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辣椒 差評
北京時間 12 月 10 日凌晨 5 點 45 分,馬斯克的 SpaceX 在德州南部又一次進行了大型星際飛船 Starship 原型飛船的發射( 之前差評君有寫過 SN5 的試飛→ )
這一次發射的這臺圓形飛船編號是 SN8 ,也就是該系列的第八艘飛船,整個飛行時間持續了大概六分半鐘,最終在著陸時發生了爆炸,變成了一地的殘骸。
雖然 SN8 炸了,但是馬斯克卻非常高興,並且發了一條推特說 「 火星,我們來了! 」
有些差友可能就要說了,咋自家火箭炸了這馬斯克還樂呢?現在火箭技術看起來都那麼發達了,為啥還會失敗?
其實 SN 系列的原型飛船的最終目標,是製作出一艘可以載人的星際飛船 Starship , Starship 和普通的運載火箭是有非常大的區別的。
因為它要做到能同時運載 100 人,並且在火星成功著陸。
人類目前登陸過的星球只有月球,月球距離地球僅僅 38 萬多公裡,而火星離地球的最近距離也有 5500 萬公裡。
並且不同星球由於大氣環境、引力等等條件都不相同,在飛船的設計上自然也是截然不同,包括如何進行長距離飛行、如何降落等等難題都亟待解決。
比如人類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大約有一半會在降落階段損壞,對於設計更加複雜的載人飛船,降落難度更是可想而知。
雖說這一次的試飛在降落階段由於頭部燃料罐壓力不足使得燃料供應不足,導致了引擎熄火,降落時減速不及,爆炸收尾,但是在之前的飛行過程裡,團隊已經拿到了所有所需要的數據。
他甚至用了 「 hell yeah 」 這樣的歡呼,這差不多就等於俄羅斯人喝了伏特加之後喊 「 烏拉 」 了,足以見得他十分興奮。
在他眼裡,這一次的試飛是絕對成功而且值得的。
那這一次的試飛相比於之前的幾次,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首先,這次 SN8 的預設飛行高度足足有 12.5 公裡,比之前的 SN5 蹦躂的 150 米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而且 SN8 平穩地達到了這個高度。
其次,這也是第一次,目前地表最強的商用火箭發動機猛禽發動機進行三臺同時飛行試射,並且在整個過程中全部正常工作。
作為未來真正 Starship 的核心動力,這一次的多個猛禽引擎並聯成功試飛,對於 Starship 來說意義非常重大。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這一次 SN8 在飛行過程中,完成了一次 「 雜耍 」 :它在幾秒鐘的時間內從垂直上升狀態變成了水平滑翔狀態。
並且在滑翔到指定地點後迅速轉換為垂直狀態進行降落。
這些靈活的動作, SN8 僅僅依靠自身的三個引擎以及自身的四個氣動控制翼面就完成了。
這些動作被 SpaceX 稱為 「 belly flop 」 ,在許多人眼裡可能顯得非常稀鬆平常,似乎感覺在很多電影裡都見到過。
可是我們要知道一點:在 SN8 成功之前,所有的類似場景都是 CG 動畫實現的,也就是說它只存在於理論上。
而說 SN8 證明了,以現階段 Starship 的設計,足以實現在水平滑翔姿態和垂直降落姿態的切換,並且完成降落。
它之所以成為這次試飛的最重要收穫,原因就在於這種降落方式是 Starship 在火星降落時必備的。
火星表面雖然也存在大氣層,但是它的大氣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
存在大氣並且密度足夠,就意味著會產生氣動阻力,可是由於密度低,它又不夠產生足夠的阻力支持 Starship 用降落傘來減速來達到安全速度進行降落。
因此,如果想要在火星上成功降落, Starship 必須要擁有氣動滑翔的能力,同時要有降落傘之外的減速方式。
所以 SN8 的發射雖然在最後階段著陸失敗爆炸,但它已經基本上完成了所有原定測試目標,這些都是 Starship 開發過程中的重要裡程碑。
縱觀 SpaceX 的 SN 系列原型飛船,至今只有 SN1 和 SN5 算是 「 存活 」 ,剩餘發射的都爆炸了,之後的兄弟姐妹還不知道能剩下幾艘。
不過 SN 系列的成本控制非常好,說白了就是做工很糙,每個大概就百來萬美元。
你看這不鏽鋼材質的外殼,粗獷的焊接痕跡,綠皮火車的製作工藝都比這精良不少,可以說 SN 系列渾身上下值錢的就只有引擎部分了。
所以馬斯克作為全球家底最厚的幾個人之一,他完全炸得起。
這些爆炸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每一次的爆炸都可以幫忙排除一部分未來可能存在於 Starship 上的危險,最終在真正載人飛行時萬無一失。
更何況一次又一次爆炸的硝煙之下,隱藏著的是 SpaceX 的巨大進步,讓無數人看到了移民火星的夢想在變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也許正如馬斯克所說,我們離火星真的不遠了。
圖片、資料來源:
知乎,如何看待 SpaceX 星艦 SN8 試飛失敗,升空後著陸爆炸?有哪些突破和意義?
engadget , Starship SN8 測試以一團火球作結,但水平飄落試驗圓滿成功
維基百科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為啥馬斯克炸了個飛船之後,還樂得像個孩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