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二月十二,驚蟄。
讓洗衣機工作了兩次,將全家人的床單、被套和毛衣等都洗出來,晾在久違了的陽光下。
薰風微微,陽光燦燦,天藍雲白。
衣服們與風兒嬉戲,歡快地舞著。
晴,好。
又一次想起壟上行,想起那個醺醺然負暄的深秋的下午,想起龍門秘境的純、淳和醇,想像一直嚮往不已的龍門秘境的春。
將母親扶到桌前坐下,打開電腦,搜索「龍門秘境」,說:「媽,一直說想帶你,帶全家去臨安龍門秘境。不等啦,我現在就帶你去!」
「現在?」母親頗狐疑。
「當然,我能用電腦帶你去歐洲,也能用電腦帶你去龍門秘境呀。」——常年多病的母親特別愛旅遊,但醫生嚴禁她長途飛行,故而這些年我已習慣帶老人家在紀錄片和網際網路上暢遊歐美,沒想到卻在疫情宅家的日子裡突然打開了思維的一個盲區:杭州近郊的景區,也可以帶老人家「雲」休閒呀。
「喏,這就是石門老街,上次我想買的手工年糕,就是那裡的,」網頁上有高清的美圖,還有可覽全景和細節的動圖,美景、美食,馬上吸引了母親的目光。青石板、馬頭牆,對在江南古鎮工作一輩子的母親的魅力,自然無與倫比。樸拙的木質桌椅,家常的餐具,新鮮的食材,組合成豐盛的農家宴,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當然,母親最感興趣的還是手工年糕和青團,她指著屏幕道:「那時候年年有人打年糕打到胃出血,送到我們醫院搶救。」「嗯,還有一個小伢兒,吃剛剛搡好的熱年糕,年糕太燙太黏,粘在氣管裡呼吸都沒了,是外科的金叔叔救了他,是吧?」「對啊,這個伢兒比你稍微小几歲,是獨養兒子,送來的時候做娘的人都軟了。」「他兒子現在都應該讀大學了吧。」母親再一次沉浸在當年從死神手裡搶回一條生命的喜悅中,頓了頓,又道:「他兒子是你學生也說不定呢。」
「媽,你噶許多小說是沒白看,比我還會做作家,噶會虛構的。」我一邊打趣母親,一邊把網頁往下拉,「來,調個地方看看。」
「入得山來,才知山之深。天目山的北境,紅葉沉透,似陳年老酒,呼吸間,人已微醺,不由跌入夢中。」這是文友周吉敏的散文佳作《龍門秘境》的開頭,我輕聲讀給母親聽,「金色的陽光,一尺一寸地從竹林間流淌下來,從屋簷上傾瀉下來,從花瓣上滴落下來……有一種感動在心頭跳躍,而後像一隻小鹿噠噠噠地在身體裡跑了一圈,清澈就滿溢出來了。這種生命的明媚,久違了。」
「媽,真的,龍門秘境的太陽,是真當好真當好,就像吉敏寫的這樣。我那次去過後,就想帶你去那邊曬曬太陽,吃吃麻餈,還有金絲皇菊茶,那個菊花啊,一朵可以泡一杯,特別特別漂亮。」
我一邊說,一邊找金絲皇菊的圖片給母親看,網頁上還說:「衝泡後菊花的朝向是福運的標誌,一共分為三種:聖託(菊花正面朝上):猶如佛掌為你撐起整個世界,代表大富大貴,財氣四聚,一攬手中。金傘(菊花正面朝下):好似一把打開的金色雨傘,遮擋住無法預知的災難。寓意即便遇到困難也可以遮風擋雨,避開近期的不祥……」母親笑道:「格說法倒蠻討人歡喜的。」「你歡喜的話,我馬上撥你買,估計淘寶肯定有的,再配一隻有把手的透明玻璃杯,好欣賞菊花,吃茶又不會燙了手,保證老贊嘞。」我趁勢「討好」老人家——如此方便的娛親機會,豈可放過?!當然,等疫情結束,我還要帶全家去龍門秘境,讓孩子們走古道、賞古樹、去獅子山攀巖,我吶,當然是陪著母親在壟上行民宿負暄閒話嘍,嘻嘻。(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