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句話傳遍江湖,一場為爭奪屠龍刀和倚天劍的江湖故事就此展開。
作為「射鵰」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倚天屠龍記》以它獨特的魅力深入人心。
主人公張無忌出身名門卻身世坎坷、有情有義卻優柔寡斷,是金庸筆下最真實最接近我們的主角。
尤其他與趙敏、周芷若、小昭以及殷離這四個女子之間的愛恨糾葛,把張無忌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作者在後記中說:
張無忌卻始終拖泥帶水,對於周芷若、趙敏、殷離、小昭這四個姑娘,似乎他對趙敏愛得最深,最後對周芷若也這般說了,但在他內心深處,到底愛哪一個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個性已寫成了這樣子,一切發展全得憑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無法幹預了。故事中纏綿悱惻的愛情固然讓我們感動,而小說中男子之間的情義也讓人潸然淚下。武當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丰和張翠山之間、謝遜和張無忌之間父子般的摯愛無不令人動容。
書中有許多細節,初讀不以為意,再思之,心酸之情猶如蓄洪潮水初洩,在不覺之間令人潸然淚下。比如張四俠張松溪十年草灰蛇線,伏下三樁恩惠化解龍門鏢局之仇這個細節。
在張翠山生死不明的十年裡,張松溪為了化解張翠山身上的不白之仇,十年來明察暗訪,等候機會,看似機緣巧合,這其中花了多少心血,費了多少心思,又豈是短短幾句話能夠輕描淡寫帶過的。張翠山剛聽完張松溪所說的就立刻哽咽了。
還有屠獅大會上,俞二俠與殷六俠之間的愛護之情。
俞蓮舟心知竭盡全力也無法從周芷若的鞭圈中脫困,但他愛護師弟,就想要以身試鞭,拖時間好讓殷梨亭能夠看出周芷若鞭法之中的門道。
殊不知殷梨亭也是這麼想的,「寧可自身先攖其鋒,好讓師兄察看她鞭法的要旨,當下不肯遞劍」。於是一個以命試鞭,一個卻不肯遞劍。
書中這兩個細節可謂將武當七俠彼此互相扶持、無條件的包容理解、並肩作戰、不問生死的情義描寫的淋漓盡致。
還有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際,張無忌與幾位師叔相認的場景,每次讀來都忍不住落淚:殷梨亭聽到「殷六叔」三字,只覺語氣極為熟悉,心念一動:「無忌幼小之時,常常這樣叫我,這少年……」凝視他的面容,竟是越看越像,雖然分別九年,張無忌已自一個小小孩童成長為壯健少年,相貌已然大異,但殷梨亭心中先存下「難道他竟是無忌」這個念頭,細看之下,記憶中的面貌一點點顯現出來,不禁顫聲道:「你……你是無忌麼?」張無忌全身再無半點力氣,自知去死不遠,再也不必隱瞞,叫道:「殷六叔,我……我時時……想念你。」殷梨亭雙目流淚,當的一聲拋下長劍,俯身將他抱了起來,叫道:「你是無忌,你是無忌孩兒,你是我五哥的兒子張無忌。」宋遠橋、俞蓮舟、張松溪、莫聲谷四人一齊圍攏,各人又驚又喜,頃刻間心頭充塞了歡喜之情,甚麼六大派與明教間的爭執仇怨,一時俱忘。作為一部足見眾生相的宏觀之作,《倚天屠龍記》裡各配角的故事也同樣精彩動人。眾人皆為屠龍刀與倚天劍而來,惹得天下紛爭,演盡人間百態。
那麼屠龍刀和倚天劍中到底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長按下圖掃描二維碼即可試聽
關於我們 | 本公眾號乃朗聲圖書官方微信。金庸先生獨家授權朗聲圖書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發行紙質版《金庸作品集》,全球發行漢語有聲版《金庸作品集》。在微信平臺,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我們會定期精選武俠評論文章、有聲作品推送到您的手機,歡迎免費訂閱。
本公眾號所使用的圖片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