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中下旬開始,新冠狀病毒自逐漸在世界範圍內擴散開來,歐洲現在已經全面告急,而美國的確診人數也超越了伊朗成為第三。面對嚴峻防疫形勢,各國均根據自身的情況升級了本國的防疫管控措施,比如嚴格入境管控措施,關閉學校、圖書館、景點等公共設施,關閉商場、酒吧、咖啡廳、餐館等營業場所,鼓勵人們在家遠程辦公,不要出門等。事實上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一個限制人的流動和聚集,從感染路徑上切斷病原體的傳播,最終控制疫情。.
(停止)
嚴格的管控措施,不僅改變了普通人的生活習慣,更使得整個社會陷入了一種停止狀態,其結果就是巨大的經濟損失。畢竟所有的一切都停了,人們約等於強制失業,而企業約等於強制關停,大部分服務業都已經停了。由於嚴格限制措施是政府行為,那麼這個損失應該由政府來承擔,其也應該出臺相關的補償措施來安撫民眾和受影響的各行各業。這樣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同時確保防疫政策能夠行之有效。
(關閉)
英國政府針對普通民眾,不僅提供患病免費治療的福利,還直接為企業代付病假在家期間的工資,最高可達2500英鎊。為零售業、娛樂業減少12月的營業稅,為受到影響的小企業提供10000英鎊的補償金,還為這些受影響的中小企業提供緊急貸款來緩解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問題。美國政府也拿出了萬億美元的刺激計劃,除了總體稅務上的3000億美元延期納稅,以及2000-3000億美元的小企業援助和500億-1000億美元的航空業援助之外,最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無外乎是3000億美元的公民直接現金援助,就是每人補貼平均1000美元。
(冷清的時代廣場)
政府疫情期間給民眾發錢,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讓居民乖乖待在家裡,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之外。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之後能夠刺激經濟。因為歐美發達國家,居民本身的稅收是不低的,而且存款率不高,還熱衷於信用卡提前消費,所以一旦失去了工作和收入那麼也就基本意味著個人破產。所以政府直接發錢是最能救急的措施。這些錢同樣也會進一步刺激消費,繁榮市場。給企業貸款和補貼的道理其實差不多,疫情使得企業經營陷入停滯,相關人員用工以及貸款和運營都需要成本,所以必須相應的啟動資金來重啟。
(只接受外賣)
疫情對於自由市場和產品經濟為主的發達國家影響非常大的,因為社會的運行主要是靠資本推動,行政手段的強行幹預打破了原有的運行狀態。所以政府必須通過各種救助措施來,為社會注入國家資本,才能快速恢復。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