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如何相對理性客觀準確的評判一款次旗艦HIFI音頻產品?
答:讓同品牌旗艦型號的用戶去評判。
筆者今次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為什麼開篇是這麼一段問答,因為這正是我在使用HeadAmp GS-X mini耳放過程中所想到的一個理論,一款產品,特別是HIFI產品的評判往往容易代入相當大比重的主觀感受,因為玩HIFI就是相當自我的一項娛樂,「千金難買我喜歡」非常適用於發燒友,喜歡的可以不惜溢美之詞,討厭的直接破口大罵,另一方面,每個發燒友的發燒經驗也會有很大差異,那麼像HeadAmp GS-X mini這麼一臺次旗艦耳放,如何去評判呢?最好的途徑就是讓HeadAmp GS-X MK2的用戶去用一用、聽一聽,筆者已經使用了GS-XMK2三年了,期間也玩過一陣子BLUE HAWAII,可以說對於HeadAmp產品的秉性再熟悉不過了,藉此機會下文與各位分享HeadAmp GS-X mini的使用感受。
HeadAmp GS-X mini(下文簡稱mini),作為全平衡石機與GS-X MK2使用了幾乎相同的線路,雖後綴為mini,但地位卻不低,定位是HeadAmp家的石機次旗艦,售價超過萬元,對於耳機系統來說已是穩穩的踏入了高端耳放的範疇,mini與大哥最大的區別就是原本分離的電源與耳放線路裝在了一個盒子裡,體積自然是縮小了不少,對於空間狹窄的桌面系統玩家來說還是會方便很多,顏值依然在線,HeadAmp的耳放顏值從未怕過任何人,高檔精緻的可選彩色面板,可以滿足各種口味的發燒友,工藝紮實細膩,內部電路和結構也相當工整。雖然體積縮小,但是功能卻絲毫沒有縮水的意思,背板上的RAC和XLR輸入輸出一樣不少,前級功能也保留了下來,這是GS-X MK2廣受好評的功能,廠家顯然是做了不少的民意調查,筆者除了耳機系統外,還利用前級功能組建了一套入門有源音箱系統,相信很多耳機玩家都喜歡這麼玩,一鍵切換耳機和音箱系統,玩起來那真是暢快無比。前面板是一個6.35加一個四芯平衡口的輸出搭配,增益分為兩檔,還有前級切換開關,這些功能基本上能滿足玩家們的各類需求。
以下聽感是筆者基於K601接入單端,HD800S接入平衡口,有源音箱接入前級的綜合聽感得出的。先說一說mini的單埠,可以說是輕鬆發揮601的全部實力,601作為AKG的經典老型號,也有著經典的缺點,在驅動不足時會容易低頻缺失,整體發薄,但是接入mini後則沒有這些現象,低頻厚實有力,低增益下就可以推得風生水起,場面開闊通透,大聲場高透明度這也是HeadAmp家的拿手活了,而且在兩端優秀延伸的基礎上,中頻依然細膩稍帶一些豐潤,屬於中正均衡的耳放。而在驅動800S時,mini則完全展示出了高端耳放的全部實力,作為一臺全平衡耳放,平衡口才是靈魂所在,當耳機接入平衡口發聲的時候,玩家們便可感受到物有所值,解析強悍,細節極其豐富,定位精準,樂器排列清晰不擁擠,大場面起勢時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爆發力驚人。
在驅動601時,mini的聽感與大哥相當接近,但是在驅動800S時,還是表現出了一些不同,mini的聲底要相對暖厚一點點,中頻稍凸一些,三頻結像都會稍大一些,瞬態侵略感稍多,聲底暖厚對於音源以及線材的要求會稍低一些,不像MK2那種追求極致的透明度和揭示力而對音源和線材都有較高的要求,相比之下mini更容易取得相對舒適的聽感,三頻結像稍大就要從兩方面看了,在聆聽流行人聲時是具有優勢的,而在聆聽古典時可能會稍稍不夠精緻細膩,不過這是越級對比其大哥來說的,相對於其他耳放來說,mini依然是聆聽古典的利器,因為硬素質足夠強悍。值得一提的是驅動800S依然可以用低增益檔位,如果周邊線材夠強的話也可使用高增益檔位來感受波瀾壯闊,如果周邊檔次不夠則有可能火氣稍大。
前級性能上,mini表現喜人,和大哥一樣,與耳放共用高品質的全平衡線路,有源音箱接入後是一耳朵的全面提升,其實許多耳機和有源音箱雙修玩家都非常需要一款平價前級,但是目前市面上前級價格天差地別,鮮有平價高性能前級,而HeadAmp完全摸清楚了玩家們的想法,在耳放中搭載了高性能前級,通過一鍵即可切換模式,無論是在降低發燒成本還是在系統精簡方面都是極佳的設計,玩家在購入mini這樣一臺高端耳放的同時也擁有了一臺性能優異的前級,這麼看來萬元的售價已是相當具有性價比了。
設備清單
耳機:AKG K601、SENNHEISERHD800S(SILTECH Duchess Crown)
音源:Chord CD ONE
耳放:HeadAmp GSX-mini、GSX-mk2
線材:SILTECH770i、AS Cappuccino SE2、AudioNoteISIS、 Myryad XLR
音箱:HIVI X8
牆插:wattgate 381
避震板:Sunshine 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