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收藏一點點
--
來源:https://www.topys.cn/article/31083
觀察一下現代人的溝通方式,你就會發現單純的文字已經遠遠無法表達我們想要傳遞的情緒,emoji和表情包的大量使用,才能更加準確地傳達出我們想要傳達的信息。有時候,甚至能夠傳達一些文字無法表達的情緒,比如那個常用和甲方溝通的微笑表情。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你經常使用、略帶嘲諷感的微笑表情,背後有什麼歷史呢?
這個熟悉的小黃臉,到底從何而來?要說起人們用微笑圖案的時間,可比我們想像中的早多了。已知最古老的笑臉圖案出現在土耳其邊境小鎮卡爾卡默斯(Karkamış)出土的一個西臺陶罐碎片上。當考古人員將碎片拼接起來之後,他們發現這個大約在公元前1700年製作的陶罐上,居然銘刻著一個大大的笑臉。
微笑圖案最早的商業用途則是出現在1919年,當時紐約州布法羅市的壓路機公司在收據上貼上了貼紙,上面寫著「謝謝」和一個笑臉圖案。但我們更熟知的笑臉圖案則是來自於設計師哈維 · 羅斯 · 鮑爾(Harvey Ross Ball)的創意。
鮑爾設計的笑臉圖案。委託鮑爾設計的笑臉圖案的公司是麻薩諸塞州伍斯特市的州立互助人壽保險公司(State Mutual Life Assurance Company of Worcester, Massachusetts)。1963年,州立互助人壽保險公司剛剛與俄亥俄州的擔保互助公司(the Guarantee Mutual Company of Ohio )合併,僱員們士氣低迷。管理層想通過一個簡單的設計讓員工受到鼓舞。鮑爾在10分鐘之內設計出我們熟知的那個黃色的笑臉圖案,該圖案也迅速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圖標之一。作為設計師的鮑爾,卻從未因為設計該圖案獲得任何利潤——他並沒有將此圖案註冊成商標。
時過境遷,笑臉圖案大肆流行卻是伴隨著大眾傳媒的廣泛應用。在1962年末,位於紐約的廣播電臺WMCA推出了一款名為「好傢夥」(Good Guys)節目,並將笑臉圖案作為吸引聽眾參加比賽的一部分。笑臉圖案慢慢地進入到了社會視角,成為了當時頗為流行的視覺符號。
1972年,法國記者 Franklin Loufrani 發現廣為流行的 Worcester Smiley 笑臉居然一直沒有申請商標版權專利,於是將「Smiley」註冊商標,用它來突出《法蘭西晚報》上罕見的好消息。
到九十年代,Franklin Loufrani 已經授權了70 多個不同國家的品牌使用「黃色笑臉」商標。甚至還成立了 The Smiley Company 笑臉公司,通過一份風格指南將該符號正式化,再通過全球許可協議進一步傳播。如今,笑臉公司的年收入超過1.3億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100家授權公司之一。
1987年,DJ兼夜店文化推手丹尼•蘭普林(Danny Rampling)率先在倫敦開設了一家名為「 Shoom」的夜店俱樂部,該俱樂部在傳單、會員卡和室內裝飾大量使用了笑臉符號,用以表達早期銳舞運動都是關於「燦爛的笑容和積極的態度」。而在銳舞文化風靡的80年代,這個黃色笑臉符號迅速發展,並被很多人效仿,進一步成為了文化史上不可錯過的符號。
而在網際網路上,笑臉圖案的初次出現則是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的Scott Fahlman所寫的一段話中,提議將「:-)」作為笑話的標記,開啟了笑臉符號的線上生涯。
從90年代初的8-bit電子遊戲,到雅虎即時通(Yahoo! Messenger )的logo,黃黃的笑臉隨著一條條簡訊,突破現實的距離,走向了更廣闊的人群。
延伸一下,而我們更熟悉的「小黃臉」們都出自emoji表情包,而它的誕生也不過20年左右的時間。1998至1999年間,日本設計師慄田穰崇在當時隸屬於NTT DoCoMo公司i-mode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團隊工作,他想讓表情符號作為i-mode消息功能的一部分幫助促進電子通訊的發展,並讓公司產品更有識別性,設計出了第一個表情符號。而這,也是emoji的前身。
但這種說法也有爭議,無獨有偶,1997年,法國設計師Nicolas Loufrani注意到,ASCII表情符號在移動技術中的使用正在增加,創造了第一套圖形化表情,並編譯了在線表情符號詞典。同年,Loufrani在美國版權局將emoji註冊,隨後全套圖標於1998年以.gif格式文件在網絡上發布,成為科技行業中使用的第一套圖形化表情符號。
而現在的emoji家族,早就超越了原先那個簡陋的小黃臉,變成了擁有1329個不同圖標的大家族。只是,在看著這滿滿當當的圖標時,不知道有幾個人會想到,這一切的開端僅僅是那個花了10分鐘不到設計出的小笑臉?
END
感情沒有那麼複雜
能讓你開開心心
笑得最甜的那個人
就是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