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
很少有人知道什麼值得買
文/廢物哥布林
張大媽各位網友大家好,過完年,有沒有把手都剁乾淨了?沒錯,我就是口活非常好的那位,上次曬單得到了不少同志的支持(是同志不是GAY!
於是我又帶了靠譜的東西來了,數碼產品最近曬單有點多,那我今天就曬曬吃的,各位吃貨準備好了嗎?
入春了,又到了時令進補的時候(真的嗎?)。哥布林按照以往慣例,在太陽曬到菊花的時候起了床,打開筆記本,登錄淘寶,去尋找那屬於網絡的神秘美食。牛排,是西方家庭餐桌上最常見的傳統佳餚,其中以日本,澳洲和美國的品質最為出色。煎制時放入粗鹽,胡椒,黃油,大蒜。在金黃的橄欖油的舞動下,牛排逐漸由深紅色變為焦褐色。切下一塊放入口中,在激射而出的汁水中,人類將會又一次感受到大自然饋贈的恩澤。
能不能說人話?那好,以上大致介紹了牛排的選材途徑以及做法。當然你會問,當地的菜市場靠不靠譜?回答是NO,除非你想滿嘴自來水(這還是好的)而不是血,因為國內的屠宰方式是放血的,而且有後期「加工」嫌疑,所以能不去菜場買儘量別去。那超市呢?大型連鎖的比較靠譜,有進口的就更棒了,比如麥德龍,你可以在這種超市中選擇買一整條分切好帶回家慢慢吃。當然,這些超市不僅宰牛肉熟練,宰人也是相當熟練。那網購呢?網購可以說即靠譜又不靠譜,為啥?聽我下面道來。
首先,現在去網上搜,會搜到很多百多元10幾塊的牛排,又送調料又送刀叉紅酒的,性價比高的要死。那味道靠不靠譜呢?作為吃貨我也是買過的,嘗了一口我只能從嘴裡崩出1個字:SHI(嘟~~~~~~~) 是的,它們吃口很嫩,又充滿了黑胡椒醬料的味道,但這是牛排嗎?牛排不應該帶點咬勁,吃在嘴裡滿嘴都是汁液的感覺嗎?所以,這類牛排雖然比較符合國人胃口,但是對於我這種酷愛牛排的,我覺得就像在嚼一塊混合了黑胡椒醬的肉塊,好的牛排更應該用簡單的佐料體現它原本的味道,在這裡,我要給它們一個NO!
那然後,就需要把目標鎖定在冷鮮肉這個級別的,網上隨便一搜也是一大坨,有幾十元一斤的,也有上百元一斤的。這邊就要使用我淘寶多年的一個經驗: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曾經看有人說過,吃的和塗臉上的決不網購。這話說的對一半,其實前面應該加上便宜二字。這是有研究的(我自己YY的),因為一旦你買了便宜貨,即使品質不好,你也不會去計較,因為你潛意識裡認定這是你貪小便宜的後果,而且你不太會想為了這點錢去把事情鬧大,但萬一要是貴的東西品質不好呢?你潛意識會告訴你你沒錯,錯的是商家,然後你會據理力爭,討回公道。
那這樣一來事情就好辦了,把價格鎖定在靠譜的,評價好的商家上。何為靠譜?我在澳洲留學期間WOOLWORTH的一塊牛排,即將到期的在8刀左右,新鮮的13刀左右,還是那種普通品質的貨色。所以靠譜的定義是不能一塊低於50元。其次牛排也分品級,有藍標,也有最好的安格斯,買之前問問清楚,專業的牛排賣家都會答覆你(當然也有吹牛的,這個可以看評論,群眾的嘴是雪亮的,注意甄別託的回覆,一般託就那幾句話翻來覆去的說,比如賣家服務態度很好,快遞速度不錯,是正品,買給老公的說很好,這種可以一律無視之)
最後我選的是烏拉圭牛肉,為何會選烏拉圭的,其實是因為我第一次做心裡沒底,買太好的怕坑了,事實證明性價比還是不錯的,牛肉味夠重,汁水也豐富,稍後大家會看到。而且這家賣的是DRY-AGING過的牛排,何為DRY-AGING?大家自己百度看看啦。
在曬物前,先有請我的老師,流氓惡魔廚師Gordon Ramsay給大家說說如何家裡做牛排(請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用的都是很普通的廚具,尋常的粗鹽,現磨胡椒,不粘鍋。對於鍋子這邊提幾下,最好的還是鑄鐵鍋或者GRILL PAN,但是不粘鍋其實也能做,有人說不能做,牛排下去溫度容易驟降導致牛排外焦裡生,其實訣竅就是多翻面,不斷的翻面保證了表面不會燒焦,同時也能讓肉迅速升溫,只要勤翻面,不粘變鐵鍋,大家記住了嗎?
肉收到後密封的很好,先小標籤鎮樓,屠宰日期很靠前,考慮到進口的可以接收
肉要提前解凍,推薦冰箱冷藏室解凍(就是上層,0度以上即可),一般一晚上就化開了,解凍後記得儘快吃光,別再次冷凍,味道會變的。
解凍後
完全解凍的厚切牛眼肉,汁液的保證
好了,然後曬下工具
天貓超市買的進口莫頓粗鹽帶研磨,黑胡椒帶研磨,打折橄欖油,一副燒烤夾,幾張廚房用紙,一把勺子,幾片大蒜,一副一次性手套(除非你是和GORDON一樣的鐵手否則這個強烈推薦)
先用紙把牛排表面血水吸乾,這邊記住必須用廚房紙,用餐巾紙你就準備吃紙包牛排吧
然後給牛排撒料,鹽切記別太多,太鹹的牛排並不好吃,除非你重口,黑胡椒可以多點
鍋子準備,雙11買的瑞士鑽石,很靠譜,即使不放油也能煎牛排
鍋子上灶,大火加熱,手懸空在鍋子上面感到燙就差不多了
趁加熱的空隙可以拍下大蒜,用刀背,除非你是鐵手
OK,然後就和GORDON一樣下材料就可以了,在兩側煎完表面變色時候,如果你是喜歡3分的就可以再正反翻一次出鍋,如果像我一樣喜歡5分的可以轉中火然後正反各2次出鍋,記得每次翻面的間隙都是30秒左右。
直接上成品,牛排製作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來不及拍照。
注意肉周邊的那圈肥肉,口感的保證,油脂含量豐富,一口下去簡直到了天堂的感覺
5分熟,然後我請了3個裁判來評分,一個當然是我,一個是我丈母娘,一個是我女兒。
我:多年澳洲,美國和國內品牛排經驗,好牛排吃過無數,對於牛排有一定的鑑賞能力(YY的)。這塊牛排,算上自己手工勞動的1分感情分,我給它7分,其中裝的盤子太LOW扣1分(喂喂),味道有點淡扣一分,吃完還要洗澡太麻煩扣一分。但是從口感上來說,汁水四溢,肉香十足,又帶點嚼勁,餐館起碼200以上一塊吧(你作夢?)
我丈母娘:活了幾十年牛排只吃全熟的,這次第一次嘗試五分的,第一口吃進嘴說沒熟立馬吐了出來,但是砸吧了下嘴後願意嘗試第二塊,之後越吃越好吃,直贊稍微生點的牛排口感好,能讓一個外行變口,我覺得自己相當成功我女兒:生下來到現在沒吃過牛排,一口接一口,一邊吃一邊點頭,看樣子以後她應該只認5分的牛排了,芭比改變了她的一生好了,廢話嘮叨完,先感謝大家收看,按照慣例總結下。其實上面的東西大家看過笑過就好,家裡再怎麼做的好也只能說媲美高級餐廳,畢竟人家設備好,而且我沒用GRILL PAN也沒弄出那美好的橫紋效果。但是所謂的重過程不重結果,烹飪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從食材準備到完工出爐,自己也能體會到小小的成就感,而且我可以很負責的說,烏拉圭牛肉配合GORDON大師的製作方法,秒殺那某品牛排是完全沒問題的。
我和我老婆是一對80後上班族,平時在家興趣就是研究吃的東西,外面吃固然好,但是2人在一起動手做飯我覺得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煎牛排其實很適合上班族,一塊牛排從撒料到出鍋也就短短10分鐘不到的時間,再弄點義大利麵和色拉就是一頓豐富的晚餐。可能你會覺得牛排難煎,或者工具不好,沒關係,勇敢的拿起你的平底鍋,記住牛排屆的至理名言:好牛排90%靠的是牛肉本身。換言之,即使你做的很爛,肉也不會難吃到哪裡去,完畢。
最後曬下老婆空氣炸鍋做的蛋撻,有興趣的我改日有空也可以寫篇簡單攻略曬曬。
以上所用材料的購買連結,請大家點擊 閱讀原文查看哦~
長按二維碼,關注後回復「優惠」
馬上得到最新的優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