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涼山的扶貧先鋒

2020-11-19 法制網


□ 本報記者  廉穎婷

□ 本報通訊員 羅鑫  姜永安

7月的四川省大涼山腹地梭梭拉打村,連日的降雨澆透了日漸富庶的彝家土地,幼兒園的朗朗讀書聲傳遍整個山谷。

迎著晨曦,一位皮膚黝黑的軍人邊與村民聊天,邊領著大夥走進田間的蔬菜大棚。

圖為布哈(左三)和村民展示養蜂成果。

他就是武警四川總隊涼山支隊某大隊政治教導員布哈。自2017年擔任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梭梭拉打村駐村扶貧幹部以來,布哈帶領151戶607名貧困群眾全部實現脫貧。

73歲的老阿媽的惹伍甲莫望著布哈忙碌的身影,豎起大拇指說:「共產黨,瓦吉瓦(好得很)!布哈,卡沙沙(謝謝)!」

種下希望的種子

長期以來,昭覺縣戴著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四川省深度貧困縣兩頂帽子。身為梭梭拉打村駐村扶貧幹部,布哈知道自己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帶領1779名鄉親兌現武警部隊扶貧脫貧「三年規劃」,徹底把這兩頂帽子甩出大涼山。

他一頭扎進村寨,遍訪全村522戶家庭。一天下午,布哈在走訪途中遇到一名醉酒村民,對方看到布哈便嚷嚷起來:「我啥子都沒有得到,我不歡迎你。」

圖為布哈和幼教點小朋友一起跳舞。

醉酒漢子是村裡的貧困戶尼惹爾日,家裡殘破不堪,每天酗酒。村裡已將尼惹爾日家列入民俗村統一改造規劃,但整修改造還得再等一陣子。

布哈一邊向武警涼山支隊匯報情況,一邊幫尼惹爾日找工作。只要村裡的事一忙完,他就帶著尼惹爾日往縣政府、鄉政府跑。

時任昭覺縣四開鄉鄉長的馬秀英既欽佩又感動地說:梭梭拉打村有這麼強的扶貧幹部,鄉親們一定能早日過上好日子。

3天後,規劃方案調整,布哈立馬帶人對尼惹爾日的房子進行改造整修,還為尼惹爾日在磚廠找到一份工作。

曾經滿腹牢騷的尼惹爾日一個勁地說「卡沙沙(謝謝)」,並表示要請布哈監督他戒酒,從此開始新生活。

布哈深知,一個地方想要徹底脫貧,教育扶貧才是治根本、管長遠的方法。以前,梭梭拉打村只有一個幼教點,40多個孩子擠在兩間陰暗簡陋的教室裡。在寫給武警四川總隊的脫貧幫扶建議中,布哈將援建幼兒園作為頭等大事呼籲。

2019年9月,武警愛民幼兒園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可容納200多名孩子接受高質量的免費學前教育。

圖為布哈向幼教點孩子們講述名人故事。

這期間,有兩個孩子引起布哈的注意,他們是爾古阿衣和馬子拉。兩個孩子都是單親家庭,爾古阿衣父親去世、母親改嫁;馬子拉母親病故,父親一人撫養5個孩子。成績優異的兩個孩子隨時可能因貧困輟學。

他回到部隊與戰友們說起這兩個學生的情況,兩名戰士當即決定資助這兩個孩子。

布哈的妻子阿呷在彝鄉學校當老師,兩人長期堅持家庭式扶持,不僅資助爾古阿衣、馬子拉這種特困戶的孩子和孤兒,更給予他們親人般地關懷。這些年來,他們共資助、幫扶18個彝族貧困學生,其中有兩人考上大學,一人考上了研究生。

3年來,通過布哈多方協調,武警四川總隊幫助村裡修通了公路、修好了水渠,356戶人家住進新居,家家配發了愛心藥箱。此外,村裡還建起電子商務站、3期蔬菜大棚、5個水衝式公用廁所、25個封閉式垃圾池。

引來金鳳凰

布哈了解得知,梭梭拉打村的婦女基本都會彝族刺繡,如果能形成規模化生產、暢通銷售渠道,可以增收不少。

繡娘賈巴伍呷聽了布哈的想法後心動不已。可後來發現,自己的作品想要拿到市場出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實在太大。

圖為布哈(後排左一)帶領村民發展彝繡產業。

「彝繡不僅是一個家庭、一個村莊的希望,更是對民族文化最好的弘揚與傳承。」為此,布哈4次拜訪昭覺縣民間彝繡專家阿合久都和中國彝族服飾收藏家阿吉拉則,請他們幫助培訓村裡的繡娘。兩位專家得知布哈來意後,答應擔任梭梭拉打村彝繡項目技術指導。

經過半個月培訓,賈巴伍呷技藝大幅提升,並在縣裡彝繡大賽評比中獲得一等獎。

在賈巴伍呷的帶動下,村裡百餘名繡娘加入彝繡隊伍,連的惹伍甲莫也加入進來。

梭梭拉打村通過發展刺繡,採取「非遺+時尚+電商+扶貧」模式,讓貧困群眾每年穩定增收2000元以上。

梭梭拉打村的林地資源非常豐富,獨特的氣候條件使得各類花卉花期很長,是養殖蜜蜂的天堂。布哈動員梭梭拉打村在校大學生俄洛瓦達返鄉創業,打算在村裡成立中華蜂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技術能手+貧困戶」模式,將梭梭拉打村養蜂產業發展壯大。

合作社成立了,蜂箱、蜂種也採購回來了,可俄洛瓦達和村民不會育蜂、預防病蟲,取蜜也只會最原始的方法,合作社面臨著技術難題。

通過四處走訪,布哈終於找到大涼山名氣最大的「養蜂王」宋文學。宋文學技術精湛但性格孤傲,很少有人能請得動他。為請到宋文學擔任技術顧問,布哈三番五次往他家跑,甚至承諾劃分股份給他,都被婉言謝絕。

一次,布哈休假回家陪妻子過生日,聽說宋文學到西昌辦事,借著給妻子買禮物的機會,早早便到市裡等待。可一整天過去,禮物忘了買不說,人也沒等到。

宋文學被布哈的熱心所感動,主動提出到梭梭拉打村養蜂,並將他養殖基地的優良蜂種部分投入到合作社。現在,梭梭拉打村的養蜂合作社已步入正軌,不斷為村民帶來可觀的收益。

如今,在布哈的扶貧日記上,一組組數據令人欣喜:村裡貧困發生率由2017年的34%實現歸零,151戶貧困戶在短短兩年內實現全部脫貧,人均年收入達6200元左右,比2019年國家貧困戶脫貧退出標準高出2000多元。

送錢送物不如送個好支部

7月1日,梭梭拉打村委廣場前,每月一次的黨建會正在召開。這次黨建會議題不多但都很重要:一是研究確認在本村退役軍人、在讀大學生中發展的黨員苗子;二是討論下一步聖女果、螺絲椒的銷路問題。

圖為布哈走訪孤寡老人。

「送錢送物,不如送個好支部。」為此,梭梭拉打村黨支部與武警涼山支隊昭覺中隊黨支部結成對子,讓這個脫貧攻堅的「一線指揮部」更加堅強有力。

梭梭拉打村村主任尼惹爾從,曾經終日酗酒,村民們見到他都躲得遠遠的。布哈找到尼惹爾從,勸導他戒酒擔起黨員、村主任的責任,沒想到卻遭到回絕:我家人都管不了,你憑什麼管?

布哈決定去尼惹爾從家裡。等尼惹爾從喝得微醺時,他用彝語和尼惹爾從拉家常,誠懇地向尼惹爾從表達了希望改進村委會工作風氣的願望。

過了一段時間,尼惹爾從主動找到布哈說,已經戒酒兩個月,並表示一定會全力配合武警部隊建設彝家新村。

在尼惹爾從的帶頭支持下,布哈用部隊黨支部的標準,通過落實組織制度、規範組織生活、嚴格黨課教育、舉行民主測評等工作,在村裡建起黨員學習活動室,組織黨員到附近火普村、成都戰旗村參觀學習、開拓視野。

現在,尼惹爾從每周都會與村兩委成員一起學習,一同研究村裡產業的發展方向。大到如何持續擴大村內產出,小到怎樣設計一款刺繡內容、算好貧困戶的每一筆帳。


相關焦點

  • 喜德縣聯手涼山家平臺開展產業扶貧新模式
    2020年1月3日上午,喜德縣人民政府與涼山家平臺(四川涼山家平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於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二樓會議室進行了關於地標產品「喜德閹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德漆器」的授權籤約儀式,喜德兩大主要產業正式開創產業網際網路裡程碑。
  • 涼山易地扶貧搬遷戶已全部入住,涼山無一人因貧失學輟學!
    搬得出還要穩得住發展「短平快」產業,優先組織外出務工最近幾天,位於涼山昭覺縣城郊的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沐恩邸社區的一門「生意」十分火爆,這個社區開辦了一個彝繡培訓班發布會上,駱西寧分享了「兩種方案」:產業上,出臺獎補政策,鼓勵貧困群眾「應種盡種」「宜養則養」,發展「短平快」產業,同時通過「齊採涼山」產銷對接、直播帶貨、「以購代扶」等活動,推進掛牌縣消費扶貧;就業上,與廣東、浙江等地合作,加大與成都、樂山等省內大中城市協調,通過「春風行動」和「點對點、一站式」集中送崗等方式,優先組織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
    為充分展現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成效,現推出「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編者按「媒體看易地扶貧搬遷」系列報導之四十五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
  • 情系阿支吾!一位內江警官在涼山的700多個日日夜夜……
    4個月後,內江選派幹部182人抵達涼山,拉開了為期三年的援凉脫貧攻堅和綜合幫扶工作。畢小雙深入山裡走訪村民內江市公安局東興區分局警務保障室副主任畢小雙是綜合幫扶工作隊的一員。兩年來,他用行動踐行初心,為涼山的脫貧攻堅貢獻著力量。7月21日,內江。窗外下著密密細雨。市第一人民醫院康復科的走廊內,畢小雙扶著牆根慢慢地移動身體。
  • 情系百豐山,大愛明珠情丨這樣的新明珠,超暖!
    11月12日下午,由佛山市生態環境局禪城分局主辦,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有限公司、南莊鎮慈善會承辦的「情系百豐山,大愛明珠情」扶貧助學公益活動在廉江市雅塘鎮百豐山村小學正式舉行。邱靜華在致辭中轉達了新明珠集團董事長葉德林、集團黨委陳先輝書記及全體新明珠人對小朋友們的愛心關注,同時介紹了新明珠承辦本次公益助學活動的「初心」,那就是「希望通過愛心助學扶貧這種形式,用我們的實際行動播撒希望,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實現夢想打開一扇窗;同時,也希望用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喚起更多人的公益意識。」
  • 國網涼山供電公司:深入推進「黨建+屬地協調」 助力國家重點工程建設
    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主力軍,都是戰鬥隊,都是定心丸。近年來,國網涼山供電公司持續深入推進「黨建+」工作模式,讓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各項工作中充分體現,為助力重點工作任務順利推進和圓滿完成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 附子花開大涼山:好醫生集團精準扶貧結碩果
    近日,好醫生集團在四川涼山州布拖縣樂安鄉火燈村舉行現場收購附子發放現金、向建檔立卡貧困戶捐贈有機肥、大米並進行中藥材產業扶貧培訓等,著力在脫貧攻堅的最後衝刺階段為精準扶貧加油鼓勁,為鞏固脫貧成果繼續發力,為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做貢獻。
  • 扶貧三餘載 情系長志村
    2019年5月,是他駐村扶貧一周年的日子。按政策,作為駐村工作隊隊員,他可以輪換返回;從家庭情況看,女兒開始讀高中,家中需要他。但他主動向局領導表示:「如果沒有合適人選接替,我接著駐村。」局領導最終決定由他接任駐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於是,情系長志、用心扶貧的他留了下來,繼續「撇家舍業」駐村扶貧工作。
  • 【法院人的扶貧印記】2019年「感動涼山」特別獎獲得者——鄧測川
    【法院人的扶貧印記】2019年「感動涼山」特別獎獲得者——鄧測川 2020-11-16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住進好房子...
    山高谷深、土地貧瘠,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乃至全國的「貧中之貧」。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涼山貧困發生率已降至去年底的4%,但四川剩下的7個未摘帽貧困縣仍全在涼山。消滅貧困的衝鋒號在涼山大地響起。今年初,四川從全省抽調幹部奔赴涼山督戰,聚焦薄弱環節組建工作專班蹲點。
  • 住進好房子 告別窮日子:四川涼山易地扶貧搬遷確保「搬得出、穩得...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掛牌督戰的52個未摘帽貧困縣如何攻堅克難?眼下,各地區各部門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戰」,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各項工作,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
  • 從順德到涼山:萬水千山總是情
    南方日報記者 戴嘉信 攝01巍巍橫斷山,滔滔金沙江,這一切構成了涼山地區獨特的地形、惡劣的環境。不臨深淵,不知水的險惡,不到涼山,不知山的陡峭。順德對口扶貧的金陽、美姑、雷波三個縣,自古以來苦甲天下。英勇頑強的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生長在極為嚴酷的生存條件中。經濟不發達,社會不發育。
  • 中國科學院院士親臨涼山指導蕎麥工作
    2020年12月19日,氣溫-3℃,「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涼山州農科所蕎麥產業合作研討會暨蕎麥產業產業扶貧匯報會」在涼山州西昌農業科學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昭覺)隆重召開。系統鑑定和評價1200份苦蕎、1800份甜蕎、409份金蕎麥、275份細柄,構建了野生種、農家種、栽培種三個層面的核心種質,從基因組水平上提出了世界苦蕎傳播路徑,挖掘了苦蕎農藝和品質性狀遺傳位點,培育出高蘆丁(3.2%)苦蕎材料「HR-1」,畝產達到180公斤,與企業達成合作協議,計劃2021年在涼山小範圍商業化種植。
  • 組照《四川涼山「懸崖村」的變遷》
    2017年9月初,500米上空俯瞰四川涼山「懸崖村」全貌,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向村莊。2017年9月初,四川涼山「懸崖村」村民背貨物通過天梯上山。    2020年5月13日,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31戶村民帶著行李下山,集中搬遷至昭覺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集中安置點的新家。
  • 【扶貧攻堅先鋒譜③】鐫刻赤心報家鄉 ——縣稅務局駐蔡家溝村扶貧...
    【扶貧攻堅先鋒譜③】鐫刻赤心報家鄉 ——縣稅務局駐蔡家溝村扶貧隊員張思科的故事 2020-12-22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扶貧日 | 張衛東:把脫貧攻堅勝利的旗幟插上小涼山!
    今天   正在四川省樂山市金口河區   掛職的一位扶貧幹部   要為我們講述扶貧路上的故事   通過旅遊扶貧促進當地群眾增收,打造帶不走的扶貧基地,這項惠民工程名列四川省第一名。   眾志成城「多亮點」   能用眾力,無敵於天下。
  • 佛山廚藝+涼山食材,煮出幸福生活
    這是廣東(佛山)對口涼山扶貧協作工作組駐金陽縣工作小組依託「粵菜師傅」培訓,帶給當地致富的招牌菜式。針對丙乙底村地處金陽10萬畝索瑪花海景區必經之路的區位優勢,金陽縣工作小組幫助當地建設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援建的安全住房被規劃為彝家旅遊風情小鎮,通過勞務協作為當地送去「粵菜師傅」廚藝培訓、民宿服務技能培訓,吸引越來越多曾經外出謀生的貧困戶回鄉創業就業。
  • 金融扶貧之農行樣本 從輸血到造血:產業鏈扶貧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10月15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前夕,中國農業銀行舉行金融服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發布會,農行派駐四川涼山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閔雲忠的在會議上發言表示。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產業幫扶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但如何引產業、扶產業、壯產業,仍是一個重大課題。
  • 大美涼山 閃耀璀璨斑斕民族文化之光
    本次活動以「火舞涼山 情深意長 文旅中國 魅力博覽」為主題,以提升涼山形象、打造涼山品牌為主線,以加速涼山旅遊進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目的,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通過運用「東方狂歡夜、彝族火把節」這一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品牌,不斷傳承和弘揚涼山優秀彝族文化,充分展示涼山富集資源、秀美山川和古樸風情,進一步提高涼山的知名度和對外影響力。
  • 【方志四川•口述史料】阿什老軌 ‖ 黨的民族政策在涼山大放...
    從民主改革到西涼合併,然後到攀西戰略資源開發,再到後來黨中央又將涼山彝族地區納入烏蒙山片區扶貧開發,緊接著中央又推行了中西部融合扶貧。廣東省對口幫扶涼山,最先是廣東省珠海市對口幫扶涼山,後來廣東省委書記來到涼山考察,感覺到扶貧力度小,珠海市力量薄弱,2016年換成了佛山市,當年就給涼山州11個貧困縣每縣1000萬元資金搞農戶安全住房建設,這個也是烏蒙山片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