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攻堅先鋒譜③】鐫刻赤心報家鄉 ——縣稅務局駐蔡家溝村扶貧...

2020-12-26 澎湃新聞

【扶貧攻堅先鋒譜③】鐫刻赤心報家鄉 ——縣稅務局駐蔡家溝村扶貧隊員張思科的故事

2020-12-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行穩致遠,幸福久安。近年來,遠安縣始終堅持以「四個經得起」為工作目標,自我加壓、敢為人先,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歷史性重大突破。今天的《扶貧攻堅先鋒譜》欄目,讓我們一同聆聽縣稅務局駐洋坪鎮蔡家溝村駐村隊員張思科講述他自己的扶貧故事。

我叫張思科,是遠安縣稅務局的一名幹部,1968年出生在洋坪鎮蔡家溝村,16歲因為讀書離開家鄉後,就在縣城安了家。2017年3月,當我得知單位正選派幹部脫產去蔡家溝村駐村時,我特別激動,立刻向單位提出申請。2017年4月17日,我以一名扶貧幹部的身份回到了我惦念的家鄉,決心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鄉親們做點實在事。

剛開始駐村那會兒,村裡的交通環境不好,駐村條件也很差。蔡家溝村有不少貧困戶還在大山裡,不僅房子破舊危險,交通也很是不便,為及時全面掌握村裡的情況,常常要翻山越嶺。為說服地處偏遠的10戶困難群眾搬入安置小區,我就一戶一戶的上門做工作,讓他們打消顧慮。如今,他們全部搬進了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安置小區。

要脫貧,發展產業才是硬道理。為此,我多方聯繫相關單位,專門邀請農業專家實地指導,將水果、茶葉、肉牛、山羊等特色種養殖業作為該村的產業發展方向,成立了高峰石榴合作社及蔡家溝村獼源獼猴桃合作社,發展石榴、獼猴桃等水果近400畝。採取入社社員技術培訓、參與務工、入股分紅等措施,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

為了幫助鄉親們把純天然的農產品銷售出去,我當起了村裡的採摘工、搬運工、運輸員、銷售員。春天的菜籽油、夏天的小脆桃、秋天的獼猴桃、冬天的黃牛肉,我通過朋友圈、QQ群幫鄉親們「帶貨」,一年四季不停歇。

2017年上半年,村民張思福被查出患上尿毒症住進了醫院。在他住院期間,為了讓他安心養病,我就和同事一起,幫他把600多斤桃子和1000多隻土雞全部售完。在他生命最後一刻,他最後一個電話打給了我。

如今,我已經駐村有3年多時間了,在我們所有扶貧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昔日落後的蔡家溝村發生了很大變化。140多戶住上了安全敞亮的新房,村裡建起了3個水廠和10多個供水設施,208戶群眾用上了乾淨、安全的水。23.8公裡道路得到硬化,鄉親們出行更方便了。獼猴桃、石榴、茶葉、肉豬、肉牛、山羊、蜜蜂等特色種養殖產業如火如荼,戶戶都有了增收產業,大家對未來的日子都充滿了希望。

在這場扶貧攻堅戰中,我有幸回到了家鄉,成為扶貧攻堅這場偉大戰役的一名見證者、參與者。一路走來,有責任、有壓力,有淚水、也有歡笑,收穫了我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段時光,我將終生難忘。

祝願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好!扶貧攻堅,鄉村振興,我們一直在路上。

融媒體記者 ¦ 鄒金浩 通訊員 ¦ 李雙駿、陳麗麗

原標題:《【扶貧攻堅先鋒譜③】鐫刻赤心報家鄉 ——縣稅務局駐蔡家溝村扶貧隊員張思科的故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小楊書記的扶貧日記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裴振萍 申震)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一支支特別的隊伍迅速組建,他們就是紮根鄉村的駐村扶貧工作隊。他們不畏艱苦,克服困難,想方設法拔去老百姓的窮根兒。在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就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工作充滿活力又不乏經驗,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勁兒,帶動全村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這支隊伍就是黑龍江省稅務局駐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扶貧工作隊。隊伍的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楊利維因為年紀不大,村裡人都親切地叫他小楊書記。他手裡有一個日記本,裡面記錄著扶貧工作的點點滴滴。
  • 富裕縣:小楊書記的扶貧日記
    當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一支支特別的隊伍迅速組建,他們就是紮根鄉村的扶貧工作隊。他們不畏艱苦,克服困難,想方設法拔去老百姓的窮根兒。在富裕縣紹文鄉紹文村就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工作充滿活力又不乏經驗,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勁兒,帶動全村建檔立卡戶脫貧致富。
  • 黨建引領+駐村扶貧+鄉賢回村
    黨建引領、駐村扶貧、鄉賢回村助推梅田村新農村建設上臺階。整治後的水塘乾淨漂亮。鄉賢回村願出微薄之力建設家鄉梅田村曾經是人人都羨慕稱讚的「勞模村」。1956年,梅田高級農業合作社主任吳培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 黃智勇調研中院駐村扶貧工作
    ,看望慰問駐村扶貧工作人員。(查看相關資料) 「扶貧工作進展如何?有什麼問題和困難?」每到一處,黃智勇都要實地查看了解群眾生產生活、農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等情況,認真聽取村支兩委以及扶貧工作隊情況匯報,仔細查閱扶貧檔案、工作日誌,村黨組織生活記錄等有關資料,督促大家把工作抓緊抓細抓落實。
  • 「攻堅扶貧」做好村民的主心骨——軍轉稅務「老兵」張欽迎「第一...
    「敲開」致富門——臨邑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劉炳山扶貧紀實【攻堅扶貧】心繫百姓 真情扶貧——鄆城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紀實【攻堅扶貧】小康路上的「稅月情懷」——東營區史口鎮西商村「第一書記」燕全亮【攻堅扶貧】俯首甘為孺子牛 ——陽信縣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王惠國
  • 資中縣法院駐村「第一書記」白帥鋒的扶貧故事
    資中縣法院駐村「第一書記」白帥鋒的扶貧故事 2021-01-05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扶貧新機制:駐村幫扶工作隊的組織、運作與功能
    1除了訪談,我們還收集到2014-2020年有關脫貧攻堅工作的公文三百餘份,以及駐村工作隊簡報、駐村日誌、收支臺帳和幫扶手冊等文本資料,這些材料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扶貧工作隊的組織特性及其影響。例如,2019年7月,甲縣組建了綜合幫扶工作隊特別攻堅組,攻堅組由從鄉鎮工作隊、縣扶貧工作隊和縣職能部門抽調而來的人員組成,負責產業發展、教育扶持、醫療保障、基礎設施、法治服務和基層黨建等六個方面的攻堅任務。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組織邊界的伸縮性事實上也反映了人員來源上的混合性,只不過這一層面上的人員混合性是在更加基層的單位中實現的。
  • 扶貧三餘載 情系長志村
    崔光輝是市委老幹部局駐延壽縣壽山鄉長志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在3年的駐村工作中,他甘於奉獻、敢於擔當,情牽百姓,帶領貧困群眾闖出了致富路子,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評價。2019年5月,是他駐村扶貧一周年的日子。按政策,作為駐村工作隊隊員,他可以輪換返回;從家庭情況看,女兒開始讀高中,家中需要他。但他主動向局領導表示:「如果沒有合適人選接替,我接著駐村。」局領導最終決定由他接任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於是,情系長志、用心扶貧的他留了下來,繼續「撇家舍業」駐村扶貧工作。
  • 脫貧攻堅,他們將自己的青春鐫刻其中!90後扶貧幹部現身「市民文化...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12月27日,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澎湃新聞共同舉辦「市民文化客廳」第十七期「一個都不能少——青春之名,扶貧之行」主題文化活動。4名年輕的扶貧幹部作客上海書城,講述在扶貧第一線的所見、所想、所作、所為。
  • 中國人壽駐廣西天等縣進遠村扶貧第一書記蒙廣盛脫貧攻堅紀實
    這大半年來,在進遠村各屯的村頭巷尾、田間地頭、新建牛舍中,總會看見一位雖然被曬得膚色略黑,但總是面帶笑容的人影,他就是進遠村扶貧第一書記蒙廣盛。   2020年4月,蒙廣盛受中國人壽廣西分公司選派,到進遠村駐村扶貧。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盛開的三朵花丨都勻市歸蘭鄉翁奇村駐村...
    接到脫貧攻堅任務成為歸蘭鄉翁奇村駐村幹部時,我才27歲,還有些青澀。3年的基層實踐中,我和所有一線扶貧幹部奔跑著、衝刺著、收穫著,用拼搏的汗水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三朵花。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了一朵名叫實踐的花。
  • 脫貧攻堅——縣氣象局王春玉:我的駐村日記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道路上,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是發揮黨建優勢、實施幹部引領戰略、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大膽實踐。為了弘揚正能量、激勵全縣幹部群眾進一步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做好駐村扶貧工作。今天為大家刊發的是王春玉的駐村日記,與大家共同分享他的駐村故事。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央廣網南陽12月21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程傳運)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河南省唐河縣趙氏三兄弟先後主動申請駐村任第一書記,三兄弟在工作中比擔當、比幹勁、比成效,交流心得、方法,一時在廣大幹群中傳為美談。
  • 一個派出所所長駐村扶貧的419天
    「我叫陳如亮,是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公安局黃蓮派出所所長,2018年6月19日,我到黃蓮鄉芭蕉溪村駐村扶貧,419天後的2019年8月13日,我結束了扶貧工作。我駐的芭蕉村112戶551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從當初人均收入不到1800元,脫貧後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這是陳如亮駐村日記的最後一頁。
  • 駐村第一書記楊劍平:踐行初心使命 譜寫扶貧讚歌
    楊劍平(右一)了解貧困戶發展養殖白鴿產業情況。木麻根社區供稿「回到家鄉工作,我感覺很幸福,感謝家鄉政府實施的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給了我這樣一個的機會,讓我能為自己的家鄉脫貧攻堅貢獻力量。」欽州市浦北縣江城街道木麻根社區駐村第一書記楊劍平感慨地說。
  • 駐村扶貧幹部董瑞宜扶貧9年 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 年來,董瑞宜三踏選派徵程,先後到廬江縣金牛鎮古城社區、山南村駐村扶貧。在他帶領下,古城社區三年內由「上訪村」轉變為「模範村」;省級貧困村山南村在2016 年底從貧困村出列,2017 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469人均已脫貧。
  • 《秀美人生》致敬扶貧攻堅第一線的無名英雄!
    在扶貧攻堅的第一線,還有很多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而電影《秀美人生》,便藉助「時代楷模」和全國優秀黨員黃文秀的事跡,向全國奮戰在扶貧攻堅戰線上的工作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而在扶貧攻堅上,我們國家湧現出了大量可歌可泣的先進個人,電影中的女主角,由郎月婷飾演的黃文秀就是其中之一。這部電影從黃文秀的英雄事跡切入,但卻並不只是她一個人的傳記電影,更加展現了在扶貧攻堅戰線上,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工作者都奉獻了自己的能量和青春,而黃文秀只是其中的佼佼者與領軍人。她的精神值得學習,她的事跡值得讚頌。
  • 不是過客是歸人——記扶貧駐村工作隊員劉峰
    於是,在資中縣供電公司的支持下,駐村工作隊為村文化室準備了5000餘冊書籍供村民借閱,還組織播放各種科普教育片9次。文化教育帶來了思想意識的改變,老鷹村的貧困戶認識到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他們不再只是單向地接受幫助,而是主動獲得生存和發展能力,用雙手創建自己的美好未來。
  •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駐村工作隊長李柏平一片丹心向扶貧
    這是鵬程村28歲尿毒病患者康海清含淚握著李柏平扶貧隊長講的話,樸素的話語背後折射出扶貧隊長李柏平的一片丹心。幹一行愛一行,不改軍人本色圖為駐村工作隊長李柏平李柏平,新化縣發改局價格監測中心主任。曾經在部隊從軍20年,正營職專業。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工作是一次身心的雙重洗禮丨鎮遠縣蕉溪鎮...
    2017年初,我被派駐到鎮遠縣蕉溪鎮茶園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時,我就和村支「兩委」溝通後,決定充分利用每月月例會議、「三會一課」「院壩會」、走訪入戶等機會,積極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先把黨員、組幹的思想扭轉過來,充分發揮黨員、組幹的帶頭作用,讓大家認識到,要讓群眾看得到希望,才能動得起來。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