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早些年曾經輔佐過曹操,並幫助曹操攻略兗州,立下大功。可是,沒過多久,陳宮又離開曹操,甚至與曹操為敵。《三國演義》中說陳宮幫助曹操逃跑時,曹操因猜忌殺了款待他的呂伯奢一家,陳宮憤而離開。但歷史並非如此,事實上曹操殺呂伯奢在一家人在歷史上也是疑點重重。而陳宮離開曹操的主要原因應該跟曹操殺死兗州名士邊讓有關。
陳宮後來趁曹操出兵徐州之時,與呂布合謀攻略兗州,兵敗之後兩人收拾殘兵敗將,投靠劉備。後來,呂布和陳宮又趁機奪了徐州,並與呂布一起對抗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在曹操大軍兵臨城下,呂布兵力明顯劣勢,陳宮曾獻過妙計:讓呂布帶一支騎兵出城打遊擊,陳宮和高順在城內堅守,呂布的軍隊找機會偷襲曹軍,陳宮高順在城中呼應,夾擊曹操。曹操遠來,不能久留,時間長了自會退兵。
從軍事角度上講,陳宮此計雖無特別出奇之處,也算是中規中矩,曹操也必定難以應對。呂布卻拒絕採納此計,原因是呂布聽了妻子的話,認為陳宮與曹操有交情,跟高順又不和,擔心陳宮背叛呂布,趁呂布外出之時獻出城池。或許這是後人罵呂布的原因吧?呂布堂堂一方諸侯,陳宮又是三國時代最頂尖的謀士,手下謀士的意見你不聽,卻聽老婆的話?結果呂布敗亡,在白門樓被曹操殺死。陳宮也不降被殺,可以看出陳宮和曹操雖有過往交情,但確實是真心與曹操對抗到底,無背叛呂布之心。
《資治通鑑》:布妻謂布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且曹氏待公臺如赤子,猶舍而歸我。今將軍厚公臺不過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復為將軍妻哉!」布乃止;
其實呂布不聽陳宮之計,並不是因為他昏庸無能、剛愎自用,只聽信女人的讒言,而是他和陳宮確實不和。當初呂布和陳宮兩人能走到一起,是因為兩人有著共同的利益。
陳宮是兗州東郡一帶的名士,其性情剛直,足智多謀。早些年陳宮曾遊歷天下,與各地知名的名士結交。呂布是武將出身,因有武勇,且弓馬嫻熟,在并州任職,且經常與邊境的少數民族交戰,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
在三國時代,名士的地位是超然的,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尊敬和崇拜。武將的地位是低下,被社會各階層的人看不起。所以,陳宮心中可能會瞧不起呂布,認為呂布只是粗魯之人,只有匹夫之勇。對於呂布來講,陳宮就有點高高在上了。
作為名士,陳宮向來注重名聲,與他結交之人大多數都是當地有名望之人,陳宮也自然很認同並遵守當時名士的一些行為準則,例如為人處世的方式和思想。呂布的名聲就不是很好,早些年跟隨丁原的呂布為了榮華富貴,殺了丁原,並認董卓為義父。董卓的名聲早就臭大街了,在陳宮看來,董卓無異於國賊。呂布殺董草雖讓陳宮覺得大快人心,但畢竟呂布從此擔上殺父之名。古代講究孝道,三國時代更是如此,陳宮顯然不會認同呂布這種殺父的行為。
由此可以看出,陳宮和呂布顯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價值觀,並且不會認同對方的價值觀。那麼,這樣的兩個人又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呢?《三國演義》中說明陳宮不滿曹操,投效呂布,與曹操為敵,這種說明顯然是不對的。陳宮不滿曹操是真,但絕對不會投效呂布。
根據史料的記載,兩人走到一起也是迫於無奈。曹操殺名士邊讓,讓整個兗州的名士都很不滿,陳宮與兗州另外一個名士張邈合謀奪取兗州。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陳宮、張邈引入呂布,增強實力,顯然陳宮、張邈只是想藉助呂布的兵力而已。此時呂布和袁紹鬧翻,從袁紹那裡出逃,正好沒有去處,於是就答應了。曹操回軍擊敗張邈、陳宮和呂布,張邈被殺,陳宮和呂布就一起逃往徐州,投靠劉備。也就是說,陳宮並沒有投效呂布,他和呂布是盟友的關係,只是因為戰敗之後,兩人不得已一起逃跑。
那麼兩人的關係就很奇怪了。張邈、陳宮兩人的軍隊應該都已經被曹操所滅,呂布的軍隊雖受損失,但建制還在。陳宮在呂布軍中,軍隊肯定由呂布說了算,陳宮也就只能默認這種從屬關係,成為呂布的謀士。陳宮實際上是寄人籬下,偏偏他又有名士的傲骨,看不起像呂布這樣的人,這顯然並非陳宮所願。另外,陳宮在呂布軍中也沒有擔任任何職位,這也表明陳宮無意真的為呂布效力。或許,陳宮也已經打定主意,時機適合的話就離開呂布,另謀前程。
既然陳宮只是呂布名義上的下屬,那麼呂布就不大可能會信任陳宮了。對於陳宮來講,他會認為他是名士,能為呂布獻計獻策是呂布的榮幸。對於呂布來講,既然不是自己人,為什麼要聽陳宮的話?兩人的矛盾由此產生,而且裂痕越來越大。
事實上,陳宮並不甘心在呂布這裡維持這種不倫不類的關係,曾密謀奪取呂布的兵權。建安元年(196年),呂布的部將郝萌叛變,呂布不知內情,逃往高順的大營。後來郝萌的手下曹性反正,與高順配合,殺死郝萌,平定叛亂。呂布曾問曹性,郝萌為什麼會叛變,曹性回答說:郝萌是被袁術鼓動造反的,陳宮是同謀。當時陳宮就在呂布身旁,臉都紅了。
《英雄記》:順砍萌首,床輿性,送詣布。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時宮在坐上,面赤,旁人悉覺之。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史料並沒有記載陳宮聽過曹性的話之後有所反駁,可以看出陳宮可能是默認了。也就是說,陳宮確實是參與郝萌謀反一事。陳宮的目的不難想像,他在呂布這裡呆得十分不自在,呂布並不信任他,於是他慫恿郝萌叛變,一旦成功,他將奪得一定的兵權。陳宮作為謀士已經是呂布軍中最具謀略的人。呂布這些年四處奔波,吃了太多苦頭,深知謀士的重要性,所以希望能夠藉助陳宮的智慧,成就一番事業。所以呂布並沒有處置陳宮,但不能不對陳宮加以防範。
曹操兵臨城下,此戰重大,關乎呂布的命運。陳宮獻計讓呂布率領騎兵出城,他自己和高順合力守城。呂布的妻子是為呂布著想,她的話也不無道理。陳宮與曹操確實有過交情,又曾背叛過呂布,關鍵時刻,呂布不得不防。陳宮建議讓高順和他一起留在城中,估計也是想打消呂布的疑慮,他知道呂布未必會相信他,但高順對呂布是絕對忠誠的。陳宮沒有想到的是,高順雖忠誠,但為人耿直,曾多次在言語上得罪呂布,不討呂布喜歡。
站在呂布的角度上看,呂布也不應該全面否決陳宮的計策。堅守城中,只會讓曹操圍困城池,從容不迫地進攻,呂布只能被動防守,麾下并州騎兵也難以發揮作用。徐州長年打仗,城防失修,難以長久堅持。依照陳宮之計,留一隊騎兵在外隨時騷擾曹操,不管曹操是否分兵對付,曹操也不能全心全力攻城,城中防守壓力驟減。呂布再通過外交關係慫恿袁術、袁紹、劉表、張繡等人出兵騷擾曹操後方,曹操後方不穩,難以持久,到時只能退兵。呂布擔心陳宮的話,大可以更換守城的人選,由張遼、高順負責守城,陳宮隨他出城打遊擊。以張遼、高順之能,只要堅守不出,曹操縱然謀略百出,也很難攻破下邳。
參考《三國志》、《英雄記》、《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