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由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要的電影《少年的你》,才知道這是一部校園暴力題材的電影。第一印象便是27歲的周冬雨演一個18歲左右的高中生竟沒有絲毫違和感。演員們基本都沒有華麗的妝容,甚至臉上的雀斑都清晰可見,很符合高中生,或者那個年齡孩子的樣子。
校園暴力普遍存在,就算沒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我們在高中時代或者更小的學生時代也聽到或者親眼看到過。
影片確實演得很真實,看似稚嫩天真無邪的年齡其實內心就是那麼醜陋。因為無知,經歷的少,還沒有經歷生活的洗禮,心中狹隘,而變得異常冷漠,甚至藐視生命。就像影片以魏萊為首的幾個學生一起毆打陳念,剪陳念的頭髮,並都發自內心的狂笑,以折磨人,看別人痛苦流淚脆弱不堪為樂。
正是處於生理期的孩子,對生理問題及其敏感,所以她們用汙穢的言語,扒光陳念的衣服給她拍裸照。我一直認為陳念的心很強大。換做一般人的精神病也不為過。所以我們及其同情陳念。
以前的受同學的欺辱不算,這是認識小北之後,由於小北被警察帶走調查,就那麼一天沒接她放學就出了這樣的事。所以我們痛恨魏萊那幾個學生,也為小北能夠單純的沒有性行為情況下默默的守護而感動。所以當陳念失守殺了魏萊我們不光不怪陳念,反而更加解氣。
這個影片播放的氣候確實能抓住人心,有代入感。可是我想說影片中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我們都上過高中,如果說年級組能排到前十的,像魏萊那樣好看志願填北大那樣的學生,平時學習時間是多麼緊湊,不排除有天才,但若是整天頭腦裡裝著怎麼算計人,而且不只陳念一個,她之前就逼死了一個學生。
這樣的人怎麼考上北大,如果是其他的一本學校倒是有可能。還有就是高考剩兩門考試的時候,陳念被當作殺人嫌疑人帶去派出所調查,怎麼還能考出那麼好的成績,這合理嗎?還有就是當小北與陳念因為魏萊的死都被抓,兩個人如此的默契,4,5個警察用挑撥離間也好,溫柔感動方式也好,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白臉也好,倆人都說不認識對方。
怎麼就能因為最後高考完事後一個警察的一句話陳念就都招了,是刻意這麼排怕過不了審,還是本身電影就邏輯混亂。等等一系列的漏洞。
之所以評分高,是因為電影人性把握的好,因為觀眾大多是善良的,儘管內容不合理,但是感動到了,大家都關心未成年人,誰都會有,或者將來會有孩子。所以,影片的評分好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優秀,但也有觀眾,大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