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一起教育科技劉暢:AI賦能教育,脫離作業題海

2021-01-08 品途商業評論

少年初識愁滋味,深陷作業題海,不知何日是盡頭?

人生太短,資歷太淺,有限的青春時光裡,100道題裏白做的99道題最遺憾;

經歷過作業荼毒的學生們,誰沒想過用技術減輕這種痛苦,讓寫作業不再艱難呢?

有時候,阻礙你的不是想法而是行動,好在一起作業平臺誕生了,串聯老師、家長、學生三方,讓三者都能減負增效。

創業未半,遍地艱難,2011年刷臉除了新鮮,還會被懷疑詐騙!

據一起教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暢回憶,那是2011年10月,一起作業剛剛起步,他和肖盾兩個人拿著印有一起作業網產品的簡介去各個小學刷臉,卻遭到接二連三的拒絕。「不是覺得我們想騙錢,就是覺得我們想先騙人上線再騙錢」。

除了推廣艱難,團隊的搭建也是一大難關,劉暢表示純網際網路背景經驗的人才就是他最渴求的。因為沒有出色的技術合伙人,一起作業的網站早年崩潰過八天。為了避免同樣的事情再度發生,也為了更好的用科技提高教育的效率,一起教育科技成立了AI 團隊。

一起教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暢

但是如何讓技術人員理解教育邏輯呢?

一起教育科技方面表示:「技術應該為應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知識點掌握只是開始,學科能力也只是個性化學習路徑的中間過程,最終的目的是掌握舉一反三的跨學科綜合能力。這也是我們要求技術人員在進行產品研發時需要始終貫徹的教育理念。」

而在線教育想要真正實現個性化和減負增效,需要完成下面的閉環:

1:準確評測學生水平。

2:針對現有水平推送訓練。

3:針對薄弱點背後訓練思維能力。

4:再次測試學生水平

因此,一起教育AI團隊將「自適應學習」的思想應用到技術研發中,藉助機器學習、算法分析等功能構建每個學生的能力評測模型, 找到每個學生的知識薄弱點,為其智能推薦針對薄弱點的個性化練習和一系列素質教育內容,從而實現千人千面, 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培養他們的跨學科綜合能力。

根據最新數據,截止2018年3月,一起作業用戶數達到6000萬,包含4000萬學生,2000萬家長以及190萬教師。用戶涵蓋中國31省,363城市近12萬所學校。

一起作業誕生於2011年,當時是市場上獨有的以連接老師、學生、家長三方為業務模式的在線教育平臺。

在平臺中,學生的作業練習數據和老師的教學活動會被系統詳細記錄,在長期的數據積累後,通過對學生測驗數據的周期性比對,可以得知產品的效果,並依據AI對大數據的深度學習與挖掘,可以總結出教學活動規律,為產品的優化提供參考。

而近幾年,市場上開始出現與定位、功能類似的平臺型產品,面對競爭者,一起教育科技對於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自己的思考。

劉暢對品途商業評論介紹,一起教育的主要優勢有以下幾點:

起步早,體量大: 在七年的運營中,大數據標註的方式,為主流的40套教材匹配了與教學大綱和知識點相符的超過500萬道習題。目前的公立教學輔助產品中,一起教育平臺上作業練習的課堂內容匹配度和同步率已經非常高。

內容時效性高: 平臺會根據老師學生的歷史數據更迭題庫,使作業練習效果最大化。

個性化習題精準度高:沒有大量的數據累積,教學的個性化智能推薦就無從談起。一起教育科技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數據。因為有了這些數據,習題的智能推薦才能與學生更加契合、更加精準有效。

內容豐富,全學科覆蓋:除了針對應試教學的作業練習外,平臺中還有豐富的素質提升內容和課外的教學輔助產品。

學情分析:每次作業練習後,學生可獲得系統提供的學情分析報告。報告中涵蓋了學生的知識薄弱點、錯誤率、以及學生個人水平與班級水平的對比及後續提升方案,以供學生查缺補漏,及時的進行學習提升。

但同時劉暢也清晰的認識到行業普遍存在痛點,平臺仍有不足:

智能教育仍然離不開優質的內容和優質的技術,發展過程中需要把過去優質的教材、資料、題目進行充分的拆分和歸類,從而機器可以快速的進行學習和判斷,在對抗模型中不斷完善。而AI教育目前的AI教育還處於相對早期階段,學習數據的收集和模型的訓練還需要時間來逐步完善。

而一起教育科技在明確了智能教育平臺的戰略後,對於優質技術和內容是十分渴求的,目前對於這兩塊的耕耘還處於早期階段。所以,未來將繼續探尋高效使用數據的方式,藉助智能技術的作用,讓平臺在7年運營中累積的上億級用戶數據數據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實現最優的教學效果。

在劉暢看來教育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剛需,而高頻剛需的東西容易誕生真正的巨頭。過去的教育主要依託人,所以在規模化、規範化存在各種制約因素。AI技術的快速迭代最大的優勢是讓個性化學習可以規模化,這對未來的教育行業將會產生深刻的改變。

優秀資本的加入,能夠更高效率的去完成目標,對行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一起教育科技2018年獲得2.5億美元E輪融資,劉暢表示本輪融資後,會加大在技術和內容這兩方面的投入。

技術方面,劉暢表示一起教育科技本質上還是一個教育公司,技術對於教育方式、教育效果的改善是無邊界的,但它主要起的是「改善」的作用,並不會取代真正的教育核心。歸根結底,他們在教育中都是作為一個輔助工具而存在的,核心是能不能讓教育用更少的時間,取得更好的結果。

未來的趨勢是,技術可以解構教學過程,讓分工更加細化,將老師、同學從繁瑣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去進行真正有價值的事情,真正讓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因為智能技術的出現實現變革。

至於內容方面,中國的K12在線教育市場廣泛,不過目前的部分仍然依託於學習時長付費,但教育的最終是要看效果的。也就是新的在線教育需要逐漸從感覺有效向結果有效去靠攏。要想真正做到結果有效需要足夠了解學生的學習,所以我們通過獲取學習數據;對症下藥,因材施教;數據評價體系來讓學習逐漸變成結果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一起教育科技還推出了連接公益力量的社會教育平臺一起公益。利用線上平臺的優勢,一起公益串聯起了散落在不同地區的青少年愛心個體,並用最簡便的公益參與方式,將他們凝聚成「知責任,行公益」的正能量群體,讓公益從此成為陪伴成長的力量。

劉暢表示在未來,我們將不斷利用智能技術的力量,讓城鄉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

相關焦點

  • 【GET2017】一起作業劉暢:大數據共建教育未來
    芥末堆 西瓜 11月15日報導11月15日,在以「共建·讓更好的教育來得更快」為主題的GET2017教育科技大會「K12論壇」上,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以「大數據共建教育未來」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 劉暢分享了一起作業對終極用戶的理解,作為學生、老師、家長三方互動平臺的一起作業將學生作為終極用戶。基於為終極用戶提供教育價值,跳出網際網路教育公司與教育網際網路公司的爭議,劉暢將一起作業定義為一家教育公司,奉行科學的方法論,為教育結果負責,而不是為數據指標負責。經過6年的發展,劉暢表示,一起作業對公立教育系統的理解更加深刻,事實上,公立教育系統裡的個性化教育已經發生。
  • 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大數據+教育,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大數據+教育,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作者:芥末堆 發布時間: 2016-11-18 11:31 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大數據+教育
  • 三大央媒關注作業幫:科技賦能教育
    01央視:科技賦能教育,解決教育資源不均衡問題央視的新聞報導中提出,在線教育的最大價值在於普惠。參與我國在線教育的1.9億中小學生中,有70%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這也意味著,通過技術賦能,在線教育已逐步搭建起讓優質教育資源下沉的基礎管道。
  • 一起作業網劉暢:1億美金不夠用 在線教育盈利還要很多年
    一起作業網創始人兼CEO劉暢在與TechWeb交流時不無感慨地說。事實上,整個在線教育行業仍處於一個很早期的階段,都在積累用戶。「K12教育是剛性需求,家長願意在這方面花錢毋庸置疑,但是否願意用在網際網路上,還需要時間培育。」「一億美金還不夠用」2015年初,一起作業網宣布完成D輪1億美金融資。
  • 一起作業網劉暢:網際網路教育做到今天也是剛開始
    網易科技訊12月6日消息,近日在烏鎮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場外,一起作業網CEO劉暢接受了來自網易科技的專訪。劉暢稱,在網際網路教育領域,近一年看到一些巨頭在做直播,很多創業企業也在做直播,有人做的是一對一,有人做一對多,有人做外教口語,有人做中教數學,但是在自己看來,今天整個的直播,也經歷著一起作業在做做題這見事情一模一樣的事情,就是在數據獲取的階段。他認為,聰明的公司絕不是把今天每一堂課當成賺錢的手段,聰明的公司一定是在上課的過程中積累數據,做標註。
  • 一起教育科技上市敲鐘:用9年時間跑通智能教育路徑
    「信息化教育時代,大家發現無論是直播、微課還是作業,一個共同的好處就是把在線教育全部線上化和數位化,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閉環,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早前,面對在線教育這個萬億級藍海市場,一起教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暢顯示出對在線教育的看好。如今,這家專注於個性化智能教育領域的公司,迎來了在美上市的高光時刻。
  • 作業幫何以穩居中國用戶規模最大教育科技獨角獸?科技賦能回答全...
    作為在線教育行業的領軍企業,作業幫一直致力於用科技手段助力教育普惠。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前沿技術,作業幫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全學科學習輔導服務。目前,作業幫擁有工程師超過2200名。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課程體驗,這些工程師們不斷嘗試運用各種新技術為在線課賦能。科技賦能 作業幫搭建教育普惠管道在中國,教育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 鈦媒體獨家|「一起作業」董事長王強卸任,CEO劉暢接任
    來源:鈦媒體APP鈦媒體快訊 | 7月17日消息:據鈦媒體獨家獲悉,K12智能教育平臺「一起作業」董事長王強主動卸任董事長一職,並同時辭去董事職務,「一起作業」CEO劉暢將接任董事長。王強也是「一起作業」的天使投資人。
  • 科技賦能教育噠噠英語彙聚力量賦能中國教育事業
    原標題:科技賦能教育噠噠英語彙聚力量賦能中國教育事業1上映3天,票房破億!又一部印度電影《起跑線》,在中國取得了不俗戰績!為什麼這部低成本的印度電影能收穫如此高的口碑和票房?或許是因為這部電影寫盡了天下父母的教育焦慮。
  • 一起教育科技遞交上市招股書,將赴美IPO
    近日,K12智能教育平臺一起教育科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申請書。一起教育科技此次IPO交易的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
  • 人民教育:科技賦能產業振興
    人民教育:科技賦能產業振興 2020-12-25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一起教育科技赴美上市 網際網路+教育領域迎來大爆發
    一起教育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通過產品、技術、內容,實現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打通,為學生、家長、老師提供綜合智能學習空間,具體產品包括學校教育平臺「一起作業」、家庭教育平臺「一起學」、中小學在線學科輔導平臺「一起學網校」。
  • 繼洪恩教育敲鐘後,一起教育科技成功赴美上市,雷軍稱裡程碑事件
    上市當天,一起教育科技股價最高漲至11.980美元/股,相較發行價上漲14.10%,市值最高超22.47億美元,收盤市值達19.83億美元。小米CEO雷軍在出席一起教育科技上市活動時祝賀道「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來說,IPO都是一個美好時刻,IPO都是一個裡程碑的事件。」 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是一起教育科技最大的機構股東。
  • 優必選鍾永:科技應該是賦能教育 而不是主導教育往前走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Robo Genius整個平臺最早搭建的目的就不是培養某一個學生掌握某個技能,我們是想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12月20日,在2020 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上,優必選科技高級副總裁鍾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科技應該是賦能,而不是主導教育往前走。」「優必選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去做好賦能,同時也是培養面向未來AI智能時代的人才,所以我們打造的是『AI的硬編程』。」
  • 一起教育科技赴美上市:3年虧損25億 順為資本是最大股東
    一起教育科技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通過產品、技術、內容,實現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打通,為學生、家長、老師提供綜合智能學習空間。一起教育科技旗下品牌「一起作業」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目前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
  • 「專訪」松鼠Ai合伙人梁靜:「AI+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文 | 動點科技作者 | 陳曉在線教育無疑是今年創業投資的熱點,疫情的局勢和技術的發展都在倒逼著傳統教育的革新。「傳統的教育是以老師為中心進行授課的,我覺得未來的教育將會是以學生為中心來學習。」 松鼠 Ai 1 對 1 合伙人梁靜接受動點科技採訪時分享說。
  • 音樂殼滕慧:用科技賦能教育,助力音樂普及
    12月10日,由環球網主辦、維思傳媒承辦的2020環球網教育盛典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隆重舉行。環球網教育盛典始終貫徹以「公益,讓教育更美好」為主題的活動宗旨,聚焦教育公益、在線教育、國際教育、K12等教育眾多熱點話題。
  •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師大教育打造AI個性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逐步改變人類的生活、工作、學習等方方面面,「AI+教育」不再是人類對未來的創想,而是眼下正在發生的教育革命。課程改革、課堂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已經成為了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每個教學單位都在積極地探尋適合自身的教學特點。
  • 巨虧26億,一起作業「錢途」坎坷
    自上市之後的幾天內,一起教育科技(前「一起作業」,下稱「一起教育」)的股價跟坐了過山車一樣。  從12月4日開盤到12月9日收盤,一起教育表現生猛,漲幅高達92.19%。隨後股價開始持續下跌,12月10日、11日兩天,股價下跌19.13%至16.32美元。不過,從整體來看,股價仍舊上漲得可怕,短短幾天內飆升了55.43%。
  • 專訪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強:為何我和徐小平最早投了一起作業
    「技術用於教育一定能給學生、家長和老師帶來扶持,所以當一起作業的概念展示給我的時候我比較興奮,就像每一個項目找到我一樣,我都覺得它能成為全國人民使用的產品。」雷軍系的順為資本也重倉了一起作業。2012年前後,一起作業CEO劉暢到小米總部拜訪小米CEO雷軍,雷軍隨後就約徐小平見面,並問了一個問題:「徐老師,劉暢有什麼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