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金庸:笑傲江湖

2021-02-09 林泉觀


林泉觀察

「一個有情懷的公號    一個有內涵的社群 」

詩歌 | 散文 | 小說 | 段子 | 雜談 | 故事

《笑傲江湖》最早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並於1969年完成,屬於金庸後期作品。該書沒有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笑傲江湖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吳承恩著《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漁夫的「西江月」詞中一句 「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後被金庸用於其武俠小說書名《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屬於金庸的後期作品,其敘事狀物,已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笑傲江湖》所涉及的場景、人物以及各類武林人物交手搏鬥的場面不可勝數,但歷歷寫來,景隨情轉,變化無窮而皆能貼合生活。《笑傲江湖》的中心是武林爭霸奪權,為了達到目的,奪取《闢邪劍譜》和《葵花寶典》,最後兩派都敗在《闢邪劍譜》和《葵花寶典》上。《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俠小說代表作之一,其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感人的文學形象。如豁達不羈、捨生取義的令狐衝;嬌美慧黠、摯情任性的任盈盈;陰鷙狡詐、表裡不一的嶽不群;桀驁不馴、老謀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潔、相思痴戀的儀琳;虛懷若谷、蕭條離奇的衝虛以及逃避紛爭、寄情於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諢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為武俠小說的人物畫廊增添異彩。作品所高揚俠義、仁愛、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對今人仍有強烈的感召力。

林泉觀察

詩歌|散文|小說|因為有你|所以精彩 

相關焦點

  • 金庸創作《笑傲江湖》的手稿被發現
    新加坡60多歲的林玉聰為尋一本舊書,打開家中壁櫥,從角落裡掉下一個紙包。他無意中拿起看了看,用報館電傳打字機的紙包著的紙包上,寫著「笑傲江湖稿」五個紅字。拆開一看,竟是金庸當年創作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的親筆手稿。林玉聰心中一愣,一陣感慨。這批手稿,是他當年在新加坡《新明日報》擔任副刊編輯時,為金庸發排這部小說後保留下來的,有十多天的發稿量,雖不是整部小說,但畢竟是金庸當年親筆所寫的手稿。
  • 徐克把《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拍成女人惹怒金庸:朋友做小說不賣
    :「《笑傲江湖》要是能拍的和你之前拍的《三國演義》《水滸傳》一樣好,我的小說都可以拿給你拍。」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年,身兼製片人和編劇的徐克對金庸的原著小說《笑傲江湖》進行了某些「顛覆」式的改編
  • 金庸同名小說《笑傲江湖》12部影視劇你都看過嗎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說起金庸先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一生所著15部小說,大多數都被翻拍成影視劇,很多同胞都或多或少沉醉在其武俠的世界過,筆者就曾是其中之一,以至沒有好好讀書,哈哈.....他的十五部小說有一副對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第一個字就是取至題目第一個單字,橫批:「越女劍法」,
  • 1992年,徐克拍完《笑傲江湖2》,金庸:朋友照做,小說不賣你了
    金庸小說情節人物複雜,更合適拍電視劇。既然一定要拍成電影,徐克的做法是解讀金庸原著精神,從精神再行改故事。這樣的精神分析成功惹怒了金庸。前幾年曾有記者採訪金庸問道:徐克的《東方不敗》被很多您的讀者喜歡,認為拍出了您小說裡的味道和精神,您為什麼不認可他的改編?他可是個公認的武俠片、動作片高手。
  • 金庸武俠小說五絕高手之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金庸小說時至今日,仍有金庸武俠劇的不斷地翻拍面世。除了那些令人潸然淚下或嘴角掛笑的動人的愛情故事,這些武林高手究竟誰最強也是人們很關注的話題,數十年來,論武不斷。除了「射鵰英雄傳」的「五絕」,金庸先生似乎在其他小說都沒有排出江湖的高手名次。
  • 金庸先生的遺憾,沒有一部完美的笑傲江湖電視劇
    金庸先生的小說都是十分精彩的,而笑傲江湖在這十五部小說中,也算是佼佼者,這是一部沒有歷史背景的作品,卻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再加上令狐衝的隱士性格非常討喜,因此小說非常的好看。金庸先生的小說大多數都被翻拍很多次,笑傲江湖也是如此,可惜的是,目前,沒有一部電視劇能夠完美地呈現出笑傲江湖的本色。
  • 笑傲江湖,我心中天下第一中文小說
    我的分享題目,乍一看很標題黨,天下第一的中文小說。不過這是事實。一個是主觀事實,我心中的,一個是客觀事實,它是中文小說中的佼佼者。我認為《笑傲江湖》是文學名著,它超越了類型框架。如果你一部金庸小說都沒看過,之前也沒興趣,但只要你喜歡文學,我覺得你都可以試試讀這本書。
  • 有聲書 | 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全219集
    《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於1967年開始創作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這部小說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衝的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作品沒有設置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國人獨特的政治鬥爭,同時也表露出對鬥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
  • 漫談金庸小說:(3)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笑傲江湖》究竟想說什麼?
    金庸作品中,若論悲情,當屬《天龍八部》;要說悽慘,應算《笑傲江湖》!
  • 金庸先生,在漫畫裡,我們繼續笑傲江湖!
    相信大多數人都看過金庸先生的小說,或者電視劇,從《射鵰英雄傳》到《神鵰俠侶》到《倚天屠龍記》再到《天龍八部》,它承載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記憶。金庸先生從1955年開始創作武俠小說,1972年完成《鹿鼎記》後封筆退出「江湖」,迄今作品共有15種36冊。
  • 《笑傲江湖 傳奇一生》金庸武俠江湖回憶錄視聽音樂會
    金庸先生寫的15部武俠小說,被翻拍成了一部部影視劇和電影,影響了一代代人,在很多人的心中種下了一個武俠夢。金庸先生生前最後一次採訪表示死後能夠落葉歸根,江湖在無金大俠。查良鏞生於1924年3月10日,是浙江海寧人。1955年2月8日,查良鏞首次以「金庸」之筆名在報紙上開始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
  • 在1992年徐克拍攝《笑傲江湖2》之後!金庸:朋友可以做到
    林青霞和李連杰兩個版本的《笑傲江湖》絕對是香港武俠劇的經典之作,也是徐克大導演的驕傲之作。但正是因為這項工作,徐克和金庸之間的合作完全是破裂。金庸曾公開表示,絕不會把小說賣給徐克,但朋友可能是繼續做。從某種意義上說,《笑傲江湖》是金庸筆下的一部小說,並徐克將其改編成這樣一部著名的影視作品。
  • 金庸小說與圍棋之五:笑傲江湖怎憑黑白子 胸懷大局方顯高境界
    金庸小說與圍棋之五:《笑傲江湖》——棋雖小道,品德最尊
  • 《笑傲江湖》被刪改多次,有一處最可惜,成為了金庸武俠迷的遺憾
    眾所周知《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的武俠代表作,它自問世以來不僅被出版多次,還被改編成了許多版影視作品。《笑傲江湖》的故事幾乎是家喻戶曉,這裡我不多介紹,今天只談談小說中被刪改的那些有趣情節。金庸武俠小說經歷了多次刪改,小說版本大致分為舊版(連載版)、新版(三聯版)、新修版,《笑傲江湖》也不例外。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鏞,是浙江海寧人,1948年在香港《大公報》當編輯。
  • 金庸把《笑傲江湖》版權1塊錢賣給央視,其實是別有用意
    金庸先生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大俠」,因為他的一生都在致力於武俠小說的創作,《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乃至於有人說,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 徐克拍完《笑傲江湖》後,從此與金庸武俠無緣,他做錯了什麼?
    儘管武俠片的市場地位不像以前那樣高漲,但《笑傲江湖》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從來沒有被撼動,這一說法的最好證據就是無數翻拍版本的出現。近些年,無數導演和演員看中它的市場,但拍攝大IP著作不是誰都能完成的,哪怕厲害如徐克,也曾被金庸直言,「朋友照做,小說不賣」。
  • 金庸武俠-笑傲江湖之江南四友
    人生於世,憂多樂少,本就如此……"道出了江湖險惡。也正如小說中所寫,黑白子因內力全失,在研究棋譜時少了殺氣,倒也有所成。另外兩人雖未明說,但自此之後,不管江湖中事,倒也不失為藝術研究和創作的最佳時機。《笑傲江湖》無疑是金庸極具代表的一部武俠小說,當然,其中包含的大都卻是政治與陰謀,在一個充滿爾虞我詐的江湖中,與國家間的政治,社會中的往來無異。
  • 金庸武俠小說:藝術和自由的衝突,看《笑傲江湖》怎麼寫的?
    高曉松說藝術和科學不同步,金庸武俠小說,脫胎於生活的藝術,藝術與自由的衝突,看看笑傲江湖就懂了大家有沒有讀過金庸大師的著作,沒有讀過的,想必也看過一兩部影視劇,最近幾十年以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十分火爆,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還有《天龍八部》、《鹿鼎記
  • 金庸:央視版《笑傲江湖》「編得不正宗」
    中新網南京6月29日消息:「大俠」金庸日前在南京表示,央視版《笑傲江湖》編得不正宗,「與我想的不是一回事」。  在與當地記者對話時,談到大家都十分關心的「金大俠作品改編熱」,金先生說:「我大部分不看,因為一看就生氣」,金先生一臉地堅決,「包括最近中央電視臺的《笑傲江湖》我也不看,全套的VCD都放在家裡。為什麼?編得不正宗。」
  • 金庸筆下的大江湖:笑傲江湖中的冷門高手
    笑傲江湖是金庸倒數第二部長篇小說,在金庸創作笑傲江湖之時,他的筆力已經相當深厚,對於人物和情節的把控爐火純青,因此金庸的後期小說往往寥寥幾筆就能把一個人物的性格較為鮮明的勾勒出來,也因此金庸在後期小說中他能駕馭更多的人物,嚴格來說可以從倚天屠龍記開始,金庸的長篇小說中的江湖可用大江湖形容(對比之下雙鵰雖然已經不錯,但好似純粹是幾個絕頂高手的天下),到了笑傲時代江湖中的高手更好似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