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埋頭吃竹子是陝西大熊貓,叫春的卻是四川大熊貓?

2021-02-28 大秦直道

李敖在小S和蔡康永的節目《康熙來了》和主持人逗笑,普及了個小常識:「熊貓是世上除人之外,唯一會叫春的動物。」

今天,陝西有全球唯一圈養棕色大熊貓,有種群密度最大棲息地,有最珍稀野生大熊貓,四川熊貓更像熊,陝西熊貓更像可愛的貓…

然而,埋頭吃竹子是陝西大熊貓,叫春的卻是四川大熊貓?

四川叫響了!無論到哪提起熊貓就是四川,熊貓產業、品牌上,陝西徹底輸給鄰居四川,連底褲都不剩。6歲小孩在成西高鐵開通後喊:「能去成都看熊貓了。」

最近一件事戳到「熊貓粉」G點,陝西要建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大手筆加持能讓陝西大熊貓叫出來?這篇近5千字文中,我們詳盡解讀為啥「四川大熊貓」能成為人所共知的IP,而不是陝西大熊貓。

◎  作者 l 子衿   編輯 l  拓跋睿

「林黛玉」和「薛寶釵」之爭

一直以來,人們似乎只知道四川有大熊貓。說起四川的特色,也繞不開大熊貓。但實際上,陝西大熊貓的地位足以和四川平起平坐。

先科普一下:中國有兩種大熊貓,四川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不同的亞種。四川大熊貓,頭大,頭型偏長,長得更像熊;而陝西秦嶺大熊貓,頭圓嘴短,長得更像貓。

佛坪作家白忠德形容,「前者是嬌小的林黛玉,後者是富態的薛寶釵。」從成年人成熟的審美來看,你是不更喜歡「微胖」的那一位!

和四川的大熊貓相比,位於秦嶺的陝西大熊貓更為原始,且具有獨立的進化歷史,虎頭虎腦,被譽為國寶中的「美人」。陝西還有世界唯一的圈養棕色大熊貓「七仔」,在佛坪自然保護區——「國寶中的國寶」。

▲世界唯一的圈養棕色大熊貓「七仔」(左上)和他的女朋友在做運動。

第4次全國大熊貓調查顯示,陝西境內大熊貓野外種群為345隻,增幅、密度均居全國之首。

種群密度最大的熊貓棲息地在陝西,最珍稀的野生大熊貓在陝西,「國寶中的美人」在陝西,「國寶中的國寶」也在陝西!這麼多的「最」都在陝西,又有神秘的棲息地秦嶺加持,似乎完全可以打敗四川,坐上國內熊貓文旅產業的第一把交椅。

可事實是,陝西沒爭到前列,反而被四川遠遠地甩在身後,悲催的是,在產業、品牌上,二者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四川向來比陝西會整活兒,連帶著大熊貓都成精了。四川大熊貓,常年混跡人群,各種「花活兒」無師自通,叫人上頭;相比之下,陝西大熊貓就像還沒開竅的「生瓜蛋子」,不主動,不挑逗,不負責。

陝西在熊貓的運營上,似乎也是如此。

 


四川大熊貓,請來了美國總統夫人

我們再看看,四川是怎麼做的。四川把大熊貓這張「牌」打得有多6先不說,在一開始關於熊貓的研究上,陝西就慢了半拍。

中國對大熊貓整體研究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四川是最早發現大熊貓的地方,佔了先機。再加上當時發生的幾件事情,四川大熊貓在全國率先打響了知名度。

1983年,一則新聞登上了媒體頭條。四川臥龍熊貓保護區發生了一個怪異現象——竹子開花了。

這本來不是什麼大新聞,媒體爭相報導之下,成了熊貓受難、食物減少的信號。一夜之間,全世界都行動起來「幫助四川大熊貓」。官方撥來百萬救援款,成立救援隊;小朋友也砸了儲蓄罐,拿錢給大熊貓,希望「它們可以住在美麗的幼兒園裡。」

連當時的美國總統夫人也驚動了,發動美國兒童參與「一分錢救熊貓」活動,最後親自飛到北京,將籌得的1.3萬美元捐給大熊貓。

這下,四川大熊貓名揚海外了,更深化了「四川有大熊貓」的認知。

四川人很聰明,從這場救援開始,四川建立了人工飼養基地,人工繁殖技術日漸成熟,飼養規模一路擴大,為之後大熊貓「走花路」打下了基礎。

當全國人民都為四川大熊貓操心時,陝西還沒開始研究大熊貓。

不同於四川圈養的熊貓,陝西大熊貓主要生活在秦嶺一帶,深山環境惡劣,連研究都很艱苦,更別提飼養參觀。當時的研究員,冬天為了保住臉上油脂不敢洗臉,有愛美的女孩兒天天洗,結果臉上長滿了凍瘡——這是先天PK不過四川的條件。

圈養和野生,使得之後川陝的熊貓產業走向了不同方向。但差距越來越大,這個鍋,野生大熊貓不背,更多的時候後期的運作沒趕上。

 

四川喊出的「熊貓之鄉」

四川對外宣稱他們是「熊貓之鄉」,似乎熊貓就是四川的特產。確實,四川很會造勢。

除了有成都大熊貓繁殖基地、臥龍大熊貓繁育中心等熊貓棲息地,熊貓元素遍布街頭,成功融入日常生活。你不認「熊貓之鄉」不行,四川到處是熊貓的符號,說道多了,自己就信了。

成都最牛掰的商城IFS為慶祝開業,就設立一隻大熊貓雕塑,面向建築混凝土,屁股向外——夠拉風、夠可愛。


這隻大熊貓雕塑,本來在IFS結束之後就要運回美國,但人們太喜歡它了,最終雕塑被留下,成為成都知名的商業地標和打卡聖地,誰來了都想和熊貓屁股拍個照。

成都有關於大熊貓的巡展、影展、紀錄片、宣傳片,在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成都有一個網絡文學獎,叫金熊貓獎。成都還將投資200億,建造一座677米的世界第3高樓,就叫熊貓大廈。成都地鐵10號線,有一列專門設計為熊貓專列,車身裝飾有熊貓圖案,可愛喜人。

《功夫熊貓》前兩部在全球熱賣,第三部要開拍,四川人趕緊聯繫——「你來我們四川青城山來拍,因為我們是熊貓的故鄉。」

對內不斷造勢增強認同感,對外,四川則卯足了勁兒搞宣傳,把「熊貓」提升到城市名片的高度上。

提到宣傳,不能不提pandapiaiPanda兩個團隊。這是兩支是四川專門宣傳科普熊貓的團隊,是宣傳的中堅力量,也是主要的「粉絲收割機」。

iPanda熊貓頻道,微博粉絲超千萬。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抖音粉絲378萬,在微博B站抖音「多地開花」,以飼養員與熊貓的互動和熊貓日常生活視頻為賣點,事業搞得風生水起。

最值得一提的是iPanda——作為從屬於央視網的新媒體產品,iPanda在2013年8月就已經上線,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24小時多路直播大熊貓的平臺。

以年輕用戶為目標群體,背靠社交平臺,以內容為著力點,結合當下熱門新梗和熊貓的「憨憨」形象進行輸出營銷,四川把大熊貓這個IP玩到了年輕人的心坎上。

但你以為這些宣傳都是近幾年才搞起來的?實際上四川早有謀劃。

 


川軍:「氣氛組」預備!

城市IP整個東西是要運作的!2008年,成都和知名廣告公司奧美達成合作,以「熊貓」為成都主打形象,用3年時間叫響「熊貓故鄉」這個名頭,並不遺餘力舉辦各種熊貓主題宣傳活動,藉助央視等媒體的力量,在全國颳風造勢。

國內轟轟烈烈造名片的時候,風也刮到了國外。

2011年,以「典型中國,熊貓故鄉」為題的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亮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電子屏。時長僅有30秒,但四川見縫插針,在寬窄巷子、武侯祠等景點一一插入大熊貓走向全球的元素,怒刷一波存在感。

據說在奧美之前,2003年成都市政府就已經與其他營銷機構合作,開始思考打造城市文化這件事情了。不管能不能成事,氣勢上先鋪開,得給自個兒提氣。請網紅、會互動、玩營銷,「川軍氣氛組」的架勢拉得夠開。

再看陝西。

陝西也有熊貓繁育中心,不過下設兩個基地:一個在秦嶺樓觀臺,還有一個是陝西佛坪。但若要問哪裡可以看到大熊貓,不少陝西本地人都不知道,遑論外人。

最基本的分發渠道——大眾點評,陝西也沒守住。在大眾點評搜「陝西大熊貓」,最先跳進來的是關於成都的內容(我都哭了!)推薦的景點也是成都在前,關於佛坪熊貓谷旅遊區的內容少之又少,真的少之又少。

宣傳營銷上,陝西就像老鼠遇到貓,不在一個量級,被玩死都不知道。

 

四川大熊貓,申請北京奧運會吉祥物

發展產業,光扯旗吶喊不夠。四川在產業規劃上早,做出了不小的成績。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平均每天接待遊客約9萬;2019年春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共接待遊客47.6142萬人次,生意火爆,儼然一副網紅景區的架勢。

這一切,都有賴於背後的東家——四川市政府的叫賣實幹。

☛1998年,《四川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將成都、都江堰、臥龍等旅遊環繞確定為大熊貓自然生態旅遊精品環繞。

☛2006年,四川省組織編制了《四川大熊貓生態旅遊專項總體規劃》、《四川大熊貓生態旅遊營銷總體規劃》……對整體大熊貓產業發展進一步規劃。

一系列方案指導下,四川迅速盤活了大熊貓相關產業和經濟,尤其近兩年動作頻繁。

☛2019中國(四川)大熊貓國際生態旅遊節閉幕式上,籤約了25個涉及大熊貓科普、文創與研學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的項目,金額達280億。

☛2020年,成都的步子又大跨一步:計劃建設熊貓國際旅遊度假區,目標2035年接待遊客2130萬人次,打造世界旅遊「新地標」、文化創意「新標杆」。

不光旅遊,衍生的文創項目也在啟動。

☛2019年,由四川知名熊貓文創品牌牽頭,大熊貓文創企業組建的大熊貓文創專業委員會,與創意設計、動漫、新媒體、專業高校、產品開發等多個單位合作,試圖在文創賽道上開闢新「戰場」。

其中有一個小故事,可以一窺四川政府的行動力和信心。當年敲定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時候,四川政府上報過大熊貓「申吉」。吉祥物可是奧運會最賺錢的衍生物,專家保守估計創收近20億元,吉祥物帶來的文化和社會效益更不可估量。當時四川對此志在必得。「在申吉的過程中,我們並不把大熊貓當作一種動物,而是當作一種文化來宣傳。」四川某官員這樣講。儘管韓美林的5個福娃搶走了大熊貓的位置(其中一個福娃用了大熊貓元素),但四川省政府的行動力、決心、眼光和自信,可見一斑。四川當時卯足了勁兒推「大熊貓」這個IP,在品牌推廣、規劃旅遊專線、吉祥物開發等做的努力,後來也都在其他傳播上用到了。當然,陝西也並非沒有相關產業,但是未免起步太遲,發育遲緩。對手賽程過半,這廂才從起點出發。「中國熊貓第一縣」是四川哪裡?很慚愧,是陝西的佛坪。2020年7月,佛坪熊貓小鎮揭牌。佛坪森林覆蓋率高達90.3%,全縣41.19%的面積被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範圍,境內野生大熊貓自然分布密度為全國第一。比起「熊貓之鄉」,「中國熊貓第一縣」的title貨真價實。只可惜,名頭叫了多少年,只有回音在秦嶺裡打轉兒。其實城市品牌的宣傳有點像賭博,有時候不在於你有什麼,而在於別人知道你有什麼。今年陝西要舉辦全運會,關于吉祥物的設計當時吵翻了天。從最終的結果看,「秦嶺四寶」朱䴉、大熊貓、羚牛、金絲猴——秦嶺裡面最有名單的動物一個都不少。但也有一種觀點:全都放等於不放,沒有突出重點,沒有記憶點,還不如只放大熊貓,正好宣傳宣傳,畢竟四寶裡大熊貓最受歡迎。據說,2017年西成高鐵通車時,陝西有單位製作了一批紀念品,自然是宣傳兵馬俑、大雁塔等陝西特色元素。有人建議,要不要加上佛坪的大熊貓,畢竟當時已經小有名氣。所以,並非陝西的大熊貓低「熊」一等。事在人為,陝西整個省的發展觀念,相關負責人的理念、敏銳度和文化自信,都被對手全方位吊打,畏手畏腳,連對壘的勇氣都沒有,何談競爭?還有一個小插曲:四川電視臺曾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熊貓·野性回歸》,這部片子還在國際紀錄片節上獲得了大獎。但當初四川攝製組拍攝時,沒有去就近的四川臥龍,而是轉身來到了陝西的秦嶺。你看,這麼好的資源,自己不行動,有的是積極主動會玩的人。在《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建設合作意向》籤署活動現場,合作雙方是這樣說的:「按照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目標,建設秦嶺大熊貓科學公園,……打造秦嶺大熊貓IP,弘揚秦嶺大熊貓文化。」

相關焦點

  • 讓我看看還有誰不知道陝西也有大熊貓?據說比四川熊貓還好看
    前幾天,有新聞報導了一則趣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網友們紛紛都表示詫異:「陝西居然也有大熊貓?大熊貓不是四川才有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目前現在有兩種大熊貓,分別就分布在四川和陝西地區。很多朋友覺得熊貓不過就都是憨憨厚厚的樣子,黑耳朵黑眼圈一個樣子,但是陝西熊貓和四川熊貓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上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 大熊貓的竹子情緣
    對於一個非素食主義者,無法深刻體會素食主義者的不易,但眼見大熊貓為了放棄肉食,選擇每天進食大量竹子(20-30斤)而熬出了黑眼圈,卻又頗感其歷經的艱辛。大熊貓擁有典型的裂齒,本身是肉食動物,卻以吃竹子著稱。
  • 陝西大熊貓:聽說川妹子在cue我?
    陝西大熊貓:聽說川妹子在cue我?戳視頻了解真相一個軟萌萌、一個鐵憨憨四川大熊貓和咱陝西大熊貓是中國現有的兩種大熊貓視頻看完了,快來區分一下吧!↙ ↘
  • 中國有兩種大熊貓!陝西的和四川的
    中國有兩種大熊貓它們分別是四川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區別在於一種更像熊有個提示,一個是四川的,一個是陝西的,你說讓它倆一人說句話吧,聽聽口音.不說那麼複雜了。告訴大家,畫面左邊,張嘴揮手的,這是四川大熊貓;而畫面右邊的這只是陝西秦嶺大熊貓。它們絕不只是老家不同,而是兩個亞種。也就是說,我國不光有大熊貓,還有兩種大熊貓。主要區別在哪兒呢?
  • 陝西大熊貓:聽說川妹子在cue我?要約嘛?
    近日央視新聞報導了一則有趣新聞引發了網友熱議:原來陝西也有大熊貓?!戳視頻了解真相一個軟萌萌、一個鐵憨憨四川大熊貓和咱陝西大熊貓是中國現有的兩種大熊貓視頻看完了,快來區分一下吧!陝西大熊貓頭比較圓嘴巴短長得更像貓四川大熊貓
  • 陝西也有大熊貓!與四川老鄉「30萬年不來往」
    外界印象大熊貓只生長在四川一帶,實際上陝西秦嶺也有大熊貓,兩個品種不一樣。近日央視節目特地介紹兩種貓熊樣貌,節目主持人朱廣權也有點分不清楚。據了解,「四川大熊貓和秦嶺大熊貓其實並不太熟,已經30萬年沒有過來往了。」
  • 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 螞蟻莊園5月10日今日答案
    2020年的5月10日,支付寶的螞蟻莊園小課堂的問題更新了,今天的問題是「大熊貓愛吃的竹子,實際上是什麼?」很多玩家還不清楚答案是什麼,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老虎和獅子真的不吃大熊貓嗎?為什麼?
    在自然界中,一種動物想吃另一種動物,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素:第一,知道這種動物的存在;第二,實力允許;第三;分布重合;所以,獅子和老虎要吃大熊貓的話也必須要同時滿足以上三個要素才可以。那麼,獅虎和大熊貓之間具備這三個要素嗎?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大熊貓還是大貓熊?
    劍齒虎、猛獁象、巨貘,可惜的是這些動物都因為冰川效應滅絕了,活下來的只有大熊貓,聰明的大熊貓因為跑到山谷中而躲過了這次的災難,我們可以通過穿越了800多萬年的大熊貓來看一下,800多萬年究竟有多遠?熊貓也被稱為貔貅,它的祖先叫做始熊貓,熊貓是食肉目,也就是他是以吃肉生活的,現在他已經皈依佛門,開始吃素了,為什麼熊貓會改做吃素呢?
  • 大熊貓,可愛的國寶,奇怪的生活習慣
    大熊貓沒有受過軍訓,它們走路都是標誌性的內八字。2、歷史上大熊貓曾經分布很廣現在的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陝西和甘肅的部分山系中。在歷史上,大熊貓曾經的分布十分廣泛,就連北京都發現過大熊貓的化石。3、「懶惰」的大熊貓,其實也很喜歡吃肉據說,大熊貓活動兩分鐘,吃睡兩小時。大熊貓愛吃竹子,它還有個別名叫「竹熊」。
  • 陝西秦嶺大熊貓家族好事連連 5天連添三隻國寶大熊貓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西安8月23日消息(記者劉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國寶大熊貓故鄉在哪?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四川。其實,不僅四川,秦嶺山系也有大熊貓。不被大眾所熟知的是,種群密度最大的熊貓棲息地是在秦嶺,罕見的棕色大熊貓也在秦嶺。
  • 吃竹子使得基因改變,明明是食肉動物的大熊貓,到底為了啥?
    與此同時,始熊貓具備了一個捕獵者應有的所有利器,它們爪子鋒利用於撕扯、牙齒齒尖用於切割,想要頓頓有肉吃對它們來說不是難事,偶爾也吃點植物性飲食做調劑。後來在始熊貓的演化過程中,出現了一支小種大熊貓,它們個頭不大,只有約1米長,飲食方面延續了始熊貓的食性,但較之更為廣泛,成為了一種雜食性的動物。
  • 大熊貓三胞胎姐姐「萌萌」四川「好孕」歸來
    「萌萌」很快回到媽媽「菊笑」的故鄉——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四川臥龍神樹坪基地。那裡海拔1700多米、氣候清涼、有最佳質量的竹子,天然環境非常適合熊貓繁育下一代。而讓飼養員們傷透腦筋的是,「萌萌」有望將成為長隆的第五位大熊貓「孕婦」,從四川回來後胃口180度大轉變,跟前四位相比「萌萌」最為挑食。剛回來廣州長隆只採食了一些竹葉,之前喜歡吃的黃金竹竿也不愛吃。
  • 煙臺這個地方竟然為大熊貓提供竹子?快來看看大熊貓竹子專供野生竹林!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大連森林野生動物園裡,就有3隻可愛的大熊貓,他們是妙音、金虎和飛雲。大熊貓體型肥碩似熊、豐腴富態,頭圓尾短,頭部和身體毛色黑白相間分明,但黑非純黑,白也不是純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帶黃。
  • 中國竟有兩種大熊貓!陝西的像貓,四川的…它們30萬年沒來往了→
    簡直是太有趣兒了真不知道咱們國家的大熊貓居然分為兩種中國有兩種大熊貓它們分別是四川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區別在於一種更像熊有個提示,一個是四川的,一個是陝西的,你說讓它倆一人說句話吧,聽聽口音.不說那麼複雜了。告訴大家,畫面左邊,張嘴揮手的,這是四川大熊貓;而畫面右邊的這只是陝西秦嶺大熊貓。它們絕不只是老家不同,而是兩個亞種。也就是說,我國不光有大熊貓,還有兩種大熊貓。主要區別在哪兒呢?
  •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這些關於胖達的謠言不要再信了!
    ,是中國特有種,現存的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 後來,在中國四川發現了一種被當地人叫作「白熊」的黑白色的熊,研究發現這種動物和已命名的熊貓(也就是後來的小熊貓)有相同之處,比如棲息地有重合、都吃竹子、前肢都有6個指頭等,於是認定這種黑白色的熊也是一種熊貓。之後為了對兩者加以區分,就又有了「大熊貓」和「小熊貓」的說法。 大熊貓是素食主義者?
  • 我國其實有兩種大熊貓,一種像熊,一種像貓,已各自演化30萬年
    ,也是我國的「國寶」,主要棲息地是我國的四川、陝西和甘肅的海拔2500~3500米的山區竹林中。,動作也比較笨拙,這樣的動物並不容易獵取到其他動物作為肉食來源,因此不得不靠吃植物來維持生存,在它們的生存環境中,竹筍和嫩竹子是最常見的可食用的植物,在肉食長期缺乏的情況下,就漸漸以竹筍和嫩竹子為主要食物了。
  • 大熊貓竟有兩種,還30萬年從不來往
    近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了一則有趣的新聞:原來中國有兩種大熊貓,它們分別是四川大熊貓和陝西秦嶺大熊貓。秦嶺大熊貓央視主持人 朱廣權「現在大屏幕上出現兩隻大熊貓,您能看出有什麼不一樣嗎?肯定不是一個笑了一個沒笑啊。有個提示,一個是四川的,一個是陝西的,你說讓它倆一人說句話吧,聽聽口音……不說那麼複雜了。
  • 大熊貓為什麼被稱為「國寶」?它與其他珍稀動物的區別在哪?
    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有「國寶」級動物,比如澳大利亞的樹袋熊、美國的白頭海雕、日本的朱䴉(諷刺的是在日本已經滅絕)等等,而我國的「國寶」就是大熊貓了。那麼,各個國家都有種類眾多的動物,為什麼這些動物會成為「國寶」呢?下面我們就淺談一下大熊貓的「國寶」之路。
  • 今年首次,四川臥龍公布野生大熊貓母子畫面
    四川出現野生大熊貓母子 1月16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公布一段野生大熊貓母子影像,這也是2020年全球首次公布的野生熊貓母子畫面。 據四川臥龍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分析,熊貓幼崽可能剛喝完奶,母親也剛採食結束,幼崽正準備爬上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