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的由來之一: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有一個叫克勞多斯的暴君在他當政時,國內外戰爭不斷,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為了把戰爭進行到底,克勞多斯下令,凡是到了徵召年齡的男子,都必須加入軍隊前往戰場。人們自然怨聲,男人們不舍離開家庭,小夥子們不忍和情人分開,整個羅馬被籠罩在情戀相思中。克勞多斯大發雷霆,他傳令人們不許舉行婚禮,連己經訂婚的青年男女也要馬上解除婚約。在暴君的淫威下許多年輕男子無奈地告別萬愛人走上戰場.
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裡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的名字叫瓦倫丁,他不忍心看到一對對情侶就這樣生離死別,當有對情侶採到神廟請求他的幫助時,瓦倫丁就在神聖的祭壇前為他們悄悄地舉行了婚禮。一時間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家傳開,人們一傳十、十傳百情侶們簇擁著來到神廟在瓦倫丁的幫助下很快結成了伴侶。
但是,事情很快被克勞多斯知道了,他暴跳如雷下令部下衝進神廟將瓦倫丁從一對正在舉行婚禮的新人身旁拖走然後又打入大牢。人們成群結隊地來到暴君的宮殿希望釋放瓦倫丁。然而,殘暴的克勞多斯還是讓瓦倫丁受盡折磨而死。悲傷的人們把他安葬在聖普拉教堂。那一天是公元前270年的2月14日.
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和暴君鬥爭的勇士就把2月14日這一天當作一個節日來紀念。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也許記不起修士瓦倫丁的名字,也記不清他的鬥爭故事但依然會紀念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是英語裡情人節的叫法.
情人節的由來之二:
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立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第二天,即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統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
在那時年輕男子允少女們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只有在」盧帕撒拉節」,小夥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小夥子就可以和這位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這位姑娘也對小夥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以戀愛並一起步入教堂舉行婚禮。後人因此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
情人節的由來之三:
據英計辭共注釋說,範泰倫節(情人節)2月14日,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
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問,每個青年男子從一隻盒子裡抽籤,盒子裡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紙條。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男子的意中人。照顧和保護該女子就成為那個男子的職責。
後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個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
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瓦倫丁,他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
但他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並得到了父女倆的精心照料。臨刑前,瓦倫丁給姑娘寫了一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也就在這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來表達自己的情思。這一天正好是2月14日。
隨著時光的流逝後來在這一天小夥子們把求愛的聖徒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如剪成蝴蝶禾鮮花,表示對姑娘的堅貞;姑娘們則在晚上把月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
如今這些已被大累所熟悉的禮物所代替,那就是男孩將一支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女孩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早上物回贈.
據說巧克力的成分之一是苯基胺它能引起人身體內荷爾蒙的變化,類似於人們熱戀中的感覺。
就這樣,延續著古老的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的習俗,世界各國得以在2月14日這一天向自己的情人傳遞愛的信息。鮮花、心形巧克力,既代表著情人們一份份真摯的愛意更是對敢於反抗暴政的鬥士們最好的緬懷。
本公眾號上發表的所有內容,均為原作者(或來自網絡)的觀點,不代表文心畫坊的立場,也不代表文心畫坊的價值判斷。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文心畫坊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文心畫坊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文心畫坊書面反饋,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文心畫坊將會儘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內容。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公眾號聯繫的,請在3日內進行。
【文心畫坊】
展覽交流&藝術定製 & 生活美學 & 文化教育
【蟲二齋】
國畫 | 書法 | 茶道 | 養生
古琴 | 插花 | 品香 | 禮儀
紅木 | 珠寶 | 文玩 | 雅集
【培訓教育】
琴| 棋| 書| 畫| 詩| 酒| 花| 茶
【沙龍讀書會】
地址:廣州市海珠區廣州大道南83號匯美商務中心九樓
電話:020—34305290
行車路線:廣州大橋南人行天橋東側
【訂閱與分享】
* 訂閱:
1.添加文心畫坊公眾號:wenxinhuafang328
2如果你來不及看,那就先收藏吧!
點擊右上角「…」收藏,隨時到收藏夾慢慢看。
如果你喜歡,那就和朋友分享吧!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