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些寫雨的詩詞,耳畔似有雨聲

2021-02-19 古詩圈

鍾嶸在《詩品·序》中,開篇便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行諸舞詠。"氣候的變化會使環境發生變化,外在事物的變化又會觸動人的性情,讓人舞之詠之。鍾嶸這句話揭示出了文藝作品產生的根源,是"物感說"的代表觀點之一。

很多詩詞就是詩人因物起感寫出來的,同時,詩人也會把感情投射到物上,達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雨,是很常見的自然現象,給了無數詩人以靈感,也承載了詩人的情感,被詩人歌詠。讀了下面這些寫雨的詩詞,耳畔似有雨聲。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所喜歡的雨是輕柔的,是能夠適時在春天無聲滋潤萬物的,他稱之為"好雨"。杜甫之所以喜歡這樣的雨,不只是因為他儒家式溫柔敦厚的人格,也是出於他對百姓生計的關心。這樣的雨仿佛輕紗,披在萬物之上,只有潤澤,而無摧殘。正是因此,第二天早晨起來才會發現,花朵像剛出浴一般,籠罩著一層細密的雨珠,顏色看上去更顯濃重了。杜甫寫的這場雨是無聲的,但我們卻能感受到一種輕柔的聲音,像是溫軟的耳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這首絕句,看上去沒什麼內容,實則意味雋永。短短四句之中,隱含著一組對話和一個假想。巴山雨夜,李商隱在屋內燈下讀一封來信。信中問他何時可歸,他在心中盤算,卻不能確定,只聽見外面的大雨已使池塘漲滿。李商隱心想,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秉燭夜話,但他那時一定要告訴對方今夜的秋雨。他的思念就像這場雨一樣飽滿,漫過了池塘。這雨聲,該是譁譁啦啦的,像思念在敲打心扉。

河傳·秋雨

五代·閻選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暗燈涼簟怨分離,妖姬,不勝悲。

西風稍急喧窗竹,停又續,膩臉懸雙玉。幾回邀約雁來時,違期,雁歸,人不歸。

這首詞是以一個女子的口吻來寫的。這個女子曾與心上人約定,每年大雁飛回時,定要相見。但一年年,只有大雁如期而至,不見心上人回來。這個秋天的雨夜,她聽著窗戶外面點點滴滴的雨聲,和悽風中竹子的喧響,在暗燈影裡悲怨。兩行眼淚流在她塗了脂粉的臉上,留下兩行玉般的淚痕。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在這首詞中,蔣捷將人生三個時期聽雨的場景按時間順序快速轉換,幾乎就像用了電影的蒙太奇手法,畫面感很強,令人拍案叫絕。這首詞就像一部快進的微電影,到結尾又不緊不慢收住,令人回味無窮。少年不識愁滋味,尋歡作樂,聽到的雨聲應該是歡快的。壯年羈旅,客遊他鄉,頓覺孤苦無依,聽到的雨聲該是纏綿悱惻的。晚年歸隱,釋然開悟,無牽無掛,聽到的雨聲該是和敲打木魚的聲音相和的,充滿了禪機。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梧桐雨聲和芭蕉雨聲,是詩詞中十分常見的典型意象,通常和憂愁苦悶聯繫在一起。徐再思善用數字,前三句中,每一句都兩次用了相同的數詞和量詞。這就產生了三兩字一頓和迴環往復的效果,透露出了忐忑不安的心情。這裡的雨聲,該是淅瀝而悽切的。

相關焦點

  • 好雨知時節,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
    而,雨景,也是歷代詩詞作者創作素材之一大類。在我們中華民族浩瀚的詩詞庫中,有部分描寫雨景的詩詞,寫雨不見雨,無一字是雨,卻處處見雨。今天分享10首寫雨不見雨詩詞,和大家一起品讀。李商隱這首詩不著一個雨字,只是藉助周遭相關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觀感受來表現微雨的形態,卻是很成功的。全詩體物傳神,刻畫入微,虛處著筆,雨中有人。朦朧,迷離,似愁緒,可意會不可言傳。
  • 暮春,我們一起來讀寫雨的古詩詞
    暮春晚景,雨聲淅瀝。集古詩詞幾首,以飧詩友。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傷感的雨,傷感的人,傷感的青春。人生如斯,一逝不返。這是李煜的悲涼,雨是媒介。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一生一世的守侯,源自於那份執著,雨輕輕地落下,人竟在自痴自憐中漸漸老去,徒生春光不再的感慨。這是才子唐伯虎在思索。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一首寫雨的宋詞,道盡人生三個階段,讀完令人傷感
    讀到李煜的《虞美人》,想到了自己也曾是皇族,如今卻鬥轉星移,物是人非。其實,許多詩詞是詩人的血淚之作,當我們面對與詩人同樣的遭際時,再讀這些詩詞時,忍不住為之掬一把淚。在宋代時,一位詞人寫聽雨,寫出了人生的三個階段,其中最後一句流傳最廣,讀來潸然淚下,直擊心靈。
  • 【 詩詞中國③群每日讀詩】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人有憂喜,歲月四季。而在四季裡,又分風、雲、雨、雪、霜、露、虹、霧、雷等多種天氣。可謂是氣象萬千,變幻莫測。一雨一露,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民日報根據「風、雲、雨、雪、霜、露、虹、霧、雷」8個角度總結了36首描寫天氣的經典詩詞。今天,讓我們一起來領略古人筆下的氣象萬千吧!
  • 品讀《飲湖上初晴後雨》,這一首詩,寫絕了西湖的美
    西湖,唯美的浪漫之地,而成就西湖唯美與浪漫的,不僅僅是那傳說中的愛情故事,更是因為有無數的優美文字,讚美這裡的美景。而其中,宋代文學大家蘇軾蘇東坡的這一首《飲湖上初晴後雨》,在我來,把西湖的美麗景色,寫絕了。
  • 清白流年,時光煮雨:十首最美寫雨古詩詞,總有一首驚豔你
    古往今來,多少詞人墨客,寫盡了四時的雨,也寫盡了心中的情。春雨、梅雨、暴雨、秋雨、夜雨;山中的雨,湖上的雨,屋下看雨,船中聽雨;思鄉時的雨,相思時的雨,憂天下時的雨,想故友時的雨。一場雨,從《詩經》到明清,從塞北到江南,從巴蜀寒夜到春閨天曉。「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 余光中:不止鄉愁,我寫的雨更動人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文學史,會發現從始至終下著「雨」,風雨悽悽或是春雨淅淅,使文學的世界籠上一層雨霧朦朧,許多詩文,因有了那一幕雨而境界全出,意蘊無窮。文人騷客的心總是細膩敏感的,自然現象中的風霜雪雨,到了他們的眼裡,便不再是單純的「風霜雪雨」了。當心理與這些自然現象產生感應後,詩人總把其付諸詩中,而入文最多的要數「雨」。
  • 李商隱有首寫雨的詩,詩中沒有雨字卻句句講雨,寥寥數語令人叫絕
    創作於829年,當時他參加進士考試初試失敗,在令狐楚幕府做巡官,下了一場雨之後,他看著雨景,有感而發。這首詩作為一個詠物詩,加上李商隱的細緻描寫,傳達出了雨這個物象內在的神韻。寫法,他這首詩沒有提到一個「雨」字,只是藉助周圍的事物來抒發他內心的感受,但是每一句都能夠反應出微雨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可以說是全篇沒一個雨字,但卻句句都在寫雨,短短的幾句讓人驚嘆。
  • 讀蔣捷《虞美人·聽雨》:聽的不止是雨,還有人生
    近來多雨,於我,是最喜歡的天氣。如今我們都知道,雨是水蒸氣升到空中遇冷凝結成雲,雲裡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足以懸浮在空中時則下降的產物。清晰瞭然,可惜科學的語言總是少了些情緒。雨本身是不帶任何情緒的,但觀雨聽雨的詩人們有。詩聖杜甫寫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雨中有欣喜;韋應物寫雨「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讓你一讀就感到驚豔的詩詞
    ——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這首全詞驚豔,寫洞庭之景,寫得最空靈,最靜謐壯美的詩詞,沒有之一。 張孝祥,他很多景句,絕對可稱得上是詞中一流。 06.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 雨裡有四季,雨裡有年華
    在陰淡少晴的冬天,想起四季裡的花開,還有一場場的雨,春雨的細微多情,夏雨的滂湃,秋雨的多愁纏綿,冬雨的疏落冷清,便覺得,時光亦深了。古人詩詞裡的雨,記錄著的,是季節的脈動,是彼時的心緒,是年華深處的悲與樂,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風景。經過了千年,依稀能看到當時,那雨落下來,溼了一季,溼了世界,溼了一顆心。
  • 王夫之的《清平樂·詠雨》,為什麼讀不明白?
    這首《清平樂·詠雨》雖然文辭、內容兼備,但是相對於那些或高深、或淺白、或家國、或豔情的作品來說,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個人表達。這和時代動蕩與個人經歷有關,對王夫之來說,他的滿腔志氣,只能隱藏在筆墨之間。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讀不明白的原因。就像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我們容易理解錯誤?
  • 詩詞賞析|蔣捷的《虞美人·聽雨》,詞中佳話,雨中人生
    靡靡之雨,裝飾了一場駐了春顏的夢;而風雨芭蕉,梧桐樹下道離別,歸去來兮,又是多少失意的故事。好雨可知時節,當春天歸去,人會凝結戀春的情緒。草草杯盤話離別,風雨催人去,亦催人老矣。故捧一本書文,對著窗外的點點星雨,就會千思萬想,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昨夜又雨,江南春寒的天氣,也是冗長一些。一時無緒,讀些詩詞,就讀到雨聲。
  • 【詩詞鑑賞】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這種現象,約翰·魯斯金稱為「感情誤置」,而這在中國詩詞中則為司空見慣。「自在飛花」,無情無思,格外惹人惱恨,而反襯夢之有情有思。最後,詞以「寶簾閒掛小銀鉤」作結,尤覺搖曳多姿。細推詞脈,此句應為過片之倒裝句。沉迷於一時之幻境,不經意中瞥向已經掛起的窗簾外面,飛花絲雨映入眼帘,這便引出「自在」二句之文。而在結構藝術上,詞人作如是倒裝,使得詞之上、下片對稱工整,顯得精巧別致,極富迴環變化的結構之美。
  • 50句寫雨的經典詩詞,總有一句你喜歡!
    ——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16.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李煜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17.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簷。——蘇軾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30. 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蘇軾 《望江南·超然臺作》31.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
  • 【詩詞鑑賞】梅雨季節 ,一起欣賞美麗的梅雨詩詞!
    早在漢代,就有不少關於黃梅雨的諺語。在晉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黃梅雨」的記載;自唐宋以來,一些詩詞對梅雨更有了許多妙趣橫生的描述。有「試問閒愁都幾許?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還有「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汛盡卻山行」,更有「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 在淅淅瀝瀝的梅雨季節,一起欣賞美麗的梅雨詩詞!
  • 中華好詩詞|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中華好詩詞|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2020-11-01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山色空濛雨亦奇,這些關於雨的唯美詩詞你要學會
    題目午時雨,開篇由「白日昏」到「枕席溫」再是說明時節「恰春分」,看出是在淅淅瀝瀝雨聲中醒轉的一場春日午睡,奠定了慵懶閒適的基調。第一句點題,午時因著下雨的緣故天色昏暗。第二句簾飄更戀枕席溫,意思是此際風飄搖,雨清冷,更貪戀枕席的溫暖嗎?簾飄更戀的表達方式有點生硬,建議再斟酌。
  • 留得殘荷聽雨聲
  • 詩詞起名:帶「雨」字,且難得一見的寶寶名字精選
    王維《渭城曲》中有:「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描繪了渭城早晨一場春雨沾溼了輕塵,客舍周圍柳樹的枝葉翠嫩一新的景象,可以取名「朝雨」,寓意寶寶如清晨的朝雨一樣滋潤萬物。李商隱在《夜雨寄北》有這樣一句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