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中國傳統文明中最為燦爛的瑰寶文化之一,又以唐代為巔峰。唐詩之經典,上至八十耄耋老翁,下至五歲總角幼童,哪怕大字不識之人,都能背誦一二。
但由於中國古代文學的確不是那麼通俗易懂,大部分現代中國人都會看著文言文頭大,更別說存在文化壁壘的西方人,這就導致了哪怕中國古典文學儘管是優美性跟深度上都很值得人們推崇,可實際上它在國際上的名聲並不高,大家只知《神曲》不知《離騷》,只知莎士比亞四大悲喜劇而不知元雜劇四大悲喜劇。
不過前段時間,就在全球大多數人民都因疫情被困家中的時候,BBC(英國廣播公司)突然推出了一部有關於中國詩歌的紀錄片,主角乃是中國人民家喻戶曉的"詩聖",杜甫。
在部分人看來,"詩仙"李白的名氣比"詩聖"杜甫更大,沒看到杜甫都是李白的"小迷弟"嗎?那麼為何BBC認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是杜甫而非李白?
這裡並非踩一捧一,只是單比較二者留下來的詩句,李白的詩更加縹緲瀟灑,既浪漫又不失豪放;杜甫則更加注重民生,他的詩句很多都飽含著家國情義在內,因此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選擇杜甫的詩來作為中國詩歌的代表,或許更加具有時代意義。
BBC的這部紀錄片借用了洪業(曾經的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的同名書籍《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為名,洪業又號煨蓮(William),一生鍾情於對杜甫的詩歌以及為人進行研究,他的這本著作也被認為是英語世界中關於杜甫的最重要著述。
片中一路追隨著杜甫的足跡,從開元盛世走到戰亂流離,從鞏義、西安,再到成都、長沙,杜甫將一生的悲歡離合全都結合在了詩句中。
令人驚喜的是,不僅走遍杜甫生平路的紀錄片的主持人是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他們還特地請來了BBC請來國寶級演員、《指環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 麥克萊恩(Ian McKellen)爵士對杜甫的詩歌進行朗誦。
至於專業性方面,哈佛大學漢學家宇文所安、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學劉陶陶博士這些業界大拿們,在片中從不同的角度對杜甫以及杜甫詩歌進行了解讀,讓觀眾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去感受中國詩歌的魅力。
我覺得最令人欣喜的大概在於片中願意將杜甫放在世界文學的大範圍當中,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亞相比肩,這不僅僅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介紹,更是贊同了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世界認同的荷馬史詩出現之前,中國詩歌已經傳遍神州大地。
文章的最後放一下紀錄片中翻譯的一首杜甫詩歌吧,從年輕氣盛到家國情深,全都濃縮在了這一首首詩篇中。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如羿射九日落
When she bent back, you saw nine suns falling shot down by Yi,the god of archers
矯如群帝驂龍翔
When she leapt,you imagined gods astride flying dragons in the clouds
來如雷霆收震怒
When she advanced,you expected thunder and lightning,from a gathering storm
罷如江海凝清光
And when she stopped,you saw the soft light over a vast, calm sea
真正的好文化該被世界看到,真正的好課程也該被每個學生認同。第2導師論文輔導,精選高校名師進行一對一授課,每一次的教學都是根據學生需求專門定製,讓你享受到在今後學習生活中都適用的超高寫作課程。學論文,就來第2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