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4月1日訊(記者 王逸男 通訊員 王 偉 馬韻斐 孫曉晗)從2001年到2016年的15年間,南航林志邦等八名離退休教職工去世後,在自願捐獻遺體的同時,還捐獻了16片眼角膜,幫助15位盲人重見了光明。這8位老人生前有個統一的稱謂——南航「志友」,意為捐獻遺體志願者之友。
「死後不開追悼會、不接受花圈輓聯、不用骨灰盒建墓土葬;捐遺體供解剖、獻器官供移植;骨灰用於植樹育林」,這是南京志友在1996年成立之初就提出的「三不兩獻一育」口號。如今,南航「志友」走過了20餘年的時間,從最初的5個人發展到現在93名在冊,並分為衛橋、西苑、攬翠苑三個小組,包括林志邦8人在內,目前已經有20人捐獻了遺體。據了解,南航是南京市「志友」規模最大的企事業單位。
「志友」所起:一封遺囑 一拍即合
南航「志友」發起人、現已年過八旬的黃颺、朱文新夫婦介紹,南航「志友」的成立緣自60年前的一封遺囑。
黃颺老師年輕時生過一場大病,醫生診斷為肺結核,可經過治療後他仍是吐血不止,病情卻來越重。後經醫院複診,發現黃老師所患並非肺結核,病因不詳。「若是查出了病因,對症下藥,興許還能治好。可當時連是什麼病都診不出,醫生也束手無策。」
那時,年僅二十多歲的黃颺自覺時日不多,便立下遺囑:死後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既然查不出病因,那就把我的遺體給醫院,讓他們好好研究我這到底是個什麼病,以後再遇到這種病情就能治了。」幸運的是,他最終戰勝了病魔活了下來,那封遺囑被壓在了箱底。
後來,黃颺與朱文新結婚,也從未對夫人說起過此事。直到有一天,朱文新在收拾東西時在箱底找到了當年的遺囑,才了解了這一段故事,大為感觸。二人一拍即合,與另外3位南航退休教師共同建立了南航志友。
朱文新介紹,目前國內醫學院教學和科研所用的遺體缺口很大,非常不利於相關醫學人才的培養,「不希望因為教學遺體的缺失,讓以後的醫生在病人身上動錯一刀」。
「志友」所感:放鬆心態 笑對苦難
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少志友已經步入七八十歲,甚至九十多歲的高齡,但志友們的內心卻變得更豐富,有情趣了。
「加入『志友』後,人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心態放鬆了,日子也過得更瀟灑了,也給孩子們減輕了壓力」,黃颺夫婦退休後愛上了攝影,經常參加省、市老年攝影學會和攝影作品展覽。他們還是南航夕陽紅藝術團攝影組的發起人,尤其喜愛花卉,曾經一度是花卉發燒友,他們搶著季節跑,跟著花展走,拍下了色彩繽紛,形態各異的花卉近萬張。
2012年是南航建校60周年校慶,當年他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自費近4000元粘制了100幅展板,為校慶獻上了「百花賀校慶」的影展。21年來,黃颺更憑著攝影這一特長,為志友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資料。
王瑜志友是站了一輩子講臺的老師。過去,她全身心地教書育人。如今,她不但是南航夕陽紅藝術團合唱隊成員,她還是南航老年體協國際麻將比賽的選手。她樂於助人,曾默默照顧一位已捐遺體的困難家屬多年。
梁寶瑛志友今年94歲,是南京的抗癌明星,也是曾被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接見過的全國老幹部代表。他1999年參加「志友」時,愛人去世,自己剛從腸癌二次手術後重生。而此時,他還要照顧高位截癱的女兒和嗷嗷待哺的外孫女。當時苦難集於一身,但他樂觀豁達毅然擔起了衛橋南航志友小組長至今。
今年92歲的羅學戎志友,在家庭變故和健康惡化的打擊下,曾一度臥床不起。她堅持從起身開始,從床邊站立,到室內移步,拉著欄杆下樓,拄著拐棍參加南航西苑治安巡邏5年。她還參加了南航老年大學3門課的學習,一有空,就在家練字,鑽研書法、繪畫。90歲高齡時,她出版了題為「晚晴」的書畫詩歌集。
「志友」所致:感化家人 感動社會
「志友」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子女的反對。朱文新老師說,在很多子女看來,父母捐獻遺體讓子女孝心上過不去。而面對這一點,「志友」羅學戎的話講到了很多人心裡去:「人死後,一切排場都是空的,是浪費,真的孝應當在生前。」這句話讓很多子女釋懷。近年來,羅學戎的兩個女兒記住了母親在參加遺體捐獻前的教導,她們冬天陪媽媽去廣西北海禦寒,夏天去哈爾濱避暑,羅學戎的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更讓人敬佩的是周建初、魏任之兩位志友。他們的夫人早年亡故時,子女都已為他們購置了雙人墓穴。當兩位老教授加入「志友」,打算捐獻遺體時,子女感到為難。經過再三考慮。他們終於想出了一個兩全之計,為了顧及子女感受,決定去世之後,建一個「衣冠冢」陪伴愛妻,遺體捐獻給祖國的醫學事業。魏老任之於2012年、周老建初於2015年病故,子女遵照老人遺願,不但捐獻了遺體,同時還捐獻了眼角膜。
南航離退休處黨工委書記張環介紹,除了眾多個人「志友」外,南航還有一些夫妻「伉儷志友」,更有在「志友」精神的感染下,一家三口都入了「志友」。現年84年的「志友」胡秀珍的丈夫戴翰高2015年病故,她親自擔當執行人捐出了丈夫的遺體和眼角膜。雖然事後自己大病一場,幾乎雙目失明,但她仍以親身體驗向親朋好友介紹捐獻遺體整個過程。胡秀珍的兒子、南航工會的戴陽老師在父母的感染下也加入了南航「志友」。此外,王德喜和愛人是「伉儷志友」,同為「志友」的王德喜的姐姐已經捐獻了遺體;現年77歲的「志友」管雲仙的媽媽和丈夫已捐獻了遺體,同樣也是一家三志友。
「因為工作關係,我個人有幸認識了很多南航『志友』。無論是從工作角度,還是從我個人角度,對他們這種大愛無疆的思想境界和無私奉獻的凜然行為由衷而生敬佩之情。」張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