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作業網劉暢:網際網路教育做到今天也是剛開始

2021-01-08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12月6日消息,近日在烏鎮舉辦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場外,一起作業網CEO劉暢接受了來自網易科技的專訪。

劉暢稱,在網際網路教育領域,近一年看到一些巨頭在做直播,很多創業企業也在做直播,有人做的是一對一,有人做一對多,有人做外教口語,有人做中教數學,但是在自己看來,今天整個的直播,也經歷著一起作業在做做題這見事情一模一樣的事情,就是在數據獲取的階段。

他認為,聰明的公司絕不是把今天每一堂課當成賺錢的手段,聰明的公司一定是在上課的過程中積累數據,做標註。而下一個階段,一定是基於數據獲取之後,做內容的推薦。只有基於人工智慧的內容推薦,才會讓未來的直播變成更加個性化,用更少的時間,換來更大的結果。

以下為對話主要內容:

網易科技:怎麼看今年教育熱? 

嘉賓:我坦率的說,我覺得網際網路教育走到今天它也是剛剛開始,它離大家心目中的教育應該有的樣子,網際網路教育應該有的樣子還是差很多的。因為我覺得過去的六年,大家,應該2011年一起作業是最早做網際網路教育的,我們拿A輪融資的時候,那個時候還不太有教育網際網路的概念,也沒有今天這麼火爆。

這麼多年我自己觀察這個行業的變化,其實我覺得實際上是大家從過去談網際網路多一些,到最近開始談教育多一些。這裡的不同是什麼?我覺得過去更多談的是手段多一些,在媒體的眼裡,大家聽的更多的一些熱詞,比如說O2O,大家聽到O2O在教育當中怎麼應用,聽到了共享,聽到了連接。但是走來走去,其實教育網際網路公司還是網際網路教育公司,我認為都叫做教育公司。

網易科技:一起作業給學生或者給老師帶來的不同在哪裡?

嘉賓:比如說一起作業一共有六年的時間,有一個重要的分水嶺,是前四年和第五年第六年。前四年一起作業實際上是通過把線下的內容搬到了線上,就像今天很多直播的公司,其實還是把線下的課程搬到了直播,上課的時間是不是真的個性化,其實沒有什麼變化,可以這樣講,上課的形式。

但是一起作業前四年的時間積攢了大量的數據,然後我們開始發現,大家希望的是每個班都一樣,每個年級都一樣,每個城市都一樣,是這個樣子的。因為中國有很大的麻煩,就是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區教學目標不一樣,同樣一個地區不同的學校學習進度不一樣,同一個學校,不同的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不一樣。所以當我們有了四年數據積累的時候,在過去的兩年我們很高興的是能夠做到萬人萬面的內容。

今天中國不同的老師打開一起作業的平臺的時候,哪怕他們來自同一個學校,教同一個年級,使用同一本教材,但是他們打開我們的平臺,裡面的內容推薦已經變成了完全不一樣的。這背後的算法實際上是取決於這個老師所在地區,他重要的考試考點,取決於這個老師所教班水平。所以當教育變成個性化的時候,以班級為單位的個性化,到今天為止才真正的被廣大老師會更加的喜歡,也回答了老師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與傳統線下的紙質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能不能更少的時間,更好的結果。

這也回到六年前我們創業的初心,因為一起作業一直認為,中國從小一到高三,有1.7億的學生,平均每人每天回到家裡都要花一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做作業,所有的卷子連起來,能繞地球好幾圈。但是事實上我們認為,中國大多數的孩子其實做題的時間減少一半,可能結果都沒任何變化。因為在這種統一教學的情況下,大多數人的學習效率是有問題的。所以當我們生產了班級個體化作業,後來又生產了學生的個體化學習這樣的商業化產品的時候,我們開始發現,我們越來越有感覺就是我們回答清楚了這個問題,就是到底什麼是下一個時代的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教育的本質還是教育,本質上是能不能用更少的時間,取得更好的結果。

    有兩件事情是中國教育非常關注的熱點,一個是做題,一個是上課。目前來看我們最容易的是把做題這件事情變得個性化。接下來我相信還會有很多今天大家熟悉的網際網路的教育公司,而且尤其是以直播公司為主,我相信下一個時代的直播公司,一定會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就是什麼叫做個性化教育,怎麼樣做跟傳統的線下班相比,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在我們眼裡看來上課。但是哪怕是一對多,有沒有更多的個性化教育的成分在裡面,能不能回答我剛才說的問題,就是更短的時間,更好的結果。

網易科技:在過去的六年時間裡,讓家長去使用它,或者讓學生用這個產品,你們推廣是怎麼解決的?

嘉賓:我覺得所有的教育都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叫數據獲取。其實任何一家教育網際網路公司都要解決大量的數據獲取的問題,因為沒有數據獲取,就談不到所謂的內容推薦。而數據獲取實際上是過去教育網際網路公司最難解決的一個問題,因為你說服大量的中國的老師、學生、家長,老師把作業複製到網際網路上,這個表象是說老師把內容搬到線上,但本質是說,老師在大量的使用內容的時候,具體到班級的作業、周測、月考的時候,實際上潛移默化的告訴你,這個學校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在商業模式創新上,我覺得今天我們確實已經趟出一條不太一樣的道路。第一就是真的是六年的時間,一點一點的說服這些謹小慎微的,並且相對來說有一點謹慎的中國公立系統的校長、老師、局長,來接受網際網路這樣的一種嶄新的作業形態,用個性化作業,讓孩子們減少時間,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

    另一方面你要做商業模式的創新,你需要的是說,真正的是說在作業免費的情況下,讓部分的家長出於對你商業產品的喜歡,產生了購買,產生了續費,產生了口碑的傳播。這個過程是因為一起作業的產業鏈比較長,它需要的是我們叫接力棒,一共四棒,老師先喜歡你,學生喜歡你、第三棒家長喜歡你,第四棒部分家長對你的商業化產品買單,最後才能形成正循環。

所以就這樣一個過程,讓一起作業走了這麼多年,好在今天也終於走通了。

 現在我們公司已經,我們公司已經形成正向現金流了,就是已經不是一家燒錢的企業了。一個是家長付費,用增值服務,一個是直播。現在這兩塊差不多,但是稍微增值多一些,但直播一些起量也起得很快。

正向反饋很有意思,就是說就拿個性化做題舉個例子,我就問,我問很多家長,因為我經常到人家採訪,家訪,我說你為什麼選擇我們的產品?一個月花幾十塊錢,讓小孩在手機上做題呀?我說你有沒有買紙質教輔?家長說我買了,然後她就從書架上抽出來給我看一看。我說這個教輔,就第一頁做了幾道題。我說你買了為什麼不用呢?這個母親說,我沒有辦法逼迫小孩去用,她說在做也這個問題上,我跟我小孩經常打架,經常發生很多不愉快的這個母女關係。但是呢,一起作業有一個好處,是你把這個做題變得遊戲化、社交化。

這就好辦了,因為你15分鐘之後,你有一個作業報告給我,你有做題的記錄給我,使用的時長告訴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就認為你第一大好處就是說,真的能夠讓小孩真的能夠把這個內容做了。第二從內容本身來說,我觀察到你推送的邏輯也很舒服,比如說這是我的女兒9月25號晚上八點半作業的錯題,這是我孩子所在的班八月份全班共同的錯題,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知道,只要基於學校的教學目標,你個內容一定是圍繞著學校的教學目標走的。然後家長說,你有一個痛點抓得很對,中國小孩期末考試要想考滿分,坦率的說並不是完全拼智力、拼體力、拼記憶力,中國小孩最大的問題是,平時作業的錯題反覆錯。

如果你動用一些社交獎勵的機制,遊戲化的機制,讓我的小孩真正能夠把錯的東西練會,其實大多數小孩期末考試不是90分,就是92分,就是差那麼五、六分,你要能夠真正的做學校老師的陪練,做查缺補漏,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幫助。

網易科技:關於一些人工智慧的算法是怎樣做的。

嘉賓:首先是基於你必須要做一個比較大的題庫系統,這個題庫要做複雜的知識點標籤體系,然後接下來如果你的知識點標籤體系標得很準確,尤其是他的顆粒度足夠細,那麼才能夠在大量的老師、學生使用的過程當中積累下有價值的數據,而這些數據就能夠讓你的推薦變得更科學,其實這也非常好理解,我們都知道,其實好的老師對一個小孩在一對一教學的過程當中,他最大的價值就是基於對小孩過去學習成績的理解,和問題的理解,能夠更有效的給小孩出下一道題,幫助小孩在自己有問題的時候,匹配合適的內容,更好的去解決這個問題。

而機器,所謂的人工智慧,其實最簡單的邏輯使用大量的數據,讓機器去學習人工,最後再用智能慢慢替代人工的過程,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網易科技:行業的競爭方面,你覺得目前來看是不是有點過於慘烈了。

嘉賓:首先我並不覺得說競爭的激烈體現在大家的這些,更多是來自於自己是不是能夠組自律。我相信真正的競爭是取決於商業模式創新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我覺得到今天為止,一起作業真正是在進公立系統當中絕對的第一名,絕對的老大,並且在這個行業當中,我們很難見到老二、老三的身影。為什麼我們選擇這條最艱難的道路呢?其實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其實今天作為一個題庫,在校外做一家公司,然後讓人們用起來,其實它的難度是非常小的。

但是倒過來,這樣數據價值也有限。但是今天進公立系統的時候,第一我們跟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相比有兩個比較大的不同,第一大的不同,是有大量老師在使用。我們都知道中國老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尤其是更加珍貴的是大量名校的老師在使用,你對這些學校的教學目標有很深的理解。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大量的這些內容和數據,坦率的說對全國學生而言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第二點,只有基於老師布置的嚴肅類作業的大量積累,一個學生的問題才能暴露出來。那麼同時你的商業模型當中,必須要有家長的活躍。因為我們知道K12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使用者和付費者是分離的。所以如果你不能夠同時有學生的活躍去積累大量的數據,來構成個性化產品的基本素材,不能夠有家長或越來構成真正買單的人,實際上這種商業模式要想做很高的付費率和人均付費值,是並不容易的事。

因為我始終相信,如果全是靠學生使用我們的產品,在最後商業化變現的時候,說不定可能會有一點點困難。因為我自己在當校長的時候,最典型的交錢邏輯,永遠都是一個爹帶著一個不爭氣的兒子跑到學校來說,你給我看住了。我們很少見到一個小孩省吃儉用拿著錢說,我想讀書了,我想好好念書,我想報個班,這種場景客觀說,不是完全沒有,但是從比例上來說,八二的八,我相信中國K12很多的教育產品背後購買的驅動力,還應該是家長。

網易科技:2017年的快要過去了,回顧一下2017年覺得自己最大的感覺是什麼。

嘉賓:我是覺得,做教育還是應該有耐心,因為這一年一起作業發展特別快。就是因為過去幾年老老實實的積累了數據,並且從來沒有改變過戰略方向,所以一直在等,等待著這個商業模式被大家接受的那一天。所以第一如果是跟創業者來講的話,我覺得實際上這是一個認知型的創業時代,每一個人過去的經驗,對創業都是八二的二,更多的是需要有十分的努力,才能獲得那八分的對行業認知和演進的經驗,態度真正理解這個業務,到底整個行業的變化是什麼,消費者的需求是什麼,才能真正去生產出用戶所喜歡的產品。

這一年一起作業最大的變化就是真的從小學擴大到了中學的全科,今天一起作業進入了上千所的初中、高中,依然延續著小學的商業模型,依然能夠用個性化,會讓老師變成單機個性化的學習行為,讓學生變成個性化的自學行為,最後能夠讓老師和學生,用更少的時間,實現更好的教學目標,更好的學習結果。

中國教育消費者,對於學習的價值,教育的好處,跟平時電商的關係不一樣。我們買一個東西講究多快好省,但是中國家長在購買教育消費品的時候,他講不講究比價,哪個更便宜呢?除非這個小還不是他親生的。我們看到中國家長喜歡的特點是好和省,好是有結果,省是省時間,所以基於這個前提假設我們就要問,大數據、人工智慧、共享、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所有這些網際網路手段,到底對那個結果有什麼用。

那麼重複我的觀點,我覺得教育到最後都是兩件事,一個叫做數據獲取,一個叫內容推薦。那麼越是到了初高中,涉及到大量的主觀的題目,一個小孩子在初中數學、手寫的數學公式,誰能夠用人工智慧解決識別的問題,自動批改的問題,誰能夠解決語文的作文、英語的作文,孩子們的手寫識別和自動批改的問題,誰能夠解決語音的輸入,我們今天講一句英文,機器能不能聽懂,這在我眼裡看來,統統能歸納為一種,叫做數據的獲取。

同樣的今天大量的公司在做直播,我們看到巨頭在做直播,很多創業企業在做直播,有人做的是一對一,有人做一對多,有人做外教口語,有人做中教數學,但是在我看來,今天整個的直播,也經歷著一起作業在做做題這見事情一模一樣的事情,就是在數據獲取的階段。聰明的公司絕不是把今天每一堂課,當成賺錢的手段,聰明的公司一定是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在積累數據,在做標註。而下一個階段,一定是基於數據獲取之後,做內容的推薦。只有基於人工智慧的內容推薦,也會讓未來的直播變成更加個性化,用更少的時間,換來更大的結果,這是我們能看到整個行業的演進。

今天如果讓我來評價各大公司的直播,都停留在1.0的時代,線下交多少錢,線上交的錢差不多,線下學24小時,線上還要學24小時。線下1對500人的班,線上還是1對500人的班。坦率的說,無論是說從整個的消費的市場,到學習的結果,我沒有感覺到線上的直播和線下比,有任何變化。唯一有一點點網際網路讓我們覺得有點激動的,無外乎是連接好的老師,和欠發達地區,連接著中國的學生和外國的老師。還是回到網際網路最簡單的手段,叫連接而已。

但是沒有讓我最激動的一件事情發生,就是能不能到一大堆知名品牌的公司學24次課,但是到了網際網路AI時代,能不能學12次課就達到同樣的結果?這是我覺得下一個時代應該有的樣子。今天做題,大量的公司已經做到了,一半的時間同樣的學習結果,那我相信未來的直播上課,早晚會走到這一天。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姚立偉_NT6056

相關焦點

  • 一起作業網劉暢:1億美金不夠用 在線教育盈利還要很多年
    一起作業網劉暢【TechWeb報導】6月3日消息,「我們現在主要還是靠基金養著,真正做到讓老百姓願意花錢,平臺和內容提供方能夠賺到錢,還需要很多年。」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真格基金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在談及一起作業網時總是信心滿滿,「我會一直投,直到它掙到錢或者掙不到錢。」小米科技CEO雷軍評價劉暢是「找不到缺點」的創始人,雷軍旗下順為資本參與了一起作業網發展至今的四輪融資。一起作業網為何如此受資本青睞?順為資本方面表示,本身從投資理念上來講,順為是看好在線教育這個市場的,順為資本首次投資一起作業網時,在線教育在K12階段還是一個萌芽期。
  • 【GET2017】一起作業劉暢:大數據共建教育未來
    劉暢分享了一起作業對終極用戶的理解,作為學生、老師、家長三方互動平臺的一起作業將學生作為終極用戶。基於為終極用戶提供教育價值,跳出網際網路教育公司與教育網際網路公司的爭議,劉暢將一起作業定義為一家教育公司,奉行科學的方法論,為教育結果負責,而不是為數據指標負責。經過6年的發展,劉暢表示,一起作業對公立教育系統的理解更加深刻,事實上,公立教育系統裡的個性化教育已經發生。
  • 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大數據+教育,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一起作業創始人劉暢:大數據+教育,最大的價值是什麼?(圖片來源:一起作業提供)芥末堆註:11 月 17 日,在第三屆網際網路大會上,一起作業的創始人兼CEO劉暢以 " 大數據讓學習成為美好體驗 "為主題做了演講,分享了一起作業發展五年來的成果,以及他所觀察到的大數據對教育的影響
  • 專訪一起教育科技劉暢:AI賦能教育,脫離作業題海
    據一起教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暢回憶,那是2011年10月,一起作業剛剛起步,他和肖盾兩個人拿著印有一起作業網產品的簡介去各個小學刷臉,卻遭到接二連三的拒絕。「不是覺得我們想騙錢,就是覺得我們想先騙人上線再騙錢」。除了推廣艱難,團隊的搭建也是一大難關,劉暢表示純網際網路背景經驗的人才就是他最渴求的。因為沒有出色的技術合伙人,一起作業的網站早年崩潰過八天。
  • 一起作業劉暢:兩年時間1000萬用戶真艱難!
    編者按:一起作業網目前是一家針對K12教育的創業公司,先後獲得真格基金、老虎基金、順為基金等在內的多輪融資。其創始人兼CEO流暢原是新東方集團的助理副總裁,今天他在註冊用戶達到千萬時寫下這樣一封信,回顧自己創業的心路歷程。各位一起作業的創業者:寫信給大家,是因為今天,我們的註冊用戶達到了1000萬。
  • 鈦媒體獨家|「一起作業」董事長王強卸任,CEO劉暢接任
    來源:鈦媒體APP鈦媒體快訊 | 7月17日消息:據鈦媒體獨家獲悉,K12智能教育平臺「一起作業」董事長王強主動卸任董事長一職,並同時辭去董事職務,「一起作業」CEO劉暢將接任董事長。王強也是「一起作業」的天使投資人。
  • 巨虧26億,一起作業「錢途」坎坷
    自上市之後的幾天內,一起教育科技(前「一起作業」,下稱「一起教育」)的股價跟坐了過山車一樣。  從12月4日開盤到12月9日收盤,一起教育表現生猛,漲幅高達92.19%。隨後股價開始持續下跌,12月10日、11日兩天,股價下跌19.13%至16.32美元。不過,從整體來看,股價仍舊上漲得可怕,短短幾天內飆升了55.43%。
  • 專訪真格基金合伙人王強:為何我和徐小平最早投了一起作業
    「技術用於教育一定能給學生、家長和老師帶來扶持,所以當一起作業的概念展示給我的時候我比較興奮,就像每一個項目找到我一樣,我都覺得它能成為全國人民使用的產品。」雷軍系的順為資本也重倉了一起作業。2012年前後,一起作業CEO劉暢到小米總部拜訪小米CEO雷軍,雷軍隨後就約徐小平見面,並問了一個問題:「徐老師,劉暢有什麼缺點?」
  • 一起教育科技赴美上市 網際網路+教育領域迎來大爆發
    一起教育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通過產品、技術、內容,實現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打通,為學生、家長、老師提供綜合智能學習空間,具體產品包括學校教育平臺「一起作業」、家庭教育平臺「一起學」、中小學在線學科輔導平臺「一起學網校」。
  • 一起教育科技上市敲鐘:用9年時間跑通智能教育路徑
    「信息化教育時代,大家發現無論是直播、微課還是作業,一個共同的好處就是把在線教育全部線上化和數位化,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閉環,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材施教。」早前,面對在線教育這個萬億級藍海市場,一起教育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暢顯示出對在線教育的看好。如今,這家專注於個性化智能教育領域的公司,迎來了在美上市的高光時刻。
  • 米塗藝術(中國)教學總監劉暢:不忘做老師和教育的初心
    米塗藝術(中國)教學總監 劉暢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2019騰訊智慧育兒榮耀盛典的採訪現場,今天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米塗藝術(中國)教學總監劉暢,劉老師,您好。
  • 百度網際網路教育賽道再擴容 李彥宏成作業幫子公司實控人
    百度在網際網路教育賽道上再落一子。企查查APP顯示,9月4日,百度旗下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即「作業幫」)在廣州成立全資子公司,即小船出海教育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該公司註冊資本為5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蘇靜,實際控制人為李彥宏。
  • 一起作業宣布融資2.5億美元「一起」品牌體系正式亮相
    雷帝網 樂天 3月20日報導K12智能教育平臺一起作業今日正式對外公布全新「一起」品牌,同時推出Socrates智能學習系統。一起作業還宣布新一輪2.5億美元的融資。本輪融資由新加坡淡馬錫控股領投,中信產業基金、順為資本等新老股東參與跟投。
  • 「一起教育」納斯達克掛牌上市,逆行者or行業破冰者?
    這是有史以來中國赴美IPO教育公司融資額最大,也是納斯達克交易所最大中國教育公司。當IPO遇到疫情後發展機遇期招股書顯示,「一起教育」2018年、2019年營收分別為3.10億、4.06億元。今年疫情對在線教育利好,截至2020年前9個月「一起教育」淨收入8.08億元,同比增長277.48%。
  • 一起教育科技赴美上市:3年虧損25億 順為資本是最大股東
    一起教育科技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通過產品、技術、內容,實現校內校外結合,線上線下打通,為學生、家長、老師提供綜合智能學習空間。一起教育科技旗下品牌「一起作業」為全國超過90萬教師、5430萬學生、4520萬家長提供教學、學習和評測應用,目前服務全國7萬所學校,覆蓋全國三分之一的公立中小學。
  • 一起教育赴美IPO:年度虧損逼近10億,盈利模式遭家長詬病
    一方面是還未完全走通盈利模式的網際網路在線教育,一方面是經營狀況不佳導致頻繁暴雷的教育機構,頭部玩家的廝殺考慮的似乎不是如何用教育與師資力量幫助孩子們獲得應有的知識,而是如何在這場逐鹿中依靠勝出。近日,K12教育平臺一起教育科技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擬以證券代碼為「YQ」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
  • ...k12在線教育|教育|after school|一起教育|一起教育科技|美國...
    《投資者網》潘婉瑜12月4日,K12智能教育平臺一起教育科技(下稱「一起教育」)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證券代碼為「YQ」,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高盛和美銀證券。公開資料顯示,一起教育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面向基礎教育提供「網際網路+」解決方案的智能教育公司,通過產品、技術、內容、實現校內校外結合及線上線下打通,為學生、家長、老師提供綜合智能學習空間,主要產品包括以在線學校教育平臺一起作業、在線家庭教育平臺一起學及公益社會教育平臺一起公益。營銷大戰帶來行業集體虧損困境事實上,一起教育至今尚未實現盈利。
  • 疫情之下,網際網路教育跨界激戰
    從2012年起,猿題庫、作業幫、阿凡題、咪咕學霸等搜題類產品誕生。這些產品是融合搜尋引擎和資料庫功能的知識工具。網際網路教育2.0:教育項目的數位化展示和社會化連接。這一時期誕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視頻教育機構,比如學而思網校,還有一大批網紅級知識大咖和行業專家,比如《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以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知乎、朋友圈、快手、抖音上的各種視頻和直播課程。
  • 【理事】新希望六和劉暢:與家人並肩作戰
    作為新希望集團的接班人,劉暢的身上有很多標籤:新希望六和董事長、創二代、海歸.曾經立志做社交名媛的她,叛逆過,嘗試過創業,最終選擇回到新希望,與家人一起工作
  • 繼洪恩教育敲鐘後,一起教育科技成功赴美上市,雷軍稱裡程碑事件
    上市當天,一起教育科技股價最高漲至11.980美元/股,相較發行價上漲14.10%,市值最高超22.47億美元,收盤市值達19.83億美元。小米CEO雷軍在出席一起教育科技上市活動時祝賀道「對於任何一個創業者來說,IPO都是一個美好時刻,IPO都是一個裡程碑的事件。」 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是一起教育科技最大的機構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