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那些事,「敬事房」和「翻牌子」!

2021-01-07 石沁

說到古代封建社會權力至高無上者自然為帝,但為帝者很多時候看似呼風喚雨,卻受制繁多。如今許多人讚嘆古代帝王后宮佳麗三千,集三千寵愛在一身,但實際情況遠不如你想的那樣。三千隻是一個虛數,其實能有定級的不足百人,其他皆為宮人。比如晉武帝後宮嬪妃加宮女有一萬餘人,唐玄宗更是誇張,後宮能定級的就有200人,無品級的宮女多達40000餘人,這個數字放到當時的社會環境看來就是唐代每一千人就有一個是唐玄宗的妻妾。而李隆基活了77歲,窮其一生未能見全其後宮一半。

後宮這麼多人,皇帝晚上又怎麼安排呢?當初晉武帝司馬炎是坐羊車,走到哪就住哪,一萬多個妃子也見不全。後來到了清朝就流行一種「翻牌子」的後宮制度,除了初一十五要到皇后寢宮外都可以自行安排。當時這些都是交友一個叫做「敬事房」的機構完成,皇帝用膳後敬事房的工作人員會將刷有綠色油漆的「牌子」呈遞到皇帝面前供其選擇,上面詳細地寫了嬪妃的名字、封號和擅長的才藝。皇帝若無性質便退下,有性質則選擇一個,隨後敬事房的人便去做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其實就是通知貴妃讓其沐浴更衣,隨後由敬事房的人帶去皇帝寢宮。並不像路邊野史寫的那樣要褪去衣服裹在毯子裡由太監抗過去,古代中國為封建帝制,當時並無現在開化成都,況且嬪妃也有可能晉升,怎能由如此粗鄙的方式對待。不過嬪妃確實是不可再皇帝寢宮過夜的,一般1-3個小時敬事房的人員便會進行「催喊」。若皇帝不加理會便會一直喊到有回應為止,此時太監們便會記錄時間及妃子姓名。如果皇帝有意留下孩子便會告知,無意便會由專人進行處理。

但只看牌子文字皇帝也無法知曉嬪妃相貌,畢竟其中也存在許多政治聯姻,後期便衍生出了一種專門為妃子畫像的「造像師」,嬪妃進宮必由畫師繪圖後交由敬事房。所以許多妃子為了能得到覲見皇帝的機會便會想辦法賄賂敬事房以及造像師,雖為嬪妃卻不能怠慢了這些宮人,不然恐其一輩子不能見皇帝一面。

這種制度自然是為了能讓後宮安穩少生是非,雖然皇帝看似大權獨攬,但為了社會和諧穩定許多規矩也不得不遵守,不可由著性子胡來。他們雖然曾經貴為帝王,但在婚姻生活上卻不能完全的自由,為了政治鞏固聯姻必不可少顧慮頗多。也不能隨性隨喜好的選擇皇后,其中必要考慮是否有利於朝政的穩固,可以說是一種圍城。

城裡的人想出去相受片刻的自由,城外的人想進去享受一世的榮華,自由還是富貴有時候由不得你作出更多選擇。

相關焦點

  • 皇宮裡敬事房是做什麼的?太監擠破頭皮想進,嬪妃卻害怕那些太監
    皇宮裡敬事房是做什麼的?太監擠破頭皮想進,嬪妃卻害怕那些太監在古代的時候,做皇帝的感覺就是高高在上的感覺,能夠掌握足夠大的權力,掌控著所有的事情,有的皇帝們操心著國家的大事,對於日常生活中繁瑣的事情並沒有過多的操心,我們通過一些影視劇就能夠看到古代皇帝擁有著「後宮佳麗三千」,眾多的嬪妃們都將會受到皇帝的青睞,這樣的事情成為多少男性心中的願望。
  • 古代「敬事房」是做啥的?為何太監們擠破頭想進,嬪妃們卻很恐懼
    古代「敬事房」是做啥的?為何太監們擠破頭想進,嬪妃們卻很恐懼大家都知道,古時候是一個階級分層很明顯的時代,人們的地位也是從高到低排列。最高的自然就是皇帝,最底層的自然就是奴隸,而古時候人們為了生活,進宮去當下人,伺候宮裡的人。
  • 古代「敬事房」是什麼機構?令皇帝嬪妃又喜又恨,太監卻人人嚮往
    就拿清朝皇帝召幸選妃一事,皇帝都不能過於幹涉,召幸嬪妃的細節都要服從太監的管理,召幸哪位嬪妃、侍寢的時間會被一一記錄在冊。何謂「敬事房」說到底「敬事房」專門負責登記皇帝與嬪妃的個人生活,根據「敬事房」的規定,皇帝大婚或選妃後,后妃要日夜陪伴皇帝居住三個月,以此作為皇家的「蜜月期」。
  • 皇帝翻完綠頭牌後,不但要遵守「祖制」,還要被敬事房監督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的權利是最大的,所有人對皇帝都有一種敬畏之心,倘若有絲毫惹得皇上不滿,那麼必然不會有一個好結局,因此在皇帝身邊,除了滿朝的文武大臣們會阿諛奉承,後宮中的女子也會為了皇帝的恩寵勾心鬥角。
  • 清代敬事房,就是管理太監的機構?還管皇帝,只是管理範圍很特殊
    敬事房,存在於明清兩代皇宮之內的特殊官署名稱。清朝時期,隸屬於宗人府,在諸多影視作品的演繹中,敬事房似乎只是一個管理皇宮太監的所在,但這個清朝時期存在感極強的機構,絕非只有這一個職能。《清史稿·志九十三·職官五(內務府)》有載:敬事房。專司遵奉諭旨,承應宮內事務與其禮節,收核外庫錢糧,甄別調補內監,並巡察各門啟閉、火燭關防。
  • 晚清時的皇帝光緒和溥儀,為什麼不願翻敬事房牌子,看了都太扎心
    各朝各代的皇帝為了傳宗接代都會適當平等的雨露均沾,後來設立了一個敬事房,專門負責皇帝的侍寢之事。雖然後宮嬪妃有很多,但卻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全都臨幸。清朝前期,後宮美女特別多,皇帝都能徵善戰。而皇帝又比較軟弱,敬事房也管的比較嚴格,當時的同治帝也只能去煙柳巷子玩了,結果不經意間就得了花柳病暴病而亡了,在同治帝之後的帝王身體也是每況愈下,最後連牌子都不願翻了!執掌政壇數十年的慈禧,也自稱是晚清第一美女。不過,從復原的照片上很難看出慈禧年輕時的樣子。我真的看不出當年她有多漂亮。她的這雙眼睛就使人看著膽戰心驚,一看就是殺人不眨眼的主。
  • 古代「敬事房」是什麼機構?令皇帝嬪妃又愛又恨,太監卻人人嚮往
    皇宮是封建帝王的宅院,無論是漢唐兩朝的長安,隋朝的洛陽城,宋朝的開封和臨安等等,它們隨著時間的變遷和朝代更迭,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直到蒙元入主中原,才開始逐步確立以元大都為都城,明清兩朝皆以此為基礎進行修繕擴建,才形成後人所看到的明清皇宮。
  •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此方法絕了
    這種情況在如今都是不適合的,但是很多人十分好奇,那麼在古代嬪妃來了「例假」,遇到皇上寵幸該如何辦?眾所周知古時候的皇帝掌管天下,後宮佳麗三千。在這樣的環境下,妃嬪們都想盡辦法爭寵,得到皇帝的注意,生下皇帝的龍子,順帶完成自己家的家族使命、光耀門楣。
  •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古人做法很聰明
    對於女性來說,來例假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女性在這期間還會承受非常難忍的痛苦,這是男性永遠也體會不了的苦楚。即便女性的體質不弱,在這期間也身體狀態也會一定程度上下降,有各種忌諱和不方便。在現代還好,對於女性例假這件事情已經不是什麼隱晦的事情了,大家都可以自由客觀地描述這些話題,即便在有男性的場合下也不會覺得很尷尬,這恰恰是尊重女性的一種表現。
  • 古代嬪妃來「例假」,碰到皇帝翻牌子怎麼辦?應該如何避免呢?
    千百年封建王朝統治下,權力最大的人是皇帝,掌握天下一切生老病死的大權,也享有天下所有人羨慕嫉妒的權利,比如,在女子色這方面,皇帝是有自己的三宮六院的,後宮美女環肥燕瘦,各有千秋,皇帝也是享盡了齊人之福。
  • 古代嬪妃有宮女伺候,為何還要太監?因為3件事宮女想做卻做不了
    引言在我國古代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身邊有一類人,專門服侍皇帝和皇帝的妃子們,這類人便是太監,太監在我國古代是地位非常低下的一類人,因為身體上的不男不女,經常遭到各類人的歧視,但在古代嬪妃身邊,太監是不可缺少的一類人。
  • 古代嬪妃有宮女伺候,為何還要太監?因為有3件事宮女想做做不了
    前言當我們在觀看一些歷史劇時,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個問題,為什麼皇帝身邊大部分都是太監,而並非是宮女呢?按照一般的理解,作為一個大男人,在身邊總是會美女成群,但事實就是在皇帝的身邊到處都是太監,古代的太監被稱之為宦官,稍微一個不幸就可能會葬送性命,而且在當時的皇宮內宦官等級比較低,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古代的嬪妃身邊明明有宮女的伺候,依然還要太監。
  • 古代妃子「姨媽」來了,遇到皇帝翻牌怎麼辦?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皇帝後宮佳麗三千,任何妃子都想獲得皇帝恩寵,以提升自己的身份地位,如果能夠順利產下「龍種」,就能更進一步提升自己和家族的實力。因此在後宮中許多娘娘妃子相互爭寵,多一次侍寢的機會,就是多了一次提升的機會。
  • 清朝皇帝臨幸妃子全過程
    這段不怎麼光彩的歷史,被清代皇帝的第三隻眼看見了,於是,他們時刻牢記,以史為鑑,女人是老虎,小覷不得的。先是順治皇帝用做反面教材開展正面教育,子孫必須學習嘉靖同志這個好榜樣,不能玩物喪志;然後,康熙皇帝秉承父親教誨,專設「敬事房」,負責具體落實;再然後,清朝的皇帝們可鬱悶了,性自由被管制,「奮青」集體變「憤青」.性,這個東西,事關本能,連本能也有人幹預,難怪他們不高興。
  • 專家:清朝皇帝臨幸妃子全過程如同嫖妓
    先是順治皇帝用做反面教材開展正面教育,子孫必須學習嘉靖同志這個好榜樣,不能玩物喪志;然後,康熙皇帝秉承父親教誨,專設「敬事房」,負責具體落實;再然後,清朝的皇帝們可鬱悶了,性自由被管制,「奮青」集體變「憤青」。  性,這個東西,事關本能,連本能也有人幹預,難怪他們不高興。可不高興歸不高興,「敬事房」的太監們該幹預還是照常幹預,沒得商量。怎麼幹預的呢?對,整個過程一如嫖妓。
  •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古人做法很聰明
    這類身心健康觀念並不是每一個時期都是有,古時候,皇帝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後宮美女三千,假如誰可以從三千人群中出類拔萃,得到 皇帝的寵愛,那麼就簡直野山雞變鳳凰一飛沖天了。古代女人也是有生理學,全是女性嘛,每個月總會有那麼幾日。來啦例假,即使想來爭風吃醋,也許還要珍惜自己的身體把,終究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 慈禧搜羅土洋貨,都想賺差價,看內務府和敬事房怎麼爭這個錢?
    在我國古代,各地的土產品進貢朝廷,一代傳一代一直延續下去,早在戰國時的著作《禹貢》中就有詳細的記載。後來史書中專門有一欄目「方物志」記載以備後人查詢。古代朝廷漫無止境地的不斷索要,必然會成為擾民的苛政。
  • 古代妃子被翻牌子後,第二日為何要別人攙扶?老太監道出其中玄機
    在古代,皇帝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一個朝代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和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所以很多人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登上皇位。不過放眼現在,很多男人最羨慕皇帝的一點,應該就是三宮六院,佳麗三千。
  • 清朝皇宮內最神秘機構:妃子在他們面前毫無秘密,皇帝也畏懼三分
    眾所周知,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裡,皇帝可是有著絕對的權利,這讓他不僅僅可以享受奢侈的生活,更是還擁有天下最好的資源,比如那些絕代佳人們。
  • 皇帝一天怎麼過?乾隆4點起床,一天一頓大餐,晚7點就翻牌子
    古代的皇帝,每個朝代都有特色,比如宋朝的皇帝多仁慈,明朝的皇帝多昏君,清朝的皇帝多勤勞。有專家說清朝的皇帝是古代最勤勞的皇帝,也許在當時作為少數民族入主中原,警惕心時刻存在,所以清朝的皇帝都很勤勞,吟詩寫字也是不在話下。  比如雍正的每天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在短短的13年皇帝生涯中,他在數萬件奏摺上寫下的批語多達一千多萬字。此外每一年當中,雍正只在自己的生日那天才會休息一天。雍正不巡幸,不遊獵,日理政事,終年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