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軍區某部遭遇了一場特大沙塵暴
風沙中
戰士們依舊堅守崗位
看到這個視頻,網友紛紛說:心疼!致敬!
他們挺拔的身姿
展現了中國軍人最美的堅守姿態
從黃沙漫漫的沙漠戈壁
到白雪茫茫的雪域高原
從人跡罕至的北國邊陲
到熱潮翻滾的南海前哨
他們用行動訴說著對祖國的無限赤誠
駐守「蚊蟲王國」
他們有「三不言」精神
每立方米蚊蟲達5200多隻
一巴掌能拍死100多隻
……
盛夏
新疆阿勒泰軍分區北灣邊防連防區內
肆虐的蚊蟲鋪天蓋地
這裡的邊防戰士
「點著牛糞打籃球,燒著茅草上廁所,
蚊帳裡面開班會,夏穿棉襖去巡邏」
每年4月下旬,蚊子開始肆虐
一直持續到9月中旬
常人根本無法忍受
而擔負著中哈30多公裡邊界守防任務的
北灣邊防連官兵們
卻頑強地在這裡紮下了根
官兵身穿第六代防蚊服巡邏
與營區環境相比
官兵們要巡邏的中哈39號界碑蚊蟲更為密集
就連軍犬都會被咬到無法忍受
穿過茂密的灌木,蹚過成片的沼澤
官兵們的頭上、身上落滿了蚊蟲
隔一段時間就要噴一下驅蚊藥
在撲天蓋地的蚊蟲襲擾中向目的地徒步前行
徒步艱難行進一個多小時後
官兵終於抵達了中哈39號界碑
這些可敬可愛的邊防戰士們說
一定會發揚連隊的「三不言」精神
「蚊蟲叮咬不言苦,
犧牲奉獻不言虧,
衛國戍邊不言悔」
忠實履行衛國戍邊神聖使命
在「生命禁區的禁區」巡邏
他們為自己是一名邊防官兵感到自豪
前不久
西藏軍區某邊防團
巴尼桑巴哨所的官兵們集結
前往60公裡外的「巴尼拉山口」
執行巡邏任務
巴尼拉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
平均海拔5300米以上
被稱為「生命禁區的禁區」
隨著海拔不斷升高
腳下的積雪也越來越深
官兵們背著30多公斤重的裝具
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前行
新兵李國第一次走上這條巡邏路
低溫、缺氧和快速的體力消耗
讓他有點吃不消
在攀爬最後一個坡時
李國因為體力透支和缺氧
出現「突發性暈厥」
經過戰友們的及時救助
李國的身體狀態逐漸恢復
在戰友幫助下繼續前行
克服缺氧,對於邊防官兵來說
是他們堅守高原所要經歷的一道關
即便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
每次巡邏的時候,大家依然會搶著參加
經過十個小時的艱難行進
官兵們終於到達巴尼拉山口
像釘子一樣鍥在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
行走在雪域高原
這些普通的戰士用執著和堅守
守衛著祖國和人民的安寧
這條只能騎犛牛執勤的巡邏路上
每一位官兵都是一座「行走的界碑」
新疆紅其拉甫邊防連
駐守在平均海拔47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
這裡的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8%
紫外線強度卻是平原的4倍
被稱為「生命禁區」
連隊官兵常年擔負著
近百公裡的邊境守防任務
吾甫浪溝巡邏路
往返一趟全程104公裡
官兵們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達坂
84次蹚過刺骨的冰河
因為道路險阻
這也是全軍唯一一條
只能騎犛牛執勤的巡邏路
翻過雪山
官兵們進入了無人區
這裡坡陡路滑,飛石不時滾落
幾十年來
連隊有一百多名官兵在巡邏途中滾落冰河
掉進山谷和雪坑
十多頭犛牛累死在巡邏路上
但面對這一路的艱險
官兵們卻早就習以為常
終於,還有最後100米
官兵們就可以到達終點了
但,這最後的100米卻是最難走的路段
因為,這條路垂直高度50多米
一不小心就會被滾落的飛石砸傷
翻雪山,過達坂,蹚冰河
經過一路的波折
官兵們終於到達了此次巡邏線的終點
9號界碑處
在為界碑描紅後
官兵們莊嚴肅立
向五星紅旗敬禮
在這裡
每一寸邊防線都有官兵們留下的足跡
每一位官兵都是
一座「行走的界碑」
「沒有七分英雄膽,
休上中建白沙灘」
西沙中建島守備營營區大門前立著一塊石碑
上刻14個鮮紅大字:
「沒有七分英雄膽,休上中建白沙灘。」
高溫、高溼、高鹽、高日照
缺土、缺淡水、多颱風
西沙中建島「四高兩缺一多」
卻有一代代天涯哨兵「樂戍鑄疆」
在這個面積不足1.2平方公裡的海島上
一年有200多天刮6級以上大風
颱風登臨海島成汪洋
風走潮退則變為烈日炙烤下的「海上火洲」
中建島也因此被稱為「南海戈壁灘」
要在中建島紮根,人和樹都不容易
沒有土,官兵探親回島時就一包一包地帶
為了島上多一抹綠
官兵騰空了行囊,只為多帶來一抔家鄉的泥土
如今,中建島上有來自20多個省份的土壤
守島官兵用青春和雙手
種活了馬尾松、銀毛樹、
椰子樹、抗風桐等7000多棵樹木
南海戈壁灘正在變為綠島
小島環境在變,越變越好
但改變的是環境,不變的是奉獻
愛國愛島
已經成為守島官兵發自肺腑的誓言
西沙中建島官兵用海馬草
在白沙灘上種出八個「鮮活」的大字
「黨輝永耀 祖國萬歲」
雖然多次被颱風捲起的海沙掩埋
但在官兵一遍遍的補種維護下
這八個字依然鮮紅如初……
2.28萬公裡陸地邊境線
1.84萬公裡大陸海岸線
1.4萬餘公裡島嶼海岸線
……
巍峨的高山、深邃的海洋
蔚藍的天空、湍急的河流
蜿蜒的道路、深厚的積雪與永不停歇的風
這些勾勒起祖國的輪廓
凝聚著軍人的使命
他們把青春融進祖國的山河
山川知道 江河知道
祖國不會忘記!
人民不會忘記!
(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軍網微信;資料綜合自:解放軍報、中國軍視網、央視軍事報導、新華社、人民網抖音等)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編輯:楊曉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