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並非謀略不高,呂布並非剛愎自用,兩人不和才是他們的敗因

2021-01-10 老四劇說歷史

陳宮早些年曾經輔佐過曹操,並幫助曹操攻略兗州,立下大功。可是,沒過多久,陳宮又離開曹操,甚至與曹操為敵。《三國演義》中說陳宮幫助曹操逃跑時,曹操因猜忌殺了款待他的呂伯奢一家,陳宮憤而離開。但歷史並非如此,事實上曹操殺呂伯奢在一家人在歷史上也是疑點重重。而陳宮離開曹操的主要原因應該跟曹操殺死兗州名士邊讓有關。

陳宮

陳宮後來趁曹操出兵徐州之時,與呂布合謀攻略兗州,兵敗之後兩人收拾殘兵敗將,投靠劉備。後來,呂布和陳宮又趁機奪了徐州,並與呂布一起對抗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在曹操大軍兵臨城下,呂布兵力明顯劣勢,陳宮曾獻過妙計:讓呂布帶一支騎兵出城打遊擊,陳宮和高順在城內堅守,呂布的軍隊找機會偷襲曹軍,陳宮高順在城中呼應,夾擊曹操。曹操遠來,不能久留,時間長了自會退兵。

從軍事角度上講,陳宮此計雖無特別出奇之處,也算是中規中矩,曹操也必定難以應對。呂布卻拒絕採納此計,原因是呂布聽了妻子的話,認為陳宮與曹操有交情,跟高順又不和,擔心陳宮背叛呂布,趁呂布外出之時獻出城池。或許這是後人罵呂布的原因吧?呂布堂堂一方諸侯,陳宮又是三國時代最頂尖的謀士,手下謀士的意見你不聽,卻聽老婆的話?結果呂布敗亡,在白門樓被曹操殺死。陳宮也不降被殺,可以看出陳宮和曹操雖有過往交情,但確實是真心與曹操對抗到底,無背叛呂布之心。

陳宮

《資治通鑑》:布妻謂布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且曹氏待公臺如赤子,猶舍而歸我。今將軍厚公臺不過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若一旦有變,妾豈得復為將軍妻哉!」布乃止;

其實呂布不聽陳宮之計,並不是因為他昏庸無能、剛愎自用,只聽信女人的讒言,而是他和陳宮確實不和。當初呂布和陳宮兩人能走到一起,是因為兩人有著共同的利益。

呂布

陳宮是兗州東郡一帶的名士,其性情剛直,足智多謀。早些年陳宮曾遊歷天下,與各地知名的名士結交。呂布是武將出身,因有武勇,且弓馬嫻熟,在并州任職,且經常與邊境的少數民族交戰,在軍中有一定的威望。

在三國時代,名士的地位是超然的,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尊敬和崇拜。武將的地位是低下,被社會各階層的人看不起。所以,陳宮心中可能會瞧不起呂布,認為呂布只是粗魯之人,只有匹夫之勇。對於呂布來講,陳宮就有點高高在上了。

呂布

作為名士,陳宮向來注重名聲,與他結交之人大多數都是當地有名望之人,陳宮也自然很認同並遵守當時名士的一些行為準則,例如為人處世的方式和思想。呂布的名聲就不是很好,早些年跟隨丁原的呂布為了榮華富貴,殺了丁原,並認董卓為義父。董卓的名聲早就臭大街了,在陳宮看來,董卓無異於國賊。呂布殺董草雖讓陳宮覺得大快人心,但畢竟呂布從此擔上殺父之名。古代講究孝道,三國時代更是如此,陳宮顯然不會認同呂布這種殺父的行為。

由此可以看出,陳宮和呂布顯然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和價值觀,並且不會認同對方的價值觀。那麼,這樣的兩個人又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呢?《三國演義》中說明陳宮不滿曹操,投效呂布,與曹操為敵,這種說明顯然是不對的。陳宮不滿曹操是真,但絕對不會投效呂布。

曹操

根據史料的記載,兩人走到一起也是迫於無奈。曹操殺名士邊讓,讓整個兗州的名士都很不滿,陳宮與兗州另外一個名士張邈合謀奪取兗州。為了增加成功的可能性,陳宮、張邈引入呂布,增強實力,顯然陳宮、張邈只是想藉助呂布的兵力而已。此時呂布和袁紹鬧翻,從袁紹那裡出逃,正好沒有去處,於是就答應了。曹操回軍擊敗張邈、陳宮和呂布,張邈被殺,陳宮和呂布就一起逃往徐州,投靠劉備。也就是說,陳宮並沒有投效呂布,他和呂布是盟友的關係,只是因為戰敗之後,兩人不得已一起逃跑。

那麼兩人的關係就很奇怪了。張邈、陳宮兩人的軍隊應該都已經被曹操所滅,呂布的軍隊雖受損失,但建制還在。陳宮在呂布軍中,軍隊肯定由呂布說了算,陳宮也就只能默認這種從屬關係,成為呂布的謀士。陳宮實際上是寄人籬下,偏偏他又有名士的傲骨,看不起像呂布這樣的人,這顯然並非陳宮所願。另外,陳宮在呂布軍中也沒有擔任任何職位,這也表明陳宮無意真的為呂布效力。或許,陳宮也已經打定主意,時機適合的話就離開呂布,另謀前程。

曹操

既然陳宮只是呂布名義上的下屬,那麼呂布就不大可能會信任陳宮了。對於陳宮來講,他會認為他是名士,能為呂布獻計獻策是呂布的榮幸。對於呂布來講,既然不是自己人,為什麼要聽陳宮的話?兩人的矛盾由此產生,而且裂痕越來越大。

事實上,陳宮並不甘心在呂布這裡維持這種不倫不類的關係,曾密謀奪取呂布的兵權。建安元年(196年),呂布的部將郝萌叛變,呂布不知內情,逃往高順的大營。後來郝萌的手下曹性反正,與高順配合,殺死郝萌,平定叛亂。呂布曾問曹性,郝萌為什麼會叛變,曹性回答說:郝萌是被袁術鼓動造反的,陳宮是同謀。當時陳宮就在呂布身旁,臉都紅了。

貂蟬

《英雄記》:順砍萌首,床輿性,送詣布。布問性,言萌受袁術謀。「謀者悉誰?」性言「陳宮同謀」。時宮在坐上,面赤,旁人悉覺之。布以宮大將,不問也。

史料並沒有記載陳宮聽過曹性的話之後有所反駁,可以看出陳宮可能是默認了。也就是說,陳宮確實是參與郝萌謀反一事。陳宮的目的不難想像,他在呂布這裡呆得十分不自在,呂布並不信任他,於是他慫恿郝萌叛變,一旦成功,他將奪得一定的兵權。陳宮作為謀士已經是呂布軍中最具謀略的人。呂布這些年四處奔波,吃了太多苦頭,深知謀士的重要性,所以希望能夠藉助陳宮的智慧,成就一番事業。所以呂布並沒有處置陳宮,但不能不對陳宮加以防範。

袁術

曹操兵臨城下,此戰重大,關乎呂布的命運。陳宮獻計讓呂布率領騎兵出城,他自己和高順合力守城。呂布的妻子是為呂布著想,她的話也不無道理。陳宮與曹操確實有過交情,又曾背叛過呂布,關鍵時刻,呂布不得不防。陳宮建議讓高順和他一起留在城中,估計也是想打消呂布的疑慮,他知道呂布未必會相信他,但高順對呂布是絕對忠誠的。陳宮沒有想到的是,高順雖忠誠,但為人耿直,曾多次在言語上得罪呂布,不討呂布喜歡。

陳宮被殺

站在呂布的角度上看,呂布也不應該全面否決陳宮的計策。堅守城中,只會讓曹操圍困城池,從容不迫地進攻,呂布只能被動防守,麾下并州騎兵也難以發揮作用。徐州長年打仗,城防失修,難以長久堅持。依照陳宮之計,留一隊騎兵在外隨時騷擾曹操,不管曹操是否分兵對付,曹操也不能全心全力攻城,城中防守壓力驟減。呂布再通過外交關係慫恿袁術、袁紹、劉表、張繡等人出兵騷擾曹操後方,曹操後方不穩,難以持久,到時只能退兵。呂布擔心陳宮的話,大可以更換守城的人選,由張遼、高順負責守城,陳宮隨他出城打遊擊。以張遼、高順之能,只要堅守不出,曹操縱然謀略百出,也很難攻破下邳。

參考《三國志》、《英雄記》、《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是陳宮的計策有瑕疵,還是兩個女人的話有道理?為何呂布突然變心
    嚴氏說得明白,之前曹操和陳宮的關係非常好,如今陳宮讓呂布出城紮營,一旦事情有個變故,那時呂布再想回來救家人就來不及了。嚴氏說得對嗎?詐一看,她只是以婦人之見,和猜忌之心,怕陳宮生變,但是看之後呂布和陳宮之間的表現,似乎嚴氏對陳宮的猜忌也並非是空穴來風。
  • 三國頂級謀士陳宮,為何明知呂布無能,也不改投胸懷大志的劉備?
    陳宮算是三國中被低估的謀士,從勸呂布奇襲允州,到下邳之戰時犄角之勢的防禦思路,陳宮所提出的種種計謀,無一不是正中敵人要害的對策。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謀士,卻寧可抱在呂布這棵枯樹上吊死,也不願意去追隨劉備,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先來說說陳宮為何要選擇呂布。
  • 陳宮:寧死不吃「回頭草」
    一位功曹(管人事的官吏)認為,現在是亂世,難說誰好誰壞,不應隨便拘捕行人。於是,功曹就勸說縣令放了曹操。歷史上的陳宮與曹操的相識其實沒有什麼戲劇性。公元189年,也就是《三國演義》裡發生「捉放曹」的時候,陳宮還沒與曹操有過接觸。191年,曹操擔任東郡太守時,陳宮才成為他的部下。另外,曹操殺呂伯奢全家是在中牟被捕之前,而不是像《三國演義》寫的在獲釋之後。
  • 陳宮為什麼會離開操作?陳宮是真心輔佐呂布嗎?
    他才選擇出山,並主動加入了曹操集團。陳宮為什麼不願意輔佐實力強大的老友劉岱、張邈等人,偏偏投靠了實力最弱小的曹操?他是真心輔佐曹操嗎?陳宮、曹操劇照實際上並不是,陳宮有野心,他也曾有割據一方、稱霸天下的青雲之志。曹操更像是其霸業下的一顆棋子。他之所以捧曹操上位,只不過想利用曹操的能力來保住兗州。
  • 人中呂布(四)
    老實說,《三國演義》在呂布陳宮滅亡之前,對陳宮的刻畫都是很深刻的,並且一直有很好的參照人物,那就是曹操麾下的荀彧、荀攸叔侄以及郭嘉。在陳宮整個生涯裡面,曹操謀士對陳宮的評價基本都是「多謀」。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每每看到這裡,我都覺得陳宮是個悲催的人物。荀彧等大神對其謀略方面評價甚高,然而這個多謀的陳宮,卻並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原因主要還是呂布。
  • 陳宮為什麼會離開曹操?離開後為什麼選擇呂布而不是劉備?
    但此後陳宮因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而與曹操反目,並遊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並先後取得兗州與徐州。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呂布戰敗後,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決意赴死。
  • 為什麼陳宮一直看不上劉備,明知呂布無能也不改投劉備?
    二、呂布實力非凡雖然說我們大眾認知當中,呂布被戲稱為「三姓家奴」。但是就當時呂布的名氣而言,在也是響噹噹的實力代表。呂布在三國當中,可是有著「戰神」一樣的代表人物。從丁原到董卓的過程,也為呂布積累了不小的名氣。呂布空有武力,此時就是缺少一個智囊一樣的人物的存在。那麼對於陳宮來說,恰好是一個機會。
  • 陳宮的悲哀
    陳宮為什麼會選擇呂布呢?這是一個糾結的問題。生性火爆直率的張飛稱呂布為「三姓家奴」,這似乎有些刻薄?反覆易主的謀士不勝其數,呂布的「三」著實是沒有可圈可點之處。呂布,希臘戰神阿瑞斯的化身。但他的「阿喀琉斯之踵」,是他的無信和財狼本性。那麼陳宮到底看中了呂布的什麼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作為建安文學新局面的開創者曹操,尚且不施仁義。
  • 【率土之濱】陳宮無處安放?法刀強勢陣容來襲!
    192年,兗州刺史劉岱在討伐青州黃巾時戰死,陳宮等人主張曹操接任兗州牧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後來,陳宮遊說張邈背叛曹操迎呂布入兗州,輔助呂布攻打曹操並先後取得兗州與徐州。下邳城中,呂布不聽陳宮兩面互補之計,以致失敗。陳宮戰敗後,隨呂布等一同被曹操所擒,拒絕曹操招降,決意赴死。這就是歷史上的陳宮。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六十一期】為什麼陳宮放棄厲害曹操去投靠無能的呂布?剛直堅持的悲壯名士(歷史系列第661講)
    也逼得曹操不得不匆匆從徐州前線撤兵,回援大本營……從此,陳宮也加入了呂布集團,為首席謀士和高級幕僚,並在其後一直輔佐呂布,成為曹操的勁敵。然而,呂布剛愎自用,貪戀酒色,又不聽陳宮的逆耳忠言,到頭來免不了戰場失利,慘敗被俘的命運……最終,同樣成為俘虜的陳宮,也不貪戀活命的機會,並拒絕了曹操的勸降,談笑間慷慨赴死。
  • 劉備在談笑間就把他玩死了,呂布究竟敗在哪裡?
    195年,呂布被曹操打敗之後,不得已又投奔了劉備。他對劉備說:「咱倆都是邊地人。我呂布殺了董卓,這些鳥人不僅沒有一個願意接納我,還都想殺我。」他請劉備在他的大帳中落坐,然後讓他的妻子給劉備行禮,隨後二人喝酒,他稱劉備為賢弟。劉備心裡很不痛快,覺得呂布過於託大。按照漢代禮節,兩人年齡相近,呂布不適合稱呼劉備為弟。
  • 恪守底線的才華儒士——談陳宮陳公臺
    在那個時代,心中懷有壯志的豪傑就像夜空中的星辰數不勝數,他們都想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之中描繪出屬於自己的畫卷,書寫出一段傳奇。在這些豪傑之中,有一位好似一顆流星,雖曇花一現,但也留下了濃墨重筆,這位便是陳宮,陳公臺。有些人說陳宮可比肩臥龍鳳雛,深通謀略,這絕不是沒有根據。
  • 第四十七戰:兗州風雲(7)陳宮之亂
    這讓當地的士族豪族們開始琢磨,你還適不適合當我們的代理人。暗流洶湧下,並非沒有苗頭。但是呢,那位陳宮就是東郡東武陽人。人總是對自己的貢獻擴大化來看的,在陳宮的眼中,因為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連結」,所以才有能力歷經萬難幫你從士族大咖那爭取來了入主兗州的機會,你卻連個太守都不給我做。
  • 趙荔紅 | 下邳故事之呂布
    但《三國志》中,沒有說呂布認丁原為父;呂布背叛董卓,也並非完全出自王允籌劃、惑於貂蟬美貌,而是董卓雖寵信呂布,稍不如意,即以手戟擲呂布,呂布武藝高強躲過,卻已私心怨恨。若換一種敘述手法,完全可以說,呂布殺董卓,是審時度勢、剷除暴虐、棄暗投明、大義滅親,既為自己,也為漢室,除了大害。
  • 兵法謀略比肩龐統諸葛亮,膽量比肩魏延姜維
    早期正是有了郭嘉這樣,算無遺策的智囊輔佐,曹操才得以脫穎而出。那麼,郭嘉生平有忌憚的人嗎?答案是有,而且此人的智謀水平,不在龐統、諸葛亮之下。此人腹中不但包含兵法謀略,而且膽量亦是大得出奇。因此呢,陳宮便選擇了輔佐呂布。輔佐呂布對於陳宮來說,絕對要比伺候曹操要舒服得多,一來呂布心眼兒沒有那麼多。二來,呂布對陳宮是禮遇有加,基本上自己的計策在呂布那裡都可以得到實現。然而,在曹操那邊工作呢,自己所說的話,還不一定有好的回饋,說不定還會被同事針對。為此,陳宮果斷奉迎呂布。
  • 曹操是如何打敗呂布和袁術的,呂布的敗亡
    陳宮極力勸阻呂布投降,很難說沒有私心。陳宮本人確實非常討厭曹操,寧願死也不會再為曹操效力了,但他個人的執拗卻讓呂布也陪著搭上了性命。如果此時呂布投降,以曹操後來對張繡等人的態度看,呂布可能不受重用,但起碼不會被殺。而且陳宮此人忠誠度不高,動不動就會叛主,實在也算不上什麼好人。
  • 陳宮,一個被三國演義美化為多謀重義的英雄,卻是歷史中的小人
    但陳宮這個背叛曹操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東漢末年是士族的天下,士族門閥在地方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佔據了地方上的輿論、經濟權、推薦人才、控制大量人口的權力,曹操作為外來的軍閥勢力,對於地方上的士族勢力,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聯合他們一起分享利益,二是打擊他們控制其勢力壯大。
  • 茶館三國|此人謀略不在諸葛亮之下?劉備呂布被玩弄於股掌!
    張飛敗走,布虜備妻子及將吏家口…」從《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的時間梳理中我們可以看到,袁術攻劉備和呂布偷襲徐州發生的月份要比曹操迎奉漢獻帝於許要早,因此,「二虎競食」之計與「驅虎吞狼」之計在真實的歷史上缺乏實施的前提,同時又難以找出具體籌劃謀略的記錄和謀略提出者的姓名,故而「二虎競食」與「驅虎吞狼」的謀略很可能只是小說的虛構。
  • 陳宮在三國時期的謀士中處於什麼水平?
    離開長安後投奔袁術,袁術不敢用,投奔袁紹,袁紹想殺了他。在來到兗州之前,呂布在張楊處,張楊對他很好,但呂布手裡沒有兵,張楊也沒有給他兵。陳宮建議張邈迎接呂布,是想讓呂布當下屬嗎?如果是這樣,張邈是比董卓地位高還是能耐大?他能給呂布的難道比丁原董卓還多嗎?如果是居於呂布手下,難道這能夠改變張邈從屬他人的地位嗎?再看看呂布得到兗州以後的情況。
  • 同樣是背叛曹操,為何張邈被誅全家,而陳宮的家人卻得到厚待?
    陳宮作為曹操的部下,在兗州刺史劉岱抵抗青州黃巾軍戰死之後,力勸曹操入主兗州。曹操正是聽從了陳宮的諫言,有了起家的資本。他不但佔了兗州,還收降了三十餘萬青州黃巾軍,選其精銳編練成了赫赫有名的「青州兵」。曹操搖身一變,成了爭霸天下的梟雄。陳宮有大功於曹操,同樣受到了曹操的重用。按道理說,兩人沒有背叛曹操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