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觀眾終於等來了《河神2》。
它的前作《河神》於2017年播出,在當時收穫了大量的好評,豆瓣評分8.2分。即使同年有《白夜追兇》這樣的網絡神劇,也沒有掩蓋住《河神》的光芒。
《河神》的成功,不僅在於它有光怪陸離的劇情,有邏輯自洽的腦洞,有專業不出戲的氛圍,也在於他選角的精準(除了男二,這裡暫不討論,不然得偏題十萬八千裡)。
李現在《河神》裡賦予了角色精氣神,小河神郭得友在他的演繹下痞氣中帶有正義,機智勇敢又透著少年的莽勁,雖然在某些需要深層次多方面情感表達時略顯青澀,但瑕不掩瑜,仍不失為一次精彩的演出。
作為續集的《河神2》,在開播之初就因為換角而引發熱議。
因為續集最不被觀眾接受的一點就是換角。
換角不僅使前作與續集割裂,也極大地影響了觀眾的投入感。
《河神2》目前豆瓣評分7.5分,這分不算低,但相較於前作的8.2分還是落下了一截。
從評論來看,在服化道、場面、特效等方面,觀眾還是給予了肯定,尤其是特效和場面方面相較於前作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而爭議主要集中在「演員」身上。
作為「前河神」,李現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參演《河神2》,小河神郭得友換成了金世佳。
金世佳,80後演員,代表作《愛情公寓》、《一個勺子》等。
這幾年圍繞在金世佳身上關於演技的爭論兩極分化嚴重,去年他參加《我就是演員》時就出現了一次大規模討論,而到了今年的《河神2》開播,這種爭議再次捲土重來。
一部分觀眾覺得他是演藝圈的滄海遺珠,有演技沒流量,雖然不火但是個人魅力十足。
另一部分觀眾則吐槽他立的藝術家人設,演戲天賦不高卻樂於說教,做的不如說的好。
而在我看來,金世佳是一個兩面性的比較自我的演員,他有一套自己對戲劇的理解方式,這種方式不論優劣,都給他的演技帶上了濃濃的個人色彩。
縱觀這幾年金世佳的作品,他的表演過於模式化。
這裡的模式化不是指他像瞪眼Baby一樣幾個表情通吃天下,而是指他表演思維上的固步自封,他自己也說過,如果什麼都排斥,那最後,路只會越來越窄。
即使他逐步敞開自己,對於這樣的狀態他從心底是排斥的。
金世佳曾說過,演員要有「羞恥心」,不能什麼戲都接。
一個演員如果沒有強大到可以隨心所欲挑選劇本的時候,最初的原始積累是重要的,試問哪個演員不願跟大導演合作,挑好的劇本演戲。
但演員何其多,沒有最初的原始積累,你憑什麼拼?
就拿《愛情公寓》來講,它抄襲這點沒得洗。
但撇開劇情,陳赫飾演的曾小賢,一句「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將角色深入人心。
張偉的扮演者李佳航從第一季的龍套演到第五季的絕對男主,精彩的演技不僅帶來了觀眾緣也帶來了機會。
還有「小姨媽」鄧家佳,「花花公子」孫藝洲等,他們在《愛情公寓》系列裡也奉獻了自己演員生涯的代表作。
吳鎮宇曾說過,他演過一些爛片,但沒有演過爛角色。
一個人對角色的理解,對劇本的研究決定了他表演的方向。
在《上鎖的房間》播出時,金世佳接受採訪,記者問「木教授為什麼一直戴著藍牙耳機?」
金世佳回答道「編劇設定的,他也不理解為什麼一直戴著一個耳機。」
連節目後期也忍不住吐槽說,藍牙耳機其實是一個助聽器。
金世佳飾演的木教授是一位失聰人士,金世佳知道他飾演的角色的特殊性嗎?
他知道,但他沒有深入理解角色行為背後的含義,只是浮於表面地完成演出。
金世佳的矛盾在於,他既看不上這樣的劇,迫於生計又不得不演。
同樣是這場採訪,記者還問了一個問題,「木教授去到現場會覺得恐懼嗎?」
金世佳斬釘截鐵地回答,「不恐懼。」
原因嘛,因為是拍戲。
事實證明,從內心抗拒角色的人是無法走進這個角色的,也無法引導觀眾走進你所表演的世界。
金世佳的問題恰巧在,對於不滿意又不得不參演的角色缺少了一份敬畏心,馬虎而模式化的完成表演,沒有賦予角色靈魂。
金世佳難道就沒有好的角色嗎?
有,《一個勺子》裡的傻子勺子。
他的勺子為什麼動人?
因為他對這個角色用心且對這部劇充滿了敬畏。
在選角時他遇到陳建斌,他很忐忑,陳建斌見面當即讓他減肥,他在春節期間硬生生減了25斤,這份毅力和對角色的渴望讓他吃透了劇本吃透了角色,勺子這個角色終於讓他擺脫了「陸展博」的影子。
再說回《河神2》這部劇,關於金世佳的小河神負面評論主要集中在這幾點。
「油膩誇張的表情、失焦放空的眼神,不接地氣的表演,將一個下九流的小人物演得高高在上。」
金世佳演小河神的方式是讓角色來貼合自己的性格,而不是融入角色。這種方法能加快演員的入戲,但也容易因為演員本身的局限性導致角色理解上的偏差。
金世佳是一個好演員嗎?
是的,他是一個好演員。
但他是一個優秀的演員嗎?
可能離他自己的目標還差很遠。
希望有一天,金世佳能放下他的「軸」,與世界和解。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