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央視新聞報導了一則有趣新聞
引發了網友熱議:
原來陝西也有大熊貓?!
戳視頻了解真相
一個軟萌萌、一個鐵憨憨
四川大熊貓和咱陝西大熊貓
是中國現有的兩種大熊貓
視頻看完了,快來區分一下吧!
陝西大熊貓
頭比較圓
嘴巴短
長得更像貓
四川大熊貓
頭比較大
頭型偏長
長得更像熊
雖說是近親關係
但它們已經有30萬年沒有來往了
更有網友評論:
他倆聊天互相能聽懂不?
網上打得火熱,看到這一幕
咱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的大熊貓坐不住了
立刻發視頻自證身份
黑白兩色的體色,圓圓的臉頰
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
標誌性的內八字行走方式
大熊貓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
陝西大熊貓相對於其他的大熊貓
臉更圓,嘴更短,頭部像貓
顯得更加可愛
被稱為「國寶中的美人」
也是秦嶺野生動物園最受歡迎的
「頭號招牌」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其實,憨態可掬的大熊貓
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
猛氏獸、猛豹、貘、貊、
銀狗、竹熊、食鐵獸、騶虞……
這些歷史上出現過的名字
都曾戴在了大熊貓頭上
關於大熊貓的最早記載
出現在《詩經》大雅的《韓奕》中:
「
韓樂韓土,川澤訏訏,魴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羆,有貓有虎,慶既令居,韓姞燕譽。
這裡的「熊、羆、貓」
指的就是大熊貓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山海經》的「獸多猛豹」一語
注釋中提到
「
卭來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也。山有九折坂,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駮,亦食銅鐵也。
文中的兩處猛豹分布區
正是現在大熊貓分布的兩個主要區域
在西晉時期,則稱大熊貓為「騶虞」
因為它不傷害其他動物,只吃竹子
是一種能與友鄰和平共處的「義獸」
所以人們把大熊貓當作睦鄰友愛的象徵
而大熊貓這個名字則是近代以來的稱呼
自20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推行「熊貓外交」
時至今日, 大熊貓依舊承擔著
維繫友好的重要作用
成為全世界的團寵,走上了「貓」生巔峰
圖片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運動會官網
在2021年的十四運
被定為吉祥物的秦嶺四寶中
就有可愛的「熊熊」
展示著西安的又一形象
經歷800萬年風雨滄桑
大熊貓已成功進化為「素食主義者」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秦嶺天然的生態系統
為大熊貓提供了最好的棲居地
工作人員悉心的照顧讓它們「衣食無憂」
在西安秦嶺野生動物園
冬雪裡的大熊貓,更是萌化眾人的心
吸引了廣大遊客紛紛前來
爬高下低,撒歡打滾
穿著厚厚毛皮大衣的大熊貓
不懼嚴寒,雪地裡嗨翻了天!
這樣的場景,只需快門一按
妥妥火爆朋友圈!
還沒看夠?那不如~~
這個冬天,去秦嶺野生動物園
聽秦嶺生態故事,看各類萌寵百態
賞圓臉美人大熊貓
一起安排起來~
不止大熊貓,更多萌寵都在等你來!
來源:西安旅遊集團
編輯:輕塵
校對:洪敏 | 審核:庭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