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粵做麼介 | EP03
請你好好放低!
1. 聲優都是怪物!
大家好,我是村長。
周日,我們參加了第53屆的YACA漫展。這次我們並沒有如前幾次擺攤籤名,也沒有連續多次請汙峰講跨次元棟篤笑。我們去了配音比賽的現場,村長代表工作室成了當場的評委之一。同臺的,有人氣聲優阿傑老師,還有著名漫畫家蛋蛋老師,還有很厲害很有趣的小明老師。見到小明老師,我脫口唱了一句「小明,上廣州,探親友,樂同遊。」
小明老師內心OS:友軍~別開腔
小明老師,幽幽地回了一句說,咦,我識得這首歌的製作人。
這一天,就是有種一見如故的感覺。
配音大賽的現場也很精彩,來自全國各地的配音愛好者同臺。講普通話的,講粵語的,講日文的,都有。有些選手的表現,連阿傑老師都再三確認,你們真的不是專業的?
說真的,我是非常佩服臺上的選手的。因為很多選手,都是自己選擇題材,自己剪輯節奏,對文本進行二度創作,然後還要站在臺上,眾目睽睽之下,「神經病」一樣演繹出來。這是非常大的挑戰吧?畢竟,我們平時生產一期節目,從策劃到腳本,從拍攝到後期,都有不同的工種參與貢獻能力。
「我想送你三個字,神經病。」在對夏花同學的點評時,我說了一句。
是真的覺得神經病,也真的是一句表揚。
選手內心OS:你才神經病呢~
我不是聲優,但真的羨慕他們的狀態。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也能為這個圈子的繁榮,盡一份力的吧。活動結束後,坐在車上,看著下午陽光燦爛的妖都,我忍不住的浮想連篇。
2. 首先考慮怎麼活得精彩!
進入八月後,我們算是走過了一場略感傷筋動骨的考驗。抱著一堆書和硬碟,在書桌上,看著筆記本上打開的空白文檔,我感覺有點梁朝偉上身,對瘋粵說,從今天開始,你只有眼前路,沒有身後身。
不瞞你說,在有一天我意識到,這個由我們滿腔心血澆築的叫瘋粵的東東,可能會因為某些小事而夭折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們從此以後就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儘可能活得精彩。不僅自己活得精彩,還要把這種骨氣留給瘋粵。
說到這,我想給大家說說孫冕老爺子的故事。
我相信,在看這篇文章的讀者,有很多並不知道孫冕是誰。但說起《新周刊》,可能就沒有多少人是不知道的。孫冕就是《新周刊》的創始人。
這個人24歲就創辦了中國內地第一份彩印娛樂報紙,25歲就策劃了中國內地第一個名人廣告。他在名揚天下的時候,我們中很多人還是氣體狀態。到1995年,他搞報紙搞雜誌,一搞虧了幾百萬。也是夠有種的,硬是沒放棄,硬是軟磨硬泡大半年,他拿下了《新周刊》的主辦權。1997的時候,他們推出的香港回歸特輯在圈內引起大轟動。但也是在同一時間,雜誌社幾乎就要崩盤了。我看到的一篇文章的描述是——
「那天,在辦公室裡,他和孫周痛哭流涕。」
然後又是硬扛了一年,《新周刊》獲得三九集團注資900萬。隨後不斷改版,到2000年的時候,達到年廣告收入2000萬。對這一次次走入絕境,又一次次走出來,有人問他為什麼還要走下去。他說,你總是要活著,生下來這一天就知道要死,難道你會因為知道你要死,就選擇不去活著了嗎?
沒有哪個人,哪個團隊,哪個公司的牛逼轟轟背後,是不流血的。但牛逼的人天生牛逼,早在15歲的時候,他去送人上船,突然覺得這樣送行「不夠爺們兒」。於是一行人跳下水,追著船送行。遊了老久後想回去,發現退潮了,要回不去了,要不是有船發現了他們,可能後面的事也沒然後了。(你說相比之下,汪倫送李白那唱個歌算得什麼)
只能說,有些人,就是天生精彩吧。
牛逼是精彩的一部分,傻逼也是。
一個人連活都活不精彩,大概是拿不出什麼像樣的作品來的。
借著孫老爺子的故事,還想說的是,瘋粵的作品,看一部是一部。
我們不知道哪天就會撐不住,但我們認可的自己,是只要拿出東西來,就一定含著100%的誠意,和賭上瘋粵之名的。
所以,且看且珍惜。
3. 請你好好放低!
瘋粵有一個月沒有更新,直到上周末,才發布一個拖更已久的活動專題。各評論區的留言,逐條看過。既感動,又感慨。無數細節在提醒我們,你不是一年前的小透明了。
在配音比賽的現場,我同幾位老師聊到,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粵語作品。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事。但我們依然會看到很多的問題,比如還是缺乏有品質有力量的作品,比如在劇類作品上表現仍然乏力,比如很多創作團隊留不住人才,比如賺不到錢……
最近《權力的遊戲》上線之後,真是再次血洗同行。
這個BUG一樣的作品,多年來以極高的品質在全球範圍內圈粉無數。它的存在,是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做好一件事,一個真正厲害的作品,是不分地域,不分語言,不靠廣告,超越時間而活在無數粉絲心中的。
有沒有人想過,什麼時候,粵語類的作品能到達這個級別呢?
是不是有足夠的錢,有足夠的人,就可以了呢?
今天再看《無間道》,很多人都說這是港片的其中一個巔鋒。可能也是粵語電影的一個巔峰。這固然是在表達對一個好作品的愛。但真心問一句,這就是巔鋒的話,你甘心不甘心?回答我:甘不甘心!?梁朝偉帥不帥?!
我們怕的並不是失敗,而是放棄未來。
我們提到孫冕老爺子的故事,是想說一個有心活下去的人,再落魄,他都在盡力走向未來。就像舞臺上豁出去表現自己的聲優們,他們再稚嫩,再不要臉,也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打開未來。我們去為粵語,為粵文化,為廣潮客做點點小事,也並不是因為自己有多厲害。
只是希望,它可以屢戰屢敗,但不應該沒有未來。
而說回面對困難重重的生活本身,面對失敗本身。
你有一百個理由後退,但都不會比向前一步有力。
你看不到未來,大概是因為你站得不夠低。
所以,請你好好放低。