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很惆悵的一首詞,詞中「佳人」嫵媚神秘,中間7字成千古名句

2020-12-24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傷春惜春的意義,一個在於感嘆美好事物的短暫,一個便在於感嘆生命的流逝,歲月的無情。

古代的人,不需要去從事農耕、商業之類的生計,從小只是接受專業的詩書教育,長大以後也以賦詩填詞、進入仕途為生。

最開始的人們,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文人的,因為生產水平低,必須要全民上陣,才能保證不餓肚子。後來隨著生產力的提高,逐漸形成了階級和階層的差距,只需要一部分的人幹活就可以養活所有的人,那些被養活的人往往承擔著維持社會、部族正常運轉的某些責任,如祭祀、祈禱、系統的運作等等。

發展到後來,就有了專門的文人這一身份,最早應該是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的,那時候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就是典型的文人,不從事農業生產,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生活經驗,但是通過讀書,通過直面自己的思考,文人的思想往往能夠直接達到生命的終點。

他們會思考人生的短暫、生命的偶然,而基本不會有關於具體生活的刻畫。

【臨其詩境】

今天要賞析的是蘇軾的一首傷春詞,蘇軾自然也是文人,也會感傷於時間的流逝、美好事物的凋零。尤其是當自己仕途不順,壯志難酬的時候,關於時代、生命的感嘆也就更容易觸發。

這首詞大概的創作時間是蘇軾任密州太守的日子,密州和蘇軾的關係,大多數人想到的應該還是「左牽黃,右擎蒼」的豪壯,傷春惜春之類的感傷,似乎並不在蘇軾的創作列表裡,無論多大的挫折,在蘇軾這裡都是一句「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

可是事實,好像並不是這樣,蘇軾縱然曠達,但還是逃不了文人的善感。

【經典原文】

蝶戀花·春景宋代: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條分縷析】

這首詞大家應該都很熟悉,至少「天涯何處無芳草」這一句,已經成為了勸慰人心的常用語,深入人心。詞中的感情既纏綿又空靈,閱讀體驗還是很美好的。

蘇軾的目光首先從一顆杏樹開始,杏花慢慢的凋零了,褪下了最後一點殘紅,卻見殘紅之後,日後的果實已經長了出來,青杏,羞羞澀澀的躲在花朵背後,而今,也要獨自面對世間的風雨了。

鏡頭轉開,打向更廣大的世界,燕子在房屋之間穿梭,碧玉一般的小溪流圍繞著人家的房屋,叮鈴作響。有人曾經糾結過這個「饒」字,覺得用的不好,然而細讀之下,一個繞字描寫了三個事物,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三個美好的景象統一在一個「繞」字裡,用字精煉,布局亦奇巧。

後邊兩句最為人稱道,雖然枝上的柳綿被春風吹拂,日顯稀疏之態,但是也不用去為此惆悵,天涯處處都是茂盛柔軟的青草呀。這一句不用看都知道是蘇軾的筆法,這樣的曠達實在再無第二人達到。

下闋,蘇軾開始講故事,一個藏與露之間的故事。

一堵牆,牆裡有一個鞦韆,牆外是行人走的路;

牆外有人行道過,牆裡傳來佳人銀鈴般的笑聲;

行人駐足,靜聽,心思隨之而去;

笑聲漸漸消失,牆裡靜悄悄的,沒了動靜;

行人在外懊惱,自覺多情,卻為牆裡佳人的無情而傷。

這是一個朦朧的故事,時間地點人物都交代的不甚清楚,但是整個故事要傳達的情緒卻很明白:感傷,無力。

很多人討論,最後一句的多情、無情,指的是什麼,是男女之間的感情嗎?

我覺得並不是,男子的多情,應該是指他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熱愛,而女子的無情,更多是「無心之失」。

【顧無說】

清人王士曾在《花草蒙拾》中這樣評價:「『枝上柳綿』,恐屯田(柳永)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孰謂坡但解作『大江東去』耶?」

對呀,誰說曠達的蘇軾就只能寫「大江東去」這樣豪氣萬千的句子呢?

曠達之人的感傷,其實更顯其美麗,對生活、對人生的熱愛是真實的,其感傷也就真實,非無病呻吟,其情感也就真切,能打動人心。

相關焦點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偉大的文學家、詩人、詞人、書畫家、政治家、哲學家、佛學家還有美食家,四川眉州眉山人,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並稱為「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後來還是王安石向宋神宗求情才赦免了蘇軾,但是我們都知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於是蘇軾就被貶到了黃州。蘇軾夜半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弟弟,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雖然仕途坎坷,但好在蘇軾生性樂觀豁達,善於苦中作樂。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名句!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首詞送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當然蘇軾為人灑脫,擅長苦中作樂,自然不會因為這些事情鬱鬱不樂,今天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又遭貶謫時所作,半夜三更風急雨驟,蘇軾內心愁苦就給弟弟蘇轍又寫了一封信。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他的詩詞有的豪放不羈,抒發內心的壯志;有的詩詞清麗嫵媚,表現了他內心的柔情。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不愧是千古名句。以「敲碎離愁」四字開篇,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調。後面兩句「紗窗外,風搖翠竹」,點明「離愁」何以敲碎的緣由。「敲」字,「搖」字,動感十足,一位暮春傷懷、軒窗夢回的閨中怨婦形象便躍然紙上。字字相思,鋪滿素箋,只是這份情意,卻惹人更添相思。這封家書已經不知被翻看多少次,直看得人淚灑衣襟,傷心不已。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雖說辛棄疾是個男人,但是「俠骨男兒也有情」,多少好男兒徵戰沙場,豪情萬丈,心裡都有一個佳人存在,都有一絲柔情。一心想要上戰場,驅除金兵,收復中原故土的好男兒辛棄疾,內心也有脆弱的時候。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其實這二人本無交集,人們卻因一首詞將他們聯繫起來。下面介紹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滿庭芳宋代:秦觀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少遊在37歲時考中進士,因為欽佩東坡先生的高才,而拜在他的門下。蘇軾也很喜歡他的直爽和率真,經常與其討論詩詞,還偶爾開開玩笑。但在這之前,秦觀卻走過了一段漫長的科舉之路。他30歲時鄉貢落榜,一個強志盛氣的年輕人,當然無法接受這樣的打擊。此次他由高郵到會稽,去看望在這裡做官的祖父和叔父,就流露出一種抑鬱心情。
  • 蘇軾最落寞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說起蘇軾的詞,很多人都會隨口吟出他的驚世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英雄人物」,這是他豪放詞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首句。這首詞是在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抒發了作者宏偉的政治抱負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 李煜當場回答了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
    李煜當場回答了10個字,卻成千古名句南唐後主李煜,他不想做國主,卻又貪戀奢侈的生活;他才華橫溢,卻終日舞文弄墨不理朝政。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作為帝王他毫無建樹,但作為詩人,他的詞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 經歷大風大浪後,蘇軾寫下此詞,道盡人生真諦,最後一句千古名句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他的詞開豪放一派,和辛棄疾一樣是宋詞豪放一派的代表人物。而蘇軾之所以能夠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這和他的起起伏伏生平經歷也是分不開的,畢竟只有經歷過人間百味,才能心中暗藏錦繡河山。說來蘇軾一生中最大的挫折應該是「烏臺詩案」,被發配到黃州做了4年閒職, 不過也就是在這4年時間裡,他嘗盡了人情冷暖,看遍了世間百態,文學造詣也達致爐火純青之境。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就是蘇軾在離開黃州,脫離人生低谷時所作。
  • 蘇軾很豪放的一首詞,只是開篇7個字,便令人血脈僨張!
    眾所周知,蘇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即對詞體、詞風、詞境進行了改革,打破了晚唐五代以來「詞為豔科」的樊籠,使詞成為豪放不羈、氣象恢弘而無所拘束的作品,真正意義上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概括來說,也就是蘇軾開創了豪放詞一派。
  • 秦觀最傷感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都忍不住為他點讚
    秦觀,字少遊,師從於大文豪蘇東坡,性格與師父蘇東坡比較相似,豪爽灑脫不拘小節,學富五車才高八鬥,在蘇東坡眾多學生當中,秦觀的成就名列前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一些文學作品裡,秦觀不僅是蘇東坡的學生,同時也是他妹夫,迎娶才貌雙絕的蘇小妹為妻,兩人留下不少趣事。
  • 蘇軾本人最喜歡的一首詞,寫出春景的美妙和動人的佳人,成為佳作
    古典詩詞研究專家葉嘉瑩說:蘇軾是完成了自己的一個人。因為完成了自己,蘇軾具有完整飽滿的人格,作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開闊粗獷,也有「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的細膩婉約,既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樂天,也有「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的深情哀傷。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失意之人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本期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來自蘇軾的一首詞,堪稱他最灑脫的一首詞,最後10個字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臨江仙·夜歸臨皋》(宋—蘇軾)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畫家。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之作,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蘇軾最絕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 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
    《清平樂》蘇軾劇照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蘇軾調侃過張先,那時候張先八十五歲,卻納了個年輕的小妾,蘇軾寫《張子野年八十五尚聞買妾述古令作詩》:錦裡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眉蒼。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柱下相君猶有齒,江南刺史已無腸。平生謬作安昌客,略遣彭宣到後堂。
  • 蘇軾的《水調歌頭》,皆是千古名句,說盡人生悲歡離合!
    身處異鄉的蘇軾有時候也會很想回家,特別是在思念那個陪伴自己多年的亡妻王弗,遂寫出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當然,針對家中兄弟手足,蘇軾一樣飽受思念之苦,於是在一個月圓之夜,蘇軾飲下思鄉酒,傾灑了這一首千載名詞。《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遊赤壁後寫下一首詞,全詞氣勢恢宏情感充沛,成為千古名作
    公元1101年7月,蘇軾在北歸途中,經過真州,他懷著欣慰的心情遊覽了金山寺,在金山寺的牆壁上,他看到了一幅自己的畫像,這是十年前有著名畫家李公麟為他畫的畫像。經過多年的貶謫與艱辛生活,蘇軾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他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 蘇軾的經典詩詞,通篇都是千古名句!林語堂稱此詞為「全宋第一」
    把別人眼中一地雞毛的生活,活成了屬於自己的瀟灑人生。蘇軾的這一份豁達跟坦蕩,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跟模仿。蘇軾把對待人生的態度跟感悟都寫在了他的詩詞中,也正是這樣才成就了一代文豪蘇軾,雖然蘇軾的仕途並不順利,但是蘇軾在文學方面的造詣很高,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
  • 蘇軾的一首唯美相思詞,短短10句,道盡惆悵和憔悴,讀之心酸無比
    事實上,他們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也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就像宋代大詞人蘇軾一樣,後人提到他,總是將他擺在高高的位置上,讚嘆不絕。可又有多少人會嘗試著去了解他作為普通人的一面呢?其實,蘇軾也是凡人,一首唯美相思詞,短短10句,道盡惆悵和憔悴,讀之心酸無比。全詞如下:蝶戀花昨夜秋風來萬裡。月上屏幃,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長如歲。羈舍流連歸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