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盛長歌》:有野心,無回味

2021-02-22 澎湃有戲

撰文:戴桃疆

儘管「大IP」已經不再是影視市場的萬能靈藥,但這個類型暗含了一個評價標準叫「忠於原著」。原著可能並不完全適應影視化的需求,但只要忠於原著,起碼能夠贏得一批原著粉絲的心。《天盛長歌》改編自天下歸元的網絡小說《凰權》,電視劇最開始定的名字叫做《凰權·弈天下》,播出之後劇和小說的差異性,就像現在劇名和小說標題的差異性一樣大。


開播之後不溫不火,出品方給出的回應是拒絕參與數據造假,自稱是「品茶劇」,需要細嗅慢品。但也只有好茶需要人花時間細嗅慢品,好茶茶湯可淡可濃,入口可苦可甜,但要有回甘時齒頰生香。《天盛長歌》只是清淡,偶爾能嘗到一點甜潤的感覺,遺憾的是,它沒有回甘。

一年之中有兩部根據天下歸元的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播出,一部是《扶搖》,另一部就是《天盛長歌》。兩部影視作品的改編幅度都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天下歸元的小說裡角色都下手很狠,扶搖用刀劃破師姐的臉,鳳知微殺人,這種直接的暴力行為以網絡劇的形式都很難播出來,稍有野心想要在地方衛視臺播出的,影視化的過程中不得不處理這些問題。


讀者們喜歡小說,或多或少喜歡、默許或是被動接受了女主角的狠,沒有了這股子狠勁,又不敢太出格地像《延禧攻略》那樣安排女主角使用黑魔法召喚天雷,創作上必然是保守的。保守的創作往往意味著成果的平庸。


爛劇是觀眾的災難,但平庸是影視行業的災難,平庸肯定不是爛,但也很難找出什麼亮點,罵和誇讚都無從發力的連續劇,想要在輿論熱點瞬息萬變的當下求得關注,幾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拿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自信,也得先把客官領到通往巷子的路上來。《天盛長歌》諸如服裝化妝道具雅致、現場收音等優點,在大幅度改編失去一大票小說讀者後,顯然還不足以在影視寒冬將至之時的混戰中重贏人心。

陳坤飾寧弈


小說中「狠」的部分被去掉之後,《天盛長歌》通篇強化了權謀的部分。


權謀劇一直叫好不叫座,成為行業標杆的作品,首先讓人想到的是《琅琊榜》。《琅琊榜》的故事線非常清晰,主線故事只有皇帝為了穩固政權殺戮忠臣,僥倖生還的忠臣之子若干年後改頭換面,以謀士身份接近核心權力並左右王位繼承,為家族昭雪洗冤的故事,副線是兄弟情深兒女情長。


和後宮戲一樣,權謀劇也是表面上講的是「鬥」,但留人回味部分永遠是「情」。套用明人楊慎《和章水部沙坪茶歌》中一句「君作茶歌如作史,不獨品茶兼品士」描述權謀的「品茶」感,情就是這茶的回甘。


權謀劇的回甘不止於兄弟情有多真切多深,更在於權謀背後承載的情懷。《軍師聯盟》也是以謀士為主角的權謀故事,但司馬懿最後成為了江山的主人,全篇的「謀」最終變成了自己的「權」,帶有強烈的私慾色彩。《琅琊榜》陽春白雪些講趨近於肩負起天下興亡的古代文人理想,下裡巴人些講和《秋菊打官司》「就是想討個說法」的樸素正義觀念在根源上存在共性,私慾的色彩相對較淡。


而《天盛長歌》則是一個純粹出於私慾的故事。一個單純的人際鬥爭的故事,在情和情懷上都差了一截。

倪大紅飾天盛帝


天盛王朝皇六子寧弈(陳坤飾),八歲遭異母兄長寧川(海一天飾)算計,失寵喪母。寧川後又構陷皇三子寧喬謀逆,寧弈遭牽連被囚。軟禁中的寧弈從未放棄過為三哥復仇,暗中布下棋局以便有朝一日為兄長昭雪。寧喬謀士辛子硯(趙立新飾)受託暗中助力,誓將寧弈推上皇位。


寧川母家常氏掌握兵權,幹預朝政,天盛帝(倪大紅飾)忌憚常氏,年事漸高,有意削弱太子寧川,寧弈成了天盛帝手中的棋子,而寧弈則視君父為對弈的對象。


與此同時,前朝遺孤鳳知微(倪妮飾)意外入局,與寧弈結緣,二人十八年前有舊恨,為情路上的顛簸埋下伏筆……

倪妮飾鳳知微


如果沒有情誼和情懷加持,權謀劇對布局合理性的考察就會變得嚴格。太子跋扈,其實是狐假虎威,背後應該是外戚常氏與寧姓皇室的角力,太子和寧弈本可以做陣前衝鋒戰士,展示背後的風雲。但觀眾只看到一個愚蠢到只會跳腳的中年人,今天要殺甲、明天殺了乙,這個丑角一樣的太子縱使拿了惡人的角色,仍然只和幾個佯裝擁立他的弟弟一樣,一直被他們的父親、六弟和遊走於皇室成員間的辛子硯玩得團團轉。


對弈雙方勢均力敵才好看,現在是和臭棋簍子下棋,只能越下越臭。


由於只局限於爭奪最高統治權這個純粹私慾驅動的議題,《天盛長歌》只能圍著幾個傻蛋皇子和擅長裝病變臉的男主角打轉,在小說中驅動故事發展的女主角,也不得不服從影視改編的安排,跳進這個圈圈圓圓圈圈的漩渦。被權謀犧牲掉的兒女情長基本靠鬥嘴苦撐,男女主角的對戲原本應是金風玉露勝卻人間無數,奈何相見雙方智商就下線,互相拯救的戲份生硬無趣,遠不如各自逍遙時好看。

《天盛長歌》不好看不是因為沒有劇情,它的格局太小,緊繃的核心權力鬥爭,無法伸出更長的支線,讓故事變得更舒展,又無法像後宮女人戲一樣快速做局破局,註定只能像硯臺上磨墨那樣一點點展開,在一些觀眾看來,這個過程充分詮釋了什麼叫「磨嘰」(東北方言,形容拖泥帶水、不爽快)。


在硬體上,《天盛長歌》維持了穩定的審美,但內容上缺乏亮點,它有試圖創造一部高水平電視連續劇的野心,卻沒能抓住高水平電視劇的核心——跌宕起伏的、令人動容的故事。《天盛長歌》不夠動人,它的情感和劇中那些精心設計過的場景一樣,姿態先行,實質一直趕不上趟,「上等人」努力表現克制最終變成了天性薄涼,人與人如器物一般彼此擊打碰撞,敲出冷冽聲響。故事和人都缺乏活的氣息,所以劇也跟著發了涼。

聲明:我們是澎湃新聞文化娛樂部的微信公眾號,欄目官方微博為「澎湃有戲」,唯一的APP叫「澎湃新聞」。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未經授權,謝絕轉載。轉發朋友圈請隨意。

相關焦點

  • 【劇評】長歌古韻,《天盛長歌》質素漸顯
    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愛奇藝、芒果TV同步播出的《天盛長歌》便是一個新近案例。正如光明日報評論所言,《天盛長歌》的著眼點是「一心為國」,劇集從寧弈與鳳知微兩個主要人物的命運切入,講述天盛王朝(影視化背景參照了晚唐)的風雲際會與人情人心。劇作鏡頭精細,服化道古風濃鬱,主配角表演都有亮點,半文半白的臺詞也顯匠心,在同期劇目中質素突出。
  • 《天盛長歌》:好故事是一門世界語言
    對於國內觀眾來說,《天盛長歌》是一個《琅琊榜》式的權謀大劇。對於外國觀眾來說,《天盛長歌》則更像是東方的《哈姆雷特》。但細細品來,卻格外有一種解謎快感,如一場智力遊戲。 複雜才是生活的本來面貌。《天盛長歌》這樣需要抽絲剝繭來看的權謀劇,恰如中國茶,入口澀,回味甘。當舞臺收歇,屏幕暗下,觀者不是感到巨大的空虛感襲來,而是可以久久思索品味。而爽劇則是可樂,入口刺激,回味卻帶酸,並無滋養可言。
  • 對話《天盛長歌》曲高位,他可能真是寧齊那樣的野心家
    無疑,《天盛長歌》是一部好戲。從曲高位的角度看,就是各環節的品質感都很高,故事厚重,人物飽滿,劇情跌宕起伏的一部劇,是那種演員可遇不可求的心水劇。如果說每個人心中都有魔鬼,那麼飾演反派的演員,更有機會釋放它。最初《天盛長歌》在選角時,曲高位做準備面試的是燕懷石的角色,女主鳳知微的好友,一個溫良恭謙,八面玲瓏的商人。試戲的時候,曲高位一絲不苟的準備好了燕懷石,後來導演看完試戲錄影,卻覺得他的氣質與七皇子寧齊更加相符,逐定下了曲高位飾演七皇子寧齊。猶如他只是來競爭一縷陽光,導演卻給了他一個春天。
  • 《天盛長歌》的高開低走,暴露了大製作的哪些弊端?
    空有好評而無熱度,這恐怕是最令製片方頭疼和費解的事情。而近幾年,大製作們的高開低走仿佛成為了慣性魔咒。起先知著君也疑惑:是劇情不好看,還是這屆觀眾不行?問題究竟出在哪兒?終於在看過幾集之後,找到了一些答案。
  • 看戲 | 《天盛長歌》:一部「耐看」劇,暑期檔的「一股清流」
    在這樣的情況下,《天盛長歌》這部古裝大戲反而有些被淹沒在其他同檔劇的討論中。或許這也是《天盛長歌》不曾預料到的情況。好在,《天盛長歌》在這樣的競爭之下,依然綻放了光彩,以目前豆瓣7.9分的成績宣告了自己的實力,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以及「是金子總會發光」。
  • 《天盛長歌》,皇帝的新衣
    我們不怕死地繼續更《天盛長歌》了!#晚上看到有大號今天推了香蜜加戲,很好奇後臺啊#昨天說到,由於《香蜜》編劇團隊的作妖,這部劇順位繼承了暑期檔最高分▼▼▼如果說普通電視劇需要看個十集再來下初判,那麼《天盛長歌》就需要一倍的時間。【看不懂】是目前《天盛長歌》出現頻率最高的評價。
  • 《天盛長歌》女子圖鑑
    《天盛長歌》寧奕的眉毛上熱搜了嗎?並沒有改編自天下歸元小說《凰權》的電視劇《天盛長歌》講述了天盛王朝逆境皇子寧弈(陳坤 飾)和前朝皇族遺孤鳳知微(倪妮 飾)的故事。相較於原著小說,電視劇更側重於權謀,從演員到畫面,再到劇情都呈現出一種高級感。
  • 《天盛長歌》這麼好,但為什麼就是不火呢?
    與《天盛長歌》悽涼的播出成績相比,是它不俗的劇集成色。無論是在人物塑造、劇情鋪墊還是演員的表演以及後期製作方面,較之市場上熱門的古裝劇,都有過之而無不及,豆瓣7.5分也足見其在普通觀眾中的口碑。然而,這麼好的《天盛長歌》怎麼就沒能成為爆款劇王呢?
  • 豆瓣7.6,收視卻僅有0.3的《天盛長歌》究竟做錯了什麼?
    開播10天以來,《天盛長歌》在愛奇藝上,網播量不到3億,湖南衛視收視率不到0.5,可用「慘澹」二字形容。收視遇冷,劇方旋即發表了「不參與收視率造假」的聲明,被網友譏嘲為「強勢挽尊」。而最近夾在兩大清宮劇劇粉的激烈撕x中, 《天盛長歌》的存在感被進一步擠壓。8月22日,收視率直跌到0.3,聽聞還拉低了後面《流星花園》的收視率,甚至有傳言稱可能會被芒果臺腰斬。
  • 《天盛長歌》被閹,又一個「大明王朝」涼了?
    天下歸元的原著小說本是流俗的大女主瑪麗蘇金手指設定,徒有「權謀」之名,並無半點實際。不少讀者評論女主太裝,「作天作地,愚蠢透頂」、「故事架構不大刀闊斧修改簡直看不了,後半段平均每三分鐘翻一個白眼」、「人物塑造失敗得一塌糊塗,邏輯無法自圓其說」……這種IP本身的天生弱項,被認為是從小說到影視觀眾的第一道攔路虎。
  • 《天盛長歌》似乎被打入冷宮了...
    後來趕上的《如懿傳》和《天盛長歌》應該平分秋色!可是《如懿傳》單日的點播量就破2億,唯獨《天盛長歌》奄奄一息。《天盛長歌》改編自天下歸元的網絡小說《凰權》,講述了天盛王朝逆境皇子寧弈,和前朝皇族遺孤本來名為《凰權·弈天下》定檔過程中又將劇名改成《天盛長歌》,這樣粉絲找不著北,開播之前幾乎沒人將能將這兩個劇名聯繫起來,在熱度上吃了很大的虧。
  • 電視劇《天盛長歌》為什麼不火
    陳坤、倪妮、全知名演員逼真配聲、影片級場面……從頭到腳都釋放出著網紅爆款的光,卻仍然打破記錄湖南衛視節目黃金檔古裝劇日電視收視率最少統計,0.28%,《天盛長歌》8月14日,《天盛長歌》上映,本不願短時間內追,依然是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朋友轉發朋友圈宣傳海報才知道
  • 《天盛長歌》:一景一物,一人一言,盡顯東方古韻
    觀眾看慣了以劇情取勝,以明星引流的快節奏「下飯劇」,卻也沒有失去基礎的審美,看著《琅琊榜》總有種「說不出它哪裡好,但就是誰都代替不了(沒法比較)」的感覺。《琅琊榜》首播已過三年,在被各種「下飯劇」「流量劇」洗腦後,一部古裝權謀劇《天盛長歌》再度讓觀眾有了這種形式美的視覺享受。
  • 看懂了這些細節,才能品出《天盛長歌》的餘韻綿長!
    由陳坤、倪妮領銜主演的《天盛長歌》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熱播。
  • 被發「好人卡」的《天盛長歌》冤不冤?
    開播兩日後,《天盛長歌》的收視率分別是0.55%和0.53%,收視率令製片方憤憤不平。8月16日,天盛長歌官微 發布自律聲明,標題大字寫著維護行業秩序不參與數據造假的字樣。這份《聲明》發出後,輿論一篇譁然,用飯圈的話來說《天盛長歌》靠這份聲明「出圈」了,網友對這份聲明表現出極大的不滿,質疑聲音不斷。「我沒考好是因為我沒作弊」「可能大家都在忙著罵爾晴吧」「撲街不能撲得大氣一點嗎?分高和收視率有什麼關係..」
  • 《天盛長歌》編劇如何應「糊劇」評價、如何接網友「刀片」|專訪
    毋庸置疑,《天盛長歌》是當下電視劇市場的一部誠意之作。無論是服化道的精緻程度還是演員的精彩演繹,都讓這部劇彰顯質感。但對於一部愛情主題網絡文學作品的權謀化改編作品,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該劇定位不清晰,有些「四不像」。或許正如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在劇集研討會上所言,中國歷史題材電視劇是回歸本源還是開拓創新,《天盛長歌》是一部「值得深入探討,能夠帶來新思考、新經驗」的典型作品。
  • 《天盛長歌》| 冷宮裡的絕色
    前有《延禧攻略》開門紅,後有《如懿傳》完美接檔,夾在兩部精良的宮鬥劇中,《香蜜》這部仙俠劇成績不菲。現在來看,儘管《如懿傳》話題度漸漸高漲,但想超越《香蜜》還是差了些,可就在人們對於小海蘭黑化以及周迅的演技與裝扮越來越順眼時,一部「黑馬」悄然出水,製作精良卻被埋沒冷宮,他就是——《天盛長歌》。
  • 豆瓣7.6的《天盛長歌》 ,其實可以更好
    期待已久的《天盛長歌》終於開播了!大IP改編,斥巨資拍攝,這部單憑定妝照就一度讓觀眾預定「暑期最佳」的古裝劇從開拍就賺足了眼球。 看劇情——《天盛》別名《凰權弈天下》,由天下歸元的小說《凰權》改編,(沒錯,就是寫了《扶搖皇后》的那個桂圓!)講述了當朝逆境皇子寧弈和前朝皇族遺孤鳳知微之間步步為營,「弈一局權謀天下,博一場愛恨起伏」的權謀故事。
  • 《天盛長歌》——倪妮的誠意之作
    《天盛長歌》是今年暑期檔豆瓣高分作品,倪妮的首部電視劇作品實力得到了認證。智鬥最強女主,在老戲骨的環繞,種種壓力下,不負眾望,撐起了角色。《天盛長歌》中,鳳知微嬌柔嫵媚,魏知陽剛果敢。男女身份不斷轉變的同時,與一眾實力派演員的對手戲也頗為精彩,對男對女皆有迷之吸引力。
  • 電視劇 天盛長歌(2018) 全70集觀看
    電視劇《天盛長歌》由陳坤、倪妮主演,將於2018年8月14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20點)播出,那麼天盛長歌電視劇講了什麼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