給出最真實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