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初三,今天是佛教護法韋馱的聖誕。
護法沒有佛的名氣大。一般人去寺院,也較少人關注、禮拜護法。韋馱之所以還是護法,沒有成佛,不是因為他努力不夠,功德不夠,而是他自願幫助別人,讓別人先成就。
《悲華經》記載:過去久遠劫,轉輪聖王有一千個兒子,他們都發願成佛度化眾生。當時的韋馱聽了後就說:「你們修行成道,弘揚佛法的時候我給你們做護法,護持你們,等你們全部成佛之後,我最後一個成佛。」
什麼是護法?就是其他人在修行,如讀誦、禪定、經行、布道時,韋馱默默地為他們維持秩序、打理雜事。所以,韋馱的塑像總是手持降妖杵,隨時準備驅逐搗亂者。
韋馱博大的胸懷和高遠的境界,可用一個詞來形容,即是「玉汝於成」,意思是愛你如玉,幫助你,使你成功。
我們進入寺院,倒頭就拜,祈求賜福,這是一個誤區。我們要學習佛菩薩的精神,看見韋馱的塑像,就要提醒自己,學韋馱那樣,幫助別人,成全別人,甘做人梯,不計較自己的名聞利養。
即便我們身單力薄,能力有限,不能給予別人很大幫助,至少也應該隨喜、讚嘆。如《太上感應篇》中所說,「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看見別人得到利益,就像自己得到了利益;看見別人有損失,就像自己有了損失。而不是相反,見不得別人好,只盼著別人差。
我們要做一件慈善事業,沒有做成,或者被其他教派捷足先登了,我們要恭喜、感謝他們,因為雙方的目標一致,功成不必在我。只要是為了眾生的福祉,誰做成了都很好。不能說福德被他們全佔了,而產生嫉妒、嗔怒,進而鬥諍、攻詰。
稽首韋馱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