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際上給低幼兒童的圖書,很少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呈現孩子的需求。米米系列試圖開創一條沒有人走的路。每一本米米圖畫書, 表面上是好玩簡單的故事,背後其實躲藏著一兩位心理學大師的理論內涵。沒有任何理論能自詡完美,不同心理學大師的不同想法,像一面多角稜鏡,我們立於鏡前,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孩子,以及照見自身。
米米系列圖畫書,很像是天上掉下來送給我的禮物。這份禮物,要從2000年說起,當時和英出版社邀請《星月》作者珍妮兒‧肯儂來臺北演講,在一次聊天中,我們聊到幽默圖畫書的創作,兩人都很好奇,什麼樣的幽默文字和圖畫最貼近幼兒?
她走了以後,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因為當時我正在北京師範大學讀博士,所以想從學術研究中找尋答案。但2~6歲小孩表達能力弱,除了觀察外,很難從他們身上得到真正的反應,國際上也幾乎找不到相關研究資料。
後來,我到幼兒園讀圖畫書給一群小朋友聽,這才發現,在團體中孩子的反應最自然。我可以從孩子的專注程度、笑的反應、還有肢體動作來判斷,這本書是否貼近孩子的心靈?是不是能引起孩子共鳴?
我從上千本中外圖畫書中挑選出一百多本幽默有趣的書,分別在新竹和北京的幼兒園,每天讀給3個不同年齡班級的小朋友聽。最後發現,能在近百本佳作中脫穎而出、深受幼兒青睞的圖畫書,都具備了某些共同特質,比如身體動作的幽默。
相對於大人喜歡會心一笑的幽默,小孩子喜歡的是動作的幽默。我清楚記得,以前每次看到電視劇有跌倒摔跤的劇情時,會覺得沒水平,然後就轉移頻道。可是經過一百本書的觀察與洗禮之後,我現在看到摔跤跌倒的情節,會停下來說: 哇,好有童趣哦!
後來在創作米米故事的時候,我也試著蹲下來,用孩子一樣的高度,來寫米米的故事。在《米米玩收拾》這本書中,米米跌個四腳朝天,小朋友就會哈哈大笑。對於習慣用動作和感官來探索世界的學齡前幼兒來說,這種身體動作的幽默,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米米系列在一開始就定位於「幼兒式的幽默」。
孩子喜歡的幽默還包括:聲音節奏產生的趣味;化繁為簡的可笑情節;大便、放屁之類的身體生理現象;重複可預測的文字敘述;擬人化的動物主角;溫馨家庭故事;貼近幼兒生活的故事內容;令人驚喜的快樂結局,還有使用模式化的語言,比如相同的問話、押韻等等。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特質都和幼兒內在認知發展息息相關。當孩子從事的活動能滿足他內在需求時,形之於外的就是專注。所以幼兒聆聽圖畫書時的專注程度,可以說明他對書的喜愛程度。
米米系列第一本書《米米說不》的靈感,來自於留美時在幼兒園的工作經驗與「媽媽經」。當時是想創作一本以小孩為主體的幼兒文學,孩子可以從故事中看見自己。這本書其實在我心裡醞釀很久,所以下筆很快。
圖畫書就像跳水一樣,講究「剎那間的美感」,《米米說不》的故事結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許多孩子看到米米,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點頭如搗蒜般地喊出「我也是這樣!」這或許是米米系列在國際上能開創閱讀藍海的原因之一,通過對兒童認知與發展的了解,反映孩子真實成長的需求。
談到米米系列故事的創作,可能因為我自己所學的是幼兒發展心理學,所以一些非常認同的心理學大師的經典理論,長久以來已內化在我的想法中。每一本米米圖畫書, 表面上是好玩簡單的故事,但背後其實躲藏著一兩位心理學大師的理論內涵。沒有任何理論能自詡完美,不同心理學大師的不同想法,像一面多角稜鏡,我們立於鏡前,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孩子,以及──照見自身。
2008年3月底《米米說不》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書展第一次公開亮相,當時我對《米米說不》並沒有抱著很高期待。還記得出發前,在臺北遇見小魯沙永玲總監,我意興闌珊地說:雖然和英每年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書展大手筆設立展館,但原創圖畫書要售出國際版權真的是困難重重!
然而,一周後在博洛尼亞書展,《米米說不》一口氣售出14國版權,這股熱潮旋風遠遠出乎我的意料!僅法文版權就有4家知名法國出版社提出了正式offer。出版米菲兔的荷蘭出版社也表達出版興趣,但最後我們選擇了另一家參與競逐的荷蘭出版社。芬蘭、丹麥、以色列、西班牙這些過去遙不可及的專業童書出版社,竟紛紛提出要購買米米版權,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一本童書跨越國界的力量。
回臺灣之後,我開始思考米米的未來出版之路。首先定調的是質量優先,不為了趕熱潮急著出齊一系列,事實證明我們做到了穩健地一年出版一本,用十年光陰打造米米系列。
目前國際上給低幼兒的童書,很少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呈現孩子的需求。所以米米系列試圖開創一條沒有人走的路,比如《米米說不》呈現孩子有說不的需求;《米米愛模仿》呈現孩子有模仿大人的需求;《米米玩收拾》呈現他們對環境秩序感的需求;《米米坐馬桶》呈現孩子有排洩的需求;《米米吸奶嘴》呈現孩子有吸吮的需求。希望單純述說好玩的故事,讓孩子們在情緒上有所釋放、並獲得暢快的撫慰。
米米圖書的原創過程
米米系列創作過程中,最辛苦的莫過於和英美術團隊,她們從無到有地原創了米米世界的所有場景與物件(從搜集照片到構圖著色),比如米米的家(茅屋外觀)、美麗村遠景和街道、公園、動物園、書店、圖書館、超市、牙醫診所……企畫與美編一波三折、費盡心思才完成構圖。比如公園場景圖必須符合所有故事境之動線,美編沙盤推演了兩個月才定稿。米米弟弟布布的可愛造型,則是由三位美編,群策群力共同打造而成;外婆外公的衣裙服裝,是由美編上網找靈感,參考了陳履安夫人改良旗袍與帽子的設計。
▲ 米米家的設計過程
米米系列的構圖過程也相當複雜。
▲《米米吸奶嘴》其中一頁的構圖
▲成熟圖
此外,這套書還涉及到大量場景的構建。
▲超市場景圖
▲公園場景圖
關於米米動畫
過去我曾創作過短篇動畫,深知動畫最耗時的環節在於原創腳本,所以每當寫完一個米米故事,我會立即展開動畫腳本的創作。因此米米系列的創作,圖畫書與動畫始終是同步並行的,有時圖畫書構圖不理想,我們會把動畫腳本構圖供畫家參考。
▲ 《米米玩收拾》動畫腳本修改圖
一個長久以來擅長做平面圖畫書的出版社,要經過哪些努力,才能做出國際肯定的高質量原創動畫?雖然在一開始我就清楚知道,做短篇精緻動畫所投入的金額,遠比未來收益要高出很多倍,但仍甘之如飴,不惜成本地想做出國際質量的動畫。我們也把所有努力的過程都做成了互動資料庫,在新竹高鐵站附近的「周逸芬編輯驛站」長期公開展出,希望可以傳承這些經驗。
▲ 《米米遇見書》動畫畫面
▲ 《米米小跟班》動畫畫面
關於米米周邊
以下是米米已生產的周邊商品(尚未在大陸發行)。
▲ 便條紙
▲ 有機棉T恤
▲ 數字洞洞卡
▲ 身高尺
▲ 盒中盒
眼下,我們正在製作12集的米米兒童電視節目(每集半小時),想等明年電視播映後,周邊商品再一起上市。
目前剛印好10種米米精裝圖畫書(《米米說不》《米米小跟班》《米米坐馬桶》《米米玩收拾》《米米吸奶嘴》《米米遇見書》《米米不想畫畫》《米米愛模仿》《布布笑一笑》《小便的故事》),先以單冊精裝發行,以滿足過去買過」米米系列「(四冊一套或六冊一套)的老讀者。
幾年前,有一位同事,她在美國念MBA,曾經建議和英去做市場調查。當時我對她說,無論市場上流行什麼、暢銷什麼,我都不太想去跟隨。記得2000年剛開始出版關懷系列時,其中有些書其實別家出版社都評估過,認為太小眾沒有市場而淘汰,比如好好愛阿迪、挖土機年年作響等等。但這些書都是難得一見的好書,對我來說,只要是好書,我就想出版。後來和英的關懷系列幾乎全部叫好叫座,也因此帶動了更多出版社有勇氣去出版關懷弱勢的好書。
我最想做的是創造趨勢,主動地讓讀者知道——什麼是好書、好動畫。
∣周逸芬
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我國臺灣獲日本文學碩士後,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深造,取得第二個碩士學位,主修發展心理學與幼兒教育,並取得美國蒙特梭利學會 (AMS) 幼兒園園長與教師執照。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加州大學附設幼兒園擔任老師。為了解什麼樣的圖畫書最貼近幼兒,她的博士論文從認知發展心理學探討幼兒喜愛的幽默圖畫書,2002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多年來一直擔任童書出版社總編輯,曾獲金鼎獎最佳主編獎。圖畫書作品」米米系列「,獲優秀童書排行榜TOP10年度最佳童書,並售出十餘國版權。《冬冬的第一次飛行》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獎。《米米聽民樂》獲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冰心兒童文學獎。
-END-
主持人∣孫珏
長按關注,歡迎做客
所呈童書皆為專業過心之選
合作事宜,請聯繫我們
微信:kinkimonkey
4818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