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十年前的高考語文題就是現在的中考語文題」!
10月15日,幫幫在中國教育報校長大會在線教育論壇上舉辦了「學習的真相」專場發布會,獨家披露全國K12學情大數據及學習洞察,併集中展示多款面向K12人群的教育黑科技和硬體產品。
「學習的真相」披露的學情大數據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多家主流媒體的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這三大央媒也進行了集中報導。
01央視:科技賦能教育,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
央視的新聞報導中提出,在線教育的最大價值在於普惠。參與我國在線教育的1.9億中小學生中,有70%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這也意味著,通過技術賦能,在線教育已逐步搭建起讓優質教育資源下沉的基礎管道。在推動教育普惠、促進教育公平的進程中,在線教育從業者應有更多的擔當。
作業幫先後在超過8億臺智能設備上被激活,每月連接超過1.7億用戶,這一積累構成了建設教育普惠便捷管道最底層的能力。
作業幫執行總裁蘇靜表示,「貧困縣的中小學生,他們對於數學、物理、英語的需求很大,我們能用大數據精準定位他們的需求,並用我們的免費資源去供給他們。」
02新華社:科技洞悉教育,透視全國K12學情大數據
《新華社》的報導中關注到了作業幫在「學習的真相」發布會上發布的《學習的真相:全國K12學情大數據及學習洞察》報告,分為《全國中小學生課後學習學情大數據研究報告》和《學習的真相洞察》兩個部分。
報告稱在線學習的方式已經滲透到全國各地,成為各地學生的主流學習方式之一。我國不同等級城市的學生使用在線教育平臺拍搜或上網課的時間多在2年以上,且新用戶在不斷增多。在使用時間總指數上,三四線城市排名最高,忠實用戶佔比最高,其次為二線城市、特大城市和非城市,但各等級城市之間相差不大。
此外,報告重點關注了52個國家貧困縣中小學生課外在線學習情況。截止今年10月1日,已有336萬來自貧困縣的中小學生在作業幫平臺學習。
在作業幫平臺,貧困縣學生報名免費公益課的比例,比北京學生高出9.62%。在在線課程的選擇上,貧困縣地區的高中生更加需要物理、英語、語文。這說明,當地教育環境對學生物理實驗學習、文科視野有一定限制。
03人民日報:在線K12進入科技驅動教育新時代
《人民日報》發布了一篇名為《作業幫發布「學習的真相」在線K12進入科技驅動教育新時代》的報導。報導中關注到作業幫與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啟動的「網際網路+教育大數據研究項目」研究重點課題,作業幫在海量數據收集的基礎上,探索數據背後的學習規律和精準需求。
作業幫產品技術團隊為10000名老師建立了2.5億大數據題庫和學生學情多維度大數據報告,幫助老師進行數據化、精細化、本地化教研教學。
作業幫已完成了從用戶學情大數據採集到在線課程與硬體產品創新、用科技驅動教育的閉環。這也標誌著在線教育行業正式進入科技驅動教育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