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小說】江湖解構,不一樣的《笑傲江湖曲》

2021-02-09 新笑傲江湖

今天要說這笑傲江湖曲的來頭,那可是真的不小。起初這笑傲江湖曲被曲洋劉正風兩位前輩合撰的曲譜,但被有心之人算計,認為正邪不兩立,這二人之間的友誼也就此定格,二人命喪山中,曲非煙因隨令狐衝遊玩躲過一劫,但外傳曲非煙死於曲洋之後,具體如何,僅令狐衝與莫大前輩知悉。

「你們聽說了嗎?劉正風勾結魔教,死了,就連曲洋的孫女都沒放過。」

「是啊,曲洋的孫女才多大啊?這正派也就那樣啊,連魔教都不如」

「誰說不是呢,我原本還打算讓我家二牛去嵩山學武呢,現在啊,我都不敢咯。就怕學成了回來連我們都不認呢」

位於嵩山腳下,一處茶館之中。莫大帶著曲非煙吃茶,令狐衝在一旁不知所措,曲非煙還處在傷心之中,莫大毫不關心,令狐衝見莫大前輩都不言語,他也不知道說什麼。過了好一會,曲非煙低聲問著莫大:「莫爺爺,我是不是沒有親人了?劉爺爺跟爺爺在一起,過了這麼久都沒下來,我是不是再也看不到他們了?」令狐衝聽著曲非煙不過幾歲,卻失去了至親,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只得看著莫老前輩,眼中在求著莫老前輩想一個解決辦法。

莫老前輩聽完曲非煙所說,心中苦澀不已。自己這師弟,生於這亂世之中,也是無奈。但曲非煙本就魔教之後,不能隨他回衡山,不然衡山也會被推向風口浪尖。但放任不管,又狠不下心來,可送她回日月教,誰送是個問題。現在的日月教,曲洋已死,沒人再管曲洋這個名號,送回去也是吃苦。少林寺又只收男不收女,其餘宗派,自己不熟,令狐衝在江湖之中沒有話語權,不過小輩,究竟將曲非煙如何安頓,成了莫大前輩的最煩心的事情。

曲非煙見令狐衝莫大都不言語,心中也有了感覺,也不哭了,只是看著莫大,語氣堅定的令莫大令狐衝都難以置信:「莫爺爺,我知道了。非非現在只有一事相求,殺我爺爺的人是誰?我曲非煙日後要親手殺了他!為爺爺報仇!」莫大聽到曲非煙說出這種話,心中難掩的苦澀,這才多大的孩子?所謂的名門正派就逼其報仇?但想到仇人已死,僅留下笑傲江湖曲,一臉無奈,眼中充滿愛意的看著曲非煙道:「曲丫頭,仇人已死,是莫爺爺殺的。你爺爺臨死前讓我把這笑傲江湖曲交付於你,希望你將其發揚光大。至於你以後的去路,再容莫爺爺想想,這些日子,你就隨我左右吧,我也好護你周全。」

曲非煙接過曲譜,一臉堅定,但眼中難掩的悲傷看著莫大:「莫爺爺,不用了,非非自己能生存於這江湖之中,哪怕非非女流,也不會負了爺爺的名聲,就此告別。」說完,曲非煙帶著曲譜,離開了茶館,留下莫大令狐衝面面相覷,不知道說什麼好。一想到這曲非煙不過幾歲,本該隨家人左右,開心玩耍,度過這童年時光,曲洋一死,徹底成了孤兒,無人問津。

曲非煙行走在嵩山山腳下,失魂落魄,衣服破爛不堪,油頭垢面,不再曾經活潑模樣。手裡只是拿著曲譜,眼角的淚花控制不住往下流,聽不見哭聲,路過的行人看這姑娘邋遢的很,上前搭話也不回,一致認為這是個傻子,不會講話,可惜了這麼小的孩子,年紀輕輕就傻了,不會說話。

一連走了幾天,也不知走到了哪裡,日上三竿,曲非煙肚子餓的咕咕叫,身上帶的果子吃完了,已經沒有吃的了,身上也沒有銀兩,這附近荒山野嶺,不見樹林,只能喝點水充充飢,希望前面能有個樹林,進去摘點果子吃,最好抓點野雞野兔開葷最好。

喝完水後,走到夜幕降臨,不見人家,不見樹林。曲非煙飢腸轆轆,餓的頭暈,搖搖晃晃走了幾步,倒地不起。等到醒來時,已處於一戶人家中,身旁的板凳放著白粥,不見幾粒米,躺著的床也只是普通的竹子撐起,床頭放著一身衣物。剛要起床,就看見一個老爺爺柱著竹子進來了,看到曲非煙醒來,一臉柔和笑著看向曲非煙:「小丫頭,你已經好幾天沒吃飯了吧?先喝了這碗粥,爺爺帶你吃肉,剛打的兔子。你先吃,床頭有老頭我的衣服,你將就穿,啊。我先走了。」說罷,離開了屋子,一步一顫的走了出去。曲非煙喝完粥換完衣服後,第一件事,找自己的曲譜。翻了整個屋子,也不見曲譜,心中慌亂不已,這可是爺爺留給自己唯一的念想,難道就這麼丟了嗎?

曲非煙帶著滿臉的悲傷,眼角的淚水隱隱開始落下,失魂落魄的走了出去。門外在處理兔子的老頭看曲非煙一臉的悲傷,趕忙上前詢問:「丫頭,誰欺負你了?跟爺爺說,爺爺幫你揍他。」曲非煙看了看老頭,慌忙抹了吧眼淚,語無倫次的說著:「沒事沒事,沒人欺負我,就是想到自己一個人,沒地方去,家人也被饑荒餓死了,就剩我一個人,我恐怕要去見我的父母了。」老頭看曲非煙如此可憐,心中生了憐憫之意:「姑娘,你就不走了吧,跟老頭子我一起住下,你今後就是我的孫女,我就是你的爺爺,想要什麼,跟爺爺說,爺爺能做到的肯定給你。順便給你介紹一下爺爺的孫女,任盈盈。」說罷,去找任盈盈來見見曲非煙。曲非煙聽到任盈盈的名字,心中一愣,任盈盈?任我行之後?是同名還是?

過了一會,任盈盈來了,看著曲非煙,一臉疑惑,不停的打量著曲非煙:「小姑娘,你說你姓曲,日月教的曲洋跟你什麼關係啊?」曲非煙聽到任盈盈問話,心中慌亂不已,剛出狼窩,又入虎穴只得撒謊:「什麼曲洋?我不認識。姐姐可能認錯人了吧?」任盈盈也是滿臉疑惑,這小姑娘身懷絕世曲譜,又說不認識曲洋,難道真的認錯了?只得放下心中疑惑,對著曲非煙道:「那就好,免得招來江湖人士的追殺。你既然是我妹妹,那你跟我來吧,我教你一些防身的功夫。」說罷,拉著曲非煙轉身就走,也不管曲非煙是否同意。曲非煙聽到任盈盈如此說來,心中認定了此人就是任我行之後,正好跟在後面學功夫報仇。就算仇人已死,始作俑者還沒死。

過了幾十年年後,曲非煙學業有成,已成江湖之中強者,任盈盈也隨任我行回歸了日月教。曲非煙想回去報仇,找了個時間,向任盈盈坦白:「姐姐,妹妹其實是曲洋之後,幾十年前騙了你,實在抱歉,今天妹妹要去為爺爺報仇,還請姐姐原諒。」任盈盈聽了曲非煙自報家門,也不驚訝,只是笑著看向曲非煙:「妹妹,你可太可愛了,你剛來我就知道你是曲洋之後,不然你也不可能帶著絕世曲譜。今日你要去報仇,這曲譜,物歸原主。」曲非煙聽了任盈盈說的,愣了一下,不知道任盈盈說的什麼意思,原來爺爺留下的曲譜一直都在任盈盈哪裡?一早就知道自己是曲洋之後?曲非煙接過曲譜,不知道如何是好。任盈盈見曲非煙說不出話來,一臉祥慈的對著曲非煙道:「妹妹,你要不知道仇人在哪,去影宗看看?影宗弟子遍布天下,他們或許知道。」

曲非煙下山後,漫無目的的走著,浸曲譜到手,卻不知該往何方。仇人已死,其後無辜,自己到底該去哪裡?

走著走著,走到了影宗門下,抬頭一看,已經到了姐姐說的地方,進去看看吧。報了任盈盈的名號說明來意後,影宗弟子帶著曲非煙去見禪淵。禪淵見了笑傲江湖曲驚為天人,當下召集人員進行改良數載,使其成為江湖絕學,曲非煙也於影宗之中,隱姓埋名,成為一名長老。

相關焦點

  • 古琴曲欣賞《笑傲江湖曲》:不一樣的琴曲,不一樣的江湖
    ▲古琴演奏:宋明《清心普善咒》,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一支琴曲。
  • 小說|金庸: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最早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並於1969年完成,屬於金庸後期作品。該書沒有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 【洞簫】吹奏呂頌賢版《笑傲江湖曲》
    不可否認這一版的《笑傲江湖》是很多人心中的經典回憶,而這個令狐衝,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令狐衝的樣子。       笑傲江湖,是我看的第一本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應該也是唯一一本看完整的。確切的說,看小說之前這個電視劇我就看過一半沒看完,導致我看小說的過程中,小說中的人物在腦海中直接被電視劇的人物形象化了。
  • 淺談李亞鵬版《笑傲江湖》
    想拍好《笑傲江湖》有兩個條件,一是書中情節,二就是必不可少的《笑傲江湖曲》。二者缺一就是失敗的《笑傲江湖》。當然,每一個版本都不會忽略這兩點,但為什麼各版本排名高低不平呢?這其中一個原因就在這《笑傲江湖曲》上。李亞鵬版《笑傲江湖曲》斷然是比不過《滄海一聲笑》,和呂頌賢版《笑傲江湖曲》比起來我覺得也是有很大差距。
  • 笑傲江湖曲的原作者,可能是中國古代僅有的大音樂家
    按小說的說法,曲洋和劉正風譜寫的《笑傲江湖之曲》大大的參考了嵇康的《廣陵散》,他們為什麼會挑中嵇康擅長的曲子?
  • 笑傲江湖,我心中天下第一中文小說
    我是金迷,想推薦笑傲江湖這部小說,眾所周知,這是一部歌頌自由的小說。無招勝有招,擺脫所有條條框框。但今天我遇上了最大的挑戰,就是15分鐘限制。如果我是令狐衝,我肯定哈哈一笑,這事老子做不來,不玩了。但我只是令狐衝的粉絲,為了把握好這個舞臺來表白我心中最帥的俠客,我很開心能接受這樣的「虐待」,啊,不,挑戰。
  • 央視版《笑傲江湖》:它才是最好的江湖
    準確地說,其一,那時候的很多人認為武俠時偏安一隅不入流的東西,是不可以被入列中國文化的。其二,對金庸小說還沒有很認可,以王朔為代表的一批主流文學家直接批評金庸小說的不入流,更有其他作者當面批評過金庸小說結構的問題。 即使已經七十多歲的金庸仍在盡全力為自己的小說名正,希望大眾在看武俠小說的時候,不僅僅是將其看作簡單的打打殺殺,而應該看到其背後博大的文化深蘊。
  • 徐克把《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拍成女人惹怒金庸:朋友做小說不賣
    :「《笑傲江湖》要是能拍的和你之前拍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好,我的小說都可以拿給你拍。」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年,身兼製片人和編劇的徐克對金庸的原著小說《笑傲江湖》進行了某些「顛覆」式的改編
  • 雕龍|叛亂江湖,沉淪遊子——1990年的《笑傲江湖》
    後來,徐克籌拍《笑傲江湖》,認定當時自己的偶像胡金銓那詩意而古樸的風格最宜於該片的表現,遂邀請前輩出山執導。彼時,胡金銓正因兩部心血之作《空山靈雨》和《山中傳奇》「叫好不叫座」的慘澹成績而失意江湖,收到徐克邀請時,幾乎立即對這部電影投放了全部的熱情。 一老一少二人,一番討論分析,由胡金銓完成了初版劇本創作和大部分布景、造型設計的工作。
  • 武俠同人小說盤點(全文):江湖雖大,不過江山一隅!
    作者無極是香港武俠小說家,作品多改編自港漫,以尋秦記同人尋龍記為其代表作,作品荒誕,本質上走的是網絡小說路線,只是其時網絡小說平臺尚未有現今發達。錯亂江湖共分三部曲,錯亂天下,揚威海外,荒誕殘夢。目前在雲閱文學上尚能找到。內容介紹需要靠著網上百度來進行適度回憶,只記得那會兒對主角拿下蓉兒、任盈盈等女角的場景異常……有感覺。
  • 《笑傲江湖》|天下英雄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江湖幾人回?
    電影《笑傲江湖》系列小說《笑傲江湖》金庸(著)最經典的是遇到魔教長老曲洋與衡山派劉正風,兩人決定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在江湖上伯牙絕弦,彈起了大氣磅礴的《笑傲江湖》曲,兩位前輩在放歌中不免感懷曾經的江湖百態,遂放下塵世的紛紛擾擾。
  • 重溫96呂頌賢版《笑傲江湖》
    不若看淡功名富貴,忘記稱雄爭霸,追隨己心,自由自在,從此「笑傲江湖」。典型的「道家」思想。嶽不群·林平之君子劍嶽不群:一生以光大華山派為己任,為此不惜一切代價。步步為營,老謀深算。竊取武功秘籍,陷害大弟子,自宮練武……放在今天,定是一個左右逢源的精英人物。在得到《闢邪劍法》練成神功後,野心也暗自滋長,冀望一統江湖,成為武林至尊。最後卻戲劇性地死在恆山派小尼姑儀琳劍下。
  • 達難兼濟天下,窮亦不能獨善其身,《笑傲江湖》告訴你真實的原因
    看起來,這兩路劍法只不過是兩個空洞的名目而已,像金庸筆下其他的「唐詩劍法」等類一樣,僅僅只是好看或好聽而已,並無實際的妙用,更找不到真實的出典。但在這裡, "闢邪劍法」與「獨孤劍法」卻大不相同,尤其是「闢邪劍法」 ,它的作用在書中可以說極大,代表了小說中的一正一邪兩種思想。
  • 新笑傲江湖各個人物結局是什麼 《新笑傲江湖》各個人物結局全介紹
    ­  《新笑傲江湖》各個人物結局全介紹:­  《新笑傲江湖》各個人物結局——令狐衝­  該劇播出以來受到爭議最大的就是丁冠森飾演的令狐衝,網友紛紛表示顏值實在配不上「令狐衝」,原著小說中令狐衝是放浪不羈的江湖俠客,而《新笑傲江湖》中的令狐衝更像江湖上的小痞子,不過結局還是和原著相同,最後令狐衝和任盈盈攜手浪跡天涯
  • 陳秀珠與發哥經典作品: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香港無線電視臺由金庸的原著小說《笑傲江湖》改編成的古裝武俠劇,由李鼎倫監製,周潤發、陳秀珠、戚美珍等領銜主演。該劇講述了華山...《笑傲江湖》是香港無線電視臺將金庸的原著小說《笑傲江湖》改編成的古裝武俠劇,由李鼎倫監製,周潤發、陳秀珠、戚美珍等領銜主演。
  • 羨慕令狐衝的笑傲江湖,憧憬著笑傲股市
    今天中午休盤休息的時候,手機裡刷到一個笑傲江湖的短視頻,琴瑟和鳴的江湖豪邁之曲聽起來是依然還是像十幾年前那樣浩蕩悠然,畫面裡的令狐衝令人何其羨慕。大家看我的名字是仗劍佛南寺,其實也是曾經有著自己的武俠夢,夢想著哪一天能夠仗劍走天涯,去領略江南塞北等各地的江湖氣息。
  • 《笑傲江湖》之後,江湖再無「武俠」電影
    徐克拍的《笑傲江湖》開創了新武俠電影的時代,加上《滄海一聲笑》這首盪氣迴腸的俠義歌曲,使得影片如虎添翼,更具武俠風範。《滄海一聲笑》是由黃沾創作,距今已經二十多年,仍然傳唱不衰。當年黃沾創作出《滄海一聲笑》之後,徐克看到這首歌不但歌詞大氣,而且旋律也十分激情,當即決定用在電影《笑傲江湖》裡。徐克新武俠電影當中的表現形式,至今在武俠電影領域處於霸主地位,無人能超越其右。在香港武俠電影史上,多次出現過新派武俠電影,從三十年代的拍《火燒紅蓮寺》以後,一直延續到五十年代,不過拍攝手法比較單一比較粗糙,還停留在只為展現功夫的局限範圍呢。
  • 笑傲江湖 免費在線觀看
    笑傲江湖 (1990)導演: 胡金銓 / 徐克 / 李惠民 / 程小東編劇: 黃鷹 / 梁耀明 / 戴富浩 / 林紀陶 /
  • 《新笑傲江湖》淪為網劇,陳喬恩卻憑藉2013版《笑傲江湖》大爆!
    看來,《新笑傲江湖》想要重現陳喬恩版《笑傲江湖》的大爆景象,幾乎不可能了!  5年前,陳喬恩可是憑藉著2013版的《笑傲江湖》大爆,成為宅男女神,一舉站穩了內地一線電視咖,成為收視保證啊!  而且,在《笑傲江湖》中扮演東方不敗的陳喬恩,在劇中是二番女主,其實戲份只相當於女三。戲份可謂相當的少了。
  • 評新《笑傲江湖》:遊戲文本的勝利
    ●謝闐地上周,一部頗具爭議又絕對熱門的電視劇《笑傲江湖》迎來大結局,據說,其收視率最大值超過了4%,遙遙領先於同期其他電視劇集。這令許多觀眾感到費解。顯然,「雷劇」的評價並不是一家之言。對於年齡稍大的武俠小說迷,以及老版本《笑傲江湖》影視劇的擁躉而言,這部電視劇的觀看體驗並不是那麼好。但這並不妨礙這部電視劇的成功。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不同年齡段的人群對於流行文化見解的鴻溝――鴻溝當然是存在的,但具體到這部電視劇而言,未必在於大眾非議最多的關鍵情節和人物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