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2021-01-12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張亨偉 喬磊)日前,在滄源勐來中心學校,「愛心上海・愛在東航」信息化教學示範點正式揭牌成立。此次行動由東航與上海市及當地政府部門共同推動,吸引上海的學校、企業等多方力量參與,為當地兩所貧困村小學共贈送66臺筆記本電腦;落實硬體的基礎上,東航還聯合上海七寶中學教育集團對接「視像中國」遠程教育項目,為所在學校教師提供來滬集中課程培訓,以及遠程在線教育幫扶,讓信息化教學點設施真正發揮作用。

扶貧需扶志,在信息化教學示範點揭牌的當日,從大山走出的23歲的東航飛行員和超為勐來中心學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他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告知孩子們:「即使條件再艱苦,只要有志向、有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依然可以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愛在東航」扶貧聯合志願服務項目走進滄源農村。 林文乾 攝

東航還充分發揮在行業內和社會上的巨大影響力,通過開展合作,不斷提升各方對雙江、滄源兩縣的關注度,東航先後牽手上海益優公益組織開展「來自大山」項目,邀請佤族師生前往上海參加才藝夏令營;牽手《漫旅中國》,邀請佤族師生前往上海參加「漫旅中國旅行獎」頒獎盛典,充分展示佤族文化特色……

雙江縣忙品村位於大山深處,之前小孩上學、家人看病都要看「天」而行,因為每逢大雨,山路便泥濘難走,「要致富,先修路。」2016年至今,東航為忙品村在內的雙江縣數個貧困村修建了數條道路,村民們由「靠天而行」變成「按需出行」,如當地村幹部所說:「這條路不僅通向學校、醫院、城市,也通往美好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扶貧先扶智 作業幫教育扶貧在路上
    作業幫作為K12在線教育領域的領軍者,匠心研發新技術賦能平臺,降低教育資源不均等的壁壘,積極探索教育公益扶貧的路徑和實現方式,讓全國孩子都有機會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2020年9月,作業幫加入到對西和縣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中。
  • 凌雲:教育扶貧暖千家 精準扶智拔窮根
    近年來,在脫貧攻堅進程中,凌雲縣堅持「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工作思路和「教育扶貧斷窮根」的攻堅理念,多措並舉,綜合施策,打出優化辦學條件、增強師資力量、織牢保學防護網、落實資助兜底線等教育精準扶貧
  • 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在京發布
    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優秀案例(2019)由《中國企業精準扶貧綜合案例50佳(2019)》和《中國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2019)》共100個案例組成。是由國務院扶貧辦立項、中國社科院承辦、歷時一年完成的重要研究成果,計劃在脫貧攻堅期內每年開展一次。
  • 奔走在山間田野,譜寫鄉村振興樂章——東航扶貧幹部群像
    在孫曉和孫國平的眼裡,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政策支持,也離不開東航對滄源、雙江兩縣年復一年的產業、教育、醫療等全方位精準扶貧。當然,也離不開一任接著一任在這片熱土揮灑青春與汗水的東航扶貧幹部們。
  • 金融扶貧 東航期貨聯手交易所推出農產品「保險+期貨」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通訊員屠潔 報導:日前,東航期貨有限責任公司獲批了上海期貨交易所滄源天然橡膠、鄭州商品交易所滄源白糖的「保險+期貨」項目,以金融的力量助力東航所結對的雲南滄源農民增收奔小康。多年來,東航集團與雲南臨滄的滄源、雙江兩縣結對,開展扶貧攻堅。
  • 扶貧先扶智:艾青小學向平鄉縣油召中學捐贈圖書2385冊
    為了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先扶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身邊資源,為國資委機關扶貧工作第八協作組扶貧點河北省平鄉縣油召鄉的油召中學聯繫捐贈了一批教育圖書。劉滿桂是紡織離退休幹部局西郊離退休人員黨支部書記,他十分關心扶貧工作。近日,萌生了要為國家扶貧事業出一份力的願望。
  • 國盛證券精準扶貧再下一城 於都梓山鎮「1+X共享課堂」揭牌
    來源:新華網5月17日,國盛證券精準扶貧項目「國盛證券1+X共享課堂」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梓山鎮中心小學正式揭牌。這一旨在幫助解決邊遠農村學校「缺師少教」問題、打通教育扶貧「最後一公裡」的扶貧項目,不僅在江西位列同類項目前列,也在證券行業探索精準扶貧的道路上開拓了新的方向。
  • 東航抖音「帶貨」助力香格裡拉消費扶貧
    「大家好,我是東航雲南公司女機長李鑫,今天我們在東航抖音直播間,一起尋夢香格裡拉,邂逅心中的日月。」7月26日,東航官方抖音號團隊赴香格裡拉小中甸鎮團結村,以「抖音短視頻+抖音直播+抖音大V連麥」的方式推介香格裡拉,吸引千萬觀眾,並交出10萬元銷售額的「成績單」。
  •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張芳齡事跡 2020-12-14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三全三扶一檔」教育精準扶貧機制
    教育在扶貧開發中具有基礎性、先決性、關鍵性作用。近年來,寧化縣創新「三全三扶一檔」教育精準扶貧機制,通過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管理和扶志工程、扶智工程、扶助工程,為每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建立專門檔案,全縣教育精準扶貧實現了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全覆蓋,真正讓每一位貧困家庭孩子「有書讀、讀好書」「有學上、上好學」,走出一條貧困山區、革命老區教育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 扶貧先鋒:三峽人的扶貧情
    三峽人心有情懷,不遠萬裡,腳沾泥土走進貧困地區,將扶貧初心與脫貧攻堅深深聯繫在一起。為了精準扶貧,三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雷鳴山從資深的水利人變身為心系脫貧攻堅的扶貧人。三峽人:「志智雙扶」抓得實三峽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始終把教育扶貧擺在優先位置,將「扶志」與「扶智」相結合,從發展教育入手,幫助貧困地區孩子走進校園,改變命運,擺脫貧困。
  • 為脫貧攻堅收官、鄉村振興起航插上「東航之翼」
    今年以來,東航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劉紹勇,東航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李養民等東航集團領導先後8次奔赴雲南實地調研走訪、精準施策,在圓滿收官「十三五」扶貧任務的同時,為啟動「十四五」鄉村振興工作謀篇布局。航空幫扶「造天路」,讓當地經濟「飛」起來交通與經濟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交通不便是貧困村面臨的共同困境。想致富,先修路。
  • 精準扶貧 變「輸血」為「造血」——來賓市興賓區法院幫扶貧困村...
    精準扶貧 變「輸血」為「造血」——來賓市興賓區法院幫扶貧困村脫貧摘帽 2020-12-01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扶貧」湘西速寫⑤|常在常德扶貧車間,尋「桃源」何須出桃源
    10月12日,「決戰決勝2020——走進『精準扶貧』首倡地」全國黨刊全媒體採訪調研活動第五站:湖南省桃源縣楊溪橋鎮。曾經,很多人想走出重重大山圍困,尋一個就業便利、生活便利的真正「桃源」之地。現在驀然回首卻發現——自己就已身在桃源處,尋「桃源」何須出桃源!
  • 中糧長城葡萄酒發布微電影《陌生一家人》,助力教育扶貧
    1997年,第一批福建支教老師坐著綠皮火車跨越2300多公裡,來到寧夏荒蕪的大山,遞出了教育扶貧的第一棒。至今,已有1413名支教老師及大學生志願者持續教育接力,讓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實現夢想。在以往的扶貧電影中,產業扶貧是主要內容,同樣奮鬥在扶貧一線的默默無聞的教育工作者相對較少被看到。首部以閩寧協作的援寧教師群體為原型的微電影《陌生一家人》填補了這一空白。「扶貧先扶智,扶智先勵志。」是中糧酒業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浩對教育扶貧的期望,中糧長城葡萄酒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深知教育是扶貧的重要力量。
  • 「精準扶貧勵志班」孩子們的春天
    近日,貴陽日報傳媒集團「脫貧攻堅基層採訪行」的記者,走進貴州省財政學校「精準扶貧勵志班」了解到,全班61個孩子,都曾經經歷過人生的迷惘,但最終都在這裡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學校希望通過扶貧與扶志相結合的方式,「職教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家」,最終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第一次走出大山的陽開忠,對眼前一切充滿了憧憬,也有著人生的迷惘,因為各方面原因,後來他輟學了。 此後的半年,陽開忠去了浙江溫州,在當地一家飯店裡炒菜,嘗盡了各種艱辛。
  • 中廣核集團赴凌雲縣考察調研扶貧攻堅工作
    在凌雲中學階梯教室中廣核—廣西百色凌雲縣少數民族「白鷺班」開班三周年總結會上,中廣核集團中廣核大學(黨校)扶貧工作項目經理杜繼偉,凌雲中學、凌雲二中校長分別作「白鷺班」年度工作總結,並對「白鷺班」2020年春季學期優秀教師、學生進行表彰,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
  • 伊利探索實踐精準扶貧模式用產業帶動「伊起小康」
    作為行業領軍企業,伊利集團積極探索實踐「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推進脫貧攻堅。6月17日,「伊起小康」脫貧攻堅項目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進行了籤約,並同步啟動了敕勒川30萬頭奶牛生態牧場示範項目暨國家奶牛核心育種基地,未來伊利將通過「產業基地精準扶貧」模式打造土默特左旗脫貧樣板,全面助力內蒙古脫貧攻堅和農牧業高質量發展。
  • 教育扶貧,託起明天的「太陽」
    要結合教育扶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抓好村小及農村教學點建設,建好辦好人民滿意的芙蓉學校。(4月8日 《湖南日報》)「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斬斷根植於貧困戶身體裡的窮根,讓貧困戶的腦子富起來,才能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我國自古就有家貧子讀書的傳統,只有讓孩子們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讓他們不輸在起跑線上。「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終身受益」。
  • 用心用情書寫扶貧答卷 至真至誠助哈尼少女蝶變
    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故事三年前,教育扶貧政策走進景哈鄉戈牛村委會拉沙村小組,讓沒有讀過高中的波處獲得了一次到上海就學的機會。三年的外出學習,不僅開拓了她的視野,改變了她的人生觀念,更讓走出大山的想法在她心裡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