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闌珊,桐花落處是吾鄉

2020-12-25 cml橙黃橘綠

春天裡,又想起了我的故鄉,那個關中平原上一個普通的小村落,是我心中常常惦念的地方。

記得在三十年前,家裡有幾間老房子,後院裡有四棵高大的梧桐樹。每年四月,梧桐花掛滿枝頭,整個院子都瀰漫在一片香氣之中。

我們常常在那樹下玩耍,跳繩、丟沙包,或者央父親找來兩根極粗的繩子,牢固地綁在兩棵梧桐樹之間用來蕩鞦韆。

蕩起在春風中的鞦韆,是我兒時最喜歡的一項遊戲項目。雙手抓著繩子的兩邊,蕩起來的時候,耳邊清風吹拂,頭頂繁花如錦,整個天空都是燦若朝霞的樣子。

梧桐花大約一個禮拜的時候,就開始凋落,一朵,兩朵,起初很慢,「啪!」的一聲,像一個小松鼠輕靈地跳到地上,而後是連續的凋落。那時候院落裡還沒有覆上水泥,地面是原始的土黃色。梧桐花朵掉在地上也不會疼痛和受傷,依然如在枝頭那樣鮮活靈動。

我們時常撿起那剛落的桐花,像一隻只蜜蜂一樣貪婪地吸吮,那花朵的尾部有絲絲芳香的甜味,是我兒時記憶裡最美的味道之一。

散學歸來早早地寫完作業,撿一大籃子桐花,用一根細細的繩子從花朵的中空穿過,做成一串串獨屬於春天的飾品。這樣的時候,我們常常樂在其中,以至於母親催促我們吃飯的聲音都充耳不聞,總是惹得母親忍不住嘮叨幾句。

等稍大一些的時候,讀了李煜的「又見桐花發舊枝,一縷煙雨暮悽悽。憑闌惆悵誰人會,不覺潸然淚眼低。」寒盡春來,桐花又開,卻早已不見相依相伴的賞花人。暮色中的桐花,好似在提醒著詞人往日的美好時光。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傷懷。後來,每每看見桐花,心中又多了幾分憐愛之情。

十六歲的時候,獨自去外地求學。陌生的城市和人群,少了先前的無憂無慮,多了些迷茫和不知所措。那時候校園裡通往食堂的那條小路上,有幾株高大的梧桐。每年清明節後,紛紛盛開,那時候每天都要去走那條小路,看桐花的開開落落,一地似曾相識的花影搖曳,常常讓我的心頭泛起陣陣的暖意。

畢業以後,因為工作的原因,一年也最多只能回去一兩次,還基本上固定在過年或者國慶節的時候。也只能在寂靜的夜晚,聽雨落梧桐的聲音,再也沒有趕上過桐花盛開的時候。

前幾年家裡新修了樓房,拆除了原來破敗的屋子,為了好打理,要將院子用水泥鋪平,就把那幾棵梧桐樹都伐了。再等我回去的時候,它們已經變成一節節木頭,安靜地躺在煥然一新的院中角落。父親說,現在沒有好的匠人,也無法將這些木材打造成家具,只好堆積在那裡。

我的雙手輕輕地撫摸過那灰褐色的樹皮,心底泛過一絲絲疼痛。我固執的喜歡著梧桐,哪怕它已變成如今的木樁,我想,大約是因為它曾陪伴了我的成長,見證了我喜怒哀樂的少年時光。

所幸的是在故鄉小道的兩邊,近幾年栽種了許多的梧桐,它們依舊會在春天開出一片紫色雲霞,即便是沒有人欣賞,也盡情綻放著自己的美麗。

而今又逢梧桐花落,幾多對於故鄉的記憶湧起在心頭。同一彎明月,同一個蒼穹之下,是一個遊子赤忱的心。

相關焦點

  • 詩畫尋芳│桐花半落
    「桐花最晚開已落,春色全歸草滿園。」 綠樹成陰的四月天,暗香拂來,低頭看到桐花墜地,落英繽紛,果然已到春歸時。梧桐在古代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有梧桐(青桐)與泡桐(白桐)。但詩詞中提到的桐花一般指泡桐花,而非梧桐花。
  • 「詩詞鑑賞」等閒春過三分二,憑仗桐花報與知,古詩詞裡的桐花!
    清明已過去好幾天了,清明「節氣」之花是桐花,是自然時序的物候標記。《周書》曾記載:「清明之日桐始華」。在中國古籍中,梧桐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梧桐與泡桐。桐花所指主要是泡桐花,而非梧桐花。在古詩詞中有很多關於桐花的詩句:「鳥弄桐花日,魚翻穀雨萍 。」
  • 此心安處是吾鄉(美文)
    宋代大詞人蘇軾寫到: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出門看風景的時候,看的地方多了,出門的時間長了,就特別想家,內心總是煩躁不安。當你火急火燎趕回家的時候,其實一切都是老樣子,日子很閒,啥事都沒有。你想家了,其實是想一份「心安」。外面的日子再好,賺的錢再多,心神不寧,也是煩惱。心安之處,才是歸處。
  • 臺灣春遊:走進寶島的春色
    臺灣春遊:走進寶島的春色 2月-3月初我們可以去賞櫻花 到了4月就能看杜鵑花了
  • 微電影《吾鄉》在永嘉古村拍攝完成
    近日,由靈動影視集團出品的具有正能量的微電影《吾鄉》,經過數天的緊張拍攝,終於在巖頭鎮源頭村順利殺青本次微電影《吾鄉》裡的小演員們和老人,都是來自我縣本土,其中,小演員李嘉瑩飾演嘉兒留守兒童一角色,在電影裡的給觀眾塑造了一個乖巧懂事,熱情活潑的留守兒童形象。據悉,微電影《吾鄉》拍攝地在巖頭鎮蒼坡古村、巖坦鎮源頭村等地,講述的是當地留守兒童與孤巢老人的生活現狀,再者講述如今家鄉發展起來,通過引進旅遊業等幫助當地居民生活,人文進步與發展。
  • 化用蘇軾「此心安處是吾鄉」被贊高明
    比如理解錯辛棄疾的「燈火闌珊處」,以為這是說燈光很亮,用它來形容4位導師,讓場面一度尷尬。比如她曾錯用了魯迅的經典詩句「於無聲處聽驚雷」,用它來形容選手,被不少觀眾認為完全是望文生義。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成語她也用得不倫不類,這些錯誤低級錯誤都是董卿在前4季裡不曾犯過的。
  • 當桐花邂逅桐花鳳
    走過詩宗神韻展區的遊客,會不禁發問,「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這句詞究竟好在哪裡? 桐花,開在中國文化裡的花。梧桐常在圖案中與喜鵲合構,諧音「同喜」,寓意吉祥。油桐可榨油,泡桐最遮蔭,梧桐宜制琴。古代典籍中的梧桐是一個寬泛的概念,主要包括梧桐(青桐)與泡桐(白桐)兩種。
  • 五月,邂逅溫州那開滿桐花的山谷
    然而有一種花,在山野青蔥中,卻芳華正豔,如雲如雪,飄飄灑灑,紛紛揚揚,帶給我們詩意的美麗,那便是桐花了。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香心自蝶戀,縹緲帶無涯。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瑤華。紫者吐芳英,爛若舒朝霞。這首歌詠桐花的詩歌,來自北宋詩人陳翥。
  • 遊金剛臺盧店桐花谷
    遊金剛臺盧店桐花谷徐翔升4月23日(農曆4月1日)星期四。
  • 就地過年,讓我讀懂了「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就地過年,也是在「家」過年其實早在蘇軾和白居易兩位大詩人身上,我們就感受過「此心安處是吾鄉」那種隨緣而適的生活態度。公元1083年,王定國從被貶地嶺南歸來,蘇軾問同行侍女在被貶之地的生活境況時,侍女溫柔堅定地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被侍女樂觀的態度深深打動,提筆作詩一首。從此,「此心安處是吾鄉」流傳近千年,這句古詩慰藉著無數異鄉人的心靈,也傳遞了「直把他鄉當故鄉」的厚重情感。
  • 影評丨吳昊:此心歸處是吾鄉
    圖片來源豆瓣此心歸處是吾鄉——淺談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新時代鄉村圖景和鄉愁書寫文/吳昊2020年國慶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一經上映,便在全社會引發了熱烈的反響和討論。影片不是宣傳扶貧事業且流於政策表面的政治圖解之作,它拉近了現實和藝術的距離,那一場場啼笑皆非的「騙局」看似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世界,卻又仿佛真實地發生在我們的周邊,因為真實,電影中的歌哭歌笑能夠與觀眾產生情感上的聯動,引發共鳴,我們無法否認,《我和我的家鄉》勾連起了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十三億華夏兒女以及五湖四海血肉相連的同胞們集體的鄉愁,它是唱給我們生於斯、長於斯、戀於斯的這一片的鄉土的抒情詩,它生動地詮釋了一代又一代人「此心歸處是吾鄉
  • 尋找最美桐花谷
    春天喜怒無常,梧桐卻在這個煙雨四月盛開著,雖然梧桐花比不上其他花的妖嬈,但它獨特的氣質是其他所不具有的。              古代傳說梧為雄,桐為雌。梧桐同長同老、同生同死,所以梧桐象徵至死不渝的愛情。梧桐花的花語是情竇初開。在春季裡晚開的花朵,有著恬淡的氣息。
  • 【閩寧協作奇蹟】鄭永璘:同心同向,彼鄉吾鄉
    【閩寧協作奇蹟】鄭永璘:同心同向,彼鄉吾鄉 2020-10-26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吾鄉風物】柞樹葉子在北方晴空下獵獵舒展 | 陳思呈
    比如在吾鄉,這種食物稱為「粿」,墊著粿的植物多數是芭蕉葉。在吾鄉鄉下比較靠山地處,南姜較為豐盛,於是墊粿的葉子,也就變成了南姜葉。    吾鄉的粿和遼東的桲羅葉餅,就像是音樂裡的一個「對位」,修辭上的互文。但形成這種對位和互文的,在祖國大地上其他地方,都有類似的食物。
  • 蘇軾和柔奴的精神共鳴: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詩詞背後的故事當時京城中有一個歌女叫宇文柔奴,生得漂亮又富有才藝 。她愛上了當時的大才子王鞏,並甘願到他家去當一名歌女小妾。柔奴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了大為感動,寫下了這首詞。這首詞先是讚美了柔奴與好友王鞏簡直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對他們表示祝福,又讚美了柔奴的樂觀精神。
  • (杭州新景)檫樹花開,花動一山春色
    葉似楸,花黃色,又稱黃楸樹、花楸樹。還因為枝葉似梓、桐,又稱梓木、梓桐。前些天剛看完央視詩詞大會想起秦觀的一首詞,詞牌也好聽《好事近*夢中作》「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杭州是檫樹分布比較集中的地區,在杭州周邊的群山中有很多野生的檫樹,當百花還在含苞孕育的時候檫樹花已經開遍了山林田野。
  • 致敬經典 簡弘亦攜全新單曲《此心安處是吾鄉》震撼歸來
    環球動音企鵝號分享繼《小說》之後,華語金牌製作人簡弘亦又帶來了個人最新單曲《此心安處是吾鄉》,這首歌是專輯《詩詞歌賦》的第三首單曲,由簡弘亦作曲,搭配蘇軾為古詞譜曲 簡弘亦致敬經典這首《此心安處是吾鄉》的部分歌詞來自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 臺灣客家桐趣遊 桐花漫舞 體驗客家風情
    這是一趟以探尋臺灣客家文化為主的旅行團──「臺灣客家桐趣遊」,由星洲日報大北馬丶星洲電子報及檳州客家公會舉辦,而選擇在5月份出發,也是希望能碰上油桐花漫山遍野盛開的花景。在8天旅程中一路陪伴我們的導遊小範,一開始就向大家講述臺灣歷史及現況,當然也不忘盡責地向我們介紹臺灣客家人。
  • 梧桐花:拆桐花爛漫
    庭院無人已數十載,荒草叢生,門庭冷落,但唯有中庭那一棵梧桐樹,受人間雨雪灌溉,風霜不減,仍舊年年花相似,歲歲待人來,一路蜿蜒至巷中。花開時節惹得滿徑落花,卻也是香遠益清,不似人間脂粉那般妖豔。似乎花木有心,主人離去,依舊為其守護庭院數十年。這些年來我年年途徑,它年年都在。
  • 吾鄉| 重走茶馬古道 體驗千年曬鹽技藝
    回放 吾鄉 | 重走茶馬古道 體驗千年曬鹽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