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部分 70 後、80 後來說,《老夫子》是無法忘懷的童年回憶。
在那個網絡還沒有普及,電視動畫也屈指可數的時代,漫畫書就是孩子們最大的娛樂,而《老夫子》因為風趣幽默,傳達的價值觀健康向上,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普遍歡迎。多年之後,他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老夫子》帶給他們的快樂仍舊不會在心中忘卻,因此也會將《老夫子》作為送給自己孩子的漫畫書中的首選。
《老夫子》自誕生到現在已經有 53 個年頭了,在這 53 年裡,《老夫子》無論是銷量還是影響力一直都是華人漫畫界的領頭羊,但是在一個又一個快銷型 IP 接踵而至的如今,《老夫子》這樣傳統的 IP 如何獲得時下年輕人的喜愛,又如何煥發新的生命力?這是「老夫子哈媒體」一直在做的事情,同時,也能給時下的新 IP 們一些警示。
娛樂家:老夫子哈媒體執行長陳維仁
成立時間:2008年
業務:「老夫子」相關IP運營
目標:把《老夫子》品牌打響國際的同時,在大陸也有足夠的影響力
公司規模:目前臺灣15人,大陸1人
資本階段:pre-A
資本估值:不方便透露,歡迎私下勾搭小娛
公司優勢:「老夫子」IP是國內唯一一個能與哆啦A夢,史努比等抗衡的國際型IP,公司運營人員有多年行業經驗《老夫子》誕生於 1953 年,故事內容也往往反映著 20 世紀 60 年代到 80 年代的社會變遷,成年人看到會會心一笑,小孩子也能看出裡面簡單的笑料,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三個大男人的感情在《老夫子》連載的幾十年間歷久彌新。
不僅如此,《老夫子》的社會活動也一般是傳遞正能量的,比如出品的寓教於樂圖書《老夫子成語書》,在香港臺灣的小學裡都賣的相當不錯;比如與聯合國環保大使周迅合作環保漫畫,呼籲節能減排;比如擔任臺灣鐵路的肖像代言人⋯⋯
和時下的漫畫相比,《老夫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正面的幽默」。這種幽默也有對社會現實的諷刺,從不會讓人瘋狂的大笑,但是在看過之後會在心中留下可以咂摸內涵的東西。很多業內名人都是老夫子的資深粉,比如李安、李昌鈺、徐克,民間的資深粉也為數不少。2014 年在蘇富比藝術空間展售上,123 張畫作全都賣了出去,創下了拍賣紀錄。據說還有粉絲打電話給蘇富比倫敦的總部投訴畫作賣的太快了。
因為這份正面的力量,老夫子哈媒體對《老夫子》的推廣也是走正面路線。可是你們知道嗎,《老夫子》這些年的發展,除了走公益、大眾路線之外,還與高大上的時尚界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幾年前的周杰倫就曾將老夫子與潮牌混搭,如今的《老夫子》與臺灣 Men„s Uno 合作用老夫子的漫畫形象詮釋頂級精品秀服,其中不乏有 Gucci、LV 等國際大牌,香港的 Mlik 也會在每月推出老夫子介紹潮人潮店專欄。還與紐約當代藝術家 Gary Basemen Toby, 香港藝術家 Dorophy,新加坡藝術家Phunk,加拿大潮牌 WrongWorks 等有合作。在今年7月,《老夫子》還會與世界排名第一的男性時尚雜誌《GQ》合作,推出網絡專欄。
傳統漫畫與時尚的融合實際上並不少見,與《老夫子》有相似國民度和歷史淵源的幾個大品牌,比如史努比、海綿寶寶、hallo kitty也常與時尚界合作。與時尚混搭是知名漫畫 IP 打通動漫愛好者之外廣泛知名度的普遍方式,另一個用途則是能有效的拉高品牌的價值。
與那些用源源不斷的內容留住粉絲的作品不同,老夫子並沒有把主力放在內容上。畢竟僅就內容上來說,老夫子已經有 50 多年的積澱,量已經很大了,可以從中汲取養分,而且現在內容的製作相當激烈,如果只是為了量多而做內容,很容易淹沒在市場裡。在老夫子 facebook 上,用漫畫過去的圖重新上色,並配上一段符合《老夫子》故事基調的生活哲理,facebook 在沒有經過任何宣傳的情況下很快就突破了 50 萬粉絲。
老夫子哈媒體的各位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老夫子》並不是快銷型的作品,加大內容的量不是首選,他們更關注於提升品牌價值。正面形象代言和與各個潮牌的 crossover 是提升品牌的一環,除此之外他們的還有一些新的動作。
7 月,位於香港的老夫子餐廳就要開業了,這家餐廳佔地 400 平方米,店內包含 200 個座位,有 3 到 5 間包廂設計。對於為什麼想到用「老夫子」的品牌運營茶餐廳,老夫子哈媒體執行長陳維仁表示:「老夫子漫畫大概有 1/4-1/5 的漫畫都跟茶餐廳相關,是非常關聯的,所以很多人想到香港的飲食就能想到老夫子,而且事實上內地有很多的廣東餐廳香港餐廳都還是蠻受歡迎的。」
目前與他們合作的香港知名餐飲集團金石花了很多心思在老夫子餐館上,並不是像很多其他公司那樣獲得授權之後把普通的餐館貼上動漫人物的圖就完了。室內設計上各處可見老夫子的元素,櫥窗、桌椅隨處可見老夫子漫畫,讓人在坐下吃飯的時候會心一笑,茶點中也融入了老夫子漫畫的故事和人物形象,服務員身著老夫子、陳小姐等人物的衣服來為顧客服務,在餐廳內還有一些老夫子複製畫,立體的雕塑、立體的車⋯⋯雖然說這是一個餐廳,但是對於老夫子粉絲來說更像一處展覽,除此之外,餐廳還會有馬克杯、手袋、勺子等一系列適合在餐廳售賣的周邊產品。
目前他們的目標是從深度廣度上,鋪開老夫子餐廳的知名度。在各大城市開 1 到 2 家老夫子茶餐廳,接著簡化菜單進駐商場美食街,還會開發各式冷凍食品批發進入超市。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老夫子》就不在內容上下功夫了,《老夫子》55 周年的時候,他們會推出新一部動畫大電影,與此同時還會有相關動畫短片出臺。適合大陸觀眾的新漫畫、插畫,可能也會出臺。
對 70,80 後而言,《老夫子》是長達一萬兩千多則的四格六格以及兩千多頁中長篇的漫畫系列;對 90 後而言,《老夫子》是幾十集的 TV 動畫,也是謝霆鋒、張栢芝主演的電影,而到了 21 世紀,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老夫子」就消失在視野中了。雖然在海外的動作很多,在海外仍舊長盛不衰,但是確實,中國大陸除了《老夫子》的漫畫銷售之外,很少見到他們的身影,隨著紙質書的衰落,電子書的崛起,00 後更少有看到《老夫子》的機會了。
據老夫子哈媒體執行長陳維仁所說,《老夫子》在未來會把更多的力氣放在經營大陸市場之上,現在老夫子在北京有一個分公司,分公司目前負責的主要是協助出版及與出版社的溝通方面,隨著大陸市場與港臺海外市場的日益斷裂,二次元 IP 概念在大陸的火熱,《老夫子》這個經典成熟的 IP 理應在大陸投下更多的精力。在未來老夫子哈媒體會在北京成立一個新公司,這個公司將成為營運的中心,以北京為中心將品牌打出去。
過去在國內播過的《老夫子》動畫都是由香港的公司製作,因為觀影周期語言習慣以及笑料等問題,大陸人與港臺文化圈的人稍有些文化壁壘,而在《老夫子》落戶北京之後,老夫子哈媒體將尋找一個運營團隊,在大陸的範圍內好好深耕《老夫子》的 IP,「希望這邊有一個團隊,我們一起思考的新的漫畫、插畫,另外就是配合我們兩年之後的大電影,希望做一個短片出來。」陳維仁說。
對於這個運營團體,名氣不是重要的,關鍵是對《老夫子》有發自內心的愛,就像現在運營 facebook 的年輕人,「我們也不是找很厲害的廣告公司操作,就養一個公關的專職人員,她就是一個 24、25 的小女孩,因為喜歡,每天花一點時間來做,那效果就還不錯。
」對於短片的內容,陳維仁還沒有想好,或許是真人短片,也可能是動畫短片。「現在和以前不同,現在的內容會 100%為這邊的觀眾而做,海外願意看就看,不願意看就算了,對我來說投資就是為了這邊的。」
另外,進軍大陸的還將有《老夫子》木偶劇。對於中小城市而言,正版的漫畫書推進的並不是很順利,但是木偶劇則完全不同,木偶劇是兒童娛樂的一片新藍海。曾經《熊出沒》、《喜羊羊》等知名動畫在各地巡演時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故事已經獲得了市場認可的《老夫子》想必也能獲得當地少年兒童們的喜愛,曾在總子音樂擔任總監的陳維仁用音樂長篇的銷售模式類比,「現在並不是只單純的做出內容,還需要在各地與粉絲交流、互動,這樣粉絲才會忠實的認準商品,對我們來講這些都是慢慢累積的容量,既可以獲利,又可以推廣品牌,然後可以讓授權商有更好的市場。」
據介紹,《老夫子》木偶劇將首先登陸廣東,之後會在更多中小城市演出。
美國有史努比,歐洲有丁丁歷險記,日本有哆啦 A 夢⋯⋯能與他們匹敵的《老夫子》還會有哪些新的動作進入到我們眼前?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