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3日,2020美國大選日。
眼下兩位候選人不分伯仲,而這場選舉也被視為關係美國乃至世界格局變動的重要事件。
日前,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提及此次大選,斯蒂格利茨教授認為相比川普,拜登更具有民主價值,也能重新把美國帶回正軌。張維為教授則認為,美國選舉制度下產生的領導人越來越短視,恐怕很難將美國帶出危機。
本文為對話第二部分「選舉就能救美國嗎?」,更多內容請點擊#張維為對話斯蒂格利茨#。
斯蒂格利茨:我們現在看到,美國社會對民主黨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的支持噴湧而出。這種程度的參與,人們覺得美國迎來了一個轉折點,整個國家處於威權統治之下——我們有川普這麼一號威權主義人物——他試圖分裂這個國家。我們還有另一號人物,拜登,他高度忠於民主價值觀,試圖彌合社會的分歧。尤其是那些平時不參與政治的年輕人,他們這次的參與程度是現象級的。其實全社會各個年齡段都參與其中,以前從不參與的人現在變得非常積極。我希望能夠形成一股制衡的力量,剎住我前面描述的這股不正之風。
楊晗軼:如果川普連選連任怎麼辦?這對美國體制來說意味著什麼?金錢統治似乎已經根深蒂固,它庇護並延續著美國這種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生命。如果美國無法通過漸進式改良實現自我更新,未來會發生什麼?大家都知道美國這種資本主義模式不可持續,但究竟會發生什麼?會發生內爆,引發更大的危機,進而威脅世界和平嗎?
斯蒂格利茨:首先我想說,我認為接下來會非常清楚,大多數美國人將選擇民主道路,選擇拜登,對此我比較有信心。許多美國人跟你問著同樣的問題。川普再當一屆總統會產生什麼黑暗的後果?老實說,我們不知道。一部分原因在於,它取決於參議院眾議院的選舉結果,這是美國政治裡的制衡機制,但遺憾的是僵局才是更可能的出現的結果。
過去兩年總統在讓國會立法方面可以說是比較失敗的,這種僵局很可能持續下去。不幸的是,這意味著兩點。一、美國無法解決它面臨的重大問題,社會上明顯存在的不滿情緒將繼續發酵。這將削弱美國應對挑戰的能力。
它導致的另外一個問題在於,川普是個威權主義者。他不理解民主價值觀,腦子裡沒有這根弦。他喜歡籤行政命令,喜歡突破規範甚至法律。
不幸的是,他把自己人塞進司法部門,導致司法部門無法履行它本來的職能。說句實話,我很擔心,很擔心。但我還是要重複剛才的話。我對最終的結果抱有很大信心,相信我們美國人將作出正確的選擇,相信我們眼裡的這段噩夢將在明年1月20日結束。
張維為:先說選舉,從我們收集的資料來看,拜登在民調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但反對他的力量仍然很強勁。很快我們就會看到結果。
你在書中常常提到進步時代(老羅斯福、塔夫脫、威爾遜)、羅斯福新政(小羅斯福)和偉大社會(林登·詹森),這都是美國通過重大改革贏得挑戰的先例,但相較於這三個歷史先例,今天的美國正如你在書中詳細描述的那樣,金錢政治、金元民主的力量比當年強大得多,新興社交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資本力量左右的,社會也要分裂得多。過去推動整個美國社會更多是靠中產階級,不斷往上走的中產階級。現在整個社會可以說是分裂的,到處都在講身份政治。這種重大改革都需要強有力的、有能力、有遠見的領導人。我懷疑美國未來短期內出不了這樣的領導人。
至於中美關係,我由衷希望我們兩國能克服當前階段的困難。白宮裡面有一群冷戰鬥士,我認為這非常愚蠢,你根本沒法遏制中國這樣的國家。它是130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中產人口,而且是真的有財產的中產人口,它還是世界頭號貿易大國。你沒法遏制這樣的國家。這是我要傳遞的最基本的信息。拜登提出美國面臨四大挑戰:大流行病、空前的不景氣、氣候變化以及種族鴻溝。我認為除了種族問題我們幫不上什麼忙,另外三個大流行病、(經濟)不景氣和氣候變化,美國都需要中國的幫助。中國也做好了幫助美國的準備。11月或者明年1月之後,不管美國誰掌權,希望中美兩國關係都能得到極大的改善。這不僅是我們兩個國家的事,也關乎全人類。
楊晗軼:張教授,您提到美國下一任……毫無疑問美國面臨著危機,能夠幫助美國渡過危機的人必然得是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我想問的是,對美國的未來而言,拜登是這樣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嗎?
張維為:我不太確定。從我讀的材料來看,他性格不是很強勢,但這說不準,也許等到他成為領導人之後,會展示出我們還沒見到過的另一面,成為強勢領導人。我們在此祝願美國能得到對它而言最好的結果。
美國未來的領導人不但要強勢,還要有遠見,能看到長遠的未來。這回到了我對西方政治體制的批評上來,它現在已經產生不了眼光長遠的領導人,產生出來的都是著眼當下、目光短淺、煽動民粹的領導人。這成了一種趨勢,是非常遺憾的。
斯蒂格利茨:我認為,確實如你所說,一個好的領導人身上要集合許多特質,比如鑄造共識,我認為拜登在這方面將表現得非同尋常的出色,尤其在上一屆總統製造嚴重分歧之後,他要把國家重新凝聚起來。我認為在這方面他將做得非常出色。
我還是抱有極大的期望。在這一切塵埃落定之前,你不可能知道誰將是下一個羅斯福。但每個時代都呼喚著不同類型的領導人。我們無可避免地需要一個療傷的過程。我希望拜登能夠成為這樣一個領導人,這正是這個國家所需要的。
(翻頁查看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