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兩招好似沒頭腦,打臉薛寶釵,黛玉秒懂:外祖母手段高明

2020-12-23 屏山品紅樓

賈母不但親自給薛寶釵辦過「及笄之禮」的生日宴會,還親口當眾誇過她,說我們家的幾個女孩子,全都不如寶丫頭。尤其《紅樓夢》通行本,程偉元寫作班子對八十回後的續作,直接把賈母寫成了一個支持金玉良緣者,於是,又不少的讀者對賈母關於寶玉婚事問題的解讀,很容易產生偏差。

賈母不可能支持金玉良緣,關於寶貝孫子賈寶玉的婚事,賈母至始至終,心中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她的親外孫女林黛玉,甚至,連寶玉妾室的選擇,賈母心中也只有一個標杆,那就是晴為黛影的晴雯。

若說賈母支持金玉良緣,站隊薛寶釵, 不但不合《紅樓夢》要表達的主題,也不符合《紅樓夢》的行文邏輯,更不符合人性和最基本的利益關係。

榮國府兩個最有權勢也是家族最重要的女性,是賈母和王夫人,二人關係不錯,可是在家族內部,卻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王夫人是金陵王家的代言人,而賈母不但是史家的小姐,也是姑蘇林家的既得利益者。利益面前,不可調和,如果再加入更重要的一個砝碼——血緣。那麼,到底選薛寶釵還是林黛玉成為賈寶玉將來的妻子,可就不是簡單的能商量的事了。爭奪勢在必行,雙方找不到妥協的任何餘地。

從林黛玉辭父進京都踏入榮國府的那一刻起,賈母和王夫人的鬥法就開始了,一個警告林黛玉要遠離寶玉,一個就安排兩個玉兒吃住在一起。一個大肆宣傳金玉良緣,一個偏偏要青梅弄竹床搞兩小無猜。一個要借皇妃力量暗示賜婚,一個就借神佛力量大講寶玉不該早娶。兩派爭奪得不亦樂乎,從暗地弄上桌面公開,各有制肘法寶,久久不能決出勝負。苦了寶黛釵三個人,一個枉自嗟,一個空嘆息,還有一個蹉跎著青春年華。

拖,薛家真的是拖不起的。到了中後期幾件事的發生,其實薛家差不多有了退卻之意。一次是慧紫鵑情辭試莽玉,寶玉差點丟了性命,再怎麼個家族利益,真要讓寶釵嫁這麼個主,顯而易見沒有好結果,薛姨媽不糊塗,這種事她還是有數的。還有一次就是今天要分析的賈母對於薛寶琴的態度問題。

薛寶琴是薛寶釵的堂妹,父親去世了,母親在原籍有病,撇下有病的母親,兄妹倆齊齊進京,說是薛蝌送妹待嫁梅家。可是梅家放了外任,一去三年,難道薛家一點也不知道?這就如同薛寶釵進京的理由說是待選,進了京就沒了後文一樣,看來薛家敗落到了下一代的前途問題,已經需要亟待落定才踏實的地步了。不光是薛家,同路而來的李嬸娘母女,還有邢忠夫婦並女兒岫煙,奔榮國府而來,說是探親戚,實際上,全部是來尋求賈府的庇護的。只是邢家不怎麼要體面,直接說出來了而已。

親戚們的到來讓榮國府空前熱鬧了起來。晴雯興奮地回到怡紅院報告:來的四位姑娘簡直就是一把子四個水蔥。探春給出了更為具體的評價:最出色的當屬薛寶琴,就算把賈府裡所有的姑娘算在一起,就連她的姐姐寶釵統統比不上她。探春的這個話肯定是可信的,足見薛寶琴品貌的出色。

賈母一見寶琴,原文形容老太太喜歡到「無可不可,定要親自養活,還逼著太太認了乾女兒。」賈母喜歡寶琴當在情理之中,老太太喜歡的姑娘標準有三個:模樣漂亮、單純可愛、性情爽利。無疑,這幾個條件,薛寶琴樣樣拔尖。賈母的幾個動作其實想一想不太合情理。喜歡為什麼要親自養活呢?論血緣,薛寶琴和自己八竿子打不著。況且,薛寶琴是已經有個婚約的,聯姻的可能也沒有了。老太太並不缺孫女,她幹嘛對一個毫無關係的人表現出如此大的興趣呢?還有,還逼著王夫人認寶琴為乾女兒,也是沒頭沒腦的很。

其實老太太這兩招,有兩個目的:

一、都是薛家的姑娘,老太太厚此(寶琴)薄彼(寶釵),往淺了說,薛姨媽和薛寶釵怎麼能不尷尬?往深了說,賈母這是在透露出一個信號,她最喜歡的是寶琴這一款,等於向眾人表態:今後為寶玉娶親,女方的標準就按寶琴這個標準來。這就等於是完全否定寶釵了。

二、讓薛寶琴成為王夫人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孫女,當然就是寶玉的妹妹。古人認乾親是非常認真的事,不像我們今天有時就是一句玩笑話。寶琴和寶玉成了兄妹,無論如何也就不能考慮聯姻的事了。其實寶琴已經有了婆家,估計是梅翰林家此時看到薛家的情況,起了悔婚之意也說不定,如果真的和梅家解除了婚約,那老太太還不是在給自己挖坑嗎,所有,這個乾親認得妙,徹底杜絕了這樣的可能。賈母這個考慮相當嚴密。

老太太費了這麼大的心思,目的只有一個:否定薛寶釵,為自己的親外孫女林黛玉順利成為榮國府少奶奶掃清障礙。

賈母的這個心思眾人差不多都沒看出來,薛寶釵酸溜溜地說寶琴:不知你從哪裡修來的福氣,我就不明白了,我哪裡不如你呢?史湘雲篤定認為,老太太這麼疼寶琴,林黛玉當然會心裡不舒服了。這話都是當著黛玉的面說的,可是黛玉就像是沒有聽見,和薛寶琴兩個關係親密的很,互相稱呼姐姐妹妹,連姓都去掉了。簡直比親姐妹還要熱絡。

林黛玉這樣的表現是為什麼呀?就是因為她太懂外祖母的心思了。薛寶琴完全就是一個被利用者。對黛玉構不成任何的威脅不說,相反,面對著寶琴,或許黛玉還能心生出感激呢。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研讀《紅樓夢》裡的真故事。

參考原著:甲戌、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20回《紅樓夢》

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

相關焦點

  • 《紅樓夢》賈母臨終之際,對黛玉說道:「都是外祖母耽誤了你。」
    第二章:交代後事,忍痛託孤導語:黛玉聞言自己的外祖母病情突然「好轉」,大有迴光返照之意,且又見有小丫頭急急來請,便知不好了。外祖母一去,自己便又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事已至此,黛玉竟也不十分介意,連日來,俞發覺得眼淚枯竭、生無可戀,倘或能與外祖母一起走,倒也是一件幸事……如今,榮國府裡的姐妹們死的死,散的散,如百花凋零;自己亦不再貪戀人世,若能隨外祖母一起去,豈不免了孤魂無靠之憂?
  • 賈母鼓勵黛玉識文斷字,薛寶釵卻偷偷讓她守拙,惜春:可怕的祖母
    賈母鼓勵黛玉識文斷字,薛寶釵卻偷偷讓她守拙,惜春:可怕的祖母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這是人生必須面對的三大問題,簡稱「人生三大問」。據說,得到這三個問題的正確答案,才能掃除人生迷障,獲得真正的幸福。
  • 《紅樓夢》王夫人三番五次算計賈母,為何賈母一聲也不敢吭?
    因此,林黛玉一進賈府,賈母就把她安排到自己身邊,與視為心肝寶貝的嫡親孫兒賈寶玉一起同吃同住,文中說道:「那女學生黛玉,身體方愈,原不忍棄父而往,無奈他外祖母致意務去,且兼如海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反雲不往?'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隨了奶娘及榮府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
  • 薛寶釵屋子裡大大地寫著一個字,賈母見了很是恐怖
    薛寶釵教導林黛玉,打擊香菱,宣揚女子無才便是德,沒把別人帶到陰溝裡去,自己卻掉到陰溝裡去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一切,還得從劉姥姥遊樂大觀園說起。那時,賈母陪著劉姥姥來到蘅蕪苑,她高興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凝重起來——蘅蕪苑雪洞一般!世外仙源大觀園,竟有一間房子雪洞一般,這不是標新立異,雞立鶴群嗎?
  • 賈母到底喜不喜歡薛寶釵?
    對於賈母是否喜歡薛寶釵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爭議。單看書中前八十回的情節,我認為賈母對寶釵的態度存在著一個變化的過程,是由喜轉惡的。寶釵以王夫人外甥女的身份進入賈府,並在賈府住了下來,寶釵是賈母兒媳婦的親戚,與賈母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所以也談不上親近或不親近。寶釵來到賈府後,為人處世端莊有禮,賈府上下都很喜歡她。我想最初時,喜歡寶釵的人當中也是有賈母的。
  • 黛玉從不強調身份,薛寶釵的低調,卻是劉姥姥看出來的
    以愛情論,薛寶釵是為自己而活?那麼黛玉呢? 黛玉哪裡是為自己活著?黛玉一直是為寶玉活著,沒有寶玉,就只有死路一條。寶釵才是真正為自己活著的人,無論什麼環境,都能審時度勢,堅強隨緣的好好的生活。
  • 同樣是八面玲瓏,為什麼感覺薛寶釵不如王熙鳳一樣討賈母的喜歡
    王熙鳳對於賈母而言,是一個開心果,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則一定會有歡笑;比如,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時,賈母剛同黛玉二人悲痛了一回,然而,但賈母聽見王熙鳳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笑聲後,忍不住的就笑了
  • 賈母為何定讓賈璉護送林黛玉?他侮辱了黛玉咋辦,四個字說出答案
    文/小冷年幼的林黛玉一開始是不想去榮國府寄居的,但是挨不住父親林如海的勸說,她最終答應了寄居在外祖母家。賈敏去世之後,林如海之所以願意將掌上明珠送走,一方面在於他想在新任上實現更高的抱負,另一面女兒在賈母身邊會得到更好地照顧。
  • 賈母是真的疼愛林黛玉嗎?
    作者:清芷    來源:紅樓夢賞析(ID:hlm364)在《紅樓夢》中,賈寶玉最終娶了薛寶釵為妻黛玉被賈母主動接入賈府當初,賈敏(林黛玉的母親)去世之後,賈母擔心黛玉沒有依靠,於是立刻派人到揚州接黛玉進賈府,想要將黛玉放到自己的身邊親自教養。注意,並不是黛玉來投奔賈母,而是賈母主動去接的,這兩者有很大區別。黛玉剛一進門,賈母就抱著黛玉大哭起來,嘴裡叫著「心肝兒肉」。
  • 王夫人就在旁邊,賈母為啥偏要安排王夫人為黛玉換窗紗?
    第一:賈母讓王夫人替林黛玉換紗窗,是她反擊王夫人拒絕黛玉喝茶一事:這一節內容,發生在劉姥姥第二次進賈府,賈母特意帶著眾人同劉姥姥一同遊覽大觀園,賈母、王夫人等,一來到瀟湘館,紫娟便打起了帘子,同時,林黛玉正在準備茶水,當眾人進屋後,林黛玉給賈母端了一杯茶,王夫人見了,忙說道,姑娘,我們不吃
  • 薛寶釵一句話,探春吹捧、黛玉挖苦,為何如此微妙?
    這些物品在賈母眼中非常稀鬆平常,賈母也並不認真關注禮物本身,只簡單瀏覽一眼,指出其中的麒麟「看誰家孩子似乎也有一個」。薛寶釵及時上線回答:史湘雲也有。探春順勢對此進行吹捧和表揚,指出「寶姐姐有心,不管什麼她都記得」。
  • 賈府最高規格迎接薛寶釵,黛玉怎麼看?
    薛寶釵薛寶釵也是一個傳說。只是這傳說出的名聲在好壞上是那個天壤地別。大家就這麼議論著薛家人和事。背面的似乎是探春,她主動提及了薛寶釵的美好的品性,所以也就渴望著寶釵早日到來吧。但是,黛玉聽了卻有些憂心,寶玉最愛在姊妹中混世,是出了名的了。只是自己來,寶玉才一心一意每天跟著她。雖說她與寶玉與別個不同。人家可是一大家子來,黛玉她孤身一人寄居賈府,心裡可能有那麼一絲忐忑吧。
  • 林黛玉前世是絳珠仙子,薛寶釵前世是什麼人賈母一句話說出實情
    薛寶釵是最好的配角,她比林黛玉還要好,自然絕非凡夫俗子,也應是從天上而來。按照《紅樓夢》書中所述,林黛玉不是凡夫俗子而是從天上來的。她本是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草,因赤瑕宮神瑛侍者澆水,便久延歲月,後來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修成女體,後來為了還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所以下凡還淚。
  • 紅樓夢:難怪賈母把鳧靨裘給寶琴卻不給黛玉,看賈母存了啥心思?
    導語:賈母有兩件華麗麗、且高大上的氅衣,一件雀金裘,一件鳧靨裘,看上去這兩件氅衣是一套,美輪美奐、光彩照人。那件雀金裘,賈母給了她的寶貝孫子寶玉。按常理,另一件,賈母應該給她的寶貝外孫女黛玉。然而,賈母卻偏偏不按套路出牌,竟然給了豪無血緣關係的寄宿客——薛寶琴。有句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賈母這是怎麼了?
  • 紅樓夢:想往寶玉黛玉身上潑髒水,賈母決不允許,三句話罵回去
    《紅樓夢》五十四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席間發生了一個小小的細節,就是寶玉受賈母指派,給眾女眷斟酒,到了黛玉這裡,黛玉偏不飲,倒是將酒杯放在寶玉唇邊,寶玉替她幹了這一杯。這個情節常常被說成黛玉這是在當眾宣誓主權,如果這個判斷成立的話,那麼黛玉此舉不但有輕薄之嫌,也違背了大家閨秀最基本的修養禮儀。
  • 紅樓夢:王夫人公開罵黛玉,王熙鳳忙圓場,賈母馬上讓她吃個啞巴虧
    問題是很快就打臉,婆婆當晚就安排小姑娘和自己的兒子同居一室了。王夫人敢怒不敢言,但在日常細節中,讀者都能感受到王夫人對黛玉的惡意。說寶玉和寶釵的禮物一模一樣,黛玉和迎春三姐妹的一樣。這些東西的分發,要麼是王夫人派人一一送去,要麼通知各房來給各自的主子取回去,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寶玉的禮物是襲人從賈母的房中取回去的。這很不正常。但凡牽涉到寶玉黛玉,就算是再小的事,因為從小跟著賈母長大,都得通過賈母進行。賈母若是想看看貴妃娘娘給寶玉賜了什麼,那麼她一定會將寶玉黛玉的一同讓人取來。
  • 賈母的悲劇
    賈母最終還是一個悲劇,而且這個悲劇的深刻程度決不亞於寶玉和黛玉的情愛結局。因為林黛玉是她親自接來的,誰也不會忘記黛玉初進榮國府,這位鬢髮如銀的外祖母一把把她摟入懷中的情景,那心肝兒肉叫的哭聲感動了所有在場的人。賈母也更沒有想到自己原來是要給可憐的黛玉更多快樂和幸福的,可後來竟然成為一個真正的戕殺者,不僅戕殺了寶黛的愛情,而且也戕殺了自己內心中原有的善良願望。
  • 賈母為什麼深愛一個小旦和小丑?薛寶釵懂得,只是說不出口
    賈母帶著一群媳婦和孫男孫女,圍觀在舞臺中央的小戲子們表演《魯智深醉鬧山門》。 作為生日宴背後的主題,小戲子和戲文是重要線索,體現了賈母給薛寶釵過生日背後的整正意圖是攆逐薛家離開。酒宴過後,賈母留下兩個小戲子,其實是在表達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真實看法。
  • 薛寶釵架橋撥火的水平,比襲人更高明,兩句話激起王夫人的怨氣
    早在第三十二回,她就愛在賈寶玉面前「架橋撥火」,搬弄是非,評論林黛玉的不是,她為了誇讚薛寶釵「心地寬大,有涵養」,就必定要把林黛玉扯進來:「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鬧得怎麼樣,哭得怎麼樣呢,提起這個話來,真真兒的寶姑娘叫人敬重……那林姑娘見你賭氣不理她,你得賠多少不是呢?」
  • 《紅樓夢》中賈母最喜歡的幾個女人,為何沒有薛寶釵?
    有一句話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賈母也是有罪過的,何況晴雯不是有些人想的以美貌而勾賈寶玉,那是小孩子之間純潔的友誼。  《紅樓夢》中賈母最喜歡的幾個女人是誰,為何沒有薛寶釵?     林黛玉和薛寶釵是《紅樓夢》中的主人公,賈母對於這樣兩個和古代四大美人相媲美的女子態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