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智 作業幫教育扶貧在路上

2020-11-24 MBA中國網

本網11月18日訊 「想學習的孩子但因為資源匱乏而感到迷茫。」或許這就是下沉教育市場巨大的痛點之一。如何讓更多的貧困地區的學子能夠吸收到均等於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是諸多教書育人者不斷思考的問題。作業幫作為K12在線教育領域的領軍者,匠心研發新技術賦能平臺,降低教育資源不均等的壁壘,積極探索教育公益扶貧的路徑和實現方式,讓全國孩子都有機會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2020年9月,作業幫加入到對西和縣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中。

根據西和縣教育教學發展情況,作業幫制定了「AI+大數據精準扶貧」的全套方案,包括向西和縣小初高學校4000餘名教師開放作業幫直播課帳號,向全縣小初高學校每個教學班級免費提供作業幫VIP年卡、贈送作業幫錯題印表機喵喵機等。

開通作業幫直播課帳號權限後,當地教師可無限次登錄作業幫直播課帳號,觀看作業幫所教學科名師真實在線教學場景,並結合個人本人教學特點及所教班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借鑑和創新。此外,作業幫還為西和縣小初高學校教師開放了作業幫的「好課幫」使用權限。藉助「好課幫」,老師們可以從上面免費下載海量教學課件,涵蓋人教、北師、蘇教、部編等多個版本,還可以免費使用700萬試卷,定製化智能組卷等。

而作業幫VIP會員帳號的功能,相當於為學生們匹配了一位個人AI老師,提供專業的視頻講解、海量的題庫資源以及豐富的精品課程資源。學生可無限次免費收聽各學科超百萬解題視頻,名師手把手教會重點試題。

「扶貧有短線,也有長線。對人的投資、對教育的投資,是最長線的扶貧,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作業幫CEO侯建彬說,作業幫提供的多種在線教育服務,本身就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實踐。

作為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累計激活用戶設備8億,每月連接超過1.7億用戶,作業幫APP是教育領域唯一月活過億的超級APP。通過科技賦能,作業幫正在建設把優秀的老師和優質的內容放大、遷移、匹配的便捷管道,讓優質的教育資源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提供給全國各地的學生,特別是教育資源匱乏地區。

相關焦點

  • 千帆啟航 作業幫教育扶貧實踐的三個樣本
    在過去兩年裡,作為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一直在積極探索教育公益扶貧的路徑和實現方式。 2018年以來,作業幫的公益團隊先後在新疆、西藏、河北、甘肅、內蒙、雲南、青海等7省區的貧困地區開展精準扶貧活動,累計投入優質課程、教育硬體產品、學習物資等價值8000餘萬。
  • 「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原標題:「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張亨偉 喬磊)日前,在滄源勐來中心學校,「愛心上海・愛在東航」信息化教學示範點正式揭牌成立。此次行動由東航與上海市及當地政府部門共同推動,吸引上海的學校、企業等多方力量參與,為當地兩所貧困村小學共贈送66臺筆記本電腦;落實硬體的基礎上,東航還聯合上海七寶中學教育集團對接「視像中國」遠程教育項目,為所在學校教師提供來滬集中課程培訓,以及遠程在線教育幫扶,讓信息化教學點設施真正發揮作用。
  •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張芳齡事跡 2020-12-14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扶貧,託起明天的「太陽」
    要結合教育扶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抓好村小及農村教學點建設,建好辦好人民滿意的芙蓉學校。(4月8日 《湖南日報》)「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斬斷根植於貧困戶身體裡的窮根,讓貧困戶的腦子富起來,才能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我國自古就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只有讓孩子們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終身受益」。
  • 扶貧先扶智:艾青小學向平鄉縣油召中學捐贈圖書2385冊
    一邊是紡織離退休幹部局黨支部書記劉滿桂,一邊是艾青小學金華市婺江藝術教育基金會,兩個貌似沒有工作交集的個人與機構,因為一顆公益愛心,聯繫在了一起。為了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先扶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身邊資源,為國資委機關扶貧工作第八協作組扶貧點河北省平鄉縣油召鄉的油召中學聯繫捐贈了一批教育圖書。劉滿桂是紡織離退休幹部局西郊離退休人員黨支部書記,他十分關心扶貧工作。近日,萌生了要為國家扶貧事業出一份力的願望。
  • 「我的扶貧故事」「90」後碩士來駐村 扶貧扶智在路上|凱裡市灣水...
    在田間和農戶話家常雖然我的知識水平不低,但駐村扶貧,光有理論可不行,我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心裡準備。到村報導第一天起,我便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戶、深入群眾展開調研走訪,摸清村情民情和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困難及需要,做到心中有數。
  • 凌雲:教育扶貧暖千家 精準扶智拔窮根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凌雲縣堅持「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工作思路和「教育扶貧斷窮根」的攻堅理念,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打出優化辦學條件、增強師資力量、織牢保學防護網、落實資助兜底線等教育精準扶貧
  • 中糧長城葡萄酒發布微電影《陌生一家人》,助力教育扶貧
    (原標題:中糧長城葡萄酒發布微電影《陌生一家人》,助力教育扶貧)
  • 東阿縣大橋鎮:以教育為「把手」 助力脫貧扶貧攻堅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廖偉 通訊員 麻召紅 東阿報導  今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從政策扶貧到產業扶貧,許多貧困戶徹底擺脫了貧困。文化教育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扶貧長效機制和穩定脫貧的關鍵。  長期以來,東阿縣大橋鎮在教育扶智扶志上精準發力,抓難點、補短板,守護好貧困孩子的求學夢,築牢起穩定脫貧、防止返貧的堤壩。
  • 新野縣五星鎮:教育扶貧 改變人生
    扶貧政策及時雨,貧困家庭換新顏。2016年王葛莊村駐村幹部和村兩委了解她家裡的情況後,經過程序,把她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村駐村幹部和村兩委經常到家了解情況,鼓勵她繼續學業,用知識改變命運,還為她家辦理了低保,代繳了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減輕了他母親的醫療負擔和後續的治療費用,要落實了教育扶貧的政策,她每年有6000元的助學金,她妹妹享受兩免一補和營養餐補助,上學的負擔大大減輕了。扶貧幹部的鼓勵和家人的支持讓她繼續學業,她自己在學校也積極開展勤工儉學,減輕家庭負擔,母親的病慢慢好轉了,家庭狀況逐漸好轉。
  • 中國郵政教育扶貧模式獲贊
    中國郵政按照定點扶貧規劃,依託所屬的石郵學院和企業優勢資源,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針對定點扶貧地區——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和洛南縣,打造了獨特的「教育+就業」扶貧模式,取得了扶貧扶志又扶智的成效,受到與會領導和代表的稱讚。
  • 創新「三全三扶一檔」教育精準扶貧機制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在扶貧開發中具有基礎性、先決性、關鍵性作用。近年來,寧化縣創新「三全三扶一檔」教育精準扶貧機制,通過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管理和扶志工程、扶智工程、扶助工程,為每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建立專門檔案,全縣教育精準扶貧實現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全覆蓋,真正讓每一位貧困家庭孩子「有書讀、讀好書」「有學上、上好學」,走出一條貧困山區、革命老區教育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 顏亮亮:扶貧路上擔使命
    在臨泉縣邢塘街道劉橋社區,提起退役軍人、扶貧幹部顏亮亮,鄉親們有口皆碑、一片讚譽。從省紀委監委機關幹部到劉橋社區黨支部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6年來,「80後」顏亮亮一腔赤誠,將大好年華奉獻給鄉村,全身心撲在脫貧攻堅上,讓一個曾經的貧困村面貌煥然一新,用實幹和擔當書寫了精彩的人生篇章,先後獲得「省直機關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範退役軍人」「中國好人」等榮譽和稱號。
  • 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
    原標題: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臨滄市檢察院脫貧攻堅主題微電影《一芽三葉》正式「上線」《一芽三葉》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現邊疆「直過民族」貧困地區的脫貧成果,記錄扶貧工作者投身一線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偉大跨越,由雲南省臨滄市檢察院出品、中共臨滄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滄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脫貧攻堅微電影《一芽三葉》於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當天在臨滄市電視臺正式上映。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盛開的三朵花丨都勻市歸蘭鄉翁奇村駐村...
    3年的基層實踐中,我和所有一線扶貧幹部奔跑著、衝刺著、收穫著,用拼搏的汗水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三朵花。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了一朵名叫實踐的花。張晗查看河道施工情況接觸扶貧從全面摸排開始。
  • 我的扶貧故事|郝瀚:扶貧路上用心幫 已把他鄉作故鄉
    我的扶貧故事|郝瀚:扶貧路上用心幫 已把他鄉作故鄉 2020-11-26 23: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長沙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文方扶貧路上二...
    長沙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文方扶貧路上二三事 2020-12-25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先鋒:三峽人的扶貧情
    三峽人:扶貧足跡踏得廣打開全國扶貧攻堅主戰場分布圖,一眼望去,三峽人的扶貧足跡遍布全國各地;三峽人的幫扶力量嵌在祖國大江南北;三峽人的幫扶背影留在了河流山川之中。三峽人心有情懷,不遠萬裡,腳沾泥土走進貧困地區,將扶貧初心與脫貧攻堅深深聯繫在一起。為了精準扶貧,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從資深的水利人變身為心系脫貧攻堅的扶貧人。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一個都不能少」,教育扶貧書寫奮進篇章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扶貧先扶智,絕不能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堅決阻止貧困代際傳遞」。擺脫貧困,不僅要和物質貧困告別,更要提高人的素質、增強內生動力、實現全面發展,作為「造血式」扶貧的教育扶貧,無疑是打贏脫貧攻堅戰、衝刺「最後一公裡」的關鍵所在。  從「人人有學上」到「人人上好學」的美麗蝶變。
  • 國強公益基金會入選第三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
    近期,由國務院扶貧辦、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網、《中國扶貧》雜誌社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優秀扶貧案例報告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國強公益基金會入選「扶志扶智」優秀案例。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人民網與《中國扶貧》雜誌社組織多名專家學者,在眾多的投稿案例中遴選出15個以「扶志扶智」為主題的優秀案例。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自1997年起展開教育扶貧,二十餘年的持續探索與發展,最終在「扶志扶智」的道路上交出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