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時哪些因素會對咖啡的味道產生影響?

2020-12-22 普洱豐收雲

咖啡的衝泡方法簡單到可以用一句話來表達:通過控制和平衡咖啡豆中各種成分的萃取量,來調製咖啡。

當你喝一杯手衝的時候,會感受到苦味、酸味、這是比較明顯的風味特徵。

其實,咖啡中的酸味和苦味的成分總量是由原料決定的,所以原料的選擇顯得尤為重要。選擇什麼樣的豆子進行烘培,烘培時如何升溫,烘培到什麼程度,如何混合……不客氣地說,以上這些操作完全決定了咖啡的味道。

不過,就算用同樣的原料衝泡咖啡,每次衝泡的味道也不一定就是一樣的。衝泡方法不同,咖啡的味道也不同。即便使用相同的原料,保證相同的酸味、苦味的量,改變萃取程度,咖啡的味道也會改變。

那麼,就來看看萃取時哪些因素會對咖啡的味道產生影響吧!

水溫

這裡是指和咖啡粉接觸時的水溫,而不是倒入時水的溫度。

如果水溫過高,會讓咖啡粉成分的溶解速度變快。主要的表現就是咖啡酸味和苦味的變化。

酸味本身的溶解速度就很快,所以水溫對它的影響並不大。苦味就不一樣了,苦味的溶解速度慢,如果水溫升高,苦味成分從內部向表層移動的速度就會加快,那轉移到水裡的苦味總量就會變多,咖啡中苦味的比例就會增加,反之,就會減少。

時間

水和咖啡粉接觸的時間。

就酸味和苦味來說,因為苦味成分溶解慢,所以,萃取時間越長,咖啡的酸味變化不會很明顯,但是苦味會很重。

咖啡的研磨度

咖啡粉越細,和誰的接觸面積就會越大,所以內部成分析出的會更多。這一點同樣也是在苦味上表現突出。研磨度越小,咖啡風味中苦味佔據的比例就越大。

這三點就是萃取時會影響咖啡風味的因素,那咖啡衝泡出什麼樣的風味才算是比較好呢?苦味、酸味要各自要佔多少比例才合適呢?

這其實就是個人喜好的問題,適口就好,不要在意那麼多。

相關焦點

  • 影響手衝咖啡流速的因素有哪些?手衝咖啡萃取時間指的是什麼
    影響手衝咖啡味道的因素包括研磨、水溫水質、粉水比例、時間等,所以手衝咖啡衝煮方案中的萃取時間要時刻關注,手衝咖啡時萃取時間一方面反應水分接觸時間,也受流速限制,咖啡過濾速度過快或者過慢都會導致咖啡味道產生差異,甚至礙口難喝。
  • 影響金杯咖啡萃取濃度因素 影響手衝萃取的原因 手衝咖啡粉水比例
    前街咖啡建議大家可以用計算器算一下,為了達到1.2-1.45%這個濃度範圍,咖啡粉與注水量的比例就在1:12-1:15之間。前街咖啡就是根據這個範圍,作出了1:15的衝煮參數,那麼如果按照前街的建議衝煮參數咖啡的味道還是出現過濃過淡尖酸苦澀等等不舒服的味道,是哪一個步驟出現問題呢?這次前街咖啡就來說說影響金杯萃取濃度的因素。
  • 影響意式濃縮咖啡品質好壞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調整濃縮咖啡萃取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濃縮味道受什麼因素影響?(1)水壓現代由一個水幫浦來控制出水量及可控制的水壓。Espresso理想水壓一般在9 BAR,這也是大家公認的最理想的氣壓。如果咖啡豆過於新鮮,排氣比較旺盛,很容易會產生通道效應,會導致做出來的濃縮不穩定哦~有了合適的咖啡豆了,那麼我們就需要看看濃縮的研磨度啦!這個基本上是每天都要做的——調磨豆機器。意式咖啡的研磨度並不是單單定在某一個刻度上就可以了,那什麼時候要調整研磨度呢?
  • 如何萃取濃縮咖啡萃取參數注意事項 意式手柄溫度對咖啡風味影響
    【影響一杯濃縮咖啡的品質有什麼因素】espresso咖啡豆剛烘焙出來的新鮮豆子活力旺盛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與手衝咖啡不一樣的是,對於製作意式咖啡的咖啡豆如果過於新鮮,排氣比較旺盛,容易產生通道效應,想要做出來一杯穩定的濃縮
  • 水溫&預浸泡對意式咖啡萃取的變量影響
    預浸後的咖啡萃取時間相較無預浸的咖啡萃取時間更短,即浸潤後的咖啡粉餅內打開通道,使後面萃取水流更快通過; 2. 萃取流速受水溫高低的影響較小; 3. 水溫在85℃中有無預浸對咖啡流速影響較大,水溫在95℃中有無預浸對咖啡流速影響較小; 4 相較其他2個溫度,水溫在90℃時咖啡流速最快。
  • 咖啡知識 | 影響拉花四大因素
    今天和大家分享影響咖啡拉花的四大因素。 一 Espresso意式濃縮 Espresso是咖啡拉花的關鍵,因此需把咖啡豆變做Espresso,而在這個過程中,咖啡豆的萃取量、萃取方式、萃取流速、粉量、研磨以及咖啡的油脂對咖啡拉花過程都會產生影響。
  • 如何理解濃縮咖啡萃取參數?
    粉量的多少會影響粉餅的密度,在同樣力度的填壓下,過少的粉量會比較稀疏,導致流速偏快,進而萃取不足,反之則密度較為密實,流速較慢甚至難以萃取出咖啡液。 比例 這裡比例指的是咖啡粉量和咖啡液量的比例,一般會在1:1.5到1:2.5之間,比較常見會用1:2的比例,如17g咖啡粉萃取34g咖啡液。
  • 如何萃取咖啡的成分?
    萃取,就是咖啡衝泡的過程。具體來說:往咖啡粉中倒入熱水,咖啡中的成分就會藉此轉入水中,變成一杯最本味的咖啡。咖啡的萃取有很多方式,比如滴漏式、活塞式、虹吸式等,這些都需要藉助專門的器具,雖然萃取方式或多或少都有點不同,但究其原理都是大同小異。咖啡的萃取可以分成兩步。第一步將咖啡粉表面的成分轉移到水中,這些成分轉移的速度和它本身的濃度相關。
  • 製作手衝咖啡時,最佳的萃取時間是多少?
    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在家製作手衝咖啡的經歷,有時製作的咖啡香氣飽滿、風味明顯、口感濃鬱,非常好喝;但有時製作的咖啡,香氣淡薄、風味單一、口感淡而無味。影響咖啡口感與香氣的兩大因素:咖啡的萃取率與濃度。咖啡萃取率:衝煮咖啡時,並不是將咖啡豆中所有的可溶性成分都萃取出來,最佳的萃取率是萃取的物質佔咖啡豆重量的18%-22%。處於這個區間的萃取率,咖啡香氣與風味才會飽滿,更有層次感。
  • 如何保持咖啡味道的穩定?
    #咖啡喝多了,總是會翻車。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同樣的咖啡粉每次衝出來味道不一樣!別擔心,這很正常。因為影響咖啡味道的因素可以說很「迷」。什麼意思呢?水溫和萃取時間是影響因素,你會發現,水溫的變化很細微,雖然可以控制,但是就是這細微的時間也會發生影響。
  • 哥倫比亞花月夜咖啡|手衝咖啡金杯萃取分辨咖啡萃取不足萃取過度
    當然我們說金杯萃取這個範圍不一定是所有人都覺得好喝,但大部分人會覺得這個區間裡的咖啡是好喝的。影響金杯萃取標準的兩大重要因素就是「濃度」和「萃取率」。SCAA 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為一杯「完美」的咖啡:濃度需介於1.15~1.35 TDS,萃取率達到18%~22%之間。
  • 還是萃取?
    改善咖啡品質最困難的部分通常是診斷咖啡製作過程中涉及的各種參數是如何影響一杯咖啡的品質的。於我而言,品嘗的每一種咖啡,我都會考慮五個主要相關的參數(生豆,烘焙,研磨,水質和萃取)是如何影響咖啡的風味的。尤其是其中任何一個可能會對咖啡品質產生怎樣的影響。
  • 咖啡入門知識:滴濾式和浸泡式萃取方式
    本文經「 咖啡工房」授權轉載,原標題《咖啡入門知識 | 滴濾式和浸泡式萃取方式》作者:前街咖啡,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常喝咖啡的小夥伴可能會經常聽到滴濾式和浸泡式這兩個名字,或許可能會有些疑惑這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滴濾式
  • 金杯理論 | 只知道萃取率在18%-22%,什麼是咖啡萃取?
    在現實的咖啡萃取中,為了追求咖啡較好的口感,既要力求咖啡原本的味道,也要避免產生不好的味道,這之中的取捨比例有幾個被廣泛共識的標準,這就是傳說中的金杯(Glod Cup)標準。同時也研究出「咖啡中影響咖啡味道的萃取率、固體溶解量(TDS)」是咖啡味道的兩大關鍵點。在洛克哈特博士把「咖啡味」這個東西數據化後,就著手開始研究「美味的咖啡其萃取率與濃度的區間」這個問題。
  • 手衝咖啡衝煮原理 新鮮度研磨度衝煮水溫萃取時間對手衝風味影響
    衝煮咖啡,其實就是把咖啡細胞中的分子萃取出來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包含以下三個步驟:沾溼、溶解、釋放,這三個步驟接續發生且互相影響,最後產生咖啡的特殊風味。因此,如果你喜歡較香甜的味道,萃取的時間就要短一些,因為熱水停留在咖啡粉上越久,越多苦味分子就會被溶出來。
  • 手衝咖啡注水:手衝咖啡注水的段數對咖啡有什麼影響?
    導讀在手衝咖啡的衝煮時,大家會聽到不少關於分段式衝煮的方案,有小夥伴分三段,有小夥伴分四段,還有小夥伴不分段。那麼分段注水的次數會如何影響手衝咖啡的萃取呢?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下關於衝煮手衝咖啡時分段數對咖啡的實驗吧。
  • 手衝咖啡:V60濾杯萃取的秘密
    製作一杯完美咖啡的關鍵在於萃取,而V60滴濾杯恰恰能詮釋這種完美,是什麼讓它能在眾多的咖啡器具中脫穎而出呢?
  • 油脂豐富的咖啡豆 咖啡粉怎麼萃取油脂 18克咖啡粉萃取多少咖啡
    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喜歡上了咖啡,就會小夥伴會問,我好喜歡意式咖啡的油脂,要怎麼萃取呢,今天前街咖啡就來帶你了解。咖啡中的油脂是什麼咖啡油脂是一層浮在咖啡上、味道和香氣濃鬱的咖啡色泡沫。簡單說,衝煮過程中的高溫高壓使空氣和咖啡中的可溶性脂肪結合,咖啡油脂就產生了。
  • 咖啡小白成神之路「最硬」的絆腳石——萃取原理,今天帶你踢碎它!
    當萃取率超過22%時,更多的苦味物質會被釋放出來,此時,咖啡口感會失去平衡,喝起來相對苦澀。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萃取過度。當萃取率低於18%時,咖啡味道表現得不平衡,通常帶給人兩種感受。第一種情況是,萃取率快要接近18%。
  • 手衝精品咖啡一刀流中心注水和分段式注水萃取效果有什麼不一樣?
    ,她用自己的發明影響了咖啡界100多年。也正是這樣的操作創造了滴濾式的萃取方法。在此發明前,德國人會使用濾布進行咖啡渣的過濾,但是一方面濾布清潔比較困,第二方面多次使用會造成衛生問題,殘留在濾布當中的殘渣也影響了二次風味的萃取。1908年6月20日,梅麗塔在皇家專利局註冊了她的發明:一個拱形底部穿有一個出水孔的銅質咖啡濾杯,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個濾泡式咖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