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立委」要求臺軍艦「去中國化」:兩岸同名會奇怪

2020-12-23 環球時報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首艘沱江級艦「塔江艦」15日下水,民進黨「立委」借題發揮要搞「去中國化」,主張臺當局以後造軍艦都要像這艘艦艇一樣,用臺灣相關名稱命名,不要再使用和大陸相關的地名或中國古代名將姓名。

臺海軍「塔江艦」下水(臺媒圖)

據臺媒介紹,「塔江艦」的「塔」字取自臺灣臺東縣的塔瓦溪,該地區是臺灣原住民排灣族居住地。民進黨「立委」羅致政16日在臺立法機構質詢時表示,「塔江艦」的命名、下水很成功,臺灣各界也普遍認可以臺灣相關名稱命名。

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臺媒圖)

羅致政聲稱,現在臺軍有些軍備的命名「仍不太適宜」,例如成功級巡防艦以中國古代名將命名,但漢朝將領班超是徵服西域,南宋名將嶽飛、戰國時代齊國名將田單,「有沒有到海上去,我們都不知道」。

羅致政還稱,兩岸有些軍艦名稱相同「更加糟糕」,例如鄭和、康定、西寧,昆明等,「如果(兩岸)兩艘軍艦遇到,昆明呼叫昆明,不是很奇怪?」他稱,希望臺灣未來的沱江級艦後續艦和「自造潛艇」都能以所謂「臺灣主體」來命名,並且可以向民眾徵集名字。

臺防務部門副負責人張哲平答覆稱,可以接受羅致政的提議,會做相關評估。臺「海軍參謀長」敖以智也表示,對於軍艦相關命名準則,臺軍已修訂了相關規定。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

對於臺當局「去中國化」的企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在10月28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就曾指出,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推行「臺獨」課綱,刻意歪曲中國歷史,妄圖割斷兩岸文化連結,並以此蒙蔽臺灣民眾,造成臺灣青年一代歷史記憶混淆和國家認同扭曲,需要高度警惕。我們注意到,臺灣的很多教師和家長強烈反對依據民進黨當局炮製的「新課綱」編寫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作為一名家長,我挺心疼臺灣的孩子們,他們在教科書上「不見《史記》《漢書》,不知三國、南北朝,不知何為臺灣光復」,以後他們會不知道宮廟為什麼要拜關帝聖君,不知道臺北故宮博物院文物是怎麼來的,無法「知興替、明得失」。

朱鳳蓮強調,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誰也不能剝奪臺灣同胞身為中華兒女的權利。任何「去中國化」的行徑,都無法割裂兩岸的歷史連結,都無法改變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民進黨當局倒行逆施、數典忘祖,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強力反對。

(編輯:YZM)

相關焦點

  • 臺軍艦不能叫「嶽飛」、「昆明」?「綠委」鼓吹軍艦命名本土化
    臺海軍沱江級巡邏艦量產型首艦「塔江艦」昨日下水,該艦是以臺灣省臺東縣塔瓦溪為名。對於軍艦命名,民進黨「立委」羅致政今日質詢時建議,期盼未來臺灣陸續成軍的軍艦,可以臺灣的相關名稱命名,甚至舉辦活動讓全臺人民參與、票選,也避免再與大陸軍艦出現同名的情形。
  • 臺海軍軍艦命名也要「去中國化」?
    ●早期海軍走「中國風」抗戰後海軍從美英日等國接收大批軍艦,在命名方面,同類型軍艦的船名其中一字相同,俗稱「X字號」。例如驅逐艦「陽字號」,巡防艦「太字號」與「山字號」,登陸艦「中字號」與「美字號」,掃雷艦「永字號」等。
  • 另類默契 海峽兩岸軍艦同名現象小議
    對次「巧合」,臺灣島內一種看法認為,這是一件好事,「落實解放軍、『國軍』都是中國軍」;一種觀點認為臺軍艦應改用臺灣地名人物,落實「去中國化」,避免出現這種「荒唐」的事。一些人還想像到,假如兩岸「西寧」艦在海上遭遇了,會出現什麼尷尬、混淆的情形。
  • 民進黨推馬祖「去中國化」,難獲當地民眾支持
    民進黨馬祖黨部24日揭牌,這是民進黨22個縣市黨部最後一塊拼圖,身兼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透過影片致意,表示「臺澎金馬是命運共同體」,執政團隊將持續動外島建設與發展。馬祖、金門因地理區域靠近中國大陸,居民對大陸認同比臺灣高,民進黨沒做好兩岸和平,想在這兩個縣市積極開拓票源幾乎不可能。
  • 民進黨推馬祖「去中國化」?不太可能,居民對大陸認同比臺灣高
    但是馬祖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居民對大陸的認同度較高,民進黨想在馬祖推動「去中國化」,試圖獲得民眾的支持幾乎是不可能的。馬祖民眾多為國民黨支持者馬祖由於其地理位置靠近大陸,與大陸的關係比較好,居民對於大陸的認同度較高。
  • 臺學者:民進黨「去中國化」新動作
    [新聞頁-臺海網] 民進黨當局禁止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陸資網際網路視聽服務在臺灣落地,從9月3日起已經生效。對此,臺灣中華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接受了總臺記者採訪,談了他對此事的觀察和分析。
  • 民進黨"立委"與孫中山過不去 遭致大波"口水"待遇
    近日,民進黨「立委」高志鵬等人「執著」的再次向「孫中山」像發起攻擊,擬提案廢「國父」遺像,再次引來各方痛罵。  據《環球時報》引用臺媒報導,高志鵬稱,孫中山被稱為「國父」,本身就是「黨國」體制下的產物,徹底違背民主原則。
  • 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罩門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可能降格隸屬臺「文化部」,甚至改名,再次挑動「去中國化」敏感神經。然而,就算政治風向、國族認同可以靠執政者有意引導而改變,但臺灣與大陸存在的連結,卻如鐵證般無法磨滅,如文化上對臺北故宮的態度,地緣上金門馬祖特殊的行政地位,可說是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兩大罩門。
  • 民進黨妄想「去中國化」?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
    撰文:小埋自蔡英文上任以來,便致力於推動「去中國化」的行為,對蔡當局來說這些可謂「老把戲」,諸如篡改歷史教科書、「華航改名」等等。近期又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再次挑起「去中國化」,計劃將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隸屬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甚至是改名。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日月談)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答案是,除了民進黨能從中收割政治利益,臺北故宮和臺灣民眾都將是妥妥的受害者。
  • 【中國網評】民進黨「去中國化」圖謀終將是黃粱一夢
    中國網評論員 唐華蔡英文當局多年來企圖通過一系列「去中國化」操作,推進「漸進式臺獨」,這一次似乎惦記上了臺北故宮。此前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12月1日,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又跳出來闢謠稱絕無此事,「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不過,傳言未必就是空穴來風。民進黨在出臺爭議政策前,有先向媒體放風試探輿論水溫的傳統。這一次恐是因為反對聲浪鼎沸,民進黨試水溫被燙回。
  • 親民黨「立委」:兩岸若開戰 不相信美國會派兵保護臺灣
    親民黨「立委」李鴻鈞(圖片來源: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親民黨「立委」、黨團總召李鴻鈞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獨派」想推2020東京奧運「臺灣正名」,這是不可能的事,從蔡英文上臺後,任何一個國際會議都沒能參加了,如果還在推「奧運正名」,最後會連奧運會都參加不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 民進黨「立委」要求管制大陸影音平臺被諷:民進黨很多人追大陸劇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3日報導,民進黨籍不分區「立委」範雲日前聲稱大陸的影音平臺在臺灣無相關規定可以管理,對此,臺灣媒體人董智森稱,其實很多民進黨的人都在追大陸劇。臺媒此前報報導,範雲日前在臺立法機構質詢時提到,來自大陸的某影音平臺在臺灣地區有超過600萬人次的下載,憂心其「文化影響力非常大」,聲稱「不能任由大陸視頻網站上架」, 要求臺灣行政部門協調不同部門進行管制。對此,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答詢時揚言,會召集相關部會,請立法機構支持,「一定不能讓大陸達到『吞併』臺灣的目的」。
  • 民進黨「立委」宣稱安倍晉三最快明年訪臺,網友質疑:為核...
    【環球網報導】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8日消息稱,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日透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最快將於明年訪臺。對此,有網友質疑,安倍為核食而來?「三立新聞網」8日的這篇報導興奮宣稱,「又有大咖挺臺!」
  • 民進黨「立委」宣稱安倍晉三最快明年訪臺,網友質疑:為核食而來?
    【環球網報導】島內綠媒「三立新聞網」8日消息稱,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日透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最快將於明年訪臺。
  • 臺39名「立委」申請「釋憲」,抵制「反滲透法」
    【環球網報導】民進黨12月31日憑藉人數優勢在臺「立法院」通過所謂「反滲透法」,引起國民黨、親民黨的強烈不滿,39名「立委」隨即聯署,宣布要在蔡英文公布該「法案」的當天,向臺「司法院」申請「釋憲」。據香港「中評社」等媒體12月31日報導,「反滲透法」通過後,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等12「立委」31日下午隨即在臺「立法院」外舉行記者會表明立場及今後的應對策略。
  • 將文化活動泛政治化,只會升高兩岸衝突風險
    但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很多文化活動也出現「泛政治化」,被拿來當做議題討論被拿來當作議題討論,升高了兩岸民眾之間的對立情緒。近期歐陽娜娜、張韶涵參加央視晚會演唱《我的祖國》引起的風波,即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縮影。在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態勢下,一方面,臺民進黨執政當局和一些島內「臺獨」勢力不斷通過各種方式,不遺餘力地繼續推動「去中國化」,推行「漸進臺獨」行動。
  • 「陸劇」也成雷 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喪心病狂
    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強制將大陸影音平臺下架,逆文化交流之勢而動,他們到底在怕什麼?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教授吳舒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民進黨當局封殺愛奇藝,阻斷兩岸文化交流,阻礙臺灣民眾自由接受大陸文化,必將不得人心。此舉是民進黨當局的「去中國化」及「文化臺獨」的一種策略,必然走不下去。
  • 蔡英文520前收到的「恐怖禮物」:「立委」提案刪「國家統一」
    一旦兩岸發生戰事,戰場在哪裡?當然是在島內。屆時受傷受苦的必然是臺灣社會。所以,有人說「臺獨」的盡頭就是統一。民進黨民意代表提案想刪除「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國家統一」字眼,反而正正凸顯了島內法規具有「一中精神」,而民進黨當局的所謂「臺獨黨綱」根本就是違反臺灣法規的。
  • 臺「立委」補選結果出爐,國民黨民進黨各得一席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立委」補選27日舉行,選舉結果當晚出爐。在2個空缺席位中,民進黨候選人何志偉、國民黨候選人沈智慧各贏得一個席位的選舉。在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前,尚未當選臺中市長的國民黨候選人盧秀燕辭去臺中市第五選區「立委」職務,留下空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