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慢羊
成長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許多孩子都會在長大的徵程上弄得傷痕累累。關於存在、人生、友誼、親情、自我……他們心中有太多的疑問。
有時候,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親密的朋友,她會走進孩子的心靈深處,她理解他們,她能讓孩子們找尋到情感上的共鳴。有她的陪伴,孩子們的成長或許就沒有那麼孤單和艱難!
以下都是榮獲國際大獎的經典兒童文學作品,相信他們會成為孩子們的夥伴,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溫暖慰藉。
01 《十歲那年》
賴清河(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10歲女孩「河」在戰爭年代跟隨媽媽和三個哥哥從越南逃到美國生活。漂泊在異國他鄉,一家人經歷了種種不易,他們思念故土、思念失蹤了的爸爸,但他們又都如此努力堅定,相互扶持渡過了那一段艱難歲月。
這是一本以詩歌式文體寫成的小說,很適合小孩子來閱讀。簡潔質樸的文字畫面感極強,我們仿佛能親眼看到那個稚嫩可愛卻又有些倔強叛逆的少女,還有她那可愛可敬的一家人。
作者賴清河本人是越裔美國籍兒童文學作家,書中的許多場景都來自於她的親身經歷,或許是出於這個原因,那些故事、細節和情緒總能輕易地打動到我們。
02《35公斤的希望》
安娜·嘉瓦爾達(法)法國不朽文學獎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學渣」男孩如何在一片否定聲中、在瀕臨絕望的情緒中努力找到自我的感人故事——男孩多多生活的常態就是被嘲笑和被懲罰,他的父母為他傷心失望,他感覺自己一錢不值。
家裡只有爺爺理解他信任他,爺爺鼓勵他「不要做順應噩運、唉聲嘆氣的懦夫,而是要努力讓自己幸福起來!」在爺爺重病的時候,多多寫信給喜歡的學校爭取入學的機會。他說:
我不是很胖,有35公斤的希望。
他變得如此努力,說一不二,堅強不屈,「仿佛吃了獅子肉」。他想將自己努力的信念傳達給爺爺,想讓爺爺好起來。最終,多多依然沒有成為聰明過人的孩子,但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成了受人尊敬和喜愛的孩子。
作者的筆下沒有什麼大道理,但對孩子們卻很有啟發意義!
03《一百條裙子》
埃莉諾·埃斯特斯(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當同學展示自己漂亮的新裙子時,家境窘迫、衣著寒酸的女孩旺達忽然和同學們說:「我的衣櫃裡掛著一百條裙子!」這句話讓她從此成了女孩們嘲諷和捉弄的對象。
旺達被迫轉學了,同學們發現了她參加設計展留下來的作品——整整一百條裙子,每一條都是設計精美、色彩絢麗的,美麗至極!評委們認為,旺達的每一幅作品都與眾不同,而且任何一幅作品都有資格獲得大獎。
原來,她真的有一百條裙子!
旺達的同學瑪蒂埃想到自己曾經讓一個女孩如此地不快樂,甚至於讓她遠走他鄉,她既慚愧又懊惱。她決心從此再看到有人嘲笑他人,一定會仗義執言。
這是一本故事簡潔但相當觸動人心的童書,我們或許都能從旺達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們都做過各種各樣旖旎的夢,不是虛榮,也不是貪心,那只是心中的一種美好!而女孩瑪蒂埃又何嘗不是很多孩子的縮影?是的,她曾經做錯過,但勇於直面過錯、勇於改變的女孩又何嘗不是勇敢的?
04《報童的夏天》
文斯·沃特(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11歲男孩維克多在那個夏天幫朋友送了一個月的報紙,那個月對他的成長有著非凡的意義。維克多是個說話結巴、有極大語言障礙的男孩,他在送報尤其是收報費時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他緊張過、恐懼過,但他從沒有放棄,也沒有依附他人的幫助。
那個月裡發生了很多事:維克多發現了自己的不明身世,異常難過;街頭的流浪漢辜負了他的信任,私藏甚至偷竊了他的財物;維克多結識了一位了不起的朋友,那是一位相信他、懂他同時又給了他很多啟發的老先生……
那個夏天,報童維克多學會了接納自我,他終於可以自信地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名字,儘管他還是結巴得厲害;他學會了堅定地去愛和接納愛。
這本書是美國作家兼新聞人文斯·沃特的第一部小說,而這個故事是出自作者少年時代的親身經歷。口吃的問題伴隨了文斯·沃特一生,但是那並沒有成為他追尋夢想的絆腳石。他從事了四十年的新聞工作,擁有精彩的記者生涯。
讀《報童的夏天》,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來自於成長的堅不可摧的力量!
05《閣樓裡的秘密》
辛西婭·沃伊特(美)愛倫·坡青少年推理小說獎這是一本很棒的兒童懸疑推理小說,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很容易受孩子喜歡,對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會有很大幫助。
這本書講述了12歲孤女瓊受邀去一位先生的鄉間大宅幫忙整理閣樓文件的故事。
在那個寧靜的鄉下,在女孩面前,愛與罪惡交織上演。女孩在鄉間結識了不少人,發現了一樁可能與「謀殺」有關的疑案,同時還揭開了自己的身世之謎。在那個撲朔迷離的故事裡,女孩逐漸形成了自己對是非的判斷,對愛的理解,以及對人生價值的感悟。那是個了不起的12歲。
作者辛西婭·沃伊特的寫作手法相當老到,很容易抓住孩子的獵奇心理。而此書雖然是懸疑推理小說,但整個故事的敘述並不驚悚可怕,相關,全書的基調是溫暖而清新的,完全適合孩子閱讀。
06《想贏的男孩》
傑裡·斯皮內利(美)朱迪·洛佩茲兒童文學獎男孩辛可夫就是世俗眼光中的「失敗者」,他總是被同齡人嘲笑、排擠或是忽視。他不是什麼特別的孩子,他這樣的孩子一直生活在人群中,可能是你的孩子,也可能是我的孩子。
但辛可夫又很特別,因為他一直是個「輸得起」的孩子。他始終知道:即便輸掉1000次,爸爸也不會放棄自己!無論他學得多麼糟糕,媽媽總能看到他的努力,會獎勵給他一顆小星星。
是的,家長的信任給了一個平凡孩子極大的安全感。爸爸媽媽從沒拿他去和別的孩子比較,他們愛的就是兒子原本的樣子。
辛可夫的成長速度似乎比其他孩子慢了一些,但是他最終也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而且,他是一個溫暖而友愛的孩子,能讀懂他的人不多,但總歸有人能看到他的好。
辛可夫的故事,會給許多孩子帶去力量——無論生活多麼糟糕,別丟失了自己的希望,去在意真正在意自己的人,堅定地做想要的自己,永不放棄!
誰都有顆想贏的心,但不是誰都輸得起。
07《織夢人》
洛伊絲·勞裡(美)威廉·艾倫·懷特兒童文學獎這是一本具有奇特想像和富有溫暖情懷的兒童文學作品,故事的主人翁是每個夜晚為我們編織夢的人。織夢人見到了形形色色的授夢對象:有孤單年邁的老婦人,有暴躁缺愛的少年,有家庭破碎的少婦……
織夢人小心地收集著人們的記憶碎片,然後精挑細選出那些「快樂」、「幸福」的部分,織成一段美夢。這些夢,鼓舞著成年人,更激勵著孩子。美夢幫助人們戰勝夢魘、克服困難;美夢幫助孩子樹立信念、敞開心扉。那些夢,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
是的,不完美是多數人生活的常態!但只要心懷美夢、堅定前行,或許孩子們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的」自己,卻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那個名叫「小小」的織夢人又何嘗不是經歷了許多挫折和挑戰?她一度完全不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但是,當她用善良、溫暖和愛去拯救他人的時候,當她為別人帶去幸福的時候,她知道了自己是誰。
08《星期三的戰爭》
加裡·施密特(美)紐伯瑞兒童文學獎七年級男孩霍林一直覺得自己是老師貝克夫人的「眼中釘」,而遺憾的是,每個周三的下午,他都得和老師在學校獨處。於是,他認為自己和老師之間有著一場「星期三的戰爭」,而他一直在全力應戰。
男孩來自於一個無人理解的家庭,他處在成長的困境當中,他無法信任別人。
老師讓他一本接一本地讀莎士比亞的作品——《威尼斯商人》、《暴風雨》、《麥克白》……他覺得老師是在整治他,而他當然不能讓她得逞。但是,他不由自主地被那些故事迷住了。老師給他誦讀那些作品的時候,他常常禁不住渾身顫抖。他並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文學和戲劇潛移默化地改變著。
霍林漸漸打開了心扉,他開始對人格、人生、自我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贏得了友誼,還用愛接納了家人。他知道終有一天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路……他不再是個孤立無援、怯懦膽小的孩子。
這是一本很有深度且極富感染力的作品,相信讀到它的孩子會受到很多啟發。
09《明天會有好運氣》
辛西婭·角畑(美)美國國家圖書獎12歲的日裔女孩薩摩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美國,他們沒有優渥的家境,為了維持生計,他們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
那個夏天,薩摩和年邁的外公、外婆一起去做繁重艱辛的收割工作。儘管外公外婆都是能吃苦耐勞的老人,但傷病和年老還是讓他們在工作崗位上先後敗下陣來。為了不給僱主造成損失,為了給外公外婆爭取休息的機會,薩摩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她幫外婆承擔收割隊裡的廚師工作,她在深夜裡獨自開著大型機器收割麥子……
在那些艱難的時刻,她孤獨極了,她害怕得幾乎要嘔吐——畢竟,她還只是個孩子啊!但是要守護家人的信念讓她堅持了下去。那樣的努力和堅持讓人看得淚目,也讓她自己滿足和自豪。
那個夏天,女孩還沒有長大,但又似乎已經長大了!
對於成長、親情、自我、愛情等許多問題,她有著深入的思考,想必能給她同齡的孩子以啟發。
10《我是你的隱形朋友》
米歇爾·奎瓦斯(美)義大利安徒生兒童文學獎所有人都當8歲的雅克不存在,所有人都討厭他,包括他的父母。雅克真的很努力,他幾乎拼盡了全力,但沒有人看見,除了他的雙胞胎姐姐。
姐姐是這個世上唯一了解他、在乎他的人。他們一起長大,一起分享快樂、排解憂傷,他們一直是最好的朋友。然而,有一天他得知了一個非常殘酷的真相:他只是姐姐的幻想朋友!他心碎了,他找不到「自我」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他不清楚自己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雅克決定離開,他要去尋找自我,去尋找自己的路。
他先後又成為幾個孩子的隱形朋友,慢慢地,他學會了接納,他學會了主動幫助和照顧那些孩子們,幫他們走出困境,幫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而雅克自己——儘管他還只是某人的想像朋友,其他任何人都看不到他,但他找到了「自我」,他已經成為了一種「存在」。
雅克像極了生活中的許多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所有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本文為慢羊說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和轉發!配圖截自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