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藏大愛 武漢老人離世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2020-12-18 瀟湘晨報

心藏大愛 武漢老人離世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8日電 (敖盼盼)「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2003年7月籤署遺體捐獻協議的朱小安,兌現了17年前的諾言。2020年11月28日,他因心臟衰竭醫治無效逝世,按照其生前遺願,兒子朱輝將其遺體捐獻給了武漢市紅十字會同濟醫學院,兩片珍貴的眼角膜捐獻給了武漢市紅十字會愛爾眼庫。

朱小安生前照片

朱小安生於1938年,膝下育有一兒一女,與人為善。電工專業出身,高中技校文憑的朱小安,年輕時曾在武漢繩子廠、武漢第四皮鞋廠等單位工作過。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生活條件也曾在外打拼過。退休後也是閒不下來,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和閱讀報紙,關心著國家大事。

一輩子平平凡凡但心中藏著大愛的朱小安,早在2003年7月就成為武漢市第一批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志願者。據其兒子朱輝回憶,父親是一個能吃苦、肯吃苦的剛強人,時常教育他們要做一個善良、懂得感恩、對社會有用的人。當得知父親有捐獻遺體想法時,家裡人都能夠理解也尊重他的決定。

「眼角膜能幫助別人重見光明,遺體可以用於醫學教研,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朱輝坦言,受父親影響,自己也考慮捐獻遺體。日前,朱小安的眼角膜已幫助到3位角膜盲症患者重獲光明。12月2日,接受右眼角膜移植的45歲安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安先生來自土家族,因患有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右眼視物不見20餘年,當前還在住院治療中。

據統計,武漢市紅十字愛爾眼庫自2008年9月1日成立以來,已成功實現了500多例角膜捐獻,並成功幫助實施1000餘例角膜移植。(完)

(編輯:裴春梅) 【來源:中新網湖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傳遞人間大愛 河北石家莊一退休教師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最後一課」傳遞人間大愛石家莊一退休教師捐獻眼角膜和遺體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張淑會)12月4日,一場簡單而肅穆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河北醫科大學遺體捐獻中心告別廳舉行石家莊退休教師陶雅會用大愛給大家上了「最後一課」,完成了眼角膜和遺體捐獻,實現了自己生前最後的願望。據悉,她的眼角膜和遺體都將用於醫學教學研究工作。12月2日凌晨1時許,陶雅會因肺癌晚期救治無效在石家莊去世。她的家人遵照她的遺願,第一時間聯繫了河北省紅十字眼庫和河北醫科大學紅十字遺體捐獻中心,辦理了角膜和遺體捐獻手續。
  • 宿遷沭陽「大愛醫生」 因病離世無私捐獻眼角膜
    何為仁心仁術,今年52歲的縣協和醫院醫生陳德權用自己的生命為我們作了最好的詮釋,從醫30多年,他兢兢業業,治癒無數患者,卻無力與自身的病魔抗爭,於8月4日晚11點08分,因病離世。在生命的盡頭,陳德權仍牢記從醫時許下的諾言,無私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為他人帶去光明。
  • 65歲老人捐獻角膜遺體成為永州藍山首例
    三湘都市報12月27日訊(記者 田甜 通訊員 唐軍 潘愛華)近日,湖南永州65歲男子周國清,生前委託家人在他死後籤署自願捐獻角膜遺體同意書。而他的大愛之舉係為永州藍山首例。「我是藍山縣紅會黃卓松,有位65歲老人願意捐獻遺體與器官,剛與湘雅三醫院器官協調員聯繫,不符合器官捐獻的要求;雖然我以前做個幾個器官捐獻案例的經歷,但不知如何進行遺體捐獻?」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人體解剖學潘愛華教授幾乎每天接到遺體捐獻的諮詢電話。
  • 用熄滅的火點亮希望的光 隴南首例眼角膜捐獻者完成捐獻
    ,去點亮另一個瀕臨絕望的生命,這是器官無償捐獻者的大愛之舉。11月13日,在隴南市武都區第一人民醫院,劉佳航(化名)從蘭州愛爾眼庫行政主任金櫻手中鄭重地接過父親劉長鳴(化名)的眼角膜捐獻榮譽證書。55歲的劉長鳴在隴南因病醫治無效後去世。在彌留之際,他的家人第一時間聯繫了甘肅省紅十字會,申請捐獻他的眼角膜及遺體。
  • 花甲之歲大愛捐獻遺體和角膜
    聞聽此訊,東營區紅會張惠立刻向市紅十字會匯報,並快速聯繫山東省紅十字眼庫(山東省眼科醫院)和濱州醫學院煙臺校區,兩家單位立刻組織人員,準備奔赴東營。夜幕降臨,行駛80公裡後,東營區紅十字會張惠和志願者楊偉國趕到了河口區仙河鎮濱海醫院,見到了周新善的家屬。首先,張惠表達了哀悼的心情,並安撫家屬注意身體,向周新善及其家屬的大善大愛之舉表示衷心地感謝。同時,為家屬發放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碑。
  • 骨癌少女離世捐獻眼角膜 成功移植1位病人(圖)
    昨天,她捐獻的眼角膜已經移植給一位病人,今天還將移植給第二位患者,帶來光明。  李翠的堅強和大愛感動著無數人,網友們紛紛致敬,祈禱「偉大的平凡人」走好,微博「@中國之聲」把李翠評為當天的「最美新聞人」。
  •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
    91歲工程師最後的貢獻:為科研捐遺體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制定《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法》華聲在線5月26日訊 5月21日18時30分,91歲的王敬之在醫院安詳離世按照老人生前遺願,他的眼角膜將捐贈給湖南省紅十字會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遺體則捐贈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供醫學研究和教學。王敬之是老黨員,退休前曾是國防科技大學的高級工程師,從事機械科研工作。2014年8月18日,他和老伴就籤訂了志願捐獻遺體申請書,決定在去世後捐獻角膜遺體供醫學研究,「為科學研究貢獻最後力量!」
  • 大愛!10歲男童患病離世 父母捐獻兒子眼角膜|「也許不經意的一次...
    增仕的父母永失所愛,但他們卻將大愛留在了人間,成功捐獻兒子的眼角膜,成功治癒了兩名眼疾患者。" 兒子用另外了一種方式活在世間,我要善待每一個人,也許不經意的一次回眸就是兒子給我最好的禮物 ……" 增仕的爸爸嶽先生期待著與兒子的每一次 " 相見 "。10 歲男孩命運多舛10 的小增仕命運多舛,出生時被診斷為小兒腦癱。
  • 南航近百名「志友」:自願捐獻遺體 奉獻社會
    中國江蘇網4月1日訊(記者 王逸男 通訊員 王 偉 馬韻斐 孫曉晗)從2001年到2016年的15年間,南航林志邦等八名離退休教職工去世後,在自願捐獻遺體的同時,還捐獻了16片眼角膜,幫助15位盲人重見了光明。這8位老人生前有個統一的稱謂——南航「志友」,意為捐獻遺體志願者之友。
  • 遺體捐獻 讓生命開啟第二次旅程
    兩代人與三代人的捐獻故事沿著你走過的路對遺體捐獻志願者而言,死亡不再是不可言說的忌諱,而是生命的全新開啟、生命價值的開敞。與裴風岐一樣,濟南的遺體(角膜)捐獻志願者同在「生命的延續」群裡,拿到捐獻證書的那一刻,他們安了心。因為「知道自己的歸宿在哪裡,可以坦然生活了」。
  • 94歲省圖書館館長,生日當天捐獻角膜遺體
    「尊敬的捐獻者家屬:周德輝老人自願逝世後捐獻遺體和角膜,造福社會。他的大愛情懷、偉大義舉將永遠受到人民的緬懷和讚揚!
  • 菏澤28歲青年捐獻遺體!
    菏澤28歲青年捐獻遺體!但是,他卻把大愛留在了人間,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在菏澤市紅十字和高新區紅會的幫助下捐獻了自己的遺體(器官)。讓我們記住這個帥氣男孩的名字——史建傑。12月6日早晨7時30分,菏澤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高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趕到菏澤益民普外專科醫院,此時的他安詳地躺在病床上,好像睡著了一樣。在家人的陪伴下,帥氣的男孩史建傑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
  • 大愛醫生捐獻角膜,光明繼續留在人間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離世時,這位生前救過無數病人的醫生選擇捐獻出自己的眼角膜,幫助兩位患者重見光明。  8月8日上午,在沭陽縣殯儀館,陳德權生前的同事、他的病人以及自發趕來的市民200多人參加了告別儀式,帶著對陳醫生離去的無盡哀思為他送行。  說起陳德權捐角膜一事,妻子江雪說:「我們感到很欣慰,他也沒有遺憾了,在人間傳播了大愛。」
  • 湖南90歲抗美援朝老兵捐獻角膜遺體!看完老人遺囑,小編哭了……
    不久前,張家界市慈利縣老乾局局長姚邦欣接到一個特殊來電,電話那頭是慈利縣年近九旬的離休幹部莫我光老人。當天,莫老在電話中告訴姚邦欣,在他去世後,請求老乾局按照他的遺囑委託,將遺體無償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用於病理和醫學之用。聽完後,姚邦欣鄭重答應莫老。
  • 八旬老黨員毅然籤下遺體捐獻志願書 「這可能是我餘生最大的貢獻了...
    :登記遺體捐獻。 還記得方城小學退休教師諸葛秀鳳嗎?她是我市第一例角膜和遺體的捐獻者。她於2010年先後向市紅十字會遞交了捐獻角膜登記表、捐獻遺體登記表。2011年2月,65歲的諸葛秀鳳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家人幫助她完成了遺願:她的遺體被浙大醫學院的車子運走,用於醫學研究;她捐獻的眼角膜則讓溫州兩名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見光明。
  • 心懷大愛!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遺體
    鍾麗娜生前在家屬的陪同下親自到深圳市紅十字會籤署文書,希望能將遺體捐獻給深圳大學,作為學生進入醫學殿堂第一門課的「無語體師」。 18日凌晨,在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調員的主持下,深圳大學總醫院醫護團隊、醫務部門、深圳大學代表、患者家屬及朋友為鍾麗娜舉行了一個簡短的告別儀式。
  • 《人間世》攝影師去世捐贈遺體 眼角膜移植給一大學生
    11月16日,《人間世》攝影師邵蘇峰因病去世,年僅39歲,遵循他的遺願,家人決定捐獻其遺體和眼角膜給醫學機構。妻子沈萌稱,丈夫捐獻遺體角膜的念頭,源於曾經拍攝《人間世》時的經歷。11月20日,他的眼角膜將移植給蘇州大學的學生。
  • 大愛 | 病危老人給醫生塞張紙條:我是遺體捐獻者,別忘了
    11年後,在病情惡化、無法用言語交流的情況下,老人還特意給醫生塞了一張紙條,提醒醫生自己是遺體捐獻者。早在2008年,楊存泓從報紙上得知遺體捐獻的信息後,就萌生了遺體捐獻的想法。於是,他就給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醫學院解剖教研室寫信,並與浙大醫學院籤署捐獻協議。2015年,為方便親屬就近辦理身後捐獻事宜,老人將捐獻對象調整為溫州醫科大學茶山校區基礎醫學院。2019年4月初,91歲的楊存泓住進重症監護室。
  • 六旬老人去世捐獻角膜 兩院助力照亮兩個人生
    六旬老人去世捐獻角膜 兩院助力照亮兩個人生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訊 「疫無情愛無盡,老黨員捐獻角膜『光明』留人間」的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讓很多人感動不已。
  • 一個人的畢業典禮後,她不幸離世...
    4月26日,她不幸離世。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她再次表達了要捐獻眼角膜的意願…  近日,「一個人的畢業典禮」相關報導在網上傳播。    她立下口頭遺囑:如果手術不成功,希望進行遺體及器官捐獻。  據武漢生物工程學院4月26日發布的消息,華穎同學不幸離世。  消息全文如下:  華穎同學今晨不幸離世  今晨5點39分,我校管理學院華穎同學因病情突然惡化,不幸離開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