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藝術演繹當代新寓言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20-10-12 15:14 |美術報

10月10日,「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在派克藝術中心正式啟幕。此次展覽作為常青藤計劃「落地」天津華僑城美亞創意文化園正式運營派克藝術中心後,策劃亮相的首場主題展覽。以「十日談」為題,本次展覽由《美術》雜誌副主編盛葳擔綱學術主持,青年策展人宋振熙、張予津為策展人。

展覽場館-派克藝術中心

策展團隊以14世紀義大利薄伽丘小說集《十日談》為框架,借其「故事」和「交流」的概念與當下語境並置,進而成為展覽的實踐規則,共邀請10位/組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和與之微妙呼應的——或源自經典譯著、或取自個人經驗的「故事」,通過巧妙串聯形成具有鮮明個性標識的空間場域,暗藏與現實的互文,碰撞煥發出全新的視覺能量,講述意味深長的當代藝術寓言的同時,引發令人深思的時代命題。

正如盛葳所說,「七百年後的2020年,我們重啟14世紀薄伽丘的《十日談》,邀請十位藝術家為大家帶來他們的故事,通過自我講述和自我呈現,以藝術的方式讓我們在後新冠時代重思人生、重尋自我、重建信心。對於薄伽丘而言,進階之途是詩歌和文學,對於此時此刻的我們而言,則是可以親歷其中的視覺藝術。」


開幕暖場視頻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的策劃團隊打破以往對標青年藝術家群體的慣例,在藝術家及作品選擇上,不受年齡與創作媒介的限制,並對落地新空間後全新的受眾群體進行了深入考量,更加側重展覽「敘事性」與「大眾認知」的貼合度。在作品選擇、空間排布、展線規劃上融入了更具「沉浸感」和「交互性」的展陳視覺設計,提升了展場「故事」的「可讀性」,著重強調作品與空間的關係,組合呈現後所營造的綜合感官體驗,讓展陳內容更具自由參與的樂趣和被無限解讀的拓展性。

宋振熙表示:「當大量去敘事化的網紅展進入我們的生活和視野,我們應思考當代藝術究竟該呈現什麼。立足當下語境,藝術又是否具備療愈作用。我希望能夠重新挖掘當代藝術對敘事的要求、對了解人類故事欲望的要求,進而去反思當代藝術展覽在疫情後的開展方向。展覽中,每個故事都具有代表性,並不局限於單一的某種體例、語言、內容,而更重要的是,讓文本與作品產生對話,讓觀眾在獲得視覺享受的同時,亦能有所思考和啟發。」


張權-《誰動了我的胡蘿蔔》 樹脂、綜合材料-700×400×600cm-2020

此外,展覽的公共開放性與公眾對話性亦能從展館外小廣場就抓住觀者視線的戶外展品得以體現。以「遊樂園」概念遊刃於藝術與商業潮玩之間的藝術家張權此番帶著他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巨型兔子KARORO」為大眾製造了一場悲傷與快樂並存的「白日夢」,同時開啟了「十日談」的序幕。

穿過一條弧形通道,每位藝術家的文本「故事」與「作品」都在策展人的精妙構置中既保持獨立,又產生奇特的化學反應,完成《十日談》的「故事新編」,盡顯媒介的豐富和想像的無界。觀者可徜徉於意象世界感受藝術家個人、藝術和先驗歷史、城市未來間的相互映照,收穫穿梭時空,意猶未盡的錯位驚奇。


沈凌昊-《一個海邊的夜晚》 巖石、海草、貝殼、珊瑚、感光材料、UV光等混合媒介裝置-尺寸可變-2018

「14世紀的古老寓言猶如空氣,久遠卻常新,並在後疫情時代跨越時空於相似的境遇下,澆灌著我們的精神與靈魂。正如小說裡衝破桎梏也要獲得塵世之歡、人性之愛的男女們,如今的我們亦要『回歸日常』,重獲一種依靠想像力與浪漫性製造的尊嚴。那麼,藝術便是一種提供意義和交流的方式,這次展覽的藝術家們用個體情緒寫就的『故事』令『作品』有了新的面貌,是經典譯著呼應時代的『新編』。藝術和文學一樣,或許虛無,但是在前路不明的當下,用虛無對抗虛無,反而是澄明。」張予津介紹到。

在展廳中依循隱藏的觀展路線,觀眾可一一領略「十日談」的奇異故事。《一個海邊的夜晚》是藝術家沈凌昊在舊金山海邊創作的,他曾沿著海岸線行走,收集散落在海灘上的貝殼、海草、巖石及遊客遺留物,並將它們製作為感光雕塑,進行重組後置於暗黑空間,在UV燈的照射下,記憶中消逝的海邊光景、浩瀚星空復刻於場館內部,猶如貫穿藝術家創作歷程的「對時間和記憶展開討論」的空間延伸。


丁世偉 《隕歌》六屏影像及混合媒介裝置 尺寸可變 2015

在丁世偉以概念為先導創作的《隕歌》中,他將一顆枯樹的具象圖案轉化為抽象場景,樹被分解成由738個橫截面生成的幾何點線關係,並通過六屏影像、攝影、手繪、現成品裝置等手段細緻入微地去發現枯樹帶來的各種表現可能。藝術家和觀者像是好奇的孩童在遨遊,而枯樹是作為獨特的生命體樣本被選中的,能讓每位身臨其境者感受到生命的能量。

 

朱璽 《歷史公式》 金屬,標本,軟性燈管,書籍,工業風扇 900cm×250cm×500cm 2019

朱璽擅從現實經驗中重組支離破碎的日常物象。作品《歷史公式》再造一段「沉淪」的金屬殘牆,一匹腐朽的戰馬被xy軸穿插而過,不斷重演的歷史像數學公式般推演、更新,又似瞄準鏡,伴隨呼聲大作的拱門風聲,吹散滿地文明,風捲殘雲。


崔譯 《夜冥冥·耳語》 特定場域聲音裝置 PVC、不鏽鋼、鋼筋、植物等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0  聲音設計:王波

步入展廳一層,觀感由暗轉明,猶入另一番藝術圖景。紅色管道與後工業感的空間環境相融,此為崔譯作品《夜冥冥·耳語》。藝術家結合園林美學和「遊園」理念,將進入場域內的觀者納入自發行動表演,與隱匿於管道內腔的共振音箱所傳達的聲學效果形成獨特的裝置劇場。而在管道「枝椏」上下求生存的自然植物仿佛藝術的造物語境,呈現游離於人工與物性間的詩意軌跡。


MOXI-《獨》 裝置-木質,橡木鑲貼,亮面清漆-總體尺寸300cm×80cm單只尺寸80cm×37cm×45cm-2019

上一秒鐘還陶醉於管道與草坪並生的「遊園」之樂,下一秒就踏進了MOXI的現成品裝置現場。在作品中,造型與語義、實用與工藝用於創作時沒有限制,亦無邊界,其超越了傳統的設計範疇,遊刃於跨界的實踐,啟發觀者重新思考後工業時代人與物的關係,盡享精神的放鬆與心靈的喜悅。而另一方面,若人們對物的消費實質上是對物背後所承載符號意義的消費,我們是否該重思新消費時代語境下的人類真實生存境況?


王恩來-《空洞》-塑膠袋、電風扇、控制器、鋼架-尺寸可變-2020

平淡生活,我們總是期待與偶然的驚喜不期而遇。當無形的「風」在垃圾袋、電風扇的合力下隨著身體的貼近變得如呼吸般起起伏伏,有了「形狀」,就好像日常物被賜予了生命。藝術家王恩來長期實踐的「臨時關係」,在因地制宜的展區內實現了交互的「在地性」。觀眾幾乎是懷著溫柔的擠壓感體味藝術家刻意為之的空間幹預,材料本身的意義被剝離,提醒人們留心平凡物中潛在的藝術詩性。


張釗瀛+沈沐陽-《運河·東方戲法》木版雷射雕刻、繪畫、綜合材料、影像-尺寸可變-2018-2020

悠悠運河水孕育了獨具一格的津門文化,而被海洋文明哺育的廣東人張釗瀛,此番與沈沐陽一起帶來了「入鄉隨俗」的《運河·東方戲法》,二人化身利瑪竇·瀛和沈光啟以全球視角勾勒運河之上的知識譜系,觀者可於影像、繪畫、裝置、物件交織的「遊戲陷阱」中清晰獲取亦真亦幻的運河敘事。


戴陳連-《人生何處不相逢》 劇場、錄像-2020

尤值一提的是展覽開幕時分別呈現的兩場風格迥異的表演。在劇場表演《人生何處不相逢》中,戴陳連與不同年齡階段的跳舞愛好者們在20分鐘的時光裡,以變幻的燈光勾勒寓意極強的時間線,交織出建國以降中國舞蹈發展脈絡及如何衍伸為當下「人人皆舞」的廣場式群體活動。


周行Mr.D.Mouse-《DSC00297》 視聽裝置-尺寸可變-2020

如果說擅以「劇場行為」釋放「身體本能」的戴陳連是以細節敘事和實驗性表演語法吊動觀者情感的高手,周行Mr.D.Mouse則是利用電磁採集器捕捉不同電器波形結構加以重置,模擬宇宙聲納脈衝信號創造非常規聲音視覺交互音樂,讓觀者跟著強節奏和氛圍融入其中的新銳派。本次展覽亦因周行Mr.D.Mouse表演的加入突破了慣常展覽開幕式的常規方式,伴隨音樂的躍動,化開始與結束的邊界於無形。當人體切片影像經由抽象解構後歸於平靜,觀眾於迷幻的視聽體驗中感受到靈魂深處的顫慄與洗禮,在感獲極大震撼之餘,繼而深思,生命究竟是歸於混沌還是始於混沌,抑或只是無盡的生命循環。

2020年深秋,派克藝術中心邀您共赴此約,共饗此宴。

編輯: 亦平

1602486874000

相關焦點

  • 派克藝術中心首展「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即將開幕
    天津美術網訊 「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將於2020此次展覽作為常青藤計劃「落地」天津華僑城美亞創意文化園,正式運營派克藝術中心後策劃亮相的首場主題展覽,或將預示著這個發源於天津的青年藝術品牌由此邁入全新的發展路徑。
  • 天津美院與華僑城北方集團戰略合作籤約 派克藝術中心首展當代藝術...
    ,碰撞煥發出全新的視覺能量,講述意味深長的當代藝術寓言的同時,引發令人深思的時代命題。    華僑城美亞創意文化園《十日談》當代藝術主題展是「2020年華僑城文化旅遊節」重要活動內容,亦是華僑城北方集團與OCAT合作打造的長期公共藝術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主辦方透露,派克藝術中心此次首展亮相後,將進行場館架構、內容與基礎建設的全面升級改造,擬計劃於2021年春夏以更專業藝術空間的面貌對公眾開放。
  • 雅昌月度(2020年10月)策展人影響力榜單
    2020年10月「10月10日 策展人:宋振熙 張予津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派克藝術中心10月17日 策展人:李豫閩「正午的分界」林林峰個展福州威獅國際藝術中心四川美術學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10月31日 策展人:高世強「近未來:可能生活」2020跨媒體藝術節寧波東錢湖」策展人:宋振熙 張予津 十日談Decameron——常青藤計劃2020
  • 十日談 Il Decameron|帕索裡尼生命三部曲之十日談|電影推薦|高分電影|百度雲網盤|電影種子磁連結|在線觀看
    No.1 十日談 Il Decameron(1971)導演:
  • 《十日談》| 帕索裡尼電影被忽略的階級意味
    帕索裡尼並不想重現薄伽丘筆下人物所處的中世紀,而是想借用《十日談》中的故事來隱晦地評論當代的義大利社會。他拆解了以資產階級的brigata(義大利語,意為「團體」,指原作中十個講述故事的人物)為核心的敘事框架,並用《十日談》裡的故事組成兩個子框架取而代之。通過這一改變,至少在恰潑萊託(Ciappelletto)這個子框架中,帕索裡尼改變了角色的社會經濟觀點,讓他轉而支持馬克思主義辯證法。
  • 十日談|第七季預告:扛鼎未來的非遺新生代(二)
    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王吳豬胰子手工皂製作技藝大雪節氣已過冬月已至春種,夏長,秋收,冬藏在這個寒冷冬季萬物歸藏、積蓄力量的時節裡非遺星球十日談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永康銅器永康銅器產品非遺星球十日談第七季
  • 【意語影音】義大利經典電影:十日談 Il Decameron 義大利語發音中文字幕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下載頁(PS:僅支持電腦下載)義大利語經典電影:十日談
  • 東京畫廊圈裡的中國人,當代藝術物語
    顧洛水作品 心之海 墨、麻紙、鹿膠、顔彩、巖絵具、銀箔 162×130cm 2020「當代藝術家畫家宋琨,她在國內已經70後藝術家中的佼佼者,去年我們邀請她作為清藝術交流協會的藝術顧問之一。」關藤清介紹藝術家宋琨也為清藝術空間推薦了優秀的青年藝術家。
  • 張韶涵「寓言」|2020上海演唱會 生日紀念場賦予寓言新定義
    從2019跨越2020,張韶涵寓言世界巡迴演唱會於秋天在成都開啟,途徑南京、海口、鄭州、蘇州、武漢、上海等地,在七座城市舉辦七場演出,寓言之書的神秘篇章逐一解鎖,張韶涵用奇幻音樂與世界對話,閃耀的光芒,一直指引著我們勇敢追夢前行
  • 2020嬗變之年|若無新的文化生產力,當代藝術因何出場
    原創 裴剛 雅昌藝術網 收錄於話題#藝術169#當代藝術72020年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節點,20年一個時代,當代藝術即將面臨巨大的轉折。在全球遭遇新冠疫情之下,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日常行為,大家開始重新審視個體、集體、政治、經濟、文化、自然這些原有既定的概念。
  • 魔方寓言——「粵港澳大灣區優秀青年藝術之星」系列展隆重啟幕
    10月4日,「魔方寓言——「粵港澳大灣區優秀青年藝術之星」系列展(2020年度)」正式拉開序幕,此次活動由至美術館主辦、何止藝術策展執行。「魔方寓言」是何止藝術策劃的「粵港澳大灣區優秀青年藝術之星」系列展第二個展覽,此次展覽共呈現十七位大灣區「千禧一代」優秀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在2019年度「走進新時代」首屆大灣區優秀青年藝術家系列展中,通過「城市記憶——從2G到5G——數字未來」這一時間邏輯詮釋新時代,2020年度的「魔方寓言」重點則在空間向度,將新時代的複合性、互聯性、構成性隱喻為實體次元。
  • 十日談之八—如何拼好4000塊的拼圖
    十日談十日談[喬萬尼·薄伽丘創作長篇小說] 《十日談》是義大利作家喬萬尼·薄伽丘創作的長篇小說,該作講述1348年,義大利佛羅倫斯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鄉村一所別墅裡避難。有感於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此談論人生、目標和夢想,也許遙遠,也許漫長,待到春暖花開,笑對人生。
  • 張韶涵2020上海演唱會 生日紀念場賦予寓言新定義
    從2019跨越2020,張韶涵寓言世界巡迴演唱會於秋天在成都開啟,途徑南京、海口、鄭州、蘇州、武漢、上海等地,在七座城市舉辦七場演出,寓言之書的神秘篇章逐一解鎖,張韶涵用奇幻音樂與世界對話,閃耀的光芒,一直指引著我們勇敢追夢前行。
  • 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閉幕
    12月20日,觀眾觀看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人民網劉淞菱 攝 人民網廣州12月21日電(劉淞菱)12月20日,首屆廣州當代藝術博覽會在廣州海心沙展覽館閉幕。當天,畫廊代表相聚一堂,暢談參展感受。 「很榮幸能夠把常青畫廊帶到廣州。」常青畫廊代表彭詠儀表示,廣州是一座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希望博覽會能夠成為當代藝術重要的宣傳平臺和培養平臺。
  • 9月12日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博物館@當代藝術...
    2020年9月12日,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聯合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推出「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II」---「永遠有多遠」,它是繼2018年「女神的裝備」後「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項目的第二個展覽。
  • 畫廊周北京2020困境下的重啟 畫廊展向架上繪畫回歸
    畫廊周北京2020年原計劃在今年舉辦500人的大型Gala晚宴,將是四年來規模最大的一場。這些VIP客人的邀請遍布全球各地,這不僅影響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更直接關係到每一家參展機構及畫廊在接下來的運營、展覽及銷售。在缺乏國內外重要VIP藏家團及嘉賓的情況下,今年的畫廊周如何繼續發揮其影響力,參展畫廊的銷售如何持續?
  • 十日談丨第六季收官:新生代,讓非遺走進現代生活
    黃葉紛飛,紅葉漫天秋風漸走漸遠在這個秋天即將落幕的時節十日談第六季也迎來了本季的收官「非遺星球十日談」視頻公開課第六季邀請了10位非遺行業裡的新生代他們在直播中講述這條路上堅守的故事11.12 臉譜藝術的新生我們在京劇臉譜繪製技藝傳人趙楠老師的直播中,看手藝人如何用誇張的色彩表現把人物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看新生代如何把京劇臉譜繪製的藝術,帶到更多的舞臺,讓更多的人感知到京劇和臉譜文化的精髓。
  • 2020藝術未來在臺北 當代新銳掀風潮
    20:00酒會|2020/1/17(五)18:00–20:00公眾展期|2020/1/18(六)11:00–19:002020/1/19(日)11:00–19:00第二屆ART FUTURE藝術未來持續以亞洲當代新銳藝術為核心價值,結合海內外重要國際青年藝術博覽會與藝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