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桐花邂逅桐花鳳

2021-02-19 王漁洋文化


清康熙詩壇盟主王士禛,因為和了李清照的這首《蝶戀花》,不僅一詞名天下,還得到了「王桐花」的雅號。

走過詩宗神韻展區的遊客,會不禁發問,「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這句詞究竟好在哪裡?且容小編即興解說:把郎比作桐花,把妻妾比作棲息在梧桐樹上的鳳凰,可以理解為對古代平等、自由婚戀觀的讚美,婚姻可以不問出身,不問門第,只要兩情相悅,便可結為百年之好。

桐花,開在中國文化裡的花。梧桐常在圖案中與喜鵲合構,諧音「同喜」,寓意吉祥。油桐可榨油,泡桐最遮蔭,梧桐宜制琴。古代典籍中的梧桐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梧桐(青桐)與泡桐(白桐)兩種。梧桐夏天開花,花小,淡黃綠色,並不顯目。詩詞中的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泡桐春天開花,花大,紫、白兩色。

也許因為桐花開在高大的樹枝上,擁擁攘攘擠了滿樹,開得灰樸樸的桐花,從未牽絆住路人欣賞她的腳步。其實細細觀察桐花也還是嬌俏動人的,喇叭狀花冠內有著鳳羽狀深色花紋,星黃花蕊,淡淡的香。好像是為了讓人看個仔細,桐花落時是花冠新鮮完整地墜落,鋪滿野徑閒池,不僅不讓人起傷感之思,還帶來一種別樣的美感。中唐時期,桐花「自開還自落」、「紛紛開且落」與文人的落寞寡合、高士的自愜自洽情懷分外投契,成了詩人遣懷抒情的載體。而桐花鳳的流傳,更被賦予了祥瑞、愛情的美好寓意。

桐花鳳是四川的特產珍稀鳥類,現在已瀕臨絕滅。她大約有一寸長,身上羽毛金黃色,大紅脖子,紫色頭,嘴長而彎,像釣魚鉤,尾長二寸。桐花鳳是美麗燦爛的,它們常常成群集隊,暮春裡在盛開的桐花叢中飛來飛去,像蝴蝶般輕盈,這樣的意境令人遐想。古人常說,鳳凰棲梧桐,而鳳凰已渺,於是就有桐花鳳臨於桐花叢,以解思梧桐祥鳥之苦。

唐時,四川曾產一種聞名全國的名扇,叫做「桐花鳳扇」,那是用白紈作成的團扇,非常輕巧,扇面上繪以桐花和桐花鳳,唐劍南西川節度使李德裕曾作《桐花鳳扇賦》:「美斯鳥兮類鴛鴦,具體微兮容色丹。彼飛翔於宵漢,此藻繪於冰紈」,文既贊扇的精美,又在詠嘆桐花鳳。此後桐花鳳的名字大量出現在詩詞歌賦裡,更因為王士禛那一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桐花成為寄託男女纏綿愛情的棲息地,小小桐花鳳也成了飛入桐花的相思鳥。

「漁洋以清空縹緲之音變異天下耳目」,這是紀曉嵐評價先生詩作佳句,詞想必也是如此吧。清空、縹緲,或濃、或淡、或清麗、或婉轉,「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的意境想必也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了。

「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一句詞便能成就一位詞人,其中的好,只能細細品評了。


相關焦點

  • 五月,邂逅溫州那開滿桐花的山谷
    然而有一種花,在山野青蔥中,卻芳華正豔,如雲如雪,飄飄灑灑,紛紛揚揚,帶給我們詩意的美麗,那便是桐花了。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香心自蝶戀,縹緲帶無涯。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瑤華。紫者吐芳英,爛若舒朝霞。這首歌詠桐花的詩歌,來自北宋詩人陳翥。
  • 探訪雁蕩秘境 邂逅如雪桐花
    倘若想近觀其花,細細欣賞,也可以在沿路山道處憑欄近觀,或是站在樹下,看那飄落的花朵,其花開五六瓣,那淡紅的花芯點綴其中,自有一種清雅的美。此時,你可以拾幾朵細聞花香,或是拍幾張照片定格下這份小美好,再帶著愉悅的心情繼續遊賞。合掌峰、犀牛峰、金雞峰……景區內奇峰環繞,千形萬狀,美不勝收。還有觀音洞、北鬥洞,奇絕幽深。
  •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清明時節十二首桐花詩詞欣賞
    桐花主要是指泡桐所開之花,花大型,紫、白兩色。其在清明時節應時而開,是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故被稱為「清明節氣之花」。桐花作為「三節」(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期間典型的物候,「三節」的政治儀式、宴樂遊春、祭祀思念等社會習俗構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內涵;桐花傲立枝頭、俯視眾「花」,但開在春夏遞變之際,是春之「壓尾」、餞行者,是春逝的預示,桐花也因此與文人的落寞寡合以及高士的自愜自洽情懷相契合;唐宋時期,「桐花鳳」之說流行,「桐花鳳」與桐花的關係也被賦予了祥瑞、愛情等比喻意義;如今桐花也被賦予了「情竇初開」的花語。
  • 尋找最美桐花谷
    古代傳說梧為雄,桐為雌。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所以梧桐象徵至死不渝的愛情。梧桐花的花語是情竇初開。在春季裡晚開的花朵,有著恬淡的氣息。       在東江更有一個神秘的土著古村落,也如桐花一樣低調的藏躲在山谷裡,那裡保留了最原始的土牆房,保留了最和諧的生活方式,保留了最淳樸的百姓,走進山谷你會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 原創歌曲《桐花鳳》
    新歌速遞原創歌曲《桐花鳳》瞿
  • 臺灣客家桐趣遊 桐花漫舞 體驗客家風情
    這是一趟以探尋臺灣客家文化為主的旅行團──「臺灣客家桐趣遊」,由星洲日報大北馬丶星洲電子報及檳州客家公會舉辦,而選擇在5月份出發,也是希望能碰上油桐花漫山遍野盛開的花景。在8天旅程中一路陪伴我們的導遊小範,一開始就向大家講述臺灣歷史及現況,當然也不忘盡責地向我們介紹臺灣客家人。
  • 詩畫尋芳│桐花半落
    綠樹成陰的四月天,暗香拂來,低頭看到桐花墜地,落英繽紛,果然已到春歸時。梧桐在古代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有梧桐(青桐)與泡桐(白桐)。但詩詞中提到的桐花一般指泡桐花,而非梧桐花。《逸周書時訓解》:「清明之日,桐始華。」《說文解字》中解釋「桐,榮也。」這裡說的桐樹清明開花,非常繁茂。
  • 梧桐花:拆桐花爛漫
    庭院無人已數十載,荒草叢生,門庭冷落,但唯有中庭那一棵梧桐樹,受人間雨雪灌溉,風霜不減,仍舊年年花相似,歲歲待人來,一路蜿蜒至巷中。花開時節惹得滿徑落花,卻也是香遠益清,不似人間脂粉那般妖豔。似乎花木有心,主人離去,依舊為其守護庭院數十年。這些年來我年年途徑,它年年都在。
  • 遊金剛臺盧店桐花谷
    遊金剛臺盧店桐花谷徐翔升4月23日(農曆4月1日)星期四。
  • 河陽、誦——莫溝:四月桐花落砌香
    ——陳翥《西山桐十詠桐花》時至暮春老家莫溝的桐花競相開放花團錦簇 目不暇接桐樹花開 如少女情竇初開在春季裡晚開的花朵 有著恬淡的氣息盛開的桐樹花把村莊掩映在紫色的海洋裡為春天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幅幅田園美惹人心醉河陽 誦四 月 桐 花 落 砌 香誦:王麗花 文:韓飛四月桐花落砌香
  • 桐花祭
  • 五月桐花雪,去臺灣赴一場浪漫的約會
    玩途君覺得桐花最美的時刻,就是從樹上翩翩飄落的姿態,當然這也是桐花最難捕捉的時刻,可以利用腳架來凝結這個時刻。▲把樹頂枝葉間的光點變成圓型散景,佯裝也是一朵朵的桐花。對於拍攝桐花的初學者來說,可以先從飄落在地上的花朵開始,有日照時,觀察光線灑落的地點,運用來幫桐花打光,就能拍到不錯的照片。不過,在北部想要遇到有陽光的時刻,上輩子應該要常燒香,不然在山區賞花沒兩三下子,就大雨小雨一陣一陣來。
  • 春色闌珊,桐花落處是吾鄉
    梧桐花大約一個禮拜的時候,就開始凋落,一朵,兩朵,起初很慢,「啪!」的一聲,像一個小松鼠輕靈地跳到地上,而後是連續的凋落。那時候院落裡還沒有覆上水泥,地面是原始的土黃色。梧桐花朵掉在地上也不會疼痛和受傷,依然如在枝頭那樣鮮活靈動。
  • 桐花季
    裡面講了一個小故事,說的是臺灣每一年四月有一個桐花季,他有一次從那裡走過,站在一棵桐花樹底下,大概五分鐘沒有動,身上全是桐花,落滿了桐花,地上全是桐花。     他講不出話,因為有一點距離,其實是他在玩的時候,那個花已經全部落在他周邊全是花,然後他站起來以後想到他媽媽那裡去,可是他不知道怎麼辦。     因為他要到他媽媽那裡去要踩那個花。那這個五歲的小男孩就覺得他不能踩那個花,因為每一朵花都好漂亮,他就一直叫他媽媽。他媽媽說:「笨蛋,過來。」
  • 「詩詞鑑賞」等閒春過三分二,憑仗桐花報與知,古詩詞裡的桐花!
    清明已過去好幾天了,清明「節氣」之花是桐花,是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周書》曾記載:「清明之日桐始華」。在中國古籍中,梧桐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梧桐與泡桐。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在古詩詞中有很多關於桐花的詩句:「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 。」
  • 隨筆 四月桐花開
  • 臺灣中部桐花多 古坑埔裡牛耳最早綻放
    中部地區的油桐樹也是與客家文化發展緊緊相依,因此臺中客家族群聚集的東勢,也是賞桐花的絕佳去處,包括東勢、太平等地區,由於區域多山勢起伏,也多半是桐花開放的地區。   桐花有著客家族群堅韌的個性,對生長環境要求並不嚴苛,因此並不難見到,中部地區許多道路兩旁,都是很好的賞桐地點,除了近距離的體會桐花之美,許多景點可以遠遠看見整片桐花,又是另一種欣賞角度。
  • 滿山油桐花 爛漫五月雪
    在紅山森林公園的山路上,星星點點的白色小花點亮了綠葉青山,這就是油桐花。 油桐花早春發芽,在五月前後開花,花白如雪,所以又叫「五月雪」。你瞧,一簇簇純白潔淨的油桐小花,已經悄悄掛滿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