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清曼(富書專欄作者),轉載請加微信fushulf
今天大年三十,除夕快樂,牛年大吉。
去年春節,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我們慌作一團。
彼時,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按下了暫停鍵,車水馬龍的集市無聲了,繁華的街道空無一人,沒有同事聚會,沒有同學聚餐,沒有親戚串門,最熱鬧的節日變成了最凝重的日子。
所幸這一年,舉國同心,疫情取得了很好的控制和緩解。
然而臨近2021年春節,東北、河北等地疫情突然反撲,打亂了所有人回家過年的步伐,對於很多人來說,團圓恐是奢望,等待我們的將是一個不能回家的春節。
一夜之間,「春節怎麼過」「非必要不返鄉」成了熱門話題,而由此引發的微博熱搜「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更是高達5.3億閱讀量。
面對「就地過年」的號召,網友們熱情高漲、大招頻出,紛紛曬出雲聚餐、雲喝酒、周邊遊等各種計劃,探討怎麼把就地過年變成一個頗具新意又有儀式感的新年。
「就地過年」,註定會讓2021成為一個特別的春節,但縈繞在我們心間的,依舊會是彼此最熟悉的年味兒。
「此心安處是吾鄉」
就地過年,也是在「家」過年
其實早在蘇軾和白居易兩位大詩人身上,我們就感受過「此心安處是吾鄉」那種隨緣而適的生活態度。
蘇軾的好友王定國,因為受蘇軾「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最偏遠最荒涼之地嶺南。
公元1083年,王定國從被貶地嶺南歸來,蘇軾問同行侍女在被貶之地的生活境況時,侍女溫柔堅定地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被侍女樂觀的態度深深打動,提筆作詩一首。
從此,「此心安處是吾鄉」流傳近千年,這句古詩慰藉著無數異鄉人的心靈,也傳遞了「直把他鄉當故鄉」的厚重情感。
心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這是對「此心安處是吾鄉」最淺白的詮釋。
如果一個地方讓人感到心安、獲得歸屬感,他鄉也是家鄉。
2021年的這個春節,那些因疫情不能返鄉過年的人們,也把「此心安處是吾鄉」放進心間,當作最淳樸的精神慰藉。
而各地政府和企業,為了讓停留「異鄉」的人真正有「吾鄉」的感覺,推出各種措施,讓「就地過年」匯聚成一道「天下一家」的暖流。
最近,浙江義烏市就地過年的政策「一炮而紅」,17條暖心舉措,從每人500元的「新年紅包」電子消費券到每人20G的流量包,從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到醫療機構免收掛號費,各種福利引得網友紛紛點讚。
春節回家,是每個遊子期盼的年終歸宿,把滿心雀躍裝進行囊,向家的方向一路飛奔。
對每個遊子來說,「非必要不返鄉」雖能理解,但獨在異鄉過年的孤獨感會讓人倍感煎熬,於是是否就地過年,讓遊子們很是犯難。
幸好有很多像義烏這樣溫暖的城市,對「異鄉人」留人又留心,讓遊子們不再為是否回家感到為難,畢竟,心暖了,心安了,哪裡都有家的感覺。
「此心安處是吾鄉」是蘇軾修身處世的一種境界,這和白居易的「身心安處是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一樣,體現了他們瀟灑曠達、隨緣而適的處世態度。
確實,並非只有生養自己的家鄉才是最好的停泊之地,能讓心和情感安放的地方,自然也能為之停留。
身在這裡,心亦在這裡,身安才能心安,當下所在的城市是我們熱血奮鬥的主場,也是我們的心靈故鄉,留在當地過年,其實也是在「家」過年。
無論身在哪裡,何種形式
都是熟悉的年味兒
據央視報導,截止2021年1月29日,僅10天時間,「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全國網絡零售額就高達3441.1億元人民幣。
年貨節期間,網購平臺增幅最大的是異地訂單,增幅高達60%,主要集中在北、上、廣、深等地與三線及以下城市之間,而訂單的絕大多數,都是異地工作的人和家鄉親人互相郵寄年貨和土特產。
2021年的就地過年,許多人選擇了新的過年方式,通過網絡,將愛和溫暖寄送回家。
1月19日,湖北孝感一位快遞員幫留守老人寄出千餘斤年貨引發很多網友關注。
快遞員說,自從「就地過年」開始,郵寄最多的就是家鄉的土特產,肉丸子、花卷、臘魚、臘肉、家裡的餈粑等等,往年春節期間在家能吃上的好吃的,通通被郵寄給那些不能回家的親人們。
一位老母親說「現炸的丸子、滷的菜,熱乎地打包裝箱,讓孩子嘗一下家的味道」,簡單的一句話,讓人淚目。
父母擔心孩子在外饞那一口年味,紛紛郵寄自己親手製作的年貨,雖遠在異鄉,一口媽媽的味道也慰藉了不少人的鄉愁。
有人說,世間所有的鄉愁大多因為饞,而那一口媽媽的味道,足以將他鄉薰染成故鄉。
牽掛與鄉愁,不會因為地理的間隔而阻斷,一口故鄉的味道,就著他鄉的日月,慰我心安。
「就地過年」雖然特殊,但依然讓我們過出了熟悉的「年味」,也讓在異地過年的你我安放了無數「鄉愁」。
網絡讓我們擁有了真正的「天涯若比鄰」,我們和親人間的關係不會因距離而疏遠,「就地過年」其實和往常並沒有太大不同,要表達的心意即使不見面也能傳達到。
新年的打開方式並不只有一種,「就地過年」改變的只是形式,但不論怎麼變,無論身在哪裡,何種形式,只要心在一起,都是熟悉的年味兒。
你我平安
才是最珍貴的「年禮」
去年疫情最危急的時刻,湧現出一批批逆行者,扛起所有人的希望和生機。
鍾南山院士,84歲高齡仍然不顧一切,衝進武漢病區,為武漢人民帶去了生命的希冀。
佔地三萬多平的火神山醫院,只用十天就完工,這場讓全世界為之驚嘆的建築奇蹟,包含了無數一線工人夜以繼日地辛苦付出。
他們都是肉體凡胎,為了所有人的平安和幸福,扛起所有困難。
他們有的失去與家人團聚機會,有的失去與心愛的人牽手機會,有的甚至因為疫情失去生命。
2021年伊始,新冠疫情多地散發,又有更多的逆行者加入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其實這世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為我們築起了一道堅強的防線。
人民日報裡曾說到一句話:「2020年並不難,只是過於深刻地在告誡著生命的重要性,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命還在,一切都還有機會。」
是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平安是最珍貴的,只要平安健康,一切都還在。
面對疫情,請記得不要貪戀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那些什麼時候都可以去看,但生命錯過了就不會重來。
2021年還在繼續,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雖然當不了衝在一線的抗疫英雄,但我們可以用「就地過年」做一位生活中的抗疫戰士。
彼此健康平安,才是最好的團圓。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轟轟烈烈的高光時刻,看到家人平安健康才是最大的幸運,能和家人在一起才是最大的幸福。
疫情當下,只有你我都平安,才是送給家人最珍貴的年禮。
某種意義上,就地過年,也是一種付出,這種付出同樣會被歲月銘記:你和我,曾為這個國家、民族和社會,盡己所能,守望相助。
平安,就是好年。
奧地利詩人裡爾克有句話:「生活哪有什麼勝利,挺住意味著一切。」
美好的事情總會如約而至,只要再等一等,一切都會過去。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萬眾一心,高山也可躍過,心手相牽,鴻溝亦能跨過。
這是一個國家的戰疫,也是一座座城的戰疫,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參與者,也是見證者,更是歷史的改寫者。
正如《肖申克的救贖》有一句經典臺詞:「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希望。」
就地過年,讓我讀懂了「此心安處是吾鄉」。
點個在看,願所有黑暗終將過去,一切變得越來越好。
富書原創 | 轉發無需多言 | 轉載聯繫 fushulf授權或許你還想看
人在低谷,唯有自渡
中國人過年送禮圖鑑
酒精進入體內的24小時
一個人內心強大的4種能力
年底了,請將你的家打掃乾淨
你能扛多大責,就能賺多大錢
從今天開始,要帶現金出門了
45款提高生活質量的實用好物
沒有規矩的家庭,比沒錢更可怕
為什麼你被摔打越少,就越脆弱
一份工作有沒有前途,就看這三點
互相拆臺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就地過年,讓我看清了父母的真面目
十年寒窗苦讀,憑什麼贏過人家幾代人的努力
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作者簡介:南清曼,富書專欄作者,懂人性擅書寫,擅長影視書評人物稿、情感故事,人生目標:心中有愛,眼裡有光,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商務合作微信:fushusz(備註品牌),知乎@富叔,頭條號、微博@富書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富書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富書生活館,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質量
你若喜歡,為富叔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