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韓語電影名中譯,大陸港臺大不同!

2021-03-03 韓語世界

兩岸三地同根同源,但是因為文化環境的差異,對中文的使用習慣也發展出了各自的特色。

翻譯外文電影名稱時,又常常會有原名直譯、音譯、意譯等不同譯法。有時候,還會直接忽略原名,根據電影情節和主題直接創造新的中文名稱。

也正因如此,往往會出現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同一部電影,不同的譯名」。

比如《刺激1995》(臺)、《月黑高飛》(港)、《肖申克的救贖》(大陸),光看名字,我猜你絕對想不到居然是同一部電影。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經典韓國電影在兩岸三地不同的譯名:
堪稱韓國電影之光,是第92屆奧斯卡超大的亮點,包攬了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四項大獎。絕對是韓國影史上最為成功的電影之一。電影講的是韓國的一個底層家庭,全家進入某富豪家工作,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電影韓文名稱『기생충』,對應漢字詞『寄生蟲』,大陸也是採用的這一直譯。不管是在韓語還是漢語語境,「寄生蟲」都有「寄生於宿主生存的人」的寓意。因此大陸採用的直譯,可以說是很穩妥的路數。臺灣翻譯為『寄生上流』,香港則譯為『上流寄生族』,是結合電影情節進行的意譯。應該說港臺兩個翻譯都沒有大問題。但我認為原名『기생충』以蟲喻人,既表達了對底層小人物的憐憫情懷,指向電影情節的同時設下懸念,堪稱經典電影命名。相比之下,港臺譯名直接將電影內容一併交代的做法反倒過於直白,失之於含蓄,未免有畫蛇添足之嫌。2016年,韓國一部具有國際轟動效應的電影。講的是開往釜山的列車上,爆發了喪屍病毒,倖存的乘客們在逼仄的空間中奮力求生。 往釜山的遙遙旅途布滿殺機,危難時刻每個倖存者的人性也承受巨大的考驗……大陸還是採用了『부산행』的漢字詞直譯『釜山行』,譯名談不上驚豔,只能說中規中矩。但電影要考慮市場效應。對於很多對釜山並不熟悉的中國觀眾,如果沒有看到相關電影宣傳,恐怕很容易錯過這樣一部經典大片。香港譯名『屍殺列車』、臺灣譯名『屍速列車』都是採用的意譯。不知道你的感受是什麼,反正我是想起了當年看過的林正英殭屍系列,妥妥的童年陰影。大半夜寫推文,搜索了一下電影海報,心理陰影面積MAX…… 最後才選出這張不那麼嚇人的 ↓恐怖電影一直是電影市場中挺叫座的一個主題,而香港當年的林正英系列也取得了巨大成功,港臺的翻譯突出「屍」、「殺」字眼,應該正受此影響,意圖迎合市場。這部電影兩岸三地的譯名各有側重,相比而言,個人覺得港臺翻譯稍顯譁眾取寵,我更能接受中規中矩的『釜山行』。關於這部電影,最多的評價是「改變國家的電影」,取材於2005年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真實事件,講述的是一位到特殊學校新任職的教師,發現學校領導對學生的性侵事件後,揭露醜惡罪行的故事。這部電影瀰漫著讓人透不過氣的壓抑氣氛。當初我看過後感覺震撼而又悲憤,好幾天才走出來。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推動韓國迅速通過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熔爐法》)。這部電影的名稱,在大陸翻譯為『熔爐』,香港則翻譯為『無聲吶喊』。該片男主孔劉同樣是『釜山行』主演,『釜山行』風靡全球後,該片才登上了臺灣熒幕,臺版也採用了與大陸相同的名稱翻譯『熔爐』。韓語字典中「도가니「一詞有 '쇠붙이를 녹이는 그릇'(熔爐)與 '흥분이나 감격 따위로 들끓는 상태를 비유적으로 이르는 말'(比喻興奮或激動的情緒沸騰的狀態)兩個義項。電影走紅後,很多韓國人也好奇這個名字的意義,而小說作者和電影導演在記者懇談會上都明確表示,不是指熔鍊金屬的「熔爐」,而是後一個義項。而在中文語境中,「熔爐」卻缺乏上述比喻意義,所以從「最準確的翻譯是如實反映原作者意圖的翻譯」這個角度而言,翻譯成『熔爐』就難免落入下乘了。以至於在豆瓣上有一個探討「熔爐」電影名稱寓意的帖子裡,有不少人類似「電影中的聾啞學校和社會就像一個大熔爐,改變淬鍊了主人公等很多人」這樣的解讀,對比作者和導演的說法,不能不說是受中文譯名的誤導。但是對於 '흥분이나 감격 따위로 들끓는 상태를 비유적으로 이르는 말'(比喻興奮或激動的情緒沸騰的狀態),我想了很久,中文中很難找到合適、精準對應該義項,同時又符合電影名稱簡潔明了朗朗上口之要求的詞彙。正因為中文很難找到對應詞彙,香港譯名乾脆跳出了原名的桎梏,而是立足於電影主題另闢蹊徑。為聾啞兒童這個無聲群體發聲,「無聲吶喊」貼合其意;同時,電影中的小人物,鼓起勇氣用微弱的力量直面強權,稱為「無聲吶喊」恰如其分;第三,該片官方發布的正式英文名稱是「Silenced」,很顯然,港譯也從中準確捕捉到了片方的意圖。最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無聲」與「吶喊」形成強烈反差,組合在一起的片名會勾起觀眾的好奇心,也符合優秀的電影名能引起觀影欲這一要求。河正宇主演的『더 테러 라이브』,是一部情節特別緊湊的電影。主演河正宇是我最喜歡的韓國電影演員,戲路比太平洋還寬,在這部片子裡再次演技炸裂。
講的是在一場電臺節目中,作為主持人的男主接到一個聽眾來電,大肆抱怨超高的電費和相關部門對他的威脅。男主頗不耐煩,卻突然無法切斷通話。憤怒的來電者繼續抱怨,並揚言炸掉漢江大橋。男主不以為然,進而慫恿對方想做就做,誰知話音剛落,窗外的麻浦大橋便炸作廢墟。大驚失色的男主很快冷靜下來,他決定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打一次事業的翻身仗。 在他的主持下,針對恐怖分子的連線直播就此拉開帷幕…該片的韓文原名是英文外來詞『The Terror Live』,大陸翻譯為『恐怖直播』。但是「Terror」一詞是指恐怖活動、恐怖襲擊,準確地說,「The Terror Live」是「恐怖襲擊直播」,翻譯為『恐怖直播』雖然簡潔,卻很容易讓人誤解為是「恐怖的直播」,以至於我曾一度以為是一部關於在線直播殺人遊戲的片子(那段看過類似主題電影)而差點錯過。臺灣翻譯為『恐怖攻擊直播』,避免了這個問題,不過,念起來稍顯拖沓。香港則譯為『死亡動新聞』,嗯,還是熟悉的港片味道,喜歡用類似「死亡」這樣奪人眼球的字眼,然後在香港也廣泛使用「直播」、「現場直播」這些詞彙的情況下,依然生造出「動新聞」這樣的新詞。(媒體領域,動新聞是特指以3D動畫模擬新聞現場的技術)。
韓國老戲骨宋康昊主演的『변호인』,講的是只有高中學歷的男主,通過多年的艱苦努力,終於通過司法考試,並在成為法官後很快轉行成為一名律師。男主一步一步朝著心中的目標邁進,依靠賺來的錢讓妻兒過上富足的生活,也還了七年前在飯店大嬸那裡欠下的良心債。進入20世紀80年代,韓國民主化鬥爭愈演愈烈。男主依然不管窗外事,關起門來繼續賺錢。然而社會的巨變已經不容他置身事外,飯店大嬸的兒子樸鎮宇因從屬的釜山讀書聯合會被控為左翼社團而遭到逮捕,更受到殘酷的虐待和不公的指控。愛錢卻更重感情的男主,就這樣走上了為民主辯護的道路……故事情節並不複雜,韓文原名也同樣簡單,中文依然採用了中規中矩的直譯,就叫『辯護人』。香港譯為『逆權大狀』,香港那邊管大律師就叫「大狀」,比如06年TVB就拍過鄭少秋等主演的時裝律政大片『潮爆大狀』。所以,將「辯護人」翻譯為「大狀」在粵語圈文化下,並無不妥。但是加上「逆權」,也和臺灣譯名『正義辯護人』一樣,雖然準確反映了電影內容,但同樣因過於直白而顯蛇足。比如『소원』在大陸翻譯為『素媛』,在臺灣則翻譯為『希望』;『설국열차』大陸譯為『雪國列車』,港臺則分別是『末世列車』和『末日列車』;『클래식』在大陸和香港的譯名是『假如愛有天意』,在臺灣則譯作了『緣起不滅』……總體而言,大陸的翻譯更為審慎,多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但過於小心謹慎的後果是有時候會太過拘泥而靈氣不足;港臺則多採用意譯甚至直接另起中文名,更為注重電影名稱的市場吸引力,有時候為奪人眼球會採用「勁爆」字眼。文化環境有差異,具體到不同電影,兩岸三地的譯名往往各有千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陸翻譯的電影名比港臺的更有美感?
    天堂電影院 又名: 星光伴我心(港) / 新天堂樂園(臺)西西里的美麗傳說 又名: 真愛伴我行(臺)點評:朱塞佩·託納多雷導演的「時空三部曲」被港臺同胞成功玩成了「xx伴我xx三部曲」。詩意系列:關山飛渡 又名: 驛馬車 / 驛站馬車點評:王勃在《滕王閣序》寫到: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而電影講的就是八個來自不同地方不同階層的的人擠在一輛馬車上「渡過難關」。
  • 對比了港臺和大陸的電影譯名,我覺得我陸真的太有才了
    >我愛電影」就好啦🌲文化差異是個大問題。自引進外片以來,電影名的翻譯就成了不得不說的話題。好的片名能成為吸金利器,而一個low名則會讓很多觀眾在看到電影海報時就望而卻步。小編今天和大家說說這些外國電影的大陸、港臺譯名對比,不黑不吹,自己體會。
  • 進口片譯名引兩岸影迷互噴 臺譯大多有「神鬼」
    變形金剛差「譯」》為題,稱臺灣網友嘲笑「大陸的翻譯很瞎,把帥氣的變形金剛變俗氣」了,並批「擎天柱之名雖好威卻也被笑好俗氣」。但是遭到大陸網友反擊,並列出了各路角色譯名對比圖,可以看出內地和香港的譯名尚可接受,而臺灣譯名則令人大跌眼鏡,被內地網友反吐槽為「初中生的QQ暱稱」。
  • 奇葩的港臺電影翻譯
    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些神奇的翻譯成果:《國王的演講》這部電影臺灣譯為《王者之聲》,翻譯得不錯對吧~不過坑爹的是,它的港名翻譯為《皇上無話兒》。泥煤,人家只是結巴不是不會說話好麼!你這樣翻譯讓人家喬治六世情何以堪!並且,還把國王翻譯成皇上,親,你是擔心群眾不知道國王是什麼嘛?《三傻大鬧寶萊塢》
  • 【中日對譯】經典好萊塢電影譯名、臺詞賞析
    經典臺詞:Your jump ,I jump.中譯:生死相隨。日譯:君が飛び込めば、僕も飛ぶ。中譯:媽媽常常對我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會是什麼味道。日譯:お母さんはいつも言ってた「人生はチョコレートの箱のようだ。開けてみるまで中身はわからない。」
  • 當港臺同胞翻譯電影,整個氣氛都曖昧起來……
    不瞞你們說,我現在對英文翻譯情有獨鍾,所以在繼——《來,教你取一個得體的英文名》《多有才華的中國人,才想得出這麼美妙的翻譯》這兩篇文章之後,有了這篇翻譯向文章第三彈——當電影換成港臺譯名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文如其名,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英文電影名翻譯成內地與港臺三地不同譯名之後的觀感。
  • 大陸翻譯界終於扳回一城!港臺的這些翻譯弱爆了
    說到港臺和大陸的英語翻譯哪個更好的爭論,還得從iPhone6的發布說起。新一代的蘋果手機發布時,英文廣告文案用的是Bigger than bigger,大陸譯為「比更大還更大」,而港臺的翻譯均為「豈止於大」。大陸翻譯界因此蒙羞有沒有!
  • 同樣是電影名稱翻譯,大陸文採斐然,港臺卻讓人哭笑不得
    同樣的一部電影,香港和臺灣卻有著不同的翻譯。臺灣翻譯為《我想有個家》,相對而言大陸的翻譯給人簡潔有力,孤立無援的感覺,大家怎麼看?香港的翻譯為《星仔打官司》,更加的缺乏文藝抒情感,甚至讓人喪失走進電影院的欲望。其實電影名稱的翻譯主要可以歸為兩大類。
  • 這些港臺電影譯名更狗血
    沒想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在兩岸三地,也有完全不同的叫法。比如標題所說,這些年被男生放在鞋子裡吸收臭味的護舒寶,原名Whisper,在臺灣的名字就很貼切很走心了:好自在。聽到這個名字時碗哥立刻腦補了電視廣告中的藍色液體,以及大S躺在鴨絨被上打滾的模樣。
  • 這些電影的港臺翻譯,讓我大半夜笑出豬叫
    讓人奔潰的港臺電影譯名還有很多,比如說,作為印度電影的經典代表;《三傻大鬧寶萊塢》這樣的中文翻譯已經讓我很絕望了,沒想到臺灣的翻譯更加直白:《三個傻瓜》,而香港的翻譯是——《作死不離3兄弟》。爸爸》,在臺灣譯為:《我和我的冠軍女兒》,中規中矩,精彩的是香港翻譯:《打死不離3父女》。
  • 看到這些電影名的港臺翻譯,我受到了傷害!
    港臺影片中多的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非常令人驚豔。然而對於一些國外大片的翻譯,卻仿佛走入了一個奇怪的畫風。
  • 兩岸三地電影譯名大不同背後的秘密"不得鳥"
    《伯德小姐》的大陸通用譯名其實並不準確,「Lady Bird」是西爾莎·羅南飾演的克裡斯汀給自己起的名字,直接意譯為「伯德小姐」並不穩妥。而到了香港地區,影片的名稱則被譯為《不得鳥小姐》……「不得鳥」這個詞用的一語三關:音譯了「Bird」、形容了克裡斯汀的個性、還暗示了她在影片中的……遭遇。
  • 再牛逼的外國電影都敵不過港臺的譯名,把人徹底看醉了……
    其實速激8這種還是最正常的,多的是你想像不到的奇葩港臺譯名。《國王的演講》港譯《皇上無話兒》這怎麼一股農業畜牧業致富節目的淳樸鄉土氣息啊。最慘的就是科恩兄弟的電影,在香港的譯名幾乎清一色地被強加「離奇」二字,頻頻中槍。
  • 港臺譯製動畫的大陸引進之路,構築了你的一半童年回憶
    這部當年引進臺灣最早被譯為《中華小廚師》的作品,隨著金主爸爸統一企業的一聲令下,在後續的電視動畫版本中,改為了《中華小當家》。  在譯製人員方面順道一提,與香港不同的,臺灣大部分配音工作都是播音員負責。例如身兼《名偵探柯南》中工藤新一、高木涉、安室透、京極真等三十多個角色的臺灣著名配音演員劉傑(劉鵬傑)就是播音員出身,畢業於世新大學。
  • 聽完港臺版的電影名 容我在風中狂抖三百下
    哪裡來的夜總會,我們看的是同一部電影麼?沒想到灣灣朋友自豪地說,沒想到吧,我們這裡叫《可可夜總會》哦!不止這些,你們那變形金剛裡面的擎天柱我們叫「無敵鐵牛」……這坑爹的翻譯啊有木有!!!其實神奇的港臺翻譯君也不止第一次作妖了,讓主播我一次吐槽給你們聽!記得上半年的時候主播去看了一部電影《美女與野獸》,被Emma和大表哥的盛世美顏給驚到了!
  • 大陸導演愛用港臺演員
    我們可從市場成熟、演員成熟、價值成熟三個方面了解一下大陸為什麼喜歡用港臺演員;①市場成熟:香港的電影市場在八九十年代時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規模,各種各樣的規則都是比較完整的(在演員方面有著成熟的培訓及穩定的收入),就好比一家公司的日常工作,有著完整的流程制度體系及員工保障,雖然這些年港臺電影市場有些沒落,但也不是大陸的影視圈可比的;
  • 港臺男星撈金現狀:黃金年齡40+,大陸女星是標配
    餘文樂也在內地風生水起地經營著自己的潮牌店,看來有人氣的港臺男神已經不單單滿足於活躍在內地的大小螢屏上了。年紀大不可怕!他們的平均年齡在33歲1997年出生的劉昊然已經出道了,1999年的吳磊已經成為當紅小鮮肉,TFboys中的王源和易烊千璽都是2000後,與內地瘋狂迷戀小鮮肉不同的是,港臺男藝人似乎越老越值錢。
  • 【票·資訊】兩岸三地電影譯名大不同背後的秘密可"不得鳥"
    《伯德小姐》的大陸通用譯名其實並不準確,「Lady Bird」是西爾莎·羅南飾演的克裡斯汀給自己起的名字,直接意譯為「伯德小姐」並不穩妥。而到了香港地區,影片的名稱則被譯為《不得鳥小姐》……「不得鳥」這個詞用的一語三關:音譯了「Bird」、形容了克裡斯汀的個性、還暗示了她在影片中的……遭遇。
  • 那些日了狗的電影名翻譯 低俗電影
    (《刺激1995》 (肖申克的救贖)其實來源於1973年的《騙中騙》,當時臺灣人把它翻譯成了《刺激》) 好吧,我承認上述情節是我虛構的,因為我是首先知道了它的《肖申克的救贖》(大陸)譯名,然後知道了《刺激1995》(臺灣)譯名,最後竟然還有一個譯名叫《月黑風高》(香港),但這樣虛構是因為我相信
  • 朝陽韓語翻譯公司_譯邦達翻譯
    朝陽韓語翻譯公司,譯邦達翻譯,我們於2015年獲得國標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註冊號:06515Q21098ROM),能夠為廣大客戶提供專業的中外互譯、外外互譯、商務談判口譯、交替傳譯及同聲傳譯等多種符合國際標準的翻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