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扶貧」做好村民的主心骨——軍轉稅務「老兵」張欽迎「第一...

2020-12-28 閃電新聞

無論是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還是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肥城市稅務局扶貧幹部張欽迎衝鋒在前、忘我奉獻,贏得了駐點村村民們的一致稱讚:「有張書記在,我們心裡踏實。」

「大娘,家裡的米和面還有嗎?不夠我再給你送,缺什麼你就說。」在例行登記完體溫後,張欽迎總要多問張玉蘭一句。

「張書記,俺啥也不缺。」張玉蘭今年90歲了,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身體不大好,張欽迎對她總是額外關照。「年前你送的那些都還有,夠吃著呢。」

今年已經是張欽迎駐村扶貧的第13年了。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帶上乾糧,來到駐點村;忙完一天的工作,再匆忙返回家中。有時候,是騎著電動車;有時候,是公交車加步行。這樣的工作方式從2007年就開始了,他先後到過邊院、安駕莊、王瓜店等多個鎮街的貧困村,多年的駐村幫扶,讓他跟這些村民就像親人一樣。

張欽迎到駐點村貧困戶家庭走訪了解情況

2018年,張欽迎所在的駐村工作隊進駐到潮泉鎮大王莊村。潮泉鎮大王莊村是省級貧困村,村民以種植核桃、櫻桃為生,由於缺乏專業的技術,收成極不穩定。張欽迎多次與鎮政府協調,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大王莊村核桃櫻桃生產合作社,統一組織村民進行生產、防蟲等,並定期聘請專家為村民授課,進行科學種植,提高產量,擴大銷路,村民收入有了明顯改觀。

疫情發生後,大年初二張欽迎就結束休假,一大早來到大王莊村,與村兩委幹部商量村裡防疫事宜。在他的主導下,村裡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實行網格化管理,他帶頭挨家挨戶摸底排查,做好疫情防控科普工作。僅用4天的時間,就將全村498戶1613人排查完畢,並按戶建立臺帳,每天給村民登記體溫,統計有無異常。

「我是一名黨員,關鍵時候不能退縮,要衝在最前面。」這是張欽迎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1985年,剛從軍校畢業不滿一年的他就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山防禦作戰,他所在的噴火排主要任務是伴隨步兵進攻,張欽迎不顧危險,衝鋒在前,不幸被彈片打中了脊柱,現在一到颳風下雨,後背還會隱隱作痛。在那次戰役中,張欽迎所在的噴火排榮獲了集體一等功,他本人也被授予三等功。

噴火排二班集體合照(一排右二)

如今已經58歲的張欽迎,在疫情防控的戰場上,依然是想在前頭、衝在前頭。大王莊村地處肥城與長清的交界,人員往來較多,防疫任務重大。張欽迎組織設立防疫檢查站,村裡的黨員24小時輪流值守。檢查站設在村口,最初的時候只有一張桌子。凜冽的寒風凍得值班人員直打哆嗦,張欽迎不忍心,主動捐款1000元,購買了帳篷,添置了防護服、消毒液、口罩等防護用品,保障值班人員的人身安全。

在村口設立防疫檢查站,為進出村民做好登記

幸運的是,在嚴格防控下,全村沒有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病例,但張欽迎不敢掉以輕心。由於村民對疫情缺乏正確的認識,覺得身邊沒有人被感染,就是安全的,大過年的走走親戚怎麼就不行了。在家的村民也閒不住,總是扎堆聚在一起聊家常。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張欽迎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勸說。

這也讓張欽迎認識到,做好防疫工作,不能只靠「防」和「堵」,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識才是最主要的。北京防化學院畢業的他,深知此次疫情的嚴重性,而避免人員接觸、阻斷傳播途徑是最為有效的防控措施。於是他利用自己所學專業的優勢,每天在排查統計之餘,通過村委會的大喇叭,給村民介紹疫情的嚴重性、傳染的途徑等等,讓大家正確科學地認識此次疫情。村民們最終達成了不走親戚、不聚集的共識。

「張書記就是我們的主心骨,不光領著我們種好核桃、櫻桃增加收入,還帶著我們抗擊疫情,我們都信他。」大王莊村村民張東棠說出了全村人的心聲。

【攻堅扶貧】山東脫貧攻堅一線的「稅務力量」

【走向小康】我們的村子有點「甜」

【走向小康】夏日的「西瓜醬」 就是家的味道

【攻堅扶貧】稅徽映照扶貧路——菏澤市稅務局「第一書記」王景生扶貧紀實

【攻堅扶貧】特色種植「敲開」致富門——臨邑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劉炳山扶貧紀實

【攻堅扶貧】心繫百姓 真情扶貧——鄆城縣稅務局「第一書記」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紀實

【攻堅扶貧】小康路上的「稅月情懷」——東營區史口鎮西商村「第一書記」燕全亮

【攻堅扶貧】俯首甘為孺子牛 ——陽信縣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王惠國

【攻堅扶貧】黨建引領 產業幫扶 照亮鄉村脫貧路——平陰縣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孫宗傑

【攻堅扶貧】「三步走」助力脫貧致富「三級跳」——沂源縣稅務局「第一書記」李軍扶貧紀實

【攻堅扶貧】泰安稅務:脫貧攻堅中的「稅務藍」

【攻堅扶貧】讓老百姓有更多幸福感——壽光市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王興元工作紀實

【攻堅扶貧】扶貧路上的「心」力量——日照市東港區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王培嶺

【攻堅扶貧】用腳步丈量脫貧攻堅路——樂陵市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楊建強

【攻堅扶貧】把扶貧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濰坊市稅務局「第一書記」張曉明

【攻堅扶貧】山楂樹下扶貧情深 舊村新貌見證初心——濟南市歷城區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趙冬

【攻堅扶貧】把實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裡——菏澤市稅務局「第一書記」王安貴扶貧日誌裡的「扶貧故事」

【攻堅扶貧】唐書記的「三本經」 ——棗莊市山亭區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唐新春

【攻堅扶貧】寄情鄉村 傾心為民——菏澤經濟開發區稅務局駐鄆城縣程屯鎮張辛莊村「第一書記」李冬華扶貧紀實

【攻堅扶貧】致富路上黨旗紅————棗莊市嶧城區稅務局派駐「第一書記」付道峰

投稿:國家稅務總局泰安市稅務局

編發: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辦公室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讓鄉村更美 村民更富丨都勻市稅務局黨委書記...
    脫貧攻堅建檔立卡情況、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產業發展規劃布局、群眾發展心裡願望……一樁樁一件件,我都記錄在本子上,生怕錯漏了發展的細節。  在了解到拉海村辦公樓老舊,各項設施不完善,我們專門召開會議,協調資金為甲壤村和拉海村完善村委會辦公樓衛生間,同時改造電路,讓村裡幹部辦公更方便。
  • 富蘊:稅務藍增添脫貧攻堅畫卷新底色
    國家稅務總局富蘊縣稅務局駐富蘊縣克孜勒希力克鄉薩爾託海村工作隊帶領村民蓋起一幢幢白牆紅磚房,鋪設一條條寬敞平坦路,謀劃一條條產業致富路,在小康路上唱響幸福歡歌,在脫貧攻堅的壯麗畫卷上增添新底色。  走進薩爾託海村村委會,環顧四周最顯眼的莫過於紅藍綠三色展板。這展板正是薩爾託海村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思路的實景圖——紅色是黨建紅;綠色是綠色產業;藍色是稅務藍。
  • 「理通三迤」駐村扶貧隊員要做好「四門」功課
    ,作為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要更加嚴於律己,做好「四門」功課,提升自我能力,為駐村扶貧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對扶貧政策理解透徹,把握到位,如果政策把握不準,解讀不到位,是很難做好扶貧工作的,所以駐村工作隊員鍛造自身的第一步就是強化理論知識。要深入理解政策,把理論學透徹,認真學習脫貧攻堅相關政策文件和各類重要講話精神,以便能夠迅速了解掌握村情村況,摸透群眾的貧困現狀。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系村民 情灑扶貧路——阿日並巴雅爾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心系村民 情灑扶貧路——阿日並巴雅爾 2020-06-05 0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工作不僅僅是讓村民們脫貧丨玉屏自治縣皂角...
    2017年8月,我主動申請到脫貧攻堅一線工作,來到了這個美麗村子擔任第一書記,吃住在村裡,一幹就是近4年。但對於鐵家溪這個人均耕地面積僅有0.73畝的村來說,不管是修建組組通,還是改造人居環境都需要佔用村民田土或者犧牲掉一些村民的利益。而這些對於普通村民家來說,這都是養家餬口的碗,多少會有村民不樂意。「嬢嬢,這個路修通了你上街也方便,兒子們開車回來看你也方便。」「叔叔,你這個棚搭建的不牢固,如果不拆遇到颳風了就危險了。」
  • 脫貧攻堅路上的「筒靴書記」:追憶高石村扶貧第一書記夏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12時51分訊(通訊員 代莉)12月20日凌晨,重慶市墊江扶貧群裡突然驚聞一個噩耗:「裴興鎮高石村扶貧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夏強同志,於2020年12月20日凌晨因心臟驟停,與世長辭,年僅46歲。」消息傳來,群裡瞬間就炸開了鍋,大家都表示難以置信。
  • 扶貧故事丨累倒在扶貧路上的「第一書記」
    在三年扶貧路上,他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拼命幹,帶領貧困群眾走出一條既解近憂又謀長遠的產業扶貧路子,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63萬元,幫助秦集村實現整體脫貧出列。他腳步不停,為秦集村百姓致富增收嘔心瀝血,直至累倒在工作崗位上。劉金海榮獲「安徽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安徽好人」,他所帶領的扶貧工作隊連續三年被滁州市委組織部評為優秀扶貧工作隊。
  • 用心書寫無愧於扶貧事業的精彩華章——稅務幹部崔恩彬的扶貧日記
    這個夢想早在2002年國家稅務總局確定扶貧聯繫點時便在崔恩彬心中萌芽。崔恩彬先後三次提出申請,要求去國家稅務總局扶貧點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參與扶貧工作,但因各種客觀原因沒有成行。2017年底,組織上決定安排財務司派一名幹部到青海扶貧。崔恩彬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了申請,並向上級領導立下「軍令狀」:不折不扣地完成扶貧工作任務!
  • 「我的扶貧故事」全心全意做好「文軍扶貧」聯絡員丨荔波縣洪江村...
    我叫曾洪波,2018年底我主動請纓,爭取到為人民服務的最基層去、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去、到決勝全面小康的第一線去。看望慰問重病貧困戶(中)2019年1月,我來到黔南州荔波縣,任朝陽鎮洪江村第一書記。到洪江後,我堅定理想信念,堅守「文軍扶貧」路子,積極呼籲社會各類「文軍」關注洪江、關愛洪江,紮根當地全心全力辦實事。
  • 「我的扶貧故事」我也能為村民「指點一二」丨劍河縣久仰鎮巫溜村...
    身為一名同步小康駐村幹部,駐村以後,我便圍繞著「一宣六幫」方針,充分做好政策的宣講人,幫助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經濟發展,維護和諧穩定,幫助提升治理水平,推動精準扶貧,幫助為民辦事服務。為了貫徹好產業發展八要素,做好技術指導,我積極與技術人員聯繫,親自深入養殖地學習養蜂技術。龍國標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學習養蜂技術「小龍,這個蜂巢要怎麼取出來?」「小龍,你看我家這個蜂箱怎麼蜜蜂變少了?」「小龍,這個季度可以幫我找一下蜂蜜的銷路沒?」
  • 「我的扶貧故事」攻堅路上 不辭辛苦丨六枝特區新華鎮王家衝村同步...
    2018年3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選派到六枝特區新華鎮王家衝村擔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王家衝村位於新華鎮西北部,平均海拔1800米,全村國土面積10.05平方公裡,有17個自然村寨,10個村民組,全村564戶2897人。有耕地5700餘畝,林地6500畝。
  • 海口:為「扶貧之火」添「稅務之薪」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你我共同努力!在心懷希望、攜手相牽、圓夢全面小康社會的隊伍中,湧現出許許多多海口稅務扶貧人,以奮鬥書寫初心、以擔當踐行使命,將稅務力量匯聚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洪流中。A扶貧小貸 開啟致富之路「真的很感謝小朱,當初要不是他一直勸說,我們家現在不可能能養這麼多黑山羊。」在新坡鎮仁裡村脫貧戶林聲明的羊圈裡,黑山羊撒開了歡兒,爭先恐後地搶食。林聲明口中的「小朱」,正是來自國家稅務總局海口市秀英區稅務局「95後」稅務小夥——朱智超。
  • 孟慧娜:扶貧路上戰「疫」忙 兩個戰場勇擔當
    孟慧娜,清豐縣廣播電視臺團支部書記,現任陽邵鎮報錄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她扶貧是把好手,防疫也衝在最前面。自我市第一例確診病例發生在陽邵鎮後,她主動請纓,多次打請戰報告要求返回陽邵工作,成為「逆行者」中的一員。1月30日至今,吃住在村,不曾離開,她從扶貧第一書記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抗擊疫情的「戰士」。
  • 「講述」一位「第一書記」的三十而立:精準扶貧路上的無悔青春
    READING精準扶貧路上的無悔青春2016、2017這兩年,我承載著各級組織重託、脫貧攻堅重任,從蘇南投身蘇北,從城市紮根農村,擔任江蘇省委駐灌南縣幫扶工作隊黨委委員、張店鎮小圈村「第一書記」,全力做好省定經濟薄弱村掛鈎幫扶工作。
  • 「脫貧攻堅群英譜」姚鋌:肩挑扶貧再出發
    之前,時任天子山街道黨委副書記的姚鋌一直分管扶貧工作,在其分管扶貧工作的兩年時間裡,共清除四類對象24戶89人,清除識別不準對象16戶45人,新納入貧困戶13戶44人,全鎮貧困發生率僅為0.15%。為做好班子分工,人盡其才,街道對班子結構進行了醞釀,認為班子成員新老交替,年輕的同志對情況不熟悉,年老的同志精力不足,2019年又是打贏脫貧攻堅戰關鍵之年,黨委書記建議應該由一名能力素質強的人管扶貧,因此希望姚鋌繼續分管扶貧工作。「我是因為分管扶貧而提拔的幹部,組織需要我繼續分管扶貧我就繼續抓好扶貧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盼我不要走|仁懷市茅壩鎮二合村第一書記 羅...
    我叫羅海勇,2016年3月,組織上明確仁懷市國稅局(後與地方稅務局合併為國家稅務總局仁懷市稅務局)掛幫該市茅壩鎮二合村。在局黨組研究誰去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已經50出頭,並且在副局長崗位上工作了多年,同時身體不是很好的我,自告奮勇的向局黨組請纓,主動要求帶領幾名幹部深入省定二類貧困村——仁懷市茅壩鎮二合村,參與脫貧攻堅戰役。
  • 省國資委扶貧工作隊隊長對話花園村村民 花園村已然變成了真正的花園
    昨日,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省政府國資委駐花園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珂、花園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生寶和多位村民。扶貧工作隊名片省政府國資委駐村工作隊 由1名副處級幹部帶隊,2名科級幹部組成。2017年初進駐丁家營鎮花園村,主動發揮優勢,聚焦產業發力,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圓滿完成了駐點鎮村扶貧任務。
  • 莎車縣闊什艾日克村扶貧第一書記李言:帶領138戶村民摘掉貧困帽子
    村容村貌更加美觀、家庭收入逐年增加、村民致富信心滿滿……談起這些年莎車縣闊什艾日克村發生的變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廳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李言充滿成就感。從成立農機合作社到源源不斷為石油物探企業輸送勞動力,為了讓村民奔小康,李言在脫貧攻堅道路上的努力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他的努力換來的是村民們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截至目前,在李言的帶領下,闊什艾日克村有138戶、58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脫貧摘帽,全村670名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全部實現就業,全村年人均收入達7090元。
  • 【理通三迤】駐村扶貧隊員要做好「四門」功課
    作者:玉燕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對黨的初心使命的堅守和踐行,作為戰鬥在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基層幹部,駐村工作隊員要更加嚴於律己,做好「四門」功課,提升自我能力,為駐村扶貧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閉門」抓學習。
  • 「我的扶貧故事」有你陪伴,脫貧攻堅路上不孤單——扶貧媽媽寫給...
    本來媽媽想早點和你視頻的,可因為媽媽手頭有太多緊急的扶貧工作要做,所以才....別責怪媽媽呀!我的好寶貝,雖然你才3歲半,但我知道你比同齡的孩子都要懂事。孩子,對於你,媽媽總是帶著滿滿的愧疚。在你才8個月時,本來可以在媽媽身邊享受著慈母般的愛,可就因為你的爸爸、媽媽都是扶貧幹部,工作忙不允許,還在嗷嗷待哺的你不得不隨同外婆回安龍老家,還清晰的記得你離開的那天晚上,你可能因剛離開媽媽,缺乏安全感,整整哭鬧了一夜,媽媽也是徹夜未眠,心裡一直牽掛著你,想想這3年,我們總是聚少離多,有時爸爸、媽媽因為工作忙,連續加班1個月都未能回去探望你,只因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