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鋒:三峽人的扶貧情

2020-12-24 中國社會扶貧網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運營企業、我國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團結各類扶貧力量,眾志成城、直面挑戰,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紮實推進脫貧攻堅的各項重點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

大國重器,三峽大壩 圖為地處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大壩的一角

2002年4月,三峽集團定點幫扶重慶市巫山縣和奉節縣。自此,三峽人在水利人、電力人之外便多了一個扶貧人的稱呼。

2018年7月,江西省萬安縣脫貧出列;2018年8月,重慶市巫山縣脫貧出列;2019年4月,重慶市奉節縣脫貧出列;2020年3月,內蒙古巴林左旗脫貧出列;2020年4月,雲南省普米族、景頗族實現整族脫貧……這一系列好消息的背後,是三峽人以實際行動詮釋脫貧攻堅之舉的時代印證。

三峽人:扶貧足跡踏得廣

打開全國扶貧攻堅主戰場分布圖,一眼望去,三峽人的扶貧足跡遍布全國各地;三峽人的幫扶力量嵌在祖國大江南北;三峽人的幫扶背影留在了河流山川之中。

三峽人心有情懷,不遠萬裡,腳沾泥土走進貧困地區,將扶貧初心與脫貧攻堅深深聯繫在一起。為了精準扶貧,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從資深的水利人變身為心系脫貧攻堅的扶貧人。

2020年10月1日,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右一)接受中央媒體採訪 張志銀/攝

以雷鳴山為代表的三峽人將共產黨人的扶貧初心撒在貧困地區的土壤裡,開出了扶貧之花,結出了脫貧之果,留下了攻堅之情。

「三區三州是深度貧困地區,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四川涼山州、雲南怒江州是我們重點幫扶地區;定點扶貧、庫區移民幫扶、川滇少數民族幫扶以及援疆援藏援青,每一項工作的完成我們都積極響應中央部署,加大投入力度,授之以「漁」地幫扶。」雷鳴山向記者介紹。

2019年5月,雷鳴山(左三)赴重慶市奉節縣調研定點扶貧工作 三峽集團供圖

據了解,三峽集團歷年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過85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400多項,累計委派掛職幹部近百名,惠及全國110多個縣(市、區)。

因一顆共產黨人的扶貧初心,每每之行——三峽人腳沾泥土、心中有情;

因一個共同的方向,每到之處——三峽人深入扶貧一線,俯下身子訪貧問苦、撲下身子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因一個共同目的,每每之舉——三峽人攻堅克難,打贏脫貧攻堅戰。

三峽人是貧困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急貧困群眾所急,想貧困群眾所想,解貧困群眾所困是三峽人扶貧的宗旨。

三峽人:「志智雙扶」抓得實

三峽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教育扶貧擺在優先位置,將「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從發展教育入手,幫助貧困地區孩子走進校園,改變命運,擺脫貧困。

2019年夏,300多名少年走進三峽,圖為2019年「三峽娃娃行」宜昌水電夏令營的合照 張志銀/攝

2002年以來,三峽集團累計投入7億多元。其中,先後新建擴建幼兒園25所、小學87所、中學50所、職教學校10所,極大地改善貧困地區教育基礎設施條件;連續十年開展各類「娃娃行」活動,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走近大國重器、激發心中夢想……

家住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的趙欣婷是三峽人在教育扶貧領域幫扶的眾多孩子之一。

2019年夏天,趙欣婷(左一)在母親的陪伴下參加「三峽娃娃行」宜昌水電夏令營活動 張志銀/攝

活潑開朗是趙欣婷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是命運卻跟她開了一個玩笑。作為雷鳴山結對幫扶的貧困家庭孩子之一,先天殘疾、生活困窘的趙欣婷並沒有向命運屈服。

趙欣婷今年12歲,是一名五年級學生,在三峽援建的巴林左旗三峽中水電小學讀書。

「好好學習」是趙欣婷埋藏心底的夢想與動力。走進課堂,拿起書本,全神貫注地讀書是令趙欣婷感到開心的時刻,也是令母親王麗華感到幸福的事情,身處校園的趙欣婷臉上多了一份笑容,心裡多了一份夢想。

趙欣婷的幫扶故事只是三峽人在教育扶貧領域幫扶的一個縮影。

三峽人通過「扶教育之貧」和「依靠教育扶貧」,探索出「輸血」與「造血」、「扶貧」與「扶智」相結合的扶貧模式,助力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著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三峽人:聚焦特色產業,瞄準消費扶貧

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開對了「藥方子」,才能拔掉「窮根子」。這一點三峽人深信不疑。為此「聚焦特色產業,瞄準消費扶貧」是三峽人開出的一張精準幫扶的良方。

「內蒙古巴林左旗是全國最大的掃帚基地,因勢利導,建立了笤帚加工基地……」對於三峽人幫扶的扶貧產業,雷鳴山如數家珍。

巴林左旗有「中國笤帚苗之鄉」之稱,是全國知名的笤帚苗生產基地、區域最大的笤帚苗集散地、種類最齊全的笤帚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笤帚苗交易市場。三峽集團把笤帚苗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累計投入700萬元,綜合實施了深度貧困村綜合能力提升項目、婦女居家靈活就業項目、笤帚苗特色產品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和消費扶貧等四個項目,為笤帚苗產業提供從種植、儲藏、標準化生產研發車間、技術工人培訓、綜合展示館、電商扶貧運營和消費扶貧的全產業幫扶,探索出一條「全產業鏈多樣化、全區域規模化、全覆蓋多方式化」的「三全三化」精準產業扶貧新路子。

據了解,巴林左旗笤帚苗種植面積35萬畝,規模化笤帚苗加工廠累計達到85家,加工能力達到8000萬把件,實現綜合產值近10億元,從業人員8萬人以上,人均年收入4800元以上,累計帶動9363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在三峽集團的幫扶下,笤帚產業成為巴林左旗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笤帚產業的帶貧機制日益完善,產銷平臺的建設也更加規範。

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影響脫貧攻堅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三峽集團認真貫徹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精神,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積極轉變工作方式,有力有序地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三峽集團定點幫扶的重慶市巫山縣、奉節縣、江西省萬安縣和內蒙古巴林左旗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量農特產品出現滯銷問題。

2020年,三峽集團消費扶貧涉及區域分布圖 三峽集團供圖

農特產品賣不出去,貧困群眾的生計怎麼辦?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會不會受影響?身為扶貧人,我們能做些什麼?……一番思考後,三峽集團克服各種困難,緊急採購貧困縣農副產品;協助定點扶貧區域建立了三峽e購採購企業商城,以線上採購的方式把貧困群眾的農特產品銷售出去。

「線上銷售不僅減少疫情對定點扶貧縣、湖北地區農副產品銷售帶來的影響,避免了滯銷傷農問題的出現,還有助於打開農副產品的海外銷路,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雷鳴山向記者介紹。

截至2020年9月,三峽集團內部通過線上平臺累計採購2131萬元,歷年累計直接採購和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副產品金額超過1億元。

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的根本之策。三峽人在前臺扶持特色產業發展,在後頭打通產品消費市場。「前後搭臺」的特色幫扶模式成為三峽人鞏固脫貧成效,建立長效機制的新亮點。

今後,三峽集團將穩定脫貧攻堅成果融入到「十四五」規劃中,圍繞主業,持續發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探索長效機制。

來源:中國扶貧

相關焦點

  • 【扶貧攻堅先鋒譜③】鐫刻赤心報家鄉 ——縣稅務局駐蔡家溝村扶貧...
    【扶貧攻堅先鋒譜③】鐫刻赤心報家鄉 ——縣稅務局駐蔡家溝村扶貧隊員張思科的故事 2020-12-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小扶貧櫃 暖暖鐵路情(新視點)
    站在紅色櫃體前輕輕掃碼,就能在火車站候車時採購扶貧產品,助力脫貧攻堅!日前,國鐵集團鐵路消費扶貧櫃首批投放暨合作籤約活動在北京南站舉行。  有了鐵路消費扶貧櫃,旅客通過掃碼開櫃、挑選商品、關門結算等簡單3個步驟即可購買產品,同時還可通過掃描櫃體側面展示的「鐵路12306」「中鐵快運商城」「掌上高鐵」二維碼,登錄鐵路電商扶貧平臺進行線上訂購。這種「三網一櫃」線上線下互動、產運銷一體化的消費扶貧新模式,打通了扶貧產品從田間地頭到鐵路車站的「最後一公裡」。  「儘管投放不久,但銷售不錯、廣受歡迎。」
  • 情系涼山的扶貧先鋒
    自2017年擔任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梭梭拉打村駐村扶貧幹部以來,布哈帶領151戶607名貧困群眾全部實現脫貧。73歲的老阿媽的惹伍甲莫望著布哈忙碌的身影,豎起大拇指說:「共產黨,瓦吉瓦(好得很)!布哈,卡沙沙(謝謝)!」種下希望的種子長期以來,昭覺縣戴著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四川省深度貧困縣兩頂帽子。
  • 《石頭開花》秀出扶貧新氣象
    ,在基層扶貧幹部、當地群眾和其他社會扶貧力量齊心協力的奮鬥下,戰勝貧困的故事。據悉,時代報告劇這一新興電視劇體裁將頻繁出現在明年的電視螢屏,包括聚焦脫貧攻堅的《脫貧先鋒》、講述黨員奮鬥故事的《我們的新時代》、關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生平事跡的《功勳》等。
  • 「我的脫貧故事」三年扶貧情 一生都勻人|都勻市委常委、副市長...
    ,承擔兩地東西部扶貧協作這一個重任。   2017年初,我懷著「有激情、查實情、獻真情、做事情、脫貧情,結友情」的理念,從珠江之濱到劍江河畔,都勻與廣大幹部群眾一起攻堅脫貧,至今戰鬥了1023個日日夜夜,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我的扶貧故事」一段扶貧路 一生火把情丨納雍縣姑開鄉火把村扶貧...
    一段扶貧路,一生火把情……我叫楊勇,是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姑開鄉火把村的扶貧特崗和村支部書記。2016年春天,我懷揣著夢想,來到火把村,開始了我的扶貧之路。四年多來,我從一名扶貧特崗到村支部書記,回想起過去的點點滴滴,有辛酸,也有感動。但能見證火把日新月異的變化,又非常欣慰,自己和同事們的付出終究有了回報。
  • 我的扶貧故事|陳平:用心扶貧 以情動人
    講解脆紅李管護技術扶貧更要扶智和扶志農村有句俗語叫「富不離書,窮不離豬」。原本組織上已準備讓我回原單位了的,但我舍不下與綠化鄉群眾的魚水情,舍不下與鄉村幹部的戰友情,我向組織申請留了下來。李平在給大家示範如何使用「栽苗器」這就是我的扶貧故事,「用心扶貧,以情動人」是我的幫扶感言,也是我人生寶貴的財富。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 三年時間裡,他將時間化作了95萬字的扶貧工作日記、超過20萬字近100篇扶貧工作動態報導、一冊名為《扶貧路上》的詩影集……以真誠、熱血和激情對粵北山區這片土地傾注了大量的熱情與智慧,以實際行動踐行造血式扶貧,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退伍不褪色 扶貧花「正紅」
    他就是安徽省樅陽縣選派幹部、樅陽縣橫埠鎮合龍村駐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唐正紅。  脫貧攻堅,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發揮村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的作用,引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唐正紅清醒地認識到,扶貧工作是黨和政府聯繫貧困群眾,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橋梁紐帶,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黨和政府,群眾都看在眼裡,繫著群眾對脫貧攻堅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 公益扶貧微電影《山鄉情漫漫》媒體見面會在南充舉行
    11月17日,由中共閬中市委宣傳部,四川順吉有限責任公司(遠錦國際項目)聯合主辦,南充翱翔網絡技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公益扶貧微電影《山鄉情漫漫》媒體見面會在南充萬泰酒店舉行。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中共南充市委宣傳部外宣辦宣傳科科長孫華強,南充市委宣傳部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李華東,中共閬中市委宣傳部王勇,閬中市寶臺鄉人民政府龔茂培,南充晚報社總編輯蔡榮中及影片《山鄉情漫漫
  • 【十九大時光】扶正心 扶貧情——甘肅扶正藥業砥礪扶貧的五年
    「把日子越過越紅火」的親切召喚和勉勵,言猶在耳,「我們一起共同努力」的承諾就是扶正扶貧的衝鋒號。在定西市安定區巉口鎮不斷發展壯大的扶正藥業,主動請纓興建了中國扶貧紀念館、馬鈴薯產業博覽館和隴藥文化館。與扶正藥業隔門相望近在咫尺的「三館」特別是扶貧紀念館,已經成為到定西參觀考察、投資興業的客商必去之處。
  • ...故事」爭做扶貧抗疫先鋒——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殷成業
    根據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扶貧工作的安排,2019年3月他被單位推薦到洮南市野馬鄉新明村參加扶貧工作,現任野馬鄉新明村駐村工作隊隊員。作為扶貧一線的黨員幹部,他守住初心,牢記使命,扶危濟困。大愛無聲,助力精準扶貧接到法院賦予他扶貧工作的使命時,他剛剛完婚,面對妻子的不舍,老人的掛念,他沒有向單位訴苦,毅然決定紮根扶貧一線,駐紮在新明村這片土地上,立志完成扶貧任務。
  • 《山海情》今晚開播,黃軒化身脫貧帶頭人再現扶貧也扶志的「閩寧...
    我們後人到哪兒了,哪兒也就能再紮根……」近日,「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山海情》發布定檔片花,帶領觀眾走進了曾經將飛沙走石「幹沙灘」變成寸土寸金「金沙灘」的西海固紮根人的故事,也揭開中國脫貧攻堅奮鬥圖景的一角。
  • 一首歌,兩地情!北侖汪清志願者共同創作MV 致敬扶貧英雄
    這是一首曲,更是獻給東西部扶貧協作的一份禮。而這兩個在藝術上孜孜追求的人,在汪清相遇,共同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自己力量一直是他們的心願。原來,在汪清日子裡,朱偉體會到了掛職幹部人才的辛苦,看到了援建項目為當地群眾帶來的脫貧希望,也見證了代表兩地幫扶情的「北侖路」揭牌儀式。在一次次自己所見、所聞中,他的內心一次次被感動。
  • 扶貧路上步鏗鏘---湖南日報數字報刊
    扶貧路上無「難」事,工作隊積極協調溝通縣、鄉政府,通過民主推薦、甄選、考察,把在外經商具有一定領導力,願意作為脫貧致富帶頭人的一名優秀黨員請回鄉,作為村支部書記,並增選了村婦聯主任,為扶貧工作的有力開展打牢幹部基礎,同時積極培養村兩委後備幹部。    要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而八寨村外出流動黨員多。
  • 聚焦貧困婦女及兒童健康保障,i雲保獲評「精準扶貧先鋒機構」的稱號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也是脫貧攻堅全面收官之年,i雲保充分發揮保險保障優勢,持續推進扶貧公益工作,積極擴大扶貧公益影響,不斷提升扶貧公益效能。在連續3年資助公益項目之際,分別聯合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貧困母親兩癌篩查與救助」項目和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1份早餐」項目,正式啟動「丹霞公益計劃」。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在三年扶貧路上,他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拼命幹,帶領貧困群眾走出一條既解近憂又謀長遠的產業扶貧路子,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3萬元,幫助秦集村實現整體脫貧出列。他腳步不停,為秦集村百姓致富增收嘔心瀝血,直至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劉金海榮獲「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徽好人」,他所帶領的扶貧工作隊連續三年被滁州市委組織部評為優秀扶貧工作隊。
  • 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2020-11-25 12:19:40 來源: 先鋒成都 舉報
  • 黃智勇調研中院駐村扶貧工作
    ,看望慰問駐村扶貧工作人員。(查看相關資料) 「扶貧工作進展如何?有什麼問題和困難?」每到一處,黃智勇都要實地查看了解群眾生產生活、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等情況,認真聽取村支兩委以及扶貧工作隊情況匯報,仔細查閱扶貧檔案、工作日誌,村黨組織生活記錄等有關資料,督促大家把工作抓緊抓細抓落實。
  • 打通產業扶貧「最後一公裡」——農業發展銀行舉辦2020年定點扶貧...
    搭建對接平臺,拓寬銷售渠道,促進扶貧產業有效對接大市場,是消費扶貧取得實效的關鍵環節。  為克服疫情災情影響,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匯聚全社會更大合力,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農發行在推進會現場分設5個農發行定點扶貧縣扶貧產品展區和7個廣西未脫貧摘帽縣扶貧產品展示區,各地豐富的物產資源被擺上了展臺集中推介,近百種特色產品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