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中,若論悲情,當屬《天龍八部》;要說悽慘,應算《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一部沒有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之前看過一些網上文章,很多人認為書中故事發生在明朝,理由多種多樣,有人以金庸尚無明朝背景的小說去推斷,還有人按書中所講的鏢局,人物髮式、服裝等各種元素去揣測,然仔細看來,卻都十分牽強,難以服眾。
今天,便借書中從始到終透著一個「慘」字,聊聊《笑傲江湖》這部小說究竟想表達作者怎樣一種喻意?它的歷史背景到底是不是明朝?
金庸從1967年開始於《明報》連載這部四十章武俠小說,至1969年結束,《笑傲江湖》歷經兩年完成,全書從福威鏢局林平之出遊,途中誤殺餘滄海之子餘人彥,從而闖下塌天大禍,末了,福威鏢局遭到青城派暗算滅門。此為開篇第一慘!
再看故事暗線,福威鏢局自創始人林遠圖死後,留下一本絕世奇書——闢邪劍法,因子孫無能,消息傳出後,便引發江湖個大門派的覬覦,自慘案發生後,林平之拜在華山掌門嶽不群門下,開始學藝復仇。而最大受益者偽君子嶽不群,為謀奪垂涎已久的五嶽劍派盟主,竟不惜練習神功,揮刀自宮。從而夫婦離心,也開啟他悽慘的命運。此是為書中第二慘。
筆鋒一轉,作者隨即寫到五嶽劍派現任盟主左冷禪派人下山,阻止衡山吹簫大師劉正風金盆洗手,原因是他私下結識魔教長老曲洋,二人以音樂知心,私交甚篤!彼時正邪不兩立,魔教與五嶽劍派相互殘殺歷經百年,早已死傷了無數條英雄好漢,因此,左冷禪認定邪教人士故意結交正派英雄,必定懷有陰謀,可偏偏劉正風還為曲洋辯護,說他性行高潔,大有光風霽月襟懷,是位真君子!就因劉正風這番言論,被所謂正派人士認為是不顧江湖道義,忘卻正邪恩怨,由此引發了第三慘!那劉正風眼睜睜望著自己妻兒弟子等人一一被嵩山派人所殘殺,最終看透世態人心,和曲洋最後協奏一回笑傲江湖,雙雙曲終人滅。
慘事至此結束了嗎?當然沒有,因篇幅關係,這裡不能一一細說,下面便敘述一番豪邁瀟灑的男主令狐衝,首先講他身世夠慘,書中交代令狐衝幼年父母雙亡,後被師父嶽不群夫婦收為大弟子,多次隨師父闖蕩江湖,因平生好酒豪飲,性格不拘小節,因此屢犯門規,終被罰面壁思過,卻又機緣巧合,隨風清揚學成奇功獨孤九劍,可失去了小師妹嶽靈珊青梅竹馬之愛。此後,令狐衝因參與華山劍宗奪門惡鬥,內力受傷,在前往洛陽途中結識魔教之女任盈盈,經歷一番偶遇相知,二人情愫暗生。由此展開書中第二段正邪人士的交往。
所謂五嶽劍派為爭奪盟主,相互殘殺已然過於血腥,再觀魔派日月神教,卻也好不到哪去,那東方不敗誤中任我行奸計,不惜揮刀自宮習練葵花寶典,又趁任我行練功走火入魔之際,發動叛亂。後遭任我行與令狐衝聯手復闢,東方不敗雖然武功已是奇高,到頭來為救男寵楊蓮亭仍是難免一死,身後卻只徒留一句:日出東方,唯我不敗;東方教主,文成武德;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呵呵,是否像極了歷代王朝君主所信奉的「千秋萬代,一統天下!」之宏願?而為了這一宏願,從古到今卻也不知積累了多少森森白骨?
總之,《笑傲江湖》這部書,其脈絡十分清晰,從大了講,江湖被劃分為正邪兩派,正派以嶽不群謀奪五嶽劍派盟主為一條線,邪派則以任我行復闢教主為一條線,兩條線索交叉並行,其中穿插著林平之復仇,令狐衝接任衡山派,與任盈盈、嶽靈珊、儀琳之間那些欲語還休的情愫,另外還包括桃谷六仙、田伯光等人的戲謔笑罵等等,最終構成了這部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笑中帶淚,生動感人的作品。
綜上所述,再套用《天龍八部》那句「無人不冤,有情皆孽」的評語,《笑傲江湖》可堪稱:「無人不慘,有仇皆報!」八字評,其中慘到兩家滅門,自宮者達三人(嶽不群,東方不敗,林平之),餘下像左冷禪、林平之等人眼瞎,任我行野心未成身先死,凡此種種不再一一列舉。那麼問題來了,區別於金庸其他的作品,《笑傲江湖》究竟想表達作者怎樣一種想法呢?換句話說,他寫這部書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追根溯源,不知你發現沒有?書中但凡命運悽慘之人,盡皆索求不擇手段,貪慾過重,他們終日奔走江湖,腦海中無非是聲名權利,可當一個人的欲望膨脹到極點時,不但是害了旁人,最終還會害了自己。神功是什麼?追求權力的階梯啊!自宮是什麼?不正是自殘骨肉嗎?金庸以武俠江湖為背景,拋卻朝代背景,正是在勸喻世人戒除貪慾,防範險惡人心,以琴瑟和諧之音,回歸自然淳樸本性,如此方能真正笑傲江湖!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