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布消息稱,一名香港新冠肺炎患者的寵物狗儘管沒有表現出任何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症狀,但其鼻腔樣本在新冠病毒的反覆測試中均呈弱陽性反應,在徵詢多方專家意見之後,漁護署認為這一結果顯示該寵物狗已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1]」
圖源:pixabay.com
2月26日,漁護署接收了一隻17歲的松鼠狗(香港外多稱「博美犬」),其主人為一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接收當天,漁護署採集了該松鼠狗的口腔、鼻腔、肛門和糞便樣本,並於次日在口腔和鼻腔樣本中檢測到少量新冠病毒。此後,漁護署又分別於2月28日和3月2日採集樣本進行病毒檢測,結果發現2月28日的口腔及鼻腔樣本繼續呈弱陽性反應,3月2日的鼻腔樣本再次呈弱陽性反應。對於樣本檢測結果,漁護署徵詢了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香港城市大學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的專家意見,專家們均認為多次樣本檢測的結果顯示該松鼠狗已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並很可能由人類傳染。「我們需要明白,病毒沒有什麼指導方針,它們會跨越物種界限,有時候動物傳染人,有時候人傳染動物,事情就這麼發生,這不是什麼新聞。」 漁護署助理署長薛漢宗在3月5日的「香港特區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最新情況簡報會」上表示。2003年SARS期間,香港淘大花園就有8隻貓和1隻狗對SARS病毒呈陽性,但當時的數據顯示,沒有病毒檢測呈陽性的貓將病毒傳染給其他貓。[2]如何確定松鼠狗是被病毒感染而不是從環境中沾染了病毒?薛漢宗稱如果是從環境中沾染的病毒,狗的口腔及鼻腔會不斷產生分泌物將其清除,而不會在體內停留6天之久。因此6天內3次取樣進行病毒測試,且每次都有樣本呈弱陽性反應,證明該松鼠狗已被感染。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在接受《知識分子》採訪時亦表示:「弱陽性表明病毒量較低,事隔多日連續測試病毒核酸陽性表明狗已被感染,並非因環境汙染而造成。後續將繼續測試抗體,可作進一步證明。」薛漢宗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漁護署正在與香港大學合作,分析松鼠狗的病毒基因圖譜,並會與病人的病毒做分析比較,以確認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此外,也會進行血清測試,檢查血液中是否存在可以中和病毒的抗體,但結果還需要5-7天才能出來。薛漢宗稱,血液中是否存在抗體取決於感染階段,如果處於感染初期,狗可能不會產生抗體反應。如果血清中驗出抗體,可進一步確認狗受到感染,但即使血清測試呈陰性也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由於病毒測試呈陽性時間較長,因此專家們推斷松鼠狗體內病毒量很少,界定為「低程度感染」。堪薩斯州立大學的獸醫Raymond Rowland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低程度感染意味著動物可能沒有被充分感染到可以傳播病毒的程度,被感染的動物可能會是病毒的終端宿主,不會生病,也不會傳染人類或其他動物。Rowland是一名豬流感病毒的專家,他常常在對豬進行豬流感檢測的時候發現弱陽性結果,而他給豬養殖戶的建議就是「等等看」。[3]「狗被感染但病毒量較低,對人類的風險仍存在,但相對比較低一些。」金冬雁在接受《知識分子》採訪時表示。3月4日的通報中,漁護署強調目前尚無證據顯示寵物會傳播新冠病毒,或會因此生病。寵物主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但不用過分擔心,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應棄養寵物。薛漢宗在新聞發布會上亦表示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以經由狗傳染給人,寵物主毋須恐慌,但應勤洗手、戴手套、避免狗狗到處舔,不要與寵物有過分親密的接觸。帶狗狗外出後要為它們清潔,如果狗狗有任何不適症狀,及時去看獸醫,不用給狗狗戴口罩。「相信人的口罩很難戴在狗身上,而且狗散熱要靠舌頭,所以戴口罩對狗來說並不舒服。」薛漢宗說。這隻被新冠病毒感染的松鼠狗現在正收養於港珠澳大橋口岸動物居留所接受檢疫,漁護署表示會為其進行反覆測試,待測試結果呈陰性後,才會交還其主人。同時,出於保護公眾及動物健康的目的,漁護署強烈建議將與新冠病毒確診者或其密切接觸者同住的哺乳類寵物(包括貓狗),安排在漁護署的檢疫設施接受檢疫。薛漢宗介紹,目前一共有兩隻狗和一隻貓在接受隔離檢疫,除去那隻已確認感染新冠病毒的松鼠狗,另外一隻狗和貓的病毒檢測均為陰性。[1]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003/04/P2020030400656.htm[2]https://webcast.info.gov.hk/revamp/chi/video/0000000705_mp4.html[3]https://www.nytimes.com/2020/03/04/science/animals-pets-coronavirus.html
啟蒙·探索·創造
如果你擁有一顆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識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歡迎關注我們
投稿、授權等請聯繫
saixiansheng@zhishifenz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