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人創作不出世界級童書IP?

2021-02-08 書童貝貝

目前,國際上給低幼兒童的圖書,很少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呈現孩子的需求。米米系列試圖開創一條沒有人走的路。每一本米米圖畫書, 表面上是好玩簡單的故事,背後其實躲藏著一兩位心理學大師的理論內涵。沒有任何理論能自詡完美,不同心理學大師的不同想法,像一面多角稜鏡,我們立於鏡前,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孩子,以及照見自身。

 

 

 

米米系列圖畫書,很像是天上掉下來送給我的禮物。這份禮物,要從2000年說起,當時和英出版社邀請《星月》作者珍妮兒‧肯儂來臺北演講,在一次聊天中,我們聊到幽默圖畫書的創作,兩人都很好奇,什麼樣的幽默文字和圖畫最貼近幼兒? 

 

她走了以後,我經常思考這個問題。因為當時我正在北京師範大學讀博士,所以想從學術研究中找尋答案。但2~6歲小孩表達能力弱,除了觀察外,很難從他們身上得到真正的反應,國際上也幾乎找不到相關研究資料。

 

後來,我到幼兒園讀圖畫書給一群小朋友聽,這才發現,在團體中孩子的反應最自然。我可以從孩子的專注程度、笑的反應、還有肢體動作來判斷,這本書是否貼近孩子的心靈?是不是能引起孩子共鳴?

 

我從上千本中外圖畫書中挑選出一百多本幽默有趣的書,分別在新竹和北京的幼兒園,每天讀給3個不同年齡班級的小朋友聽。最後發現,能在近百本佳作中脫穎而出、深受幼兒青睞的圖畫書,都具備了某些共同特質,比如身體動作的幽默。

 


相對於大人喜歡會心一笑的幽默,小孩子喜歡的是動作的幽默。我清楚記得,以前每次看到電視劇有跌倒摔跤的劇情時,會覺得沒水平,然後就轉移頻道。可是經過一百本書的觀察與洗禮之後,我現在看到摔跤跌倒的情節,會停下來說: 哇,好有童趣哦!

 

後來在創作米米故事的時候,我也試著蹲下來,用孩子一樣的高度,來寫米米的故事。在《米米玩收拾》這本書中,米米跌個四腳朝天,小朋友就會哈哈大笑。對於習慣用動作和感官來探索世界的學齡前幼兒來說,這種身體動作的幽默,有很大的吸引力。

 

所以米米系列在一開始就定位於「幼兒式的幽默」


孩子喜歡的幽默還包括:聲音節奏產生的趣味;化繁為簡的可笑情節;大便、放屁之類的身體生理現象;重複可預測的文字敘述;擬人化的動物主角;溫馨家庭故事;貼近幼兒生活的故事內容;令人驚喜的快樂結局,還有使用模式化的語言,比如相同的問話、押韻等等。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特質都和幼兒內在認知發展息息相關。當孩子從事的活動能滿足他內在需求時,形之於外的就是專注。所以幼兒聆聽圖畫書時的專注程度,可以說明他對書的喜愛程度。

 

 


米米系列第一本書《米米說不》的靈感,來自於留美時在幼兒園的工作經驗與「媽媽經」。當時是想創作一本以小孩為主體的幼兒文學,孩子可以從故事中看見自己。這本書其實在我心裡醞釀很久,所以下筆很快。

 

圖畫書就像跳水一樣,講究「剎那間的美感」,《米米說不》的故事結尾,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許多孩子看到米米,就好像看到自己的影子,點頭如搗蒜般地喊出「我也是這樣!」這或許是米米系列在國際上能開創閱讀藍海的原因之一,通過對兒童認知與發展的了解,反映孩子真實成長的需求。

 

談到米米系列故事的創作,可能因為我自己所學的是幼兒發展心理學,所以一些非常認同的心理學大師的經典理論,長久以來已內化在我的想法中。每一本米米圖畫書, 表面上是好玩簡單的故事,但背後其實躲藏著一兩位心理學大師的理論內涵。沒有任何理論能自詡完美,不同心理學大師的不同想法,像一面多角稜鏡,我們立於鏡前,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發現」孩子,以及──照見自身。

 


2008年3月底《米米說不》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書展第一次公開亮相,當時我對《米米說不》並沒有抱著很高期待。還記得出發前,在臺北遇見小魯沙永玲總監,我意興闌珊地說:雖然和英每年在義大利博洛尼亞國際書展大手筆設立展館,但原創圖畫書要售出國際版權真的是困難重重!

 

然而,一周後在博洛尼亞書展,《米米說不》一口氣售出14國版權,這股熱潮旋風遠遠出乎我的意料!僅法文版權就有4家知名法國出版社提出了正式offer。出版米菲兔的荷蘭出版社也表達出版興趣,但最後我們選擇了另一家參與競逐的荷蘭出版社。芬蘭、丹麥、以色列、西班牙這些過去遙不可及的專業童書出版社,竟紛紛提出要購買米米版權,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一本童書跨越國界的力量。

 

回臺灣之後,我開始思考米米的未來出版之路。首先定調的是質量優先,不為了趕熱潮急著出齊一系列,事實證明我們做到了穩健地一年出版一本,用十年光陰打造米米系列。

 

目前國際上給低幼兒的童書,很少從發展心理學角度,呈現孩子的需求。所以米米系列試圖開創一條沒有人走的路,比如《米米說不》呈現孩子有說不的需求;《米米愛模仿》呈現孩子有模仿大人的需求;《米米玩收拾》呈現他們對環境秩序感的需求;《米米坐馬桶》呈現孩子有排洩的需求;《米米吸奶嘴》呈現孩子有吸吮的需求。希望單純述說好玩的故事,讓孩子們在情緒上有所釋放、並獲得暢快的撫慰。


米米圖書的原創過程

米米系列創作過程中,最辛苦的莫過於和英美術團隊,她們從無到有地原創了米米世界的所有場景與物件(從搜集照片到構圖著色),比如米米的家(茅屋外觀)、美麗村遠景和街道、公園、動物園、書店、圖書館、超市、牙醫診所……企畫與美編一波三折、費盡心思才完成構圖。比如公園場景圖必須符合所有故事境之動線,美編沙盤推演了兩個月才定稿。米米弟弟布布的可愛造型,則是由三位美編,群策群力共同打造而成;外婆外公的衣裙服裝,是由美編上網找靈感,參考了陳履安夫人改良旗袍與帽子的設計。

 

▲ 米米家的設計過程


米米系列的構圖過程也相當複雜。


▲《米米吸奶嘴》其中一頁的構圖

▲成熟圖


此外,這套書還涉及到大量場景的構建。

▲超市場景圖

▲公園場景圖


關於米米動畫

過去我曾創作過短篇動畫,深知動畫最耗時的環節在於原創腳本,所以每當寫完一個米米故事,我會立即展開動畫腳本的創作。因此米米系列的創作,圖畫書與動畫始終是同步並行的,有時圖畫書構圖不理想,我們會把動畫腳本構圖供畫家參考。

 


▲ 《米米玩收拾》動畫腳本修改圖


一個長久以來擅長做平面圖畫書的出版社,要經過哪些努力,才能做出國際肯定的高質量原創動畫?雖然在一開始我就清楚知道,做短篇精緻動畫所投入的金額,遠比未來收益要高出很多倍,但仍甘之如飴,不惜成本地想做出國際質量的動畫。我們也把所有努力的過程都做成了互動資料庫,在新竹高鐵站附近的「周逸芬編輯驛站」長期公開展出,希望可以傳承這些經驗。

 

▲ 《米米遇見書》動畫畫面


▲ 《米米小跟班》動畫畫面


關於米米周邊

以下是米米已生產的周邊商品(尚未在大陸發行)。

▲ 便條紙

▲ 有機棉T恤

▲ 數字洞洞卡

▲ 身高尺

▲ 盒中盒


眼下,我們正在製作12集的米米兒童電視節目(每集半小時),想等明年電視播映後,周邊商品再一起上市。


目前剛印好10種米米精裝圖畫書(《米米說不》《米米小跟班》《米米坐馬桶》《米米玩收拾》《米米吸奶嘴》《米米遇見書》《米米不想畫畫》《米米愛模仿》《布布笑一笑》《小便的故事》),先以單冊精裝發行,以滿足過去買過」米米系列「(四冊一套或六冊一套)的老讀者。


幾年前,有一位同事,她在美國念MBA,曾經建議和英去做市場調查。當時我對她說,無論市場上流行什麼、暢銷什麼,我都不太想去跟隨。記得2000年剛開始出版關懷系列時,其中有些書其實別家出版社都評估過,認為太小眾沒有市場而淘汰,比如好好愛阿迪、挖土機年年作響等等。但這些書都是難得一見的好書,對我來說,只要是好書,我就想出版。後來和英的關懷系列幾乎全部叫好叫座,也因此帶動了更多出版社有勇氣去出版關懷弱勢的好書。

我最想做的是創造趨勢,主動地讓讀者知道——什麼是好書、好動畫。

 



周逸芬

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我國臺灣獲日本文學碩士後,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深造,取得第二個碩士學位,主修發展心理學與幼兒教育,並取得美國蒙特梭利學會 (AMS) 幼兒園園長與教師執照。曾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加州大學附設幼兒園擔任老師。為了解什麼樣的圖畫書最貼近幼兒,她的博士論文從認知發展心理學探討幼兒喜愛的幽默圖畫書,2002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多年來一直擔任童書出版社總編輯,曾獲金鼎獎最佳主編獎。圖畫書作品」米米系列「,獲優秀童書排行榜TOP10年度最佳童書,並售出十餘國版權。《冬冬的第一次飛行》獲「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獎。《米米聽民樂》獲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冰心兒童文學獎。

                                                       


-END-

主持人∣孫珏

長按關注,歡迎做客

所呈童書皆為專業過心之選

合作事宜,請聯繫我們

微信:kinkimonkey

4818208@qq.com


相關焦點

  • 你以為的經典童話其實是暗黑故事,童書發展史,了解不一樣的經典
    因為我實在不知道要怎麼跟一個三歲的孩子解釋,為什麼那些人做錯了事要被剝皮抽筋。再後來,我又在圖書館裡借過那些著名的童話書,以我們現在的價值觀看來,裡面的很多內容其實也沒什麼好值得稱頌的。比如那個嬌弱的「豌豆公主」,一個落魄的公主,有人好心招待自己,並且怕她睡不習慣,還在床上鋪了12層床墊。可她還是感覺到了床板上的一顆小黃豆,導致一晚上無眠。這?這應該就是公主病的由來吧。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不知道這些書為什麼會被稱為經典,並且流傳這麼多年。
  • —童書媽媽力薦「時差插畫創作集訓班」
    同時,我們有幸邀請了中國原創繪本領軍人物的熊亮老師來呼應法國的蘇菲,講述如何用東方語言進行繪本創作,將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和全球化。這是一個為原創童書領域專業人士(含插畫師、繪本故事作者、繪本編輯、閱讀推廣人),以及有意從事原創童書事業的人士,精心設計的集訓班!
  • 奇想國年度童書榜單:2020獲獎童書盤點!
    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山中》《哇哦,有雷雨!》★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山中》這是一本引進自西班牙的令人沉醉的圖畫書,一本宏大的自然之書。★2020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TOP30《哇哦,有雷雨》狐狸和兔子是一對好朋友,這本書裡是他們的13個妙想故事:突發奇想的創意,幽默爆笑的情節,帶讀者嘗試用超出慣常邏輯的思維去看待日常之事,發現生活中不可思議的驚喜。
  • 全世界的童書概覽,教給你如何給孩子選童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而說到觸摸書的鼻祖,應該是那本家喻戶曉的《拍拍小兔子》了,這是一本寫於1940年的書,當時就可以讓孩子觸摸、聽聲音、聞氣味等方面,引導孩子們去閱讀這本書。直到現在,這本書仍然在觸摸書類排行榜上。這是《影響孩子閱讀世界的100本童書》中帶給我的新體驗,書中介紹了100本世界童書,從全球視野出發,構成了一座兒童讀物的童書博物館。
  • 生命不只有棉花糖!從童書看世界.
    雖然在童書裡,我們被允許做夢,允許一個happy ending,但是童書是否就只能圍繞著森林、動物、公主王子打轉嗎?我們從優秀的兒童作品中看到的,並不僅僅是輕鬆的題材,今天小編就從童書插畫這個角度,來分享一些與眾不同的看法和作品。童書插畫是不是只能描述一些美好輕鬆的畫面?
  • 童書·新書|長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
    《長大之前一定要看的1001本童書》[英]朱莉婭·埃克謝爾主編,陳小齊等譯,中國畫報出版社本書由雀巢童書獎評委會主席,惠特布萊德童書獎、布蘭福·博斯獎評審,依列娜·法吉恩獎獲得者朱莉婭·埃克謝爾主持編選。
  • 童書咋成了「兒童不宜」
    張立美還兒童閱讀一片精神淨土,讓兒童閱讀開卷有益,必須淨化童書市場,將「兒童不宜」的童書驅逐出童書市場。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童書粗製濫造,「兒童不宜」童書泛濫,原因是多方面的,歸根結底是兒童讀物作者、出版機構和書店經營者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結果,使得兒童讀物市場朝著不健康和浮躁化方向發展。在圖書市場增長日漸乏力的背景下,童書市場卻是形勢一片大好,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動力。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國共有561家出版社,其中540家以上在出童書。
  • 童書媽媽佳作榜(秋季版)
    這是堅持原創的童書媽媽第338篇分享記得新蕾出版社把那套82本地國際大獎小說寄來時,快遞小夥有些氣喘籲籲,非常同情地問我:你看得完嗎?日本繪本大師宮西達也,創作了《我是霸王龍》、《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好餓的小蛇》等諸多經典繪本;他從保留在自己心底的童年記憶和4個孩子的育兒經驗中得到創作靈感,作品充滿趣味天真,並以溫馨詼諧的故事和有力度的畫風獨樹一幟
  • 原創發力 童書市場添活力
    加大創新力度 培養創作人才 嚴格品質要求  原創發力 童書市場添活力  核心閱讀  過去10年,我國童書發展迅速,但少兒人均出版物擁有量不高,童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較為突出,具體表現在相同主題偏多,新作品偏少,原創力不足
  • 【童書大師系列】顛覆讀者對童書的想像──夢幻騎士羅伯特·英諾森提
    「每場戰爭過後必需有人打掃,畢竟東西不會自動歸位。」這點和他心儀的16世紀畫家布勒哲爾(Breugel)相似,他們都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市井小民身上,並採用寫實技法,精心安排視覺的角度和光影的變化,細緻入微地描繪出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我們似乎能從畫面上聽到歷史的回聲,而且是來自社會底層的聲音。
  • "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
    原標題:「兒童不宜」的童書是怎樣出籠的 一本名為《小熊過生日》的兒童繪本,近日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該繪本中,許多朋友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吃蛋糕時卻有一位朋友不見了,餐桌上則多了只烤雞。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內容難以理喻,這樣的奇葩童書令人難以接受。
  • 【周二童書講堂】 耕林童書•美與幽默(一)
    做為編輯,出版的每一本書,都會親自策劃,編輯、裝幀設計、印刷每個環節都親力親為,保證出版的每一本書都是一流的品質,眼光獨到、編輯到位、貼近讀者。耕林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於2010年被題名為年度少兒最佳出版公司。
  • 國際著名童書獎項哪個更厲害?
    他於1878年開始創作兒童圖畫書,突破當時插畫多半以裝飾效果為主的考慮,表現出具有視覺傳達意義的圖像,立下最早的圖畫書範例。例如,他以圖畫呈現角色的表情與個性,注重構圖的敘事角度,使畫面有連續性和詮釋故事或主題的想像空間。他對童年世界的描繪亦較接近真實。凱迪克對圖畫書插畫藝術的貢獻,也定義了凱迪克圖畫書獎的宗旨。
  • 童書|孩子為什麼要讀希臘神話?
    年輕的時候,我曾經強迫自己啃下許多並不喜歡的書,僅僅因為這些是「必讀書」,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應該讀的東西。當一個凡人誕生時,克洛索會紡出一根生命之線,拉克西斯會衡量出一個長度,阿特羅波斯則負責在生命終結之時將其剪斷。她們知道過去和未來,宙斯也無法左右她們的決定。
  • 注音版童書如何選?有哪些靠譜的注音書?
    時常有家長讓我推薦一些帶拼音的書,方便一二年級的孩子自主閱讀。其實,我是不太喜歡注音版的童書的,原因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已經說過:我為什麼不喜歡注音版的童書但是,注音書確確實實又有很大的需求,一方面來自家長,一方面也來自老師的要求,比如,像這位家長說的:那麼,如果一定要買注音版的童書,我們如何甄選出優質的注音版童書?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中國童書「走出去」的啟示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中國童書「走出去」的啟示(人民時評)文化「走出去」必須堅持市場競爭,使其中的優秀之作脫穎而出,才能具備走向海外的能力,否則是走不遠、走不快、走不穩的不久前,由中國作家陳佳同創作的童書《白狐迪拉與月亮石》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2019
  • 繪本避坑指南——童書出版哪家強?
    其中「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收錄的大多是國際獲獎精品,例如有《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好餓的毛毛蟲》、《逃家小兔》等。2008年起信誼支持大陸本土創作,推出《團圓》、《一園青菜成了精》等「信誼原創圖畫書」。
  • CCBF 2020展覽預告 |童書+:嬰幼兒讀物特展
    ---- 展覽名稱 ----童書+:嬰幼兒讀物特展Children Plus—Toddlers
  • 2018中國原創童書收成如何?我們請來了12位媽媽評頭論足!
    每年的評選,我們都會收到來自家長們的20,000多張線上選票(還不含上海國際童書展現場的8,000多人次的提名),和3,000多條認真撰寫的推薦留言。從廣義上說,鄭重投出每一票、給出每一個好建議的家長,都是我們的「媽媽評委」!聚焦到我們的「媽媽評審團」,今年由13位評委組成(唯一一位混跡媽媽中間的「阿姨」,就是我啦)。
  • 《哎呀呀》:一本我念得停不下來的童書
    最近入手了一本非常好的童書,叫做《哎呀呀》。在第一天和橙子一起讀的時候,我們就一起讀了不下五遍。以前橙子要求重複讀的書,在講了幾次之後,我都會要求停下來,過幾天再讀,因為老母親實在沒辦法對著一本書翻來覆去地講四五次。可是這本《哎呀呀》,我卻自己讀得停不下來。因為它太好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